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正2016年3月17日,在3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刚刚宣布消灭埃博拉疫情1 d之后,几内亚又发现2例新发病例。在连续出现3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后,几内亚的1名妇女和她5岁的儿子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截至3月25日,已发现5例感染病例。虽然几内亚3个月前就已宣布消除埃博拉病毒感染,但这次疫情的再次暴发可能导致更多感染病例的出现。埃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既往称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平均病死率为50%,以往疫情出现的病死率为45%~90%。2014年3月暴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自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截止到2014年12月3日,全球共报告确诊、可能和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7145例,死亡6070例,暴发疫情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此外,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此次疫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医务人员感染严重,其中仅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就有605名医务人员感染,死亡339人,病死率为56%,这对本来即缺少医疗设施和药品的西非国家控制疫情极为不利。至2014年12月,利比里亚疫情呈稳定或有下降趋势,几内亚疫情轻度上升,而塞拉利昂疫情仍在快速增加,EVD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7日开始,几内亚和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开始持续消退。然而,由于传统的丧葬习俗和患者亲友对感染的隐瞒等原因,塞拉利昂的疫情仍在加重。截止2014年11月26日,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亚感染超过3周的新增确诊病例为374、319和1 339人。直至2014年12月8日的累计疑似和确诊病例17 800人,共造成6 331人死亡。  相似文献   

4.
李超  杨明  牟笛  随海田  赵坚  孟郁洁  涂文校 《疾病监测》2014,29(11):925-928
目的分析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中国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疫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13日几内亚(Guinea)、利比里亚(Liberia)、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尼日利亚(Nigeria)和塞内加尔(Senegal)5国共报告EVD病例4985例,死亡2461例,病死率为49%。截至目前疫情整体呈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第二阶段为2014年5—9月,疫情主要影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除尼日利亚外,其余4国彼此相邻,大面积陆路接壤。尼日利亚疫情是由1名利比里亚患者输入导致的继发感染,而塞内加尔报告的是1例几内亚病例。截至2014年9月13日,5个国家中医务人员感染人数近300人(约占总病例数的6%),死亡超过140例。基因分析显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是埃博拉病毒中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的一个独立分支。结论 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EVD暴发疫情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以来最大的一次暴发,同时也是西非地区首次报告EVD疫情,目前形势分析认为疫情可能仍将持续6~9个月。  相似文献   

5.
<正>据路透社2015年1月30日消息,国际红十字会埃博拉协调与支持组负责人比特·哈尔德(Birte Hald)称,埃博拉病毒正在西非新的地区不断暴发流行。哈尔德称,在塞拉利昂尤其是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以小而新的传播链在新区域不断播散。几内亚的一些社区仍禁止红十字会人员进入。在1月21日前的1周里,几内亚有27个辖区报道至少  相似文献   

6.
《疾病监测》2014,(9):687-687
<正>健康报2014-09-28:世界卫生组织23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报告预测,今年11月初,西非地区埃博拉病毒确诊和可能感染病例数量将超过2万。报告称,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去年12月在几内亚东南部森林地区暴发;3月23日几内亚卫生部门向世卫报告疫情时,已扩散至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随后5月~6月疫情继续蔓延至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自7月起,受疫情影响的3国病例数量急剧上升。对此次疫情的确诊病例分析显示,患者死亡率为71%,其中,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64%,医护  相似文献   

7.
《疾病监测》2014,(11):874-874
<正>中国新闻网2014-12-09:据"中央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8日公布,埃博拉病毒疫情最严重的3个西非国家死亡人数已增加到6331名,其中塞拉利昂已取代利比里亚,成为病例数最多的国家。世卫组织表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累积病例总计为17800起,包括利比里亚的7719起和塞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2014,(8):618-618
<正>新浪网2014-08-21:世界卫生组织19日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仅在3天内就造成84人死亡。在3天内,受感染的病例增加113例,使得总数达到2240人。其中,利比里亚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国家,新近增加48个感染病例,与53例死亡病例,使得该国受感染病例达到834人,其中466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立即在其所有出境机构设置检验部门,让所有出境人员接受检查。经确认,除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之外,全球其他地方并未出现埃博拉病例。继  相似文献   

9.
西非正在暴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疫情,目前病例数已经达到6574例.西非5个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受到侵袭,利比里亚病例数最多(3458例).埃博拉出血热严重影响了利比里亚的公共卫生和卫生保健基础设施,限制了公民的自由,破坏了国际旅行.为了加强应对埃博拉疫情,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始组建国家特别工作组和技术专家委员会监督管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2014年7月第3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调遣了流行病学专家工作组、数据资料管理专家、紧急情况处置专家和卫生信息传递专家帮助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应对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15日,在WHO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结束后的第二天,塞拉利昂确认发生了一起埃博拉新发病例。塞拉利昂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一起新发病例做出了快速反应,由包括中塞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内的多个组织联合行动,调查病例起源,确定了接触者,对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为防止进一步出现传播采取了控制措施。多达150多名的接触者被确认,其中包括40多名高暴露风险的密切接触者,由  相似文献   

11.
正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90%[1],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本次埃博拉疫情自2013年12月在几内亚爆发,截止2015年1月12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西  相似文献   

12.
《疾病监测》2014,(11):856+866-856
<正>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在西非少数国家流行。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和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黑猩猩、猴子)为本病传染源,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且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在西非塞拉利昂、几内亚、利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3月21日,几内亚卫生部报道了一种以高热、严重腹泻、呕吐为特征的疾病暴发,在已发现的49例患者中病死率达59%。经测序证实,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为埃博拉病毒。3月30日,邻国利比亚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5月,塞拉利昂也报道了首例患者。截止到2014年6月18日,以上3个国家发现的埃博拉病毒患者已达528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疾病监测》2014,(12):1002-1002
<正>世卫组织今天正式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已结束,同时祝贺该国为终止病毒传播所作的辛勤工作。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国家参比实验室确认一名卫生保健工作者为埃博拉病毒病在非洲以外出现的首起人际间传播病例。这位卫生保健工作者是拉帕斯卡洛斯三世医院向一位9月22日从塞拉利昂运回的埃博拉病毒病病人提供医护的团队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据路透社2015年1月21日消息,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的流行前线,流行趋势似乎有所逆转。在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塞拉利昂,一项抗击埃博拉暴发的军事化行动已使新发病例大幅减少。当地卫生官员宣称这是消灭埃博拉疫情的重要一步。在该国(已超过3 000人死亡)人口密集的西部地区,该举措实施约1个月已使接送患者的救护车数量翻倍。在出现疫情的街道,警察在检查站拦截车辆进行体温测量,并且  相似文献   

16.
曾光  张丽杰 《疾病监测》2014,29(12):929-930
<正>2014年3月,几内亚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发生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之后疫情迅速扩散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两个邻国,形成在三国迅速蔓延之势。此后又传入了尼日利亚、塞内加尔、马里等周边国家,也传到了西班牙、美国、印度等非洲以外的国家。由于西非国家经济赤贫、人口密度大、医疗卫生落后、防控人力和物资匮乏,政府弱势并缺乏经验,难以有效抵御埃博拉病毒病的猖獗流行。尽管国际社  相似文献   

17.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相似文献   

18.
龚震宇  吴铟 《疾病监测》2014,29(9):760-760
<正>几内亚:截至2014年5月10日,几内亚卫生部报告了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诊断病例233例,其中死亡157例。5月9日更新疫情报告后,没有发现经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证实的埃博拉新病例,也无死亡,确诊病例为129例,其中死亡83例。可能病例或死亡病例(病例49例,死亡40例)和疑似病例或死亡病例(病例55例,死亡34例)没有发生变化。自从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暴发以来,临  相似文献   

19.
<正>埃博拉(Ebola)病毒是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截至2012年,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病毒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暴发以来,已经迅速蔓延至利比里亚等其他3个西非国家,这是自1976年该病毒首次在刚果出现以  相似文献   

20.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器官损害。EHF病死率高,可达50%~90%。1976年,该病在非洲首次被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