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莲萍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1)
目的通过了解周口市水痘的发病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周口市水痘报告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报告3 087例水痘病例,5年总体发病例为30.87/10万;男女发病比为1.68:1;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和春夏季。结论应高度重视学校等集体机构水痘散发病例处理,提高群众对水痘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漳州市水痘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漳州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报告水痘4 144例,年均发病率17.0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呈明显双峰分布,高峰为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和春末夏初(4~6月),分别报告占40.9%和28.3%;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71.5%)为主;性别比为1.4∶1,男性发病率(19.46/10万)高于女性(14.50/10万);共报告暴发疫情9起波及16 981人,事件报告敏感性3~34d,中位数15.6d,发病219例,罹患率1.3%,均发生于学校、幼托机构,有免疫史的仅27.3%。结论为有效防控漳州市水痘疫情,应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严格病例隔离治疗、适时开展应急接种、普及防病知识宣传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平顶山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8年平顶山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水痘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4 409例,年均发病率为32.15/10万;死亡1例;近三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市区发病率高于县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巫山县水痘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巫山县2018—2022年水痘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巫山县2018—2022年报告水痘3 566例,年均发病率为157.88/10万,2020年最低(100.62/10万),2019年最高(198.07/10万),5年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总罹患率为8.1%(580/7 159),2018年罹患率最高(16.7%);发病高峰在5~6月(22.6%,805例)和10~12月(53.7%,1 915例);街道年均发病率最高(306.75/10万),龙溪镇年均发病率最高(388.47/10万);男性(161.31/10万)与女性(151.16/10万)年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主要集中在0~19岁(94.3%),10~14岁发病率最高(980.52/10万),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79.6%);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小学和初中较多,幼儿园平均罹患率最高(20.5%)。结论 巫山县水痘发病季节明显,中小学校仍是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水痘相关防控知识的健康宣传,持续提高水痘疫情监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水痘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陇南市2011—2020年水痘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1—2020年陇南市共报告10 025例水痘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49/10万(9.42/10万~71.06/10万),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 703.54,P<0.001);发病高峰出现在5至7月、10至次年1月;各县区报告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100.35/10万~14.83/10万之间;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人群,占68.65%,5~9岁年龄组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162.82/10万);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1.26%;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起,其中小学4起,高中、初中和幼儿园各1起。结论 2011—2020年陇南市水痘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14岁及以下的儿童、学生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合适的水痘防控措施和免疫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发病疫情资料及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流行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0年铜仁市累计报告水痘17 2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80/10万,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χ2 = 79.56,P<0.05),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3.06/10万(809例)上升到2019年的82.87/10万(2 626例),城区发病9 642例(55.87%)高于郊区7 616例(44.13%),每年春末夏初(5—7月)和冬季(11月—次年1月)为水痘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以下人群,共报告16 650例,占总病例数的96.48%,4~6岁为高发年龄段。男性水痘年均发病率 ( 55.17/10 万) 高于女性( 44.15/10万),发病职业以学生8 950例(51.86%)、散居儿童3 644例(21.11%)、幼托儿童2 658例(15.40%)为主,全市水痘发病率与疫苗接种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铜仁市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及人群发病特征,发病以学生或15岁以下人群为主,需继续加强第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推广第2剂水痘疫苗的补充免疫。 相似文献
7.
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报告发病资料,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广东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暴发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06 894例,死亡1例,5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0 8541、6 287、24 747、27 931和27 075例,发病率在12.15/10万~29.90/10万之间,2005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8年最高。1~5月病例为60 206例(占56.32%),12月病例为13 306例(占12.45%);广州、深圳、佛山、中山、韶关等5市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0.72%;〈15岁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8.37%;5年报告病例中,学生占48.89%,幼托儿童占19.90%,散居儿童占18.88%。5年间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279起(其中2005年无报告水痘暴发疫情),病例7 853例,98.22%的暴发发生在学校(274起),其中乡小学发生129起,占学校暴发数的47.08%。暴发疫情集中在3—5月和11—12月,分别占总数的49.82%、32.26%,暴发疫情规模最少的为10例,最多的为146例,病例数〈50例的疫情254起,占91.04%。结论广东省水痘发病高峰在冬春季,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乡村小学是水痘暴发发生的重要场所,大部分水痘暴发疫情规模〈50例病例。在儿童中开展含水痘疫苗的常规预防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病例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南通市共报告水痘48 627例,年均发病率为130.10/10万。发病主高峰时间为每年11月—次年1月,次高峰为5—7月。各县区年均发病率为39.77/10万~353.36/10万,崇川区和开发区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为0~15岁(占71.64%),其中>5~10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占74.82%)。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起,均发生在学校,占同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2.04%,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占85.07%),城市报告起数和发病数均高于农村。结论 南通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较大,常在小学和幼儿园暴发,须加强晨检等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率。发生水痘暴发疫情时,建议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禹区2005-2011年水痘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番禺区2005-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2 534例,死亡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194.37/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以冬季和春末夏初多发,呈典型的双峰发病特征.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占88.33%.同期共报告暴发疫情26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18年武汉市某区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区2011—2018年水痘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AS University Editio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8年武汉市某区共报告水痘病例8 73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82.47/10万。0~14岁病例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87%。每年10~12月(42.12%)、4~6月(25.13%)病例数较多。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43∶1,职业分布以学生(65.23%)为主。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关山街、珞南街、狮子山街居前3位,占55.22%。结论武汉市某区水痘发病率较高,季节性升高的流行病学特征明显,15岁以下学生是水痘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建议将水痘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贵州省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确保2020年贵州省消疟任务完成及消疟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8年贵州省疟疾疫情数据及个案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概况、疟疾分型、三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1)流行概况:2009-2018年贵州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581例,年平均发病率0.4237/10万,死亡1例,为实验室确诊本地病例(未分型),自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报告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2)疟疾分型:2009-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417例,其中间日疟837例(59.07%)、恶性疟21例(1.48%)、疟疾(未分型)559例(39.45%);自2012年起所有疟疾病例均能得到实验室确诊,2012-2018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64例,其中间日疟44例(26.83%)、恶性疟99例(60.37%)、卵形疟14例(8.54%)、三日疟4例(2.44%)、混合感染3例(1.83%),疟疾病例报告种类呈现多样性。(3)三间分布:①时间分布:2009-2018年各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09-2011年病例报告呈急剧下降趋势,以7-12月为主,8-9月达最高峰;2012-2018年病例报告保持较低水平(发病率均低于1/10万),并呈水平波动趋势,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②地区分布:2009-2018年全省10个市(自治州)中除贵安新区外,均有病例报告,2009-2011年病例报告数前三位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2012-2018年病例报告数前三位为贵阳、遵义、毕节。③人群分布:2009-2011年疟疾发病男女性别比2.20:1,各年龄组均有,年龄集中在15~44岁组,其次45~65岁组,职业以农民、学生、民工为主;2012-2018年疟疾发病男女性别比12.67〖DK〗∶1,年龄仅15~44岁和45~65岁组,职业以工人、农民、民工为主。结论 贵州省已进入消除疟疾巩固阶段,疟疾的流行特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加强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监测,及时调整疟疾防控工作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山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期间中山市报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相关资料,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3起,报告病例425例,平均罹患率为5.96%(425/7 132)。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高峰在3—6月,均发生在托幼机构,私立托幼机构风险大,病例以2~4岁的儿童为主(356/425,83.76%)。疫情以疾控机构通过大疫情网监测发现为主;疫情发现时间中位数为12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6 d,二者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533,P=0.009)呈正相关。病原体以EV71和Cox A16为主,不同年度优势毒株不同。Cox A16引起的暴发高峰集中在3—4月,早于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暴发高峰(5月)。不同病原体对疫情罹患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8,P=0.152),对疫情持续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0,P=0.040)。结论 中山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高峰在3—6月,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以2~4岁儿童为主,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优势毒株均有所不同。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置是控制暴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泰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报告的确诊麻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330例,报告发病率为0.04~5.22/10万。以3-5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城区4个区报告麻疹病例218例(占全市66.16%),3个市报告例112例(占全市33.84%)。麻疹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06∶1。麻疹发病以本地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等为主,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3.33%。在330例麻疹病例中,MCV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8.79%。结论为了控制消除麻疹,需要根据我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与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无锡市近2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09—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5例,麻疹发病高峰为每年的3—5月。5岁及以下儿童及20岁以上人群是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占56.70%,免疫史不详者占31.65%。[结论]人群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麻疹发病呈现低龄儿童和成人两个高峰,要采取措施提高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控制流动人口和成年人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8年云浮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云浮市2009—2018年丙肝病例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云浮市共报告丙肝病例4 480例,年发病率从2009年的14.78/10万逐年增至2018年的27.15/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且年均发病率不同(P<0.01),最高为云城区(27.77/10万)。病例中男性3 170例,女性1 310例,男女性别比为2.42∶1,男性年均发病率(20.71/10万)高于女性(9.45/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3 849例,占85.92%),30~49岁有1个发病高峰(2 870例,占64.06%)。职业以农民为主(2 472例,占55.2%)。发病时间无季节特征,均为散发。结论云浮市2009—2018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地区差异较大,20~59岁、农民是重点人群,应重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丙肝疫情,进一步加强确诊及后续治疗和随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邯郸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8年邯郸市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邯郸市1997—2018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原19 个县(市、区)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各地发病情况有差异。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于夏秋季,8—9月份病例最多。年龄组主要分布在5~9岁年龄组,其次为10~14岁、50~54岁和60~64岁年龄组,且呈现向大年龄组推移趋势。排在前 3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结论 目前乙脑低发态势下,邯郸市乙脑防控工作要在继续保持乙脑疫苗高接种率基础上,关注重点人群(成人)和重点地区,做好健康教育,开展蚊虫监测工作,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将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泸州市201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8年泸州市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泸州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为11 1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1.64/10万;报告发病率2015年最高(62.22/10万),2018年最低(46.37/10万),有缓慢下降的趋势(χ2趋势=602.04,P<0.01);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1 286.25,P<0.01),报告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月均有乙肝病例报告;10岁以下乙肝报告发病率较低,10岁后迅速上升,至25岁后达高峰并趋于稳定,60岁以后明显下降;乙肝发病以农民为最多(69.92%),其次分别为家务及待业(19.13%)和离退人员(2.57%)。报告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占92.78%),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46/10万。结论 2014—2018年泸州市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慢性乙肝所占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009-2018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以乡镇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利用ArcGIS 10.1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结果 资阳市2009-2018年累计报告病例19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72/10万,虽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报告;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和9-11月,其中5-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44[DK]∶1,5岁以下儿童共发病18209例,占比为94.9%。2015年之前优势毒株为EV71和CoxA16,2015年之后优势毒株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持续升高态势。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近年来在改变,应增加人肠道病毒的监测种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9 - 2018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0 301例,以隐性梅毒为主(51.18%);年均发病率为14.81/10万,由2009年的9.2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7.86/10万,时间上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 397.935,P<0.01);男女性别比为1.12︰1;20~49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发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4.24%和21.12%,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特点;职业分布主要以家务及待业(32.68%)、农民(17.42%)、商业服务(10.64%)、离退人员(10.57%)和工人(7.48%)为主;各区县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天桥区(31.36/10万)、槐荫区(29.52/10万)、市中区(21.23/10万)。结论 济南市梅毒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需继续做好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对梅毒患者采取规范化诊疗服务,进一步遏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江阴市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本地区丙类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09-2018年十年间江阴市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09-2018年全市累计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50026例,年均发病率为310.96/10万,十年间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波浪式上升的趋势。排前3顺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依次为203.38/10万、93.69/10万和7.78/10万,分别占丙类传染病的65.40%、30.13%和2.50%。夏季5-7月为全市丙类传染病的流行高峰,期间累计报告病例数占丙类传染病的47.67%,发病率为148.25/10万。男性、女性发病率分别为333.84/10万、270.48/10万。发病率排前3位的年龄组依次为0~4岁组、5~9岁组、85~岁组,发病率依次为6519.23/10万、591.71/10万、216.58/10万。 结论 本市丙类传染病有明显的三间分布特征。防控应以0~4岁儿童为重点人群,同时将加强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监测和管理作为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