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蔡丽娟  任妹  刘剑荣  潘幸  张雅薇  夏洪娇 《江西医药》2021,56(6):780-781,784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征,为EGFR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行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其血浆EGFR基因突变的特征,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外周血EGFR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11例,总体突变率为23.9%.突变类型以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3例,27.2%)和21号外显子突变(L858R)(4例,36.3%)为主.腺癌突变率为33.3%,女性突变率为47.10%,不吸烟患者突变率为32.2%,分别与非腺癌突变率(6.2%)、男性突变率(10.3%)、吸烟患者突变率(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女性和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临床特征可作为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其对预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疗效的价值.方法 提取5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DNA,用巢式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结果 正常肺组织中EGFR基因均为野生型.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率为32.8%(19/58),外显子19和21突变率分别为73.7%(14/19)和26.3%00(5/19).腺癌、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要高于鳞癌、男性、吸烟患者(P<0.05).随访3.0-29.3个月;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5个月.19例EGFR基因突变者中,3例应用TKIs治疗,均健在.结论 NSCLC患者中,19外显子是EGFR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用于预测NSCLC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9、21号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家族史的关系,以及对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EGFR第19、21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突变阳性63例,突变阳性率为38.89%。腺癌、女性、非吸烟者、有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发生EGFR突变阳性使用EGFR-TKIs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未治疗及其他药物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筛查应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特别是对于有肿瘤家族史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性别、吸烟情况、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我院连续100 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EGFR 外显子18,19,20 和21 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00 例中检测到EGFR 基因突变33 例(33%,33/100),其中不吸烟女性腺癌患者突变率达70.97%(22/31)。EGFR 突变主要集中在外显子19 和21 位,EGFR 基因突变与病理类型、性别和吸烟史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分化程度似可见相关性。结论 揭示EGFR 基因突变特点以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有助于在临床中推荐潜在EGFR 突变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使突变患者有可能在TKI 靶向药物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ange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为肺癌病人“个体化靶向分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3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石蜡切片),提取组织DNA,用EGFR外显子18、19、20和21四位点的分子扩增(PCR)试剂盒进行外显子扩增,扩增产物先后进行电泳鉴定、酶解,酶解产物PCR扩增、纯化,纯化产物用ABI-3130型基因分析仪检测得出EGFR外显子18、19、20、21的野生或突变状态结果,并分析EGFR基因突变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临床靶向用药疗效的关系。结果测试显示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3.3%(21/63),而EGFR基因的突变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吸烟状态有关(P〈0.05)。同时EGFR突变患者能从临床靶向用药获益。结论Sanger法检测NSCLC突变情况可为临床靶向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湖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238例,采用PCR扩增结合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在23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的检出率为35.3%(84/238)。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占总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4%(2/84)、67.9%(57/84)、3.6%(3/84)、26.2%(22/84)。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3密码子的碱基缺失,以Del E746-A750为主;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湖南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外显子为主,且19外显子的突变率高于21外显子,多见于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HRM)方法检测肺腺癌胸腔积液上清液和细胞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状态,为寻找有效的胸腔积液成分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3年5月临床送检肺腺癌胸腔积液标本43例的上清液和细胞块,分别提取DNA,应用HRM方法检测其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胸腔积液上清液与细胞块EGFR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EGFR基因突变均为第19、21外显子突变,第21外显子基因突变上清液与细胞块结果完全一致。第19外显子基因突变两者略有不同。结论肺腺癌胸腔积液上清液和细胞块均可用于检测其EGFR基因突变状态,但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和肿瘤异质性,故建议EGFR检测前兼顾细胞学及HE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 EGFR、K-Ras 和 BRAF 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550例 NSCLC 石蜡组织中 EGFR 基因、K-Ras 基因和 BRAF 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NSCLC肿瘤组织中 EGFR 基因总突变率为37.09%(204/550),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1.45%(8/550)、21.09%(116/550)、3.64%(20/550)和11.09%(61/550);EGFR 基因各外显子之间双重突变共13例(2.36%),EGFR基因各外显子内双重突变共12例(2.18%)。 K-Ras 基因总突变率为2.00%(11/550)。 BRAF 基因总突变率为0.36%(2/550)。结论 NSCLC 患者中 EGFR 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19和21外显子突变,其基因突变亚型分类能指导 EGFR-TKI 的肿瘤靶向治疗,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率虽低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高通量测序法行外周血EGFR检测,分析有无EGFR突变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分型和分期以及药物治疗后病情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组的EGFR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EGFR突变率高于不吸烟组(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肺癌的EGFR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无突变组服药后进展率高于EGFR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FR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吸烟、病理分型及分期有关,EGFR突变者服药后疗效高于无突变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K-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550例NSCLC石蜡组织中EGFR基因、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NSCLC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7.09%(204/550),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1.45%(8/550)、21.09%(116/550)、3.64%(20/550)和11.09%(61/550);EGFR基因各外显子之间双重突变共13例(2.36%),EGFR基因各外显子内双重突变共12例(2.18%)。K-Ras基因总突变率为2.00%(11/550)。BRAF基因总突变率为0.36%(2/550)。结论 NSCLC患者中EGFR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19和21外显子突变,其基因突变亚型分类能指导EGFR-TKI的肿瘤靶向治疗,K-Ras和BRAF基因突变率虽低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光照核黄素产生氧自由基,观察后者在外周和脊髓水平对疼痛的影响。发现在外周,小鼠足跖部皮下注射LRF0.06,0.67mmol.mouse^-1有致痛作用;脊髓水平,小鼠鞘内注射LRF0.106-0.665nmol.mouse^-1有致痛敏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OFR的脊髓痛敏与Ca^2+有密切关系,用维拉帕米,尼莫地平,EGTA可拮抗OFR的痛敏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骆晓莺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887-2888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和13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殖道分泌物中的UU和CT,观察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UU、CT、UU和CT双重感染率分别为59.3%、41.0%和1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9.82、44.86、19.11,均P〈0.05);原发性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U和CT的感染与女性不孕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医院以及医院药学的定位和服务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有医院与医院药学的现状,并与国外医疗体系做对比;提出了公立医院的定位问题及如何发挥医院药学在医院中的作用,转变服务方式,加强药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及体积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的29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扫查,然后应用虚拟组织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技术对癌体虚拟立体模型及体积测量。结果实时三维超声不仅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明显优于三维图像,并且癌体体积测量十分准确。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膀胱癌虚拟立体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癌体空间形态,并且对癌体积测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的不良影响,从而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减少其并发症,降低产科风险.方法对1989-2004年在我院分娩的巨大胎儿6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择紧接巨大儿之后分娩的单胎足月(2500~3999g)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巨大儿发生率近年来逐步上升,发生率为7.12%,巨大儿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孕妇身高、BMI、宫高 腹围和胎儿BPD FL有显著的差异(P<0.01),且巨大儿组手术助产、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重视巨大儿的预防,加强产前检查,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对于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