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评定标准分为A-E级,其中A级21例,B-E级47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所有患者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术后脊髓完全损伤21例中优良率28.57%,脊髓不完全损伤47例中优良率61.70%,总优良率达到51.74%。结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早期采用大量激素对脊髓减压治疗效果显著,适合早期手速治疗,及时解除患者脊髓压迫和进行脊柱内固定能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脊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伤病例中脊柱和(或)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由北京市急救中心接诊的54例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早期的询问病史、查体,确诊后进行脊髓固定,神经保护;呼吸支持,给氧;脱水,止血,监测生命体征等。其中48例送到急诊后转到ICU或外科病房并手术。6例到急诊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基本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生命,因多发伤患者中脊柱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治疗上应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及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更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比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脊柱功能有所提升,且各项评分高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独立生活和轻度依赖患者比例高于护理前,轻度依赖患者比例高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中,中重度爆裂骨折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对于此类骨折,早期彻底减压,有效保留脊髓残余功能,促进脊髓不完全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和高度,以及防止术后早期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取出后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  相似文献   

5.
廖忠林  俞新胜 《江西医药》1999,34(6):334-335
目的 研究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并对100例进行了3 ̄5a随访。结果 脊柱内固定器材,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最好,能达到坚强的固定,稳定脊柱;对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只要在术中保留小关节,减压充分,同时在伤后一周内手术,可收到较好效果;大网膜移植覆盖脊髓可改善脊髓血供,有效防止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及各类先进手术器械、内植物得以普及,脊柱外科手术在全国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手术所造成的脊髓及神经损伤病例也随之增加。如何早期发现脊髓和神经功能的可逆性损伤成为预防医源性脊髓和神经损伤的关键。1977年Nash等[1]报道了应用混合神经获得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的电生理监护方法,为此后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积累了宝贵经验。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  相似文献   

7.
<正>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列脊柱骨折脱位之首,因其位于活动度高的腰椎和活动度小的胸椎交界点,活动相对较为频繁,因此,容易发生损伤,其发生率约占整个脊柱骨折发生率的90%左右,其中大部分合并有脊髓损伤,也有少部分无脊髓损伤。在治疗方法上,目前,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存在争议,如果患者合并有脊髓损伤,原则上应该早期做减压、内固定手术。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约占整个胸腰椎骨折的33.7%[1]。我院收治80例无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迄今为止仍未能完全避免,当患者手术结束完全清醒后发现脊髓损伤,虽然立即去除器械,采取各种措施,但脊髓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虽在某些方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但目前仍存在有争议且临床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脊柱脊髓损伤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手术还是延期手术?手术入路选择前路还是后路?另外,临床上细胞移植已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运动功能恢复几乎为零,研究者对细胞移植有何新的思路?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中较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不稳定型骨折椎骨与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脊髓损伤的可能性大,临床上趋向手术治疗,尽早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术后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报道道下。  相似文献   

11.
韩素琴  黄海星  杨椹  蚁爱莲 《河北医药》2010,32(18):2623-2624
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损伤早期及时正确处置、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在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治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23例,经过早期ICU的监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虽在某些方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1],但目前仍存在有争议且临床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脊柱脊髓损伤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手术还是延期手术?手术入路选择前路还是后路?另外,临床上细胞移植已应用于脊椎损伤的治疗,显款了一定的效果,但运动功能恢复几乎为零,研究者对细胞移植有何新的思路?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是骨科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有人主张保守治疗,加强护理,严防合并症,并认为椎板切除后使脊柱的稳定性更差,有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的可能。但也有的人主张早期手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探查。两样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结果略似。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脊柱压缩骨折,无论是否稳定结果均较好。以后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不全性损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势严重、伤情复杂、伤残率高的特点,从重视心理护理、做好体位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等角度提出了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对措施方法,阐述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术是小儿骨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因脊柱畸形过度矫正而引起脊髓神经损伤,因此需要在术中进行脊髓功能监测。目前采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术中做唤醒试验,以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和及时发现有无急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与分析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后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胸椎管内肿瘤因侵袭、压迫脊髓而导致临床症状,临床比较少见,但早期征象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误诊。多数患者以腰椎疾病治疗,长期不见疗效,后期多因站立不稳走路摔跤而入院治疗,结果往往肿瘤生长巨大,压迫脊髓,给手术及术后恢复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切除肿瘤并行脊柱重建,又不加重脊髓和神经根损伤,仍为脊柱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重要性。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0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83例患者有Ⅰ~Ⅲ级的恢复,有效率达79.8%。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效果满意,应该根据骨折类型和脊髓损伤程度确定不同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影像学是脊柱脊髓损伤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治疗手段。作者回顾大量的脊柱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资料,证实目前影像学在急慢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诊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RI是评估脊髓和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内损伤的最佳手段,而CT则在脊柱骨折方面更有优势。在血管损伤诊断方面CT与核磁均有很好的效果。而X线平片目前则仅仅扮演着有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性损伤,常因车祸、坠落伤等造成脊柱骨折脱位而引起。脊髓损伤严重患者可出现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而产生排尿功能障碍,发生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对于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护理干预可协助患者尽早建立自律性膀胱,有助于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