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总结预防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自1997年所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16例,其中梅花针弯曲2例,钢板弯曲1例,钢板断裂9例,螺丝钉断裂或松动3例,钢板断裂同时伴螺丝钉松动1例。再次手术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髓内钉固定11例,加压钢板固定3例,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结果 随访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除2例遗留屈曲未达90°以外,其余均恢复正常,无断钉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引起重视,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不取出髓内钉的情况下采用前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无菌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56例肱骨干骨折经髓内钉固定治疗后的无菌性骨折不愈合患者。56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45例接受了顺行性髓内钉固定治疗,11例接受了逆行性髓内固定治疗,51例出现萎缩性的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肥厚性骨折不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肱骨前侧清创和钢板植入并保留髓内钉。术后所有患者随访至影像学检查确诊骨折愈合。结果 55例(98.2%)在术后平均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1例出现医源性正中神经麻痹,但术后6周自发性完全康复。1例出现植入物周围持续性高压力性骨折,通过再次受伤更换固定钢板来桥接不愈合处和骨折处后康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伤口愈合并发症,并且肩肘部活动正常而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前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治疗后无菌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该术式可作为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干骺端骨折患儿的治疗方法,分析甲状旁腺亢进对骨不连可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分别对既往治疗的桡骨骨不连和桡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新鲜桡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儿49例,男40例,女9例;治疗年龄平均8.9岁,46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3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11例采用双枚克氏针髓腔内贯穿固定(A组),11例采用单枚克氏针髓腔内贯穿固定(B组),23例采用双针固定,其中1枚克氏针髓腔内贯穿固定和1枚克氏针交叉固定(C组),4例采用双枚克氏针交叉固定(D组)。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8.6(6~48)个月,按Hertel的骨折愈合评价标准,其中48例骨折完全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此1例与其余2例(在外院首次治疗,到我科治疗时,已确诊为骨不连)作为桡骨骨不连组(E组)。骨不连患儿为3例,均采用了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6个月骨折线处仍没有骨痂形成,诊为骨不连。所有骨不连患儿均采用了切开复位、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拆石膏后患肢逐渐负重锻炼。术后定期随访2年。术后随访与桡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儿相同。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和治疗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此3例骨不连患儿,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术后7个月又发生了骨不连,再次手术治疗骨不连前化验提示甲旁亢,二次手术采用了切开复位、自体髂骨移植和髓内固定的方法,同时于内分泌科给予药物治疗甲旁亢,最终骨不连在第2次术后6个月愈合。其余2例没有骨生长代谢相关疾病,在术后2.5个月骨折处完全愈合。此49例新鲜干骺端骨折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6个月,其中48例骨折完全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发生在双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组,其余3组均未发生骨不连,其总体有效率为97.9%。有髓内固定物组和无髓内固定物组,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髓内固定优于无髓内固定。骨不连患儿与无骨不连患儿的X线片对比发现,将其最远骨皮质固定点到骨折线的距离和该点到腕关节距离的比值进行分组比较,采用t检验,发现骨不连组比值明显小于无骨不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后单纯交叉克氏针的固定需慎重采用,一旦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其骨皮质固定点要尽可能的远离骨折线,最远克氏针骨皮质固定点到骨折线的距离和该固定点到腕关节距离的比值尽可能0.5;一旦骨折切开复位,在患儿局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钢板固定最佳,如果没有安放钢板的条件或者是骨折闭合复位的情况,至少有1枚克氏针贯穿髓腔的内固定是必不可少的。骨不连患儿在治疗前要注意骨生长代谢相关疾病的检查,以免在治疗后再发生骨不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不同植骨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采用截骨复位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不同植骨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34例,其中15例术中进行异体脱钙骨基质植骨(异体组),19例术中进行自体骨植骨(自体组)。统计术前术后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骨高度丢失率,术后6个月时腕关节Cooney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4例均获(10.23±5.29)个月随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52±0.45)个月。异体组骨折愈合时间(3.75±0.15)个月,自体组骨折愈合时间(3.47±0.3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组与自体组的术后6个月掌倾角[(7.3±6.4)°,(7.1±3.8)°]、尺偏角[(22.1±5.7)°,(21.9±4.2)°]和桡骨高度[(12.0±3.3)mm,(12.7±1.6)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各个阶段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桡骨高度丢失率和腕关节Cooney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自体或异体骨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可增强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复位丢失,改善腕关节功能。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可以代替自体骨进行植骨,避免了取骨手术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骨不连患者,施术前肌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浓缩骨髓干细胞技术取得高浓度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皮注射于骨折端周围.骨折端不稳定的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合并骨缺损者采用复合人工骨植入,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浓缩的骨髓干细胞悬液显微镜下单核细胞计数达到105个/ml以上,涂片染色有活性细胞比率>95%,骨折愈合25例,愈合时间5个月-2年,平均7个月.结论 应用自体浓缩骨髓干细胞经皮注入骨折端,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肢转移性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明确诊断的96例四肢骨转移性肿瘤患者中,32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4例,异体骨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10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5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2例,异体骨加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 术中顺利,术后无感染.32例患者随访3-60个月,平均36个月.1例股骨中段异体骨植骨加髓内钉内固定于术后3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12例异体骨移植患者中,3例在随访结束时移植骨与宿主骨未达到骨性愈合,但不影响功能.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78.2%,中16.8%,差5.0%.患者2年生存率为34.6%,5年生存率为16.7%.结论 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钢板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9例前臂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内固定物分为两组,髓内钉组39例,钢板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DASH评分、Grace-Eversman评分及并发症等。结果与钢板组相比,髓内钉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透视次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均获平均20.5 (11.5~34)个月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肘、腕关节活动度的患健侧比值,DASH评分及Grace-Eversman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桡骨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内钉组的最大桡骨弓位置较大(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髓内钉组出现4例(10.26%),包括1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1例肌腱损伤,1例尺桡骨间骨桥形成,钢板组出现2例(6.67%),包括1例骨不连,1例再骨折(P0.05)。结论髓内钉与钢板均能有效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与钢板相比,髓内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劣势在于术中受辐射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病灶刮除混合骨移植结合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瘤样病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21例股骨近端瘤样病损患者,其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3例、骨囊肿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采用病灶刮除、瘤壁烧灼,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或复合移植同时辅以动力髋螺钉(DHS)、带锁髓内钉或股骨重建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8~60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植骨愈合。患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局限性复发,1例伴有内固定物旁骨折,其余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术后4~12个月弃拐行走无跛行,无内固定失败。结论 采用坚固可靠的内固定在股骨近端瘤样病损手术重建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技术或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近端干性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两院收治的36例胫骨近端干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使用传统入路髓内钉附加小钢板固定者19例(A组):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4.1±15.3)(18~72)岁;致伤因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6例;骨折分型:AO41-A2型10例,AO41-A3型9例。使用阻挡钉技术治疗17例(B组):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6.9±12.8)(19~55)岁;致伤因素: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分型:AO41-A2型14例,AO41-A3型3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断端成角度数。结果本组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两组在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P=0.047)、手术时间(P0.001)、术中透视次数(P0.001)、术后断端成角畸形度数冠状面(P=0.009)及矢状面(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近端干性骨折无论采用传统入路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或阻挡钉技术治疗均能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两者在治疗效果上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整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断端成角畸形度数较低,但平均手术耗材费用高、住院时间较长;而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则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断端成角畸形方面不如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技术,在平均手术耗材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股骨及胫骨普通骨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5例,男9例、女6例,中位年龄16(5~52)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6例、股骨干5例、胫骨近端4例,Enneking分期均为IIB期。所有患者经活检确诊后,术前多药联合化疗1周期。手术按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原则显露肿瘤,对瘤段骨行多根微波天线矩阵式微波消融。消融完成后清除坏死肿瘤组织,5例行自体或异体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3例行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2例行自体或异体腓骨移植复合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3例单纯钢板内固定、2例单纯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同术前化疗方案行4周期辅助化疗。术后2年内每3个月,术后2年以上每6个月,术后5年以上每年复查1次,随访截至时间2013年12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51±20)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并肺转移4例(复发时间术后平均10.2个月)、单纯肺部转移1例,该5例全部死亡;其余10例无瘤生存。复发率26.7%,3例为骨内复发,1例软组织复发;肺部转移率33.3%。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和53%。6例出现病理骨折及内固定断裂,骨折率40%。术后半年评价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均接近正常,但长期随访出现病理骨折者的肢体功能明显恶化,术后3年病理骨折组评分明显低于无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长骨骨肉瘤总体生存情况与国内目前整体治疗效果相当;由于灭活骨愈合过程漫长,行植骨及内固定重建后发生病理骨折风险较高;对下肢临关节骨肉瘤,瘤段骨扩大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可能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自1980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7名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并有完整随访,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3岁到56岁,平均27.8岁。所有病例均按Garden分型后,分别行病灶刮除,自体髂骨、异体骨、髂骨加骨水泥、单纯骨水泥及自体骨加异体骨填充,固定方式有鹅头钉、空心钉及DHS钉内固定。1例仅行病灶刮除,异体骨植骨,未作内固定。结果7例均获得较满意的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至144个月,平均75个月。有4例于术后12个月至48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X线表现为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间隙变窄。结论股骨颈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治疗难度大,术中骨折复位及维持位置困难,术后易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特别是采用骨水泥填充加内固定方法治疗更易发生.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股骨头血运的干扰及破坏,避免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进行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9例患者,男14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35.5岁。其中骨囊肿病理性骨折4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性骨折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病理性骨折1例,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8例,骨转移癌未骨折4例,骨肉瘤11例。病变位于肱骨3例,胫骨2例,股骨24例。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14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交锁髓内钉固定9例,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交锁髓内钉固定2例,预防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4例。结果随访12~48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中,骨转移癌8例,术后死亡5例,1例术后肿瘤范围扩大,余2例基本恢复到骨折前功能状况,6例良性患者,术后无肿瘤复发,骨折均愈合;瘤段切除灭活再植9例中,术后死亡2例,肿瘤复发1例,截骨不愈合1例,余5例愈合;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2例中1例愈合,1例不愈合。4例预防性内固定中,1例术后1年内死亡,余3例术后功能良好。结论交锁髓内钉在病理骨折内固定,自体骨灭活再植及异体骨移植重建中具有对位容易,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应用骨转移癌预防性内固定可有效避免病理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骨膜髂骨马赛克植骨联合踝关节撑开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34例,采用经内踝或外踝截骨,取对侧或同侧骨膜髂骨马赛克骨柱,将马赛克骨柱植入病灶区域,空心螺钉、腓骨远端钢板截骨内固定,联合外支架行踝关节撑开(撑开间隙2~3 mm),术后适当调整间隙5 mm,术后4~6周取出。比较术前、术后距骨植骨区左右径、前后径及深度,并进行美国足踝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ankle society,AOFA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4 (10~24)个月随访,术后外踝或内踝截骨一期愈合,未见病灶部位塌陷、关节间隙改变。术前及术后末次MRI检查示病灶植骨部位未见进行性骨坏死,病灶部位骨髓水肿信号区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2例距骨软骨形成后低于周围软骨,3例高于周围软骨,3例可见病灶软骨下骨囊肿存在,未完全消失。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所有患者髂骨供区均无感染。结论采用自体骨膜髂骨马赛克骨柱联合踝关节撑开术可修复距骨软骨缺损,预防骨软骨下坏死进行性加重,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88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男50例,女38例,年龄16~58岁,平均43.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22例,双椎体破坏楔形塌陷66例,均有大小不等的冷脓肿和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17。~50。,平均35。。不全截瘫25例,血沉35~136mm/h,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椎间自体大块髂骨嵌入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置入抗结核药。术后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切口一期愈合86例,延期愈合2例,获随访76例,随访时间1.5~5年,平均2~8年。植骨块术后6~8个月完全融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25例截瘫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50例矫正角度无丢失,26例矫正角度丢失4。~6。。血沉于术后2~3个月降至正常。随访期内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收治脊柱结核患者51例,其中胸椎10例、胸腰段16例、腰椎25例。胸椎、胸腰段结核采用I期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腰椎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年零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2个月切口破溃,换药2个月愈合。2例多发结核复发,分别行保守和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无复发现象。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I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疗效、并发症及防治。方法18例骨肿瘤患者年龄15~48岁,平均23岁;其中骨肉瘤10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2例,应用交锁髓内钉、重建钢板、解剖钢板等内固定器材结合同种异体骨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14例植骨愈合,3例骨不愈合(其中1例因内固定断裂而行更换),1例异体骨骨折,发生局部免疫反应9例,无肿瘤局部复发。功能结果按Mankin标准评定,优9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77.7%。结论同种异体骨是治疗良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异体骨不愈合、骨折、感染、免疫反应等为常见的并发症,选择合适患者、恰当的内固定、做好术前计划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仿生骨植骨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股骨近端病变患者(病变27处)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采用病变刮除、化学药物清理瘤壁、仿生骨植入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 X 线检查评估植骨情况、内固定情况及颈干角,应用改良 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及 Enneking 肢体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肢功能情况。结果26例患者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骨囊肿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2例,多发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巨细胞瘤2例,成软骨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病变刮除植骨 PFN 内固定术,术后痊愈。2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病变复发,行特制肿瘤性髋关节假体置换术。X 线评估 PFN内固定优良率96%;仿生骨评估优良率92%,颈干角术后较术前平均增加7.5°。Harris 髋关节功能平均评分90分,优良率为92%;Enneking 肢体功能评估系统优良率为90%。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仿生骨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骨干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肢体长管状骨骨干肿瘤节段性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995年7月至2006年7月应用此方法治疗骨原发良恶性肿瘤45例,资料完整者26例,胫骨13例,股骨7例,肱骨6例。按照Enneking分期,恶性肿瘤行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部分行新辅助化疗。大段同种异体骨采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异体骨长度平均12.2cm,钢板螺丝钉或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随访14个月至13年,平均64.1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2例感染。总骨端愈合率为66.7%,愈合时间平均15.7个月。截骨面位于松质骨者,愈合率为84.6%,愈合时间平均9.6个月。骨端不愈合者中,2个端为钢板螺丝钉固定(14.3%),12个端为交锁髓内钉固定(40%)。异体骨骨折1例(4.2%)。术后功能评定采用MSTS评分,上肢21~28分,平均25.6分;下肢19~27分,平均24.8分。结论大段异体骨移植与宿主骨愈合后,在内固定的支持和协同作用下,有望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在坚强内固定的支持下,较长时间的等待会增加骨端愈合率。不愈合患者通过接触端再植骨后,仍有较高的愈合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1年1~11月手术治疗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46例,采用空心螺钉(cannulated screws,CS)固定的35例,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DHS+CS)固定8例,近端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固定3例。根据Haidukewych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和髋关节一般情况,分析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内固定方式与股骨颈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46例中,31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1例DHS+CS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6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其它30例随访(20.1±5.9)个月,其中CS固定的22例,DHS+CS固定5例,LCP固定3例。29例复位质量为优良,1例一般。8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骨不连,1例同时存在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19例骨折愈合且维持了良好的髋关节形态(63.3%)。不同的骨折移位、断端粉碎程度及内固定方式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是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CS、DHS+CS、LCP均可作为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是否有影响,需要更大样本的病例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髂骨后入路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的方法.方法 利用经髂骨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高位骶骨肿瘤3例.切除椎板,保护骶部神经,切除侵入椎管肿瘤;切取髂骨瓣向近侧掀开,借助髂骨瓣开孔直视骶骨侧块部肿瘤切除;继而,侧前方显露骶前间隙剥离,切除椎体肿瘤.骶1、2椎体植骨与髂骨瓣螺丝钉固定;最后双侧腰5椎弓根、髂骨瓣和髂骨钢板螺丝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6年,肿瘤无复发;内固定牢靠,植骨愈合良好.大小便及双下肢功能正常.结论 经髂骨后入路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