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患者的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诊断颞叶内侧癫痫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9例,外侧型5例,内侧型14例,经术中皮质脑电图及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手术前行脑电图、MRI及MRS检查。结果:5例颞叶外侧型癫痫患者海马区MRS检查均无异常,14例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中6例海马区MRI显示异常,14例MRS检查均显示异常,其中1例显示双侧异常,经硬膜下埋藏电极检查左侧明显。结论:MRS可在MRI出现改变之前发现海马硬化,MRS诊断灵敏且特异性高,是颞叶内侧癫痫诊断治疗、病变功能区域监测及评估的一个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脑电图监测对颞叶癫痫病灶定侧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12例颞叶癫痫患者为观察对象,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01/12收治。分别采样双侧近中颞叶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氮-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以氮-乙酰天冬氨酸减少/或肌酸+胆碱复合物的增加以及其比值下降定侧判断癫痫灶。所有病例均做长程脑电图监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例患者均完成了测试。①10例显示一侧氮-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0.68,并与对侧差别>7%,可以定侧。②脑电图异常9例,其中8例为单侧异常,1例双侧异常。③8例质子磁共振波谱和脑电图定侧一致。脑电图阴性3例中2例质子磁共振波谱可以定侧。结论: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颞叶癫痫定侧诊断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与脑电图结合可提高定侧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的磁共振波谱研究,探讨3.0T超高场强MRS在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及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实验对象行双侧海马的常规MRI和1H-MRS扫描,MR成像序列为轴位SE T1WI、T2WI,对双侧海马体部进行多体素波谱成像,将正常对照组MRS结果作为标准,评价颞叶癫痫患者MRS代谢物比值特点,分析MRS对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诊断海马硬化共21例。癫痫组患侧、健侧与对照组间NAA/(Cho+ Cr)、NAA/ 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2.89、15.73,P均<0.05)。癫痫组患侧与健侧、患侧与对照组NAA/(Cho+Cr)、NAA/Ch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7.32、8.47、7.33、8.47,P均<0.05);而癫痫组健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1.13、1.13,P均>0.05)。结论常规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定侧具有一定的价值;3.0T超高场强MRS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颞叶癫痫定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内侧颞叶癫痫脑微结构变化磁共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侧颞叶癫痫(mTLE)是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其发病机制不清,多与内侧颞叶及颞叶外脑区异常有关,如海马硬化和相关大脑皮层萎缩。随着磁共振及其后处理技术的进步,显示内侧颞叶及其与之相关区域的微结构变化,对mTLE的发病机制研究、术前准确定位及术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TLE的脑微结构变化MR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质子磁共振波谱和长程脑电图对颞叶癫痫的评估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脑电图监测对颢叶癫痫病灶定侧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12例颢叶癫痫患者为观察对象,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01/12收治。分别采样双侧近中颢叶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氮-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以氮-乙酰天冬氨酸减少/或肌酸+胆碱复合物的增加以及其比值下降定侧判断癫痫灶。所有病例均做长程脑电图监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例患者均完成了测试。①10例显示-侧氮-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lt;0.68,并与对侧差别&;gt;7%,可以定侧。②脑电图异常9例,其中8例为单侧异常,1例双侧异常。③8例质子磁共振波谱和脑电图定侧一致。脑电图阴性3例中2例质子磁共振波谱可以定侧。结论: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颢叶癫痫定侧诊断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与脑电图结合可提高定侧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 MR质子波谱成像(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患者(观察组),行1 H-MRS检查,分析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与肌酸复合物(creatine-phosphocreatine,Cr)波峰特点及NAA/(Cho+Cr)比值,与21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 H-MRS检查发现左侧海马异常10例,右侧异常7例,双侧异常47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海马异常侧1 H-MRS图像主要表现为NAA波峰降低,Cr和Cho波峰增高;观察组海马单侧异常者患侧NAA/(Cho+Cr)值(0.484±0.145)低于健侧(0.846±0.120)(P〈0.05),双侧异常者主要异常侧NAA/(Cho+Cr)值(0.382±0.115)低于对侧(0.563±0.167)(P〈0.05);对照组双侧NAA/(Cho+Cr)均值为0.843±0.122,高于观察组海马单侧异常者患侧、双侧异常者双侧(P〈0.05)。结论 1 H-MRS可反映神经元的丢失和/或胶质细胞增生,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颞叶癫痫1H-MRS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LE)1H-MRS的变化及定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H-MRS对147例TLE内侧颞叶结构NAA/Cr、NAA/(Cr+Cho)、Cho/Cr、mI/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LE组患侧NAA较对侧及对照组减低(P<0.05),Cho和mI未见统计学差异;存在侧别优势的TLE组NAA减低以患侧为著,与无侧别优势的TLE组不同;海马硬化组和隐源性TLE组NAA定侧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0.45%和50%,1H-MRS与脑电图(EEG)一致性分别为66%和50%,海马硬化组1H-MRS与EEG在TLE定侧诊断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NAA可提供与TLE定侧相关信息,未发现Cho、mI对TLE的定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颞叶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研究方法及正常中国人脑内物质含量的正常范围。方法 对 30例健康人进行1HMRS研究 ,观察NAA、Cr和Cho等各代谢产物波峰的特点 ,并对NAA/Cr Cho ,NAA/Cr及Cho/Cr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颞叶脑组织内NAA峰高于Cr峰和Cho峰。NAA/Cr Cho、NAA/Cr和Cho/Cr双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S是无创性研究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方法 ,脑内物质正常范围的确定为发现癫痫病人脑代谢功能异常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的自我参照功能受损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12例伴有海马硬化的mTLE患者及1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内向诱导与外向诱导任务,以内向诱导任务为刺激状态、外向诱导任务为控制状态,收集fMRI数据,观察mTLE患者自我参照加工相关脑区反应的改变。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mTLE患者的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前部及后部等与自我参照加工相关的区域活动明显降低(P<0.01)。结论 mTLE患者以内侧前额叶为主的自我参照加工脑区活动降低,反映其与自我参照加工相关的高级脑认知功能损伤,是mTLE患者异常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颞叶内侧癫痫(mTLE)伴海马硬化患者脑内在活动(IBA)改变。方法 纳入38例单侧mTLE伴海马硬化患者(mTLE组)和53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HC)组],比较组间IBA静态指标,包括低频振幅(ALFF)、比率ALFF(fALFF)、局部一致性(ReHo)、度中心性(DC)、全局信号相关性(GSCorr)和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及其对应动态指标dALFF、dfALFF、dReHo、dDC、dGSCorr及dVMHC,分析其与癫痫持续时间和认知评估量表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HC组,mTLE组双侧丘脑、内侧颞叶、基底核、脑桥及小脑ALFF、dALFF和fALFF值,右侧扣带回及补充运动区fALFF值,右侧内侧颞叶、梭状回及基底核dfALFF值,脑桥、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及左侧内侧颞叶ReHo值均升高;左侧颞叶新皮质和额叶fALFF值和dfALFF值,双侧颞叶新皮质ReHo值和DC值,左侧颞叶新皮质dReHo和GSCorr值,双侧颞叶新皮质、小脑及内侧颞叶VMHC值,双侧枕叶、楔叶及补充运动区dVMHC值均降低。mTLE组形状连线测试A耗时与左侧丘脑ALFF值、左侧海马...  相似文献   

11.
颞叶癫痫的质子磁共振波谱与PET/CT及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颞叶癫痫患者术前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脑电图(EEG)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评价1H MRS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做发作期间脑电图和/或长程脑电图监测及PET/CT检查。对28例健康志愿者和16例患者分别进行双侧海马的1H MRS采集,定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代谢物的变化。3例患者手术切除致痫灶送病检。结果:病侧组、对侧组和对照组的NAA/Cr、Cho/Cr和NAA/(Cho+Cr)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5例为单侧异常,11例为双侧异常,14例可确定异常侧,定位敏感度87%。结论:患者1H MRS示病侧与EEG、PET和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1H MRS不仅可以发现双侧病变,而且可以指出病变严重的一侧,为术前致痫灶的定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脑灌注磁共振成像观察内侧颞叶癫痫部分及继发全面发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部分及继发全面发作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脑区灌注的差异,分析在继发全面发作中起作用的相关脑区,探讨继发全面发作的mTLE网络的相关脑区。方法选取51例mTLE患者,其中16例部分发作(PS组),35例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sGS组)。利用3.0T MR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PASL)序列采集两组患者发作间期脑血流量(CBF)数据。采用体素依赖统计分析(VBA)技术对两组患者脑灌注存在差异的脑区进行评价;并基于此选取患侧颞叶、丘脑及额叶等区域作为ROI,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各ROI间的CBF的相关性。结果与PS组相比(校正后,P<0.05),sGS组患者表现为发作间期患侧丘脑、基底核及部分默认模式网络区域如双侧楔前叶、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等CBF降低;sGS组患者患侧颞叶与额叶(r=0.50,P<0.05)、丘脑与额叶(r=0.36,P<0.05)的CBF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丘脑在继发全面发作的癫痫活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癫痫活动通过特定网络传播到远处脑区。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mTLE患者相比部分性发作患者部分脑区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S技术在非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治为非海马硬化的单侧颞叶癫痫患者23例(病例组),选取年龄与之相匹配的2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MR平扫及MRS检查,分析颞叶癫痫患者患侧海马、健侧海马及对照组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值的差异;同时评价病例组中接受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病理及手术结果。结果 病例组患侧海马NAA/Cr值较健侧海马(t=-7.97,P<0.001)及对照组海马降低(t=-9.96,P<0.001),病例组健侧海马NAA/C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12)。病例组患侧海马Cho/Cr与健侧(t=0.50,P=0.31)及对照组海马(t=-0.59,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行致痫侧颞叶切除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小范围少量的神经元损伤,神经胶质增生不明显。结论 MRS有助于临床对非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的致痫灶进行定侧及定位。  相似文献   

14.
颞叶癫痫(TLE)是神经科常见的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颞叶致病灶具有良好的效果,常规影像学难以早期诊断,因而影像界以及临床一直在努力探索早期定性及定位的综合方法。本文综合了现有关于颞叶癫痫的磁共振研究的文献,主要就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通过分析,发现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综合应用,可以为颞叶癫痫提供更多的早期定性及定位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除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致痫灶具有良好的效果。1H-MR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成为近年来应用于癫痫研究的新方法。作者就1H-MRS在TL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颞叶癫痫的1HMRS 和MRI 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顽固性颞叶癫痫病人的质子波谱(^1HMRS)和磁共振成像(MRI)研究,探讨这两种方法对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22例无 颞嘻占位的癫痫病人和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了^1HMRS采集和MRI扫描后海马结构定量研究,分析NAA/Cr+Cho和DHF在痫组的改变及对癫痫组定侧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HMRS可对16例病人进行定侧诊断,并发现10例有双侧颞叶病变。MRI可准确判  相似文献   

17.
汤易 《磁共振成像》2012,3(3):228-230
MR波谱(MRS) 无创性检测脑代谢标志物,提供一些反映神经代谢的特征性指标,开辟了一条从代谢的角度研究癫痫的途径.作者就MRS所提供的测量指标及其变化的意义,致痫灶术前定侧、定位及预测术后情况的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颞叶癫痫的1H MRSI和MRI体积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I)和MRI体积测量对颞叶癫痫(TLE) 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单侧TLE和13例对照者行MRI和1H-MRSI扫描,测量颞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浓度比率及海马结构体积.结果 TLE组8例海马结构萎缩,患侧海马结构NAA/Cr及NAA/(Cr Cho) 显著小于对侧及对照组(前者F=5.187,P=0.012;后者F=6.731,P=0.004);患侧颞叶外侧皮层的NAA/Cr显著小于对侧(t=-2.82, P=0.015).海马体积测量定侧敏感性为61.5%; 1H-MRSI定侧敏感性为84.6%.结论 1H-MRSI可发现颞叶广泛的代谢异常,增加定侧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源性成像(MSI)和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结合在颞叶癫痫诊断定位中的价值。方法:设健康对照者10例,特发颞叶癫痫患者8例,应用MEG定位痫性病灶,选取MEG异常区域、对侧相应区域和双颞叶内侧区域测量NAA/Cho值,并观察是否存在海马硬化。结果:8例患者MEG检查结果均异常,6例MEG异常相应区域MRS检查NAA/Cho值减少,符合率为62.5%;MRI显示海马硬化2例,MRI正常6例,颞叶内侧MRS扫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联合MSI和MRS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LE)海马、杏仁核及内嗅皮层体积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I对117例TLE患者的海马、杏仁核及内嗅皮层体积进行测量并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结果:有侧别优势的TLE患侧海马体积较对侧小,其中海马硬化组患侧和对侧内嗅皮层体积也存在差异,而杏仁核体积均未见明显差异;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变化与发作频率、起病年龄的早晚、病程长短、高热惊厥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海马硬化组内嗅皮层体积减少程度与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存在相关性。结论:内侧颞叶结构对颞叶癫痫相关的损伤敏感性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