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51例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8例,女23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无脓毒症组两组,比较分析两组年龄、手术前后CD4、CD8、CD4/CD8、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等指标.根据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0~99 cells/μl (A)、100~199cells/μl(B)、200~349 cells/μl(C)、≥350 cells/μl(D)四组,比较各组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x2分割法对各组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将HIV感染者分为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两组,比较两组脓毒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术前CD4、术后CD4、术后血红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脓毒症组(290.00±194.603)显著高于脓毒症组(174.39±206.411)(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脓毒症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19,P =0.000).A、B、C、D四组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75.5%、50.9%、28.3%和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09,P <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脓毒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为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高危因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HIV/AIDS患者伴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普通尖锐湿疣患者为对照组、HIV/AIDS患者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 cells/μL以上为试验A组、HIV/AIDS患者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 cells/μL以下者为试验B组。3组患者均给予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结果 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HIV/AIDS患者伴尖锐湿疣对试验A组疗效较试验B组好。试验A组患者治疗时间不低于12周,试验B组患者治疗时间大于12周;3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D4+T淋巴细胞小于200 cells/μL的HIV/AIDS患者尽快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待CD4+T淋巴细胞上升至大于200 cells/μL时,再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减少治疗次数。该类患者进行HAART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肠镜特点,以提高对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AIDS患者的认识。方法收集和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10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诊感染者和116例HIV阴性行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IV感染者(试验组)和HIV阴性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和肠镜特点进行比较。同时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感染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A组CD4~+细胞 200×10~6/L (n=34)、B组200×10~6/L(n=75)。结果试验组肠镜下结直肠溃疡检出率和总体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肠镜下肠黏膜充血、糜烂和总体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IDS患者比普通患者更容易出现结直肠溃疡,随着CD4~+细胞计数下降,肠道炎症病变发生率和肠道病变总体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林玲  袁建新  易会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7):1018-1019+103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分别联合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齐多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0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5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手术后脓毒症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26 例HIV 感染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检测CD4 T 淋巴细胞水平分为A、B、C 3 组.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抗结核、抗真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A 组术后脓毒症32 例,死亡4 例;B 组脓毒症8 例,死亡1 例;C 组脓毒症3 例,无死亡.A 组的脓毒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 组和C 组(P <0.05),B 组和C 组之间的脓毒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 细胞<200 个/μl 的HIV 感染者手术后脓毒症风险明显增高.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伴梅毒感染在不同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下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学变化过程.方法 共104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64例为HIV/AIDS伴梅毒感染者,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分为A、B2组,每组均为32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 cells/μL以上为A组,200 cells/μL以下为B组.对3组患者均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效价变化情况再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结果 3组转阴率相比,X2=3.810,P=0.149>0.0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对照组的转阴率优于A组,A组的转阴率优于B组.3组的显效率相比,X2=10.283,P = 0.00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临床,提示对照组的显效率优于A组,A组的显效率优于B组.结论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异常者在相同疗程和剂量下用3周240万u苄星青霉素治疗RPR的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转阴率的高低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药物使用情况及疗程相关.HIV/AIDS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应该使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住院艾滋病患者分为A组(CD4+≤100/μl)、B组(100/μl CD4+≤200/μl)与C组(CD4+ 200/μl)。比较各组患者发生的机会性感染的情况。结果 A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最高(95. 00%,76/80),C组最低(51. 85%,14/27),B组为86. 84%(3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细菌性肺炎、口腔真菌病、真菌性肺炎发生率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D4+细胞数越低,机会性感染率越高,及时、适时的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艾滋病患者采取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抗病毒方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不同抗病毒方案的艾滋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治疗,观察组行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IV病毒载量(173.95±0.38)copies/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6.21±0.51)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Scr、U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更有利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效降低HIV病毒载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善有积极影响,同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治疗前后半乳甘露聚糖(GM)和(1,3)-β-D-葡聚糖(BG)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确诊或临床诊断的IPA患者6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进行外周血GM、BG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根据是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为HIV组(40例)和非HIV组(23例);根据不同CD4+T细胞水平分为A组(CD4+T细胞<200个/μL)、B组(CD4+T细胞为200~500个/μL)和C组(CD4+T细胞>500个/μL)。比较各组BG、GM、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差异。结果 63例IPA患者治疗3个月GM、BG均低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P<0.05)。HIV组治疗3个月GM、BG均低于治疗前(P<0.05),非HIV组治疗3个月GM低于治疗前(P<0.05)。不同CD4+T细胞水平组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对2008-10~2010-12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144例HI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A(0~99个/μL)、B(100~199个/μL)、C(200~349个/μL)、D(≥350个/μL)四组,分别对术前合并普通致病菌、结核杆菌或隐球菌等感染者予以对症治疗,纠正一般情况并控制感染;对合并腹膜炎和深部脓肿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手术.术后监护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和抗结核治疗.结果 144例患者中男13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6±12.5)岁.围手术期脓毒症80例(术前脓毒症14例,术后脓毒症66例),64例无脓毒症发生.术前CD4+T淋巴细胞数无脓毒症者(276.97±137.91)个/μL显著高于术前脓毒症组(151.29±110.64)个/μL和术后脓毒症组(161.14±128.45)个/μL(F=13.91,P<0.05).A、B、C、D四组病例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82.6%(19/23)、69.8%(37/53)、40.5%(17/42)和26.9%(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80,P<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脓毒症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r=-0.987,P=0.013).结论 随着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HIV感染患者围手术期脓毒症风险明显增高;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和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有望提高合并脓毒症的HIV感染患者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HIV/AIDS患者152例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52例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按患者CD4+细胞计数分为CD4+>200个/μuL与CD4+≤200个/μ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52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93.4%,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7.2%)、肺结核(50.7%)、细菌性肺炎(32.9%)、败血症(22.4%)、感染性腹泻(21.1%).CD4+细胞计数≤200个/trL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6.0%,高于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组患者(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几率增高.结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CD4+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70-2072
目的研究三种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对HIV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HIV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HIV RNA转阴率、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试验组HIV RNA转阴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替诺福韦三种药物联合治疗HIV疗效确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HIV RNA转阴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市2016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新发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情况,为AIDS抗病毒治疗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来该科室随访CD4+T淋巴细胞的964例HIV/AIDS患者的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相对和绝对数量,收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491±245)/μL,其中≤200/μL有104例,占10.79%;201~350/μL有163例,占16.91%;351~500/μL有240例,占20.90%;CD4500/μL有457例,占47.40%。结论目前该市HIV感染者发现较早,随访规律及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量较高,免疫功能损伤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及时随访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于把握抗病毒治疗时机,延缓AIDS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特点,为预防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长期随访的112例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及临床信息,并分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率、机会性感染类型及混合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2例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高达42.86%,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居首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 50个/μL的患者,而机会性感染类型和混合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入组患者分为A(高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B(低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C(安慰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3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A组和B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A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RN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B两组KPS评分明显高于C组,RN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B 2组之间KPS及RN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D1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A、B组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组,CD19则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CD19、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在乏力、皮疹、周围神经病变、贫血、粒细胞缺乏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相似,可明显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低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6.
325例HIV/AIDS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云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探索适合云南省省情的HIV/AIDS治疗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收集门诊325例HIV/AIDS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进行CD4、CD8的绝对计数,使用b-DNA仪和RNA3.0 Assay版本试剂对其中151例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结果 (1)165例HIV感染者和160例艾滋病病人的CD4、CD4/CD8均未表现出性别差异(P>0.05)。(2)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未表现出年龄差异(P>0.05)。(3)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汉族与傣族无差异(P>0.05)。(4)AIDS病人的CD4细胞明显低于HIV感染者,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4细胞数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CD4细胞>350/μl,B组CD4细胞为350-200/μl,C组CD4细胞4、CD4/CD8和病毒载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4和CD4/CD8的减省,病毒载量不断上升,呈现负相关(r=-0.369,P8计数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均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4和CD4/CD8与疾病谱有关。结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CD4、CD8和CD4/CD8无年龄、性别及民族差异,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D4和CD4/CD8则明显下降。CD4、CD8、CD4/CD8和病毒载量与临床进程明显相关,CD4和CD4/CD8与病毒载量呈现负相关,CD4和病毒载量可以成为评估疾病发展、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目前的治疗指导方针CD4细胞计数≤350/μl是可行的。AIDS病人的CD4和CD4/CD8与疾病谱有关,可以成为预防机会性感染指导用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8+、CD4+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感染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本院确诊的2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A组)、25例肺结核潜伏感染者(B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各组外周血CD4+记忆T细胞、CD8+记忆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高分辨率CT评分(HRCT)的相关性.[结果]B组的CD4+ Tcm、CD8+ Tcm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P<0.05),A组的CD4+ Tcm、CD8+ Tcm水平显著的高于C组(P<0.05).B组、A组的CD4+Tem、CD8+Tem水平显著的低于C组(P<0.05),B组、A组的CD4+ Tem、CD8+ Tem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CD4+ Tcm、CD8+ Tcm水平与HRCT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A组患者CD4+Tem、CD8+ Tem水平与HRCT评分无显著的相关系(P>0.05).[结论]CD4+、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在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感染者中水平差异显著,并且与肺结核患者病例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s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51例行TSPOT.TB检测的HIV感染/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PB64胶体金菌型鉴定法为金标准,251例患者中135例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6例诊断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析TSPOT.TB诊断HIV感染/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价值,并将患者按感染部位分为肺外感染与肺部感染2组,按CD4+T细胞数目分为CD4+T≤200个/μL和CD4+T200个/μL 2组,探讨TSPOT.TB在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CD4+T细胞数目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251例HIV感染/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TSPOT.TB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0%和80.17%。其在肺外和肺部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00%和8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P=0.715);而其特异度分别为93.10%和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7,P=0.044)。在CD4+T≤200个/μL组和CD4+T200个/μL组患者中,TSPOT.TB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1.58%和8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而其特异度则分别为85.86%和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8,P=0.001)。结论 :在HIV感染/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TSPOT.TB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灵敏度较高,在不同感染部位、不同CD4+T细胞数患者间,其诊断灵敏度均较稳定,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其诊断特异度在肺外感染与肺部感染、CD4+T≤200个/μL与CD4+T200个/μL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其诊断特异度可能受感染部位和CD4+T细胞数目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HIV)感染者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对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40例,均为足月妊娠,随机分成两组,AIDS/HIV组(A组),非AIDS/HIV组(N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1、3、5d抽取静脉血,采用BD.FACS Calibur计数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CD3+、CD4+、CD8+、CD4+/CD8+比值A组术后1、3d和N组术后1d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比值的A组术后5d和N组术后3、5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与N组比较CD3+、CD4+、CD8+、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HIV感染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可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降低,这可能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