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2,(33):276-276
目的评价呼吸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改变排班模式,规范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形象等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通过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后,对比眼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和开展后住院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师、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在县级医院内分泌科开展"优质护理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包括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氛围,着力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内涵素质建设,明确护士层级岗位职责夯实基础护理,建设糖尿病专科护理特色,建立护理质控前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丁惠明  唐晋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91-2192
目的更新服务观念,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在临床实践中全面落实护士职责。结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全面落实了护士的职责,但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劳动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制约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动员全科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开展APN排班、实行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和专科护理相结合的优质护理工作模式.结果 观察组病人初入院时接待、病房环境情况、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产后对产妇的健康宣教、病人对主管护士认知度和护士经常巡视病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使产妇享受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保证各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本院呼吸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4月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住院患者进行入院时、治疗中、治疗后、出院时等全程优质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工作责任感等进行调查,并前后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服务意识较前也有提高。结论: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基础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完成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的差别。同时调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都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曾尚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09-311
目的探讨心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分析。方法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11月1日开始,在心内科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在人力资源配置的支持下,通过改变护理工作流程与模式,开展护理责任包干制,使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得到落实,加强了对具有专科特色的心血管的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方法。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理念及患者满意度,合理安排护理时间,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模式,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临床实践经验及效果。方法在我院肿瘤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及骨伤外科实行专科护理小组管理,对其专科护理操作水平及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仅专科护理小组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医师及患者对其护理工作均较满意。结论实行专科护理小组管理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科护理操作水平,而且能够减少因护理工作引起的医疗纠纷,值得在大中型医院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行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从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改进流程、合理排班、建立床边工作站、提供优质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等方面开展创优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星级病房.结果 创优后医护患满意度平均增长7%;护士受患者表扬次数明显增加;护理部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平均增长7.9%;住院人次增加25%,病床使用率提高8%,人均住院天数减少2天.结论 开展“创优”以来,达到“三满意”效果和“三提高”的作用;拉近护患、医护的距离,构建社会和谐氛围,增加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1360例急诊科患者做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13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孙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60-26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强化手术室制度,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与研究患者对妇产科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了解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服务效果。方法 2010年我院妇科开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并分析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按应等数、护理差错次数及陪护的患者数明显比实施前减少,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从80%提高到了98%。结论妇产科中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患者的极大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着改变护理模式、做精专科护理、夯实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围绕"三好一满意"的目标,在神经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的患者、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呼叫器使用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在神经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实施前的92.51%上升到96.77%,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6.19%上升到93.67%,患者呼叫器使用率由实施前的20.58%下降到12.50%,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提高,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同时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张炯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56-657
目的总结外科试点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返的创建工作。方法试点病区统一学习优护精神,采取改革排班模式;细化基础护理项目分级;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结果;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制定绩效考核规定;营造专科护理学习氛围等举措。结果病区护理质量提高,出院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在外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150例患者以及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50例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可与肯定.所以,这项活动不是一场一时的运动,而是现如今医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重礼貌、礼仪、礼节,讲究仪表言谈,执行规范操作[1],优质护理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而患者的满意度则成为判断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改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普外科是我院第一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尽心尽责不断让患者从各个方面体会到优质护理服务所在,而弹性排班增加夜班人数则是重要的举措之一,从19:00-00:00和05:00-08:00变成双人值班填补了这个时间段由于护理人员缺少带来的瑕疵服务,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本文就将双人夜班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并与一人夜班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心内科应用的效果。方法 600例心内科患者,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病房红灯呼叫率。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灯呼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减少红灯呼叫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手术室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改革护理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优质护理的实施减轻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环境陌生的恐惧和焦虑,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某医院入院登记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针对入院登记处特点,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采取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弹性排班,提高岗位技能,完善硬件设施,进行流程再造。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在入院登记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优质服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