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4年9月25日~27日,由科技部主办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学术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关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涉及种植领域的种质、生物技术、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标准及中药材GAP研究等范围,与会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指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加大对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及保护、加大对中药材遗传育种的研究,建立良种快速繁育及规范栽培技术、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开展中药材科普文化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强中药材产业营销策略研究等,为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高效的、可再生性的、兼有保护性的利用,中药材资源作为一种生物资源,还要兼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本文围绕上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概念,针对《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所述的原则和重点任务,具体地阐述当前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开展的工作和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1)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系统,保证药源的可持续供应;2)加强中药种质资源研究,选择和利用优良种质;3)实行中药野生资源的采收控制和开展野生抚育研究;4)开展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5)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圃,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6)建立药用动植物原生地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药用动植物多样性;7)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8)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提倡资源的综合利用;9)利用新技术直接生产有效成分;10)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与评价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材种质资源是中药资源得以健康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中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现状、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等,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中药材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经营系统组成[1] 。每个系统中要素众多,关系纵横交错,从中药材生物学系统来看,种质资源的选择极为重要。它是中药生产的源头,种质的优劣对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我国药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品种混乱、质量低劣、生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GAP的实施和临床医药的应用。为此,本文试对中药材种质资源现状、问题做一分析,并提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药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给予种质资源研究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发挥种质资源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的应有作用 ,合理保存与保护中药种质资源。方法 :通过论述中药种质资源概念、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保存方法、保存目标与原则、保存体系和研究内容与思路 ,阐明种质资源研究的整体脉络 ,分析当前中药种质资源研究中的问题与方向。结果与结论 :种质资源研究是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重要战略 ,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瓶劲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药材特征性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就研究中药材的特征性基因,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材特征性基因”库,以及在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实现中药现代化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评价道地药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活性成份的大规模生产,对于扩大中药新资源方面的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种质是影响中药材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良种选育是中药材生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栝楼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栽培药材已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本文从种质对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药材栽培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的技术要求制订了丹参种质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用于指导和规范本公司位于河南省方城县拐河、四里店、杨集等乡镇丹参产业化基地的生产,保证丹参药材的生产质量有可控的种质来源。2引用标准NY/T-393-200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现代化必须从中药生产的源头抓起,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医药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对中药的科研、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生产和中药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应从种植采收、收购、加工炮制、供应销售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应用建议及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药”是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而催生的具体产业方向。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现代中药的一种产品形式,中药提取过程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环节,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是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铺路石。中药提取物应是中药的一种产品方式。建议国家主管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工作部署中应提高对涉及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中药材种植、提取工艺、装备及辅料应用)产业化项目的关注度,积极促进以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投料的现代中药和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技术角度 ,提出中药材生产现代化要从栽培体系、栽培方式、植物细胞培养工程技术 ,以及开展中草药的育种研究等方面入手 ,尽快探索系列中草药材现代化生产体系和规范化生产模式 ,以期生产出疗效稳定 ,活性成分含量高的中药材或开发植物新药。  相似文献   

14.
对中药材生产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技术角度 ,提出中药材生产现代化要从栽培体系、栽培方式、植物细胞培养工程技术 ,以及开展中草药的育种研究等方面入手 ,尽快探索系列中草药材现代化生产体系和规范化生产模式 ,以期生产出疗效稳定 ,活性成分含量高的中药材或开发植物新药。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饮片制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传统中药饮片加工、配方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保持中医用药理论和习惯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医药制剂的生产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中药饮片制剂化”的设想和方案,试图彻底改变传统的临时称量配方的模式,创建新型的中药饮片配方模式。作者认为:中药饮片制剂化是中药饮片质量放心工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中药材GAP的含义、内容和在国内外实施的概况,比较了欧共体、日本天然药材生产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异同,指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把握的4个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领会GAP真谛、提倡创新意识、控制基地规模,鼓励企业介入和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阐述了中药材GAP的含义、内容和在国内外实施的情况,比较了欧共体、日本天然药材生产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异同,指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把握的4个核心问题。在经基础上提出中药材GPA基地建设应领会GAP真谛、提倡创新意识,控制基地规模,鼓励企业介入和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工艺过程连贯性操作,摒弃了传统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可极大地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升中药饮片质量。目前,推动实施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本文聚焦于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在简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分合”演变史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近况,明确提出构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体系,并指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面临的窘境。以期引起业内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自然环境、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陕西省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应着力于:1.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2.加强重点药材GAP建设,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药材产业化;3.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中药材的科技含量;4.加强中药材深加工,重视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特性和继承传统中药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中药材实施规范化是必要的,但对中药材GAP认证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指出中药材质量问题主要不是出现在栽培过程中,而是出在饮片加工过程中和人为掺假上。从而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提出中药材生产是一个“三农”问题,建议国家也应象2004年春季对粮食种植户进行直补一样扶持每一个药材种植户;建议成立“国家药材生产管理机构”对全国有一定技术和规模的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户进行注册登记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