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替加环素等15种抗菌药物对我院2004年和2005年临床分离的414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需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等15种抗菌药物对所测菌株的MIC,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MRSA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替加环素对MRSA的MIC90是所测抗菌药物中最低者;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对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替加环素对所有肠球菌的MIC90分别是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MIC90的1/8和1/16;替加环素对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的MIC90为0.5mg/L,对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MIC范围是0.25~1mg/L,其他抗菌药物对PISP和PRSP的MIC90是替加环素的1~32倍;替加环素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MIC范围是其他抗菌药物的1/2~1/64;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是32mg/L;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替加环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对其他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等14种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对临床分离的214株多重耐药细菌(MRSA、肠球菌属细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细菌)的MIC,并与其他13种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 多重耐药的MRSA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多重耐药的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万古霉素敏感率为93.1%,2株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均呈敏感,MIC90值分别为0.064 mg/L和1 mg/L.3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7.3%,MIC90值为2 mg/L,其中16株耐美罗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仍为100%,MIC90值为2 mg/L.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但替加环素的MIC90值均高于美罗培南.多重耐药的肠杆菌属细菌(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86.5%,MIC90值为4 mg/L.结论 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的常见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鲍曼不动杆菌(CDSAB)和碳青霉烯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15种抗菌药物对2002-200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56株CDSAB(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MIC=1~4mg/L)和178株CNSAB(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MIC≥8m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多黏菌素B对CDSAB和CNSAB体外抗菌活性最高,细菌对其均100%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1mg/L,其次为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约80%CDSAB对二者敏感或中介,MIC50/MIC90分别为4/8mg/L和8/16mg/L;约95%CNSAB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或中介,MIC50/MIC90分别为4/4mg/L和4/8mg/L。结论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泊芬净国产与进口制剂对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属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9所医院收集了分离自血液等无菌部位的337株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16种念珠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除1株光滑念珠菌和1株克柔念珠菌对国产卡泊芬净中介外,其余菌株均敏感。不同菌种药敏数据显示,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的MIC50和MIC90完全一致,除热带念珠菌外,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对其余菌种的MIC分布范围均一致。国产卡泊芬净对常见菌种的MIC50和MIC90为白念珠菌0.064mg/L和0.125mg/L、热带念珠菌0.125mg/L和0.25mg/L、光滑念珠菌0.125mg/L和0.125mg/L、克柔念珠菌0.25mg/L和0.25mg/L,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和季也蒙念珠菌的MIC50和MIC90为0.5mg/L和1mg/L,略高于上述念珠菌。分别分析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发现氟康唑耐药组与敏感组菌株对应的棘白菌素类药物MIC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几何均数无明显差异,并且均未发现卡泊芬净耐药菌株。结论卡泊芬净对多数念珠菌属均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并且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体外抗真菌活性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进口利奈唑胺(原研药)为对照,评估国产利奈唑胺(仿制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进口利奈唑胺的一致性。方法收集6所医院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SSA),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MSCNS),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临床分离菌株,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国产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VRE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2 mg/L和4mg/L、1 mg/L和2mg/L及2 mg/L和2mg/L,全部研究菌株对国产利奈唑胺呈现敏感。国产和进口利奈唑胺仅在对MSSA的MIC_(50)上相差一个稀释梯度,两者对其他葡萄球菌和VRE的MIC范围、MIC_(50)和MIC_(90)完全一致。国产和进口利奈唑胺对全部研究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和基本一致率(EA)均高达100%,两者对全部研究菌株的MIC值完全一致或相差不超过±1个稀释梯度。除了MRCNS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88.0%,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高达100%。VRE菌株对替加环素和达托霉素呈现100%敏感率,而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仅为50.0%。相比之下,全部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其他抗菌药物。结论国产利奈唑胺对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具有极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且与进口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活性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文献报道,新一代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对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仅部分不动杆菌属细菌对该药的MIG90达到32mg/L。本实验室挑取部分澳大利亚多重耐药菌,包括不动杆菌RB02(n=6)和PW01(n=2),测定替加环素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测定采用纸片法(15μg替加环素纸片,BBL,Sparks,MD,USA)和E试验(亚胺培南、替加环素;ABBIODISK,  相似文献   

7.
头孢地尼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头孢地尼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抗菌药比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51株细菌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地尼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MSSA、MSSE)抗菌作用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相似,较头孢他啶强;对 MSSA、MSSE的 MIC90分别为 1、0.5 mg/L,细菌敏感率分别为 97%、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MRSA、MRSE)、肠球菌对本药耐药,MIC90分别为>128mg/L、8mg/L、>128mg/L。头孢地尼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似,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奇异变形杆菌MIC90分别为 2、4、1、0.25与 2 mg/L,敏感率分别为 85%、88%、100%、100%、88%,对部分细菌抗菌活性较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强。聚团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药耐药,MIC90均>128 mg/L。结论:头孢地尼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具强大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及另外11种抗菌药物对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对临床上分离出的200株多重耐药菌,包括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肠杆菌属等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和另外10种抗菌药物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MRSA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8%;重度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敏感率均为100.0%。大肠杆菌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也为100.0%的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是96.0%和100.0%;阴沟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87.5%。结论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的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佳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李仲兴  张新华  王秀华  孟晓洁 《临床荟萃》2007,22(22):1610-1613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对124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体外抗菌实验,并进行两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对比。结果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均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对81株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分别为1 mg/L和2 mg/L。对43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MIC90均为2 mg/L。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对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表明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对急性细菌性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和环丙沙星对177株肠道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昔明的MIC范围为0.03~2.0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0.06mg/L、0.125mg/L,环丙沙星MIC范围为0.06~64.0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1.0mg/L、16.0mg/L;肠道革兰阴性病原菌利福昔明MIC范围为2.0~32.0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8.0mg/L、16.0mg/L,环丙沙星MIC范围为0.125~64.0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1.0mg/L、16.0mg/L。结论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的首选药物。对于革兰阴性肠道病原菌虽体外抗菌活性不高,但因它有口服不易吸收的特点可以原形由粪便排出,在肠道内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性。方法测定替加环素对于药敏背景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防突变浓度(MP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MIC与MPC之间的相关性,考察是否能用MIC推测MPC值。结合MPC和防耐药突变窗(MSW)与替加环素药动学参数评估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性。结果碳青霉烯类耐药、喹诺酮类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MPC较碳青霉烯类敏感、喹诺酮类敏感组高出8倍。替加环素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MPC范围在4~512 mg/L,MPC90为64 mg/L,远高于替加环素血药浓度。结论替加环素长期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提示临床应加强监测替加环素菌株敏感性及替加环素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观察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了224株肠球菌(粪肠球菌169株、屎肠球菌51株和其他肠球菌4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与进口万古霉素进行了抑菌效果对比。结果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抑菌效果较好,其对224株肠球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5 mg/L和1mg/L,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1 mg/L和1 mg/L;进口万古霉素对169株粪肠球菌的MIC90为2 mg/L。结论两者抗菌效果均菌较好。对224株肠球菌的敏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头孢地尼对临床常见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和氨苄西林比较.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0株细菌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地尼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敏感率为100%,抗菌活性与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相似,明显强于阿奇霉素;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对3种头孢菌素100%敏感,头孢地尼的MIC90值为0.25mg/L,与头孢呋辛相似;头孢地尼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高,对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的MIC90值分别为0.25、1、0.25mg/L,敏感率范围达97.2%~10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性,敏感率仅达86.1%,但其MIC50值最低为0.06mg/L.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及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4种抗生素均耐药;头孢地尼对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的抗菌活性比受试第二代头孢菌素和阿奇霉素强.结论:头孢地尼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较理想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采用MTS法检测替加环素MIC值,折点采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判定标准。结果 6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药率,替加环素的灵敏度为80.3%,中介率为19.7%,无耐药菌株。MIC90为3μg/mL,而MIC50为2μg/mL。结论 替加环素对于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对Van M型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6—2014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Van M型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45株;采用PCR扩增及测序确认菌种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测定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等10种抗菌药物对Van M型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的MIC。结果 45株临床分离株均确认为Van M型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 128~256 mg/L),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为71.1%。几乎所有菌株对左氧氟沙星(100%)和氨苄西林(97.8%)耐药,对米诺环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5.6%、64.4%和82.2%,未检出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Van M型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西他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西他沙星对503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结果西他沙星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B群链球菌的MIC50为0.12 mg/L,对MSSA的MIC50为0.06 mg/L,对MSCNS的MIC50为0.03 mg/L,对MRSA的MIC50为1 mg/L,对MRCNS的MIC50为0.06 mg/L。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为≤0.03 mg/L,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为0.25 mg/L,对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50为1 mg/L,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50为2 mg/L;对易产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黏质沙雷菌的MIC50为≤0.03~0.125 mg/L,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MIC50为0.25 mg/L,对铜绿假单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0.5 mg/L,对鲍曼不动杆菌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1 mg/L。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细菌接种量、血清含量改变对该药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西他沙星具有良好广谱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莫匹罗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活性。方法采用E-试验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分离的88株MRSA进行莫匹罗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MIC检测,并比较MIC50和MIC90的大小。结果莫匹罗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对MRSA的体外活性均较好,全部敏感且表现为极低的MIC值。其中莫匹罗星和替加环素的MIC90均未超过0.25μg/mL。结论莫匹罗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对MRSA活性较好,可作为MRSA感染治疗的有效选择,莫匹罗星是治疗MRSA相关的皮肤和浅表外伤感染的有效的局部外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研究丹参素等8 种中药单体对耐药菌的抑菌活性,为中药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纸片筛选法和酶抑制剂增强纸片确认法检测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A,各株细菌由VITEK2-COM-PACT 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8 种中药单体对耐药菌株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对标准菌株和敏感菌株的MIC 作为对照.结果 8 种中药单体中抑菌活性最强的是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对大肠埃希菌MIC 0.040~0.197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0.010 ~0.023 mg/ml),其次是重楼皂苷、大黄蒽醌、黄芩黄酮和败酱草皂苷(对大肠埃希菌MIC 2.500 ~10.918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1.250 ~5.888 mg/ml),相对较弱的是白头翁皂苷、大血藤鞣质(对大肠埃希菌MIC 30.000 ~217.796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10.000 ~18.329 mg/ml).8 种中药单体对ATCC25922、产ESBLs 大肠埃希菌和不产ESBLs 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ATCC25923、MRSA 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抑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 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菌株及耐药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重楼皂苷、大黄蒽醌、黄芩黄酮和败酱草皂苷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白头翁皂苷、大血藤鞣质的抑菌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探索适合临床实验室的用于替加环素体外敏感性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纸片扩散法确认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41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法、纸片扩散法分别检测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结果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2和4 mg/L,按照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判断标准,耐药率为7.3%、中介率为29.3%、敏感率为63.4%;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MIC法的基本一致性(EA)和分类一致性(CA)分别为97.6%和87.8%,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和重大误差(ME),小误差(mE)为12.2%;纸片扩散法的CA为24.4%,未出现VME,ME为7.3%,mE为68.3%。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和2 mg/L,按照FDA的判断标准,耐药率为5.0%、中介率为0.0%、敏感率为95.0%;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较,MIC法的EA和CA均为95.0%,未出现VME和ME,mE为5.0%;纸片扩散法的CA为30.0%,未出现VME和ME,mE为70.0%。结论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下降;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MIC法可用于替加环素敏感性的临床常规检测或复核确认,而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MIC法检测结果需谨慎对待,必要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各项评价指标不支持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替加环素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lycosin-Ⅰ体外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活性及体外联合8种常用抗菌药物对MRSA的抗菌作用。方法本研究遵循了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年9至11月临床分离的MRSA 10株,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lycosin-Ⅰ体外抗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动力学试验;采用微量肉汤棋盘式稀释法检测lycosin-Ⅰ与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共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lycosin-Ⅰ体外抗MRSA的MIC范围为4~8 mg/L, MIC50和MIC90分别为4和8 mg/L;MBC范围为4~8 mg/L, 其比值MBC/MIC为1~2;杀菌动力学试验结果显示, lycosin-Ⅰ浓度为1/2 MIC或MIC时, MRSA临床分离株和标准菌株均在短时间存活菌数下降而后出现恢复繁殖的现象, 而浓度为2 MIC或4 MIC时存活细菌载量则呈现逐渐减少直至杀灭的趋势。lycosin-Ⅰ与庆大霉素体外联用时以协同作用为主而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主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