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足印角及C-S指数与扁平足内侧纵弓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足印角及C-S指数诊断扁平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62例受试者(308足)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和Harris Mat足印图。负重侧位X线图像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距骨倾斜角和距骨跟骨角。Harris Mat足印图测量足印角及C-S指数。根据距骨第1跖骨角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足弓组,轻度扁平足组,中度扁平足组和重度扁平足组,将内侧纵弓各测量结果与其对应的足印角和C-S指数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足印角:正常足为(42.79±6.93)°,轻度扁平足为(31.73±8.44)°,中度扁平足为(21.07±12.6)°,重度扁平足为(5.5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0,P=0.000);C-S指数:正常足为0.37±0.05,轻度扁平足为0.41±0.05,中度扁平足为0.46±0.11,重度扁平足为0.6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00);距骨第1跖骨角与足印角呈负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646,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752;距骨第1跖骨角与C-S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514,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575;内侧纵弓与足印角及C-S指数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足印角和C-S指数是测量和评价扁平足内侧纵弓的可靠指标;足印图测量结果有助于扁平足的早期诊断和分级,并指导扁平足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在预测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矫正膝内翻力线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0膝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进行外翻应力位X线片及膝关节的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膝关节面角(femoro tibial facet angle,FTFA)及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 angle,HKAA),分析单髁关节置换术后HKAA的变化和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前HKAA平均(175.7±3.7)°,术后HKAA平均(178.4±3.6)°,术后较术前矫正(2.8±2.5)°(P0.05)。负重位FTFA平均(2.9±1.8)°,外翻应力矫正下FTFA平均(0.2±1.1)°,外翻应力矫正(2.7±1.5)°。术后HKAA变化角度与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角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P0.05)。外翻应力能矫正组,术前HKAA平均(177.5±3.0)°,术后HKAA平均(180.5±3.2)°,矫正(2.9±2.4)°。外翻应力不能完全矫正组,术前HKAA平均(173.5±3.3)°,术后HKAA平均(176.1±2.2)°,矫正(2.6±2.8)°。结论术后HKAA变化角度与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角度呈正相关,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FTFA变化可以预测Oxford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变化。外翻应力位能矫正的术前内翻畸形,单髁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力线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皮截骨闭合穿针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2月-2009年7月,收治197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6.5岁.女168例,男29例,双足182例,单足15例.拇外翻根据Mann的分类方法 :中度152例291足,重度45例88足.根据术前双足的负重位及非负重位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经皮截骨闭合穿针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5个月-5.2年.术后185例足拇外翻畸形完全矫正、无复发,患足无明显疼痛,第1跖趾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片检查第1跖骨截骨端均获临床愈合,截骨端临床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6周.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拇趾评分系统:优163例,良18例,可4例,优良率97.8%.结论 经皮截骨闭合穿针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矫正彻底且不易复发的优点;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正侧位联合足正斜位X线片与单独踝正侧位X线片和足正斜位X线片诊断腓骨远端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踝关节扭伤并伴有外踝肿胀的患者196例,其中男100例,女96例;年龄3~15岁,平均(9.0±5.8)岁;病程2~18 h,平均(10±8.2)h。统计如果只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只摄足正斜位X线片或者两种方法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通过对比以上3种方法的诊断的各项指标发现,踝关节正侧位联合足正斜位X线片的准确率为92.3%,单独摄踝正侧位X线片的准确率为72.4%,单独摄足斜位X线片的准确率为86.7%。结论相较于只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只摄足正斜位X线片,踝关节正侧位联合足正斜位与踝正侧位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副舟骨-舟骨融合术治疗Ⅱ型副舟骨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有16例患者(17只足)接受了副舟骨-舟骨融合术。患者平均年龄26.9(17~35)岁。患者主诉局部慢性疼痛和肿胀,体格检查所有患者都有副舟骨压痛,保守治疗无效。结果平均随访22(14~60)个月。通过患者满意度分级系统的评估,17只足中,12只足评价为优,4只足为良,1只足为可。术后随访X线片显示,16只足(94%)在术后1年内愈合,其中13只足(76%)在术后3个月左右即愈合。1只足在术后1年半的末次随访发现仍未愈合。比较X线片上术前和术后的距-舟骨覆盖角、侧位片上距骨-第一跖骨干夹角和跟骨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副舟骨-舟骨融合术是治疗II型副舟骨疼痛的安全有效的术式。对胫后肌功能,以及对平足发展的影响,还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质型食管癌的X线表现与放射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4月~1994年12月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134例髓质型食管癌的X线表现和随访结果,全部病人采用~(60)Cor线外照射DT48-52Gy,其中 58例于外照射结束时增加~(192)Ir后装治疗1~2次,将X线片上其病变段上端或下端有外翻表现的病例定为外翻型,上下端无外翻表现定为非外翻型.结果:外翻型在近期疗效、生存情况方面优于非外翻型(P<0.05),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中它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情况一起对生存时间产生影响.结论:髓质型食管癌的X线表现不同,其放射敏感性及预后也不同,它可作为放疗前预后因素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255例(260个病灶)乳腺疾病患者的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X线摄影、超声与MRI诊断结果依据BI-RADS分类,4~5类为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者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8.6%(204/207),特异度为77.4%(41/53),准确率为94.2%(245/26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10,P<0.001); 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8.1% (203/207),特异度为66.0%(35/53),准确率为91.5%(238/26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Kappa=0.711,P<0.001)。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和MRI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95%CI:0.843~0.961,P<0.001)和0.893(95% CI:0.842~0.945,P<0.0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0,P >0.050)。 结论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与MRI相比,两者诊断价值相当,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由于简便和经济,可作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而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胫骨前皮质线(tibial cortical line,ATC)测量法、后皮质线(tibial posterior cortical line,PTC)测量法与胫骨近端解剖轴(proximal anatomical center axis of the tibia,TPAA)测量法的相关性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对胫骨后倾角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胫骨前皮质线法、后皮质线法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从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 500 例患者中,选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00 例进行研究(143 膝),男 22 例,女 78 例,平均年龄 66(52~84)岁,平均身高 157(136~188)cm,平均体重 63(37~85)kg。平均体重指数 26。143 膝关节中 K-Lgrade I 级 2 膝,占 1.4%,K-Lgrade II 级 30 膝,占 20.9%,K-Lgrade III 级 63 膝,占 44.1%,K-Lgrade IV 级 48 膝,占 33.6%;使用我院影像 Pacs 系统在标准膝关节(站立位)侧位X线片上分别选用 ATC、PTC 及 TPAA 为测量轴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Lgrade II~IV 级膝关节炎,均可得到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ATC、PTC 与 TPAA 有回归关系存在(F 检验P0.001),因变量(ATC、PTC)及回归系数 t 检验 P0.001,ATC、PTC 测量法分别与 TPAA 测量法有线性回归关系;K-Lgrade II 级膝关节炎 Spearson 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 0.96、0.96(P0.001);K-Lgrade III 级膝关节炎 Spearson 相关系数 r 值分别为 0.92、0.93(P0.001);K-Lgrade IV 级膝关节炎 Spearson 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 0.94、0.9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C、PTC 分别与 TPAA 有高度的线性关系,即有显著的相关性(r0.8);而不同性别、不同侧间三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 ATC、PTC 为测量轴时,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值均与以 TPAA 为测量轴时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程度受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影响,但并非随着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逐渐加重而依次降低;患者可以在普通的膝关节侧位X线片上,选用胫骨 ATC 或 PTC 作为测量轴,进行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方便经济、辐射少。但是存在大量骨赘、关节面塌陷及关节脱位、症状较重等膝关节炎较严重的患者,不建议选用 ATC 或 PTC 作为测量轴测量胫骨后倾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MRI、CT侧位定位像、CT重建图像和X线平片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我院同时行胸椎或腰椎MRI和CT检查的患者50例(398个椎体),以及同时行MRI和X线平片检查的患者70例(480个椎体),覆盖T4~L5椎体范围,运用半定量分级方法,按椎体压缩程度分为0~3级,分别统计MRI-CT组和MRI-X线平片组中MRI、CT侧位定位像、CT重建图像、X线平片的各级椎体的个数,采用kappa分析得到MRI与CT侧位定位像、CT重建图像诊断压缩性骨折≥1级和≥2级的椎体的一致性,然后分析 MRI 与 X 线平片诊断压缩性骨折≥1级和≥2级的椎体的一致性;两组分别以 MRI 为标准,0级为阴性结果,≥1级为阳性结果,计算侧位 CT 定位像、CT重建图像和X线平片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RI与CT侧位定位像诊断≥1级椎体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 k=0.583),诊断≥2级椎体有好的一致性( k=0.818);MRI与CT重建图像诊断≥1级和≥2级椎体均有好的一致性( k=0.836和0.961);MRI与X线平片诊断≥1级椎体有中等程度一致性( k=0.651),诊断≥2级椎体有好的一致性( k=0.862);MRI-CT组中CT侧位定位像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2%和97.1%,CT重建图像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6%和98.5%;MRI-X线平片组中X线平片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和96.7%。结论 MRI和CT重建图像诊断椎体骨折的一致性最高;相对 MRI,CT 重建图像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而CT侧位定位像和X线平片的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拇趾外翻畸形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英  唐海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6,5(5):296-298,30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老年人拇趾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及其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老年人拇趾外翻矫形术36例,55足;年龄60~79岁,平均66.9岁。根据拇趾外翻角、I跖骨间角、跖拇关节退行性改变程度及患者年龄,选择最佳手术方式矫正拇趾外翻畸形。围手术期处理注重老年人特点和伴随疾病的治疗。结果本组3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31例(48足)随访6个月~6年6个月(平均4年1个月),优良率87.5%。术后患足X线摄片与术前片比较:拇趾外翻角平均改善25°;I跖骨间角平均改善7°。结论老年人拇趾外翻畸形保守治疗无效应当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和围手术处理应当针对老年人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6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用一致性检验评价其与病理、超声、钼靶X线检查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三种检查手段的准确性,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86例。OPTIMUS系统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102例,其中16例被过度诊断为恶性。其与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36、0.386。0PTIMUS系统、超声、钼靶X线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29、0.616、0.649。OPTIMUS系统、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AUC分别为0.840(95%C10.764~0.916)、0.817(95%CI0.742~0.893)及0.837(95%CI0.771~0.902)。结论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及敏感性较高,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减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和X线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就诊的1 083例患者乳腺病变的超声和X线影像诊断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4个组,根据腺体密度将患者分为Ⅰ~Ⅳ度4个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BI-RADS分级4~5级为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两者诊断效能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和X线检查单独及联合使用的一致性。结果 1 083例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386例和良性疾病697例。在386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359/386)和87.8%(612/697),X线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294/386)和92.4%(644/697),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367/386)和82.6%(576/697)。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82和0.701,联合诊断的Kappa值为0.734(P均0.001)。乳腺超声和X线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85~0.921,P0.001)和0.843(95%CI:0.820~0.864,P0.001),超声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Z=5.930,P0.001)。对于4个年龄组研究对象,超声的诊断价值均优于X线(Z=2.549、5.332、3.584和2.031,P均0.050)。超声和X线对于乳腺腺体分型为Ⅱ度者诊断价值相当(Z=0.178,P=0.859),而超声对腺体分型为Ⅰ度、Ⅲ度和Ⅳ度者的诊断价值均高于X线(Z=2.129、5.847、3.437,P均0.050)。结论超声和X线对乳腺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超声的诊断价值略优于X线。建议临床实践中对于致密型乳腺,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检查,以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I度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43例(49膝)II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外侧软组织松解,所有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植入。于术前和术后1、3、6、12、24个月摄膝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股胫角(FTA)改变,测定膝关节活动度(ROM)和进行HSS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43例(49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6个月,平均28.4个月。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和下沉迹象。FTA由16.9°(14°~20°)恢复至5.4°(3°~8°),术前关节活动度平均90.3°(80°~95°),末次随访时平均115.5°(105°~125°)。术前HSS评分平均41.2(36~4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8.6(84~95)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后稳定型假体治疗II度膝外翻畸形,通过截骨、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及调节聚乙烯垫片的厚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纠正膝关节外翻畸形,显著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与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DCIS患者,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及X线钼靶摄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二维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X线钼靶摄影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查对DCIS的诊断价值。Kappa检验评估上述三种检查方法诊断DCIS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12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DCIS 72例,恶性48例。常规二维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X线钼靶摄影联合检查诊断DCIS的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高于三者单独检查(Kappa=0.192、0.362、0.390),且超声萤火虫技术、X线钼靶摄影诊断DCIS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常规二维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及X线钼靶摄影联合检查诊断DCI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95%CI:0.844~0.969),分别高于单独常规二维超声、超声萤火虫技术及X线钼靶摄影的AUC,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8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one beam breast CT,CBBCT)的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的准确性,及其对乳腺腺体分类和乳腺癌筛查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X线检查(mammography,MG)及CBBCT检查的19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64例患者的64侧乳腺符合入组条件。依据BI-RADS中乳腺构成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得到多数报告;基于其CBB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并得到手动修正后乳腺密度。1个月后重复上述步骤。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观察者内、观察者间、阈值分割法测量与手动修正、非致密类及致密类乳腺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结果  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9624(95% CI:0.9388~0.9770)和0.9666(95%CI:0.9500~0.9785);手动修正测量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9750(95%CI:0.9592~ 0.9847)和0.9775(95%CI:0.9661~0.9855);阈值分割法与手动修正测量之间ICC值为0.9962(95%CI:0.9983~0.9977);非致密类和致密类乳腺阈值分割法与手动修正之间ICC值分别为0.9497(95%CI:0.7072~0.9914)和0.9983(95%CI:0.9971~0.9990)。 结论 基于CBBCT图像的阈值分割法是一种较为稳定且准确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乳腺密度的方法,未来有望应用于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并为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Ponseti方法 (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术+足外展矫形支具)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后,足部站立位侧位X线片上距骨-跟骨角和胫骨-跟骨角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Ponseti方法在我院小儿骨科治疗,且最近一次随访时拍摄双足站立位侧位X线片的24例CTEV患儿。男19例,女5例;左侧4例,右侧12例,双侧8例。5例(10足)正常儿童作为双侧病例的对照组。全部患儿的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和经皮跟腱切断术(percutaneous achilles tenotomy,PAT)均由同一医生完成。临床评价指标包括:初始治疗时年龄、性别、单(双)侧、治疗前和最近一次随访时Pirani严重性评分、石膏次数和是否行PAT。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1)侧位距骨-跟骨角(lateral talocalcaneal angle,LTCA);(2)侧位胫骨-跟骨角(lateral tibiocalcaneal angle,LTi CA);(3)距骨长轴比,即患侧距骨长轴/健侧距骨长轴×100%。单侧病例取其健侧作为对照组,双侧病例取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得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单侧病例:初始治疗时年龄3~94天。平均随访14.75(6~35)个月。治疗前与最近一次随访Pirani严重性评分比较,P_50:6.0~0,P_25:5.25~0,P_75:6.0~0.375,P=0.000。LTCA:患侧27.81°(14°~40°),健侧51.25°(38°~66°),P=0.000。LTi CA:患侧82.19°(51°~102°),健侧79.00°(57°~89°),P=0.35。距骨长轴比81.94%(71.97%~96.70%)。双侧病例:初始治疗时年龄8~173天,平均随访21.63(3~71)个月。治疗前与最近一次随访Pirani严重性评分比较,左足P_50:6.0~0分,P_25:4.75~0分,P_75:6.0~0分,P=0.000;右足P_50:6.0~0分,P_25:5.63~0分,P_75:6.0~0.375分;P=0.000。左足LTCA:患侧30.38°(19°~46°),对照组53.40°(46°~66°),P=0.001;右足LTCA:患侧33.75°(20°~53°),对照组57°(45°~70°),P=0.001。左足LTi CA:患侧83.75°(50°~111°),对照组76.60°(65°~86°),P=0.456;右足LTi CA:患侧80.75°(60°~97°),对照组76.80°(69°~88°),P=0.588。结论 Ponseti方法治疗CTEV后,足部外观和Pirani评分显著改善。患足距骨变小,距骨-跟骨角仍小于正常值,而胫骨-跟骨角恢复接近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赵丹  廖威  于韬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28-834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彩色超声和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保乳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4例。术前均行乳腺X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术后对比病理,观察病灶的数量、大小、位置、形态、边缘、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腋窝淋巴结情况,以及病灶的病理分化程度。[结果] 乳腺X线摄影对病灶的检出率为83.3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92.59%,MRI检出率为100%。在病灶大小的判定上,MRI的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之间具有一致性(P<0.05)。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对比发现,毛刺型肿块、血流信号为Ⅲ级及不均匀强化病灶在病理上多为低分化癌。病理检查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数目为36个,乳腺X线摄影腋下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33.33%,彩色超声为58.33%,MRI为55.56%。[结论] 与乳腺X线摄影、彩色超声对比,MRI对病灶的检出有更高的灵敏度及检测符合率。综合应用三种影像方法,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能性和手术预后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加压放大X线摄影在乳腺X线检查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常规位(双侧乳腺头足位加内外侧斜位)的基础上对病灶或可疑病灶加做局部加压放大摄影检查的72例病例为资料,分2组对病灶性质进行评价。第1组只给出常规片,对病灶进行分析;第2组除了给出常规片外,同时给出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片,将2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第1组:明确诊断35例,其中诊断恶性病变13例,诊断良性病变22例;需要活检的病灶27例,有10例病灶乳腺常规X线片对其不能评价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48.6%。第2组:明确诊断63例,其中诊断恶性病变20例,诊断良性病变43例;需要活检的病灶有7例,有2例病灶对其不能评价;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87.5%。2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局部加压放大X摄影在乳腺X线检查中能够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对第1跖骨在冠状面上产生的旋转作用。方法 2016年1~12月,行Scarf截骨术治疗的踇外翻25例(26足)。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负重正位X线片上第1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的值。并在术中测量跖骨旋转的角度(metatarsal rotation angle,MRA),将MRA旋后定义为正值。结果 IMA:术前(14.9±2.8)°,术后(2.4±2.5)°,(P0.01);HVA:术前(33.9±7.7)°,术后(7.3±5.0)°,(P0.01);MRA:术中(7.5±3.3)°。MRA和术前、术后的IMA、HVA没有相关性,和手术后IMA、HVA的纠正的角度也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Scarf截骨术主要造成跖骨远端骨块一定程度的旋后,这个内在的改变可能对矫正踇外翻第1跖骨的旋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X线测量方法、MRI测量方法、解剖学测量方法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准确性和匹配性。方法选取意外死亡男性膝关节6只,年龄20~45岁,排除膝关节创伤和疾患,随机编号,分别行X线标准正侧位摄像、常规膝关节MRI扫描,将所得影像数据资料导入Unisight图象分析系统对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将膝关节离断,直视下按照我院组织库的半月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X线测量指标包括:内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外侧胫骨平台矢状径、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冠状径、外侧胫骨平台冠状径。MRI测量指标包括: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冠状径、外侧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外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内外侧半月板的厚度(前角、体部、后角)、内外侧半月板的宽度(前角、体部、后角)。解剖学测量的指标包括: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冠状径、外侧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外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内外侧半月板的厚度(前角、体部、后角)、内外侧半月板的宽度(前角、体部、后角)。结果在半月板测量的直接指标中,除内侧半月板体部宽度、内侧半月板前角厚度、外侧半月板体部厚度的MRI测量变异系数<10%之外,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均>10%。外侧半月板后角宽度及外侧半月板前角宽度的MRI测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5.97%、70.26%。半月板测量的间接指标,变异系数均<10%。半月板厚度的MRI测量总大于解剖学测量结果。3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方面存在关联,但仍有差异。结论半月板相关测量指标中,X线测量值均偏大,经MRI测量的指标与解剖学测量结果接近,MRI所测的半月板指标较X线测量指标更具准确性及稳定性,值得推荐其作为临床匹配性测量的方法,其中胫骨平台冠状径、内侧胫骨平台矢状径、外侧胫骨平台矢状径是稳定性最好的3个指标,变异系数均<7%,且胫骨平台冠状径值得作为匹配性测量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