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合并小骨窗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单瓣缝合并悬吊、小骨窗。结果:51例(51眼)术后溢泪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成功率98%。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合并小骨窗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45例(45眼)慢性泪囊炎鼻腔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45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治愈。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与护理,是保证每一例手术成功和取得满意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鼻内镜0度和美国产Phototome激光机,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上下泪小点植入硬膜外麻醉硅胶管至中鼻道2-2个半月,共21例23只眼。结果:获得随访20例21只眼,泪道通畅,炎症消失18例(90.0%),2例(10.0%)仍溢泪,行泪道冲洗多次,1例泪道通畅,1例经内窥镜下处理,溢泪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创面小,方法先进,术后随访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术后护理及其疗效。方法 对96例(96眼)慢性泪囊炎病人,随机分为A、B组。A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组)48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组)48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用鼻内窥镜检查泪囊鼻腔吻合口形状,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诊0.5—3.0年,A组术后1年、2年、3年泪道堵塞发生率10.42%(5/48)、14、58%(7/48)、18、75%(9/48)。B组术后1年、2年、3年泪道堵塞发生率2.08%(1/48)、6.25%(3/48)、8.33%(4/48)。结论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较大,术后发生再堵塞的可能性较小,术后并发症少。而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玉茹 《临床医学》2016,(10):50-51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植入泪道引流管,3个月取出泪道引流管,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 25例(25眼)中治愈19眼,好转6眼,治愈率为76%,有效率为100%。结论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能有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性慢性泪囊炎72例,经随访观察获得满意疗效,这72例患者均为慢性泪囊炎,其中男12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6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个月,术后随访1~6月,72例患者68例获满意疗效,4例术前为泪囊脓肿,术后偶有泪溢,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达94.4%,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00例(100眼)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造瘘口面积、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术后6个月时造瘘口面积(24.36±1.54) mm2大于对照组(16.82±1.86) mm2(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避免瘘口堵塞、保障泪道通畅,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58例(61眼)。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8例(61眼)患者术后随访6~9个月,治愈47眼(77.05%),显效8眼(13.11%),有效2眼(3.28%),无效4眼(6.56%),总有效率93.44%。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掌握鼻内解剖、牢记手术操作要点,同时对鼻-鼻窦疾病的治疗及术后随访是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予以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70例术后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术后仍出现溢泪需再次手术,所有病例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准确塞鼻、术中备齐特殊器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手术成功和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5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52例(53眼)中,51例(52眼)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畅通,内镜检查造孔通畅。1例(1眼)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7.8%。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损伤小,经过精心护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韦春教 《全科护理》2014,(3):215-216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对41例慢性泪囊炎病人施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病人均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泪溢症状消失,术后鼻泪道通畅,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和出血发生。[结论]做好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46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67例。结果1a后泪道冲洗通畅者41例(89.13%),5例通畅度不满意(10.87%)。传统组:1a后泪道冲洗通畅者62例(92.5%),5例通畅度不满意(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疤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正确选择病例,并与眼科医生密切合作可以提高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003年7月~2007年9月13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的136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治愈13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无效者在鼻内窥镜下进一步处理后治愈。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在内窥镜下经鼻腔用银夹法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自2003年10月开始至今,在内窥镜下,以枪状镊定位,经鼻腔切开泪囊内侧壁,用银夹将泪囊与鼻粘膜吻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27眼。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有无溢泪,泪道冲洗是否通畅,以此来评定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这种方法治疗的26例2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24眼,有效1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2.60%(25/27),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运用这种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面部无瘢痕,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要:目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方法:对98例下泪道阻塞的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冲洗泪道随诊。结果:行泪囊鼻腔吻合术98眼,成功98眼。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薛嫚 《天津护理》2022,30(1):91-93
总结83例慢性泪囊炎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76例患者自觉流泪和流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内镜下观察鼻腔泪囊吻合口通畅,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8例(5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术侧鼻腔及结膜囊表面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先解决鼻腔疾患,行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再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54眼有效,2眼好转。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损伤小,出血少,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18例(2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0。硬管鼻内窥镜指引下,实施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不置管。同时7例合并鼻腔、鼻窦病变(鼻息肉、慢性鼻宴炎2例。鼻中隔偏曲5例),同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至18个月,治愈12例(15眼),好转4例(5眼),无效2例(2眼),有效率为90.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可避免颜面部切口,损伤小、疗效高。同时可处理鼻腔、鼻窦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收治的4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囊鼻腔吻合术,而观察组则采用鼻腔镜下内囊鼻腔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1年内患者的鼻腔骨窗大小。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术后成功率为66.67%,观察组为90.48%,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对照组骨窗面积明显缩小,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较好,术后可以确保患者的吻合口通畅,且创伤小、无瘢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和体会。方法 102例(106眼)慢性泪囊炎病人,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5年,亦在鼻内镜下进行。结果 术后8—12周术腔逐渐上皮化,89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10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3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病人创伤轻、面部不遗留瘢痕、治愈率高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