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肾内铸型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98例肾结石患者的X线摄像KUB平片及IVU片进行比较研究铸型结石与肾盂形态的关系。结果:98例肾结石病人中37例为铸型结石。61例为非铸型结石。铸型结石病人肾盂形态全部是肾内型,61例非铸型结石病人肾盂形态为肾内外结合型。结论:肾内型肾盂是肾内铸型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梁如国  刘家骥  张翾  靳文生  赵德建  赵涛 《重庆医学》2008,37(12):1354-1355
目的对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性铸型肾盂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组共13例复杂的铸型肾盂结石,在开放手术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铸型肾盂结石全部顺利取出。结论在开放术中结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铸型肾盂结石,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取石率高等特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肾脏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在临床上时有发现[1],但由于本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漏诊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CT、MRI、输尿管镜等设备的更新利用及检查技术的提高,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术前诊断率有所提高。但由于肾盂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因此,提高对本症的早期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巨大肾盂及肾铸型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肾盂切开取石中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18例巨大肾盂及肾铸型结石患者,并对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跟踪观察。结果:18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2 mim,术中平均出血量110 mL。术后3周后行B超、KUB或IVP复查,结石一次性取净16例(16/18),2例(2/18)肾盏内分别残留0.7 cm×0.6 cm小结石及沙样结石。结论: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巨大肾结石,可避免行肾实质切开,减少肾功能损害及术中出血量,降低复杂肾结石的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降低结石残余率,实现一机多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刚 《华夏医学》2001,14(6):952-952
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月 11月 ,我科采用肾盂切开后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巨大铸型肾结石患者 15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 ,其中男 9例 ,女 6例。年龄2 5~ 6 9岁 ,平均 49.3岁。均为一侧巨大铸型肾结石 ,结石直径5 .5~ 7.3cm,其中 4例合并对侧输尿管结石 ,IVP示患肾显影延迟 ,其中 13例为肾外型肾盂 ,2例为肾内型肾盂 ,结石充满肾盂和肾盏。1.2 方法  4例合并对侧输尿管结石患者 ,先行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对侧输尿管结石 ,痊愈后再治疗患肾结石。在硬膜外麻醉 +…  相似文献   

6.
肾结石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结石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情况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6例肾结石住院患者的病历及手术资料。结果 1056例肾结石患者中8例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结论 长期肾结石的患者应警惕肾盂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肾结石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与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肾盂上皮鳞状化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3例,其中巨大鹿角形或铸型结石32例,鹿角形结石并肾盏多发性结石70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盏颈狭窄的多发性肾结石21例。结果均能原位取出结石,本文对本术式的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认为该术式能尽量多地保留肾组织,保护肾功能,同时也容易取净结石,减少术中的出血,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盛宽  黄伟华 《广西医学》1998,20(4):561-563
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3例,其中巨大鹿角形成铸或铸型结石32例,鹿角形结石并肾盏多发性结石70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盏颈狭窄的多发性肾结石21例。结果均能原位取出结石,本文对本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认为该术式能尽量多地保留肾组织,保护肾功能,同时也容易取净结石,减少术中出血,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75例巨大肾结石的EWSL治疗及远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大块铸型肾结石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之一,该院自1989年8月-1994年11月使用ESWL治疗此类结石75例。按结石部位分四型:中央型(肾盂型)周围型(肾盂型)部分混合型(不全肾画-肾盂型)、完全混合型(完全肾盏-肾盂型)。针对不同类型结石设计了不同的碎石程序,并对肾功能、血压改变、结昨发及残石消长情况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中央型的愈率为91%,部分混合型为92%,周围型的77.8%,完全混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造瘘导管用于肾铸型结石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3例实施开放性手术的肾铸型结石患者术中放置肾造瘘导管,导管近端置于肾盂处,远端直至膀胱。结果全组手术时间70~240分钟,平均135分钟。术后导管内引流液肉眼血尿时间2~9天,平均4天。全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继发性出血、感染及后腹膜尿漏等并发症。肾造瘘导管拨除时间为术后14~21天,平均16天。结论肾造瘘导管用于肾铸型结石手术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田恩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744-2745
肾结石并发肾盂鳞状上皮细胞癌,易被结石引起的症状所掩盖,临床医生也往往只注重于结石的诊断,对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警惕性不高,以致误诊.现将我院1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肾复发性铸型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15侧)肾复发性铸型结石患者进行MPCNL。在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后中组肾盏建立经皮肾盂通道,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15侧手术均获得成功,一期单通道MPCNL取净结石5侧,二期取净结石9侧,其中2侧为两通道,三期取净结石1侧。随访3~20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MPCNL是治疗肾复发性铸型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盂切开气压冲击碎石治疗肾铸型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月至1994年12月,作者与深圳聚兴公司共同研制JML-931型气压冲击碎石机配合肾盂切开取石治疗肾铸型结石30例,效果满意。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容易掌握,适用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我院自1958~1981年施行肾、输尿管和膀胱结石1,416人次手术中发现伴尿路上皮癌11例,其中肾盂结石伴肾盂癌3例、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癌1例、膀胱结石伴膀胱癌7例,占我院同期尿路上皮癌的1.5%。本文就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结石成分以及预后进行分析。11例均获得随访,大多为鳞状上皮癌(占63.6%),病程长,年龄  相似文献   

15.
对象和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非结石性、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显影不良肾脏32例(32只),男19例,女13例,年龄8个月~68岁,平均43.4岁。均经腹部平片(KUB)排外阳性结石,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检查提示患侧泌尿系显影不良。其中输尿管狭窄10例,肾萎缩7例,肾结核5例,多囊肾7例,肾盂肾盏癌2例。其中19例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无功能患肾11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在肾盂、输尿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B超疑为肾盂、输尿管病变患者进行MSCT检查,平扫后,23例肾盂、输尿管结石.其余21例进行增强和MSCTU.所有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多种重建方式显示病变.结果:44例患者中,有23例在平扫后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结石.其余21例中肾盂癌9例,左右侧输尿管癌各2例,膀胱癌浸及输尿管入口致输尿管狭窄3例,左侧双肾盂畸形伴输尿管上段炎性狭窄1例,右侧腹膜后纤维化浸及右侧输尿管致右侧输尿管狭窄1例,右侧输尿管先天性狭窄1例,右侧输尿管泥沙样结石致输尿管壁增厚狭窄1例,双侧输尿管囊肿1例.结论:MSCT在肾盂、输尿管病变影像学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SCTU在肾盂、输尿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脏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3例肾脏铸型结石(结石直径大于2.5cm)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下联合钬激光治疗。钬激光功率为0.8~1.0J/20~30Hz,"蚕食法"粉碎肾盂及各盏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4周,复查KUB或CT后决定是否再次手术。下盏结石软镜下碎石有困难者联合ESWL。残石≤3mm视为碎石成功。结果 63例肾铸型结石患者行1~4次(平均1.5次)软镜下碎石。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0min,住院时间2~7d,平均3.1d。5例下盏结石残留联合ESWL后碎石成功。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3例、肾周血肿2例、输尿管石街4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脏铸型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例1]男,3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原反复发作10年,于1989年7月22日入院。体检:血压14/skPa(105/60mmHg),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二侧肾区无叩击痛,尿道外口狭小。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抖),新鲜晨尿找癌细胞(一),血尿素氮8.4mmol/L。B超示:二肾结石,左肾盂癌,肾积水。尿路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示:二肾多发性结石;右肾上盏扩张;左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伴肾积水。临床诊断:二肾多发性结石,右肾上盏扩张;左肾积水、肾盂癌待排除。8月10日子硬膜外麻醉下行原位肾切开取石术,取出大小不等结石29…  相似文献   

19.
1993~2003年我院引进体外碎石机,B超将肾盂输尿管癌误诊为肾盂输尿管结石,门诊误行体外碎石治疗2例,均产生严重后果,现将经验及教训总结如下,旨在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防止产生类似后果。  相似文献   

20.
杨堃 《中外医疗》2013,32(16):93-93,95
目的探讨肾结石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收治3例因肾结石入院,手术中发现,手术后病理诊断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6岁,均为单发,右侧2例,左侧1例;3例入院诊断均为肾结石并肾积水,2例拟行肾盂切开取石术,1例拟行肾切除术,术中发现肾实质及肾盂包块后,均术中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3例病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均为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为中分化,1例为低分化,输尿管均未见肿瘤,患者均于拆线后出院,未再进行半尿路切除或其它治疗,1例在3月后因转移死亡,2例在6月是也因转移死亡。结论肾盂鳞状细胞癌确诊时,一般都介入晚期,这可能反映出即缺乏与该肿瘤发展的症状特征,又缺乏与结石、感染、慢性炎症刺激症状的区别。当长期有结石寄存于肾脏而肾盂出现畸形变化时,应怀疑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因此肾结石就诊时有腰痛伴条状血凝块肉眼血尿病史者,术前完善彩超、CT、MRI等检查,考虑肾盂鳞状细胞癌可能。更重要的是对鹿角状或多发性结石伴反复尿路感染者,应尽早就诊彻底治疗,避免转变为肾盂鳞状细胞癌,失去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