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重组可溶性融合小鼠热休克蛋白70(rHSP70)后对小鼠脾脏中NK细胞在单核细胞中所占比例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18只,随机等分3组。第1组每只在颈部皮下注射20μgrHSP70(高剂量组),第2组每只注射10μg(低剂量组),第3组注射磷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体积均为每只200μL。1周1次,共2次。第3周杀鼠,从脾分离其单个核细胞(MNBC),以藻红蛋白NK1.1单抗荧光标记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NK细胞及单个核细胞总数,计算NK细胞的比例。结果NK细胞数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占(12.7±1.2)%、(34.3±11.3)%和(10.0±0.8)%,经方差分析,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以及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其小鼠脾脏中NK细胞占MNBC之比例增加了2倍多。而3组的脾脏重量分别为(0.086±0.004)、(0.090±0.009)和(0.087±0.006)g,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小鼠rHSP70可大幅提高小鼠脾脏NK细胞在MNBC中的比例,它有可能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潜在药物。每只2...  相似文献   

2.
小鼠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性肝损害模型制备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3种不同染毒途径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性肝损害程度的不同。方法 昆明种小鼠 6 0只 ,随机分为 6组 (n =10 ) ,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3种给药途径分别设染毒组、对照组 ,共 6组 ,给药 2 4h后 ,每组每只小鼠由腹腔注射 0 .4%硫喷妥钠 0 .1ml·10 g-1,观察小鼠麻醉维持时间 ,然后处死小鼠 ,肉眼观察肝脏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灌胃和皮下注射染毒均能引起小鼠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性肝损害 ,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可以根据所研究药物的不同 ,选择灌胃、皮下注射染毒来制造小鼠肝损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肿瘤发生机制,探索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方法取昆明种小鼠16只,分成两组内源性细胞因子诱导治疗组和小鼠空白对照组.处理对治疗组的每一只小鼠,先腹膜腔内注射约2×106个H22癌细胞,再用PW诱生法处理每一只小鼠,以诱导小鼠机体产生内源性分化诱导因子;对对照组的每一只小鼠,仅腹膜腔内注射约2×106个H22癌细胞,不再作其他任何处理.观测指标(1)肿瘤生长情况;(2)接肿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结果(1)对照组全部小鼠均肿瘤生长迅速,平均存活17.6天;(2)治疗组的8只小鼠,其中4只完全治愈,存活期达120天以上;另外4只小鼠有肿瘤生长,但肿瘤生长很缓慢,平均存活期达67天.统计学分析,两组动物的存活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9.5,P<0.001).结论用PW诱生法诱导荷瘤小鼠机体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治疗H22,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细胞因子抑制小鼠肝癌(H22)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按照分化诱导的思路 ,探索、研究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新药物。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 2 4只 ,随机分成两组 :内源性细胞因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处理 :先采用PW诱生法诱导实验组小鼠机体产生内源性细胞因子 ,再每只小鼠腹膜腔内接种约 1× 10 6个小鼠肝癌 (H2 2 )癌细胞。对照组动物处理 :每只小鼠腹膜腔内仅接种约 1× 10 6个H2 2 癌细胞。观察接种癌细胞后两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和接种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结果  (1)内源性细胞因子实验组小鼠均无肿瘤生长 ,健康存活达 92 .0d以上 ;(2 )空白对照组小鼠全部出现肿瘤 ,平均存活 18.4d。统计学分析表明 ,两组动物的存活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PW诱生法诱导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能有效抑制小鼠肝癌 (H2 2 )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灌注化疗对成年昆明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接受氟尿嘧啶、顺铂以及丝裂霉素腹腔灌注化疗以及不接受腹腔灌注化疗,每组18只。分别于腹腔灌注化疗后的3、6、9 d从每小组中随机抽取6只昆明小鼠进行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比较各组昆明小鼠的潜伏期与错误次数。结果腹腔灌注化疗组与不接受腹腔灌注化疗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 <0.05);而接受腹腔灌注化疗的三组之间潜伏期、错误次数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不同天数之间潜伏期、错误次数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可造成昆明小鼠的认知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次小剂量注射常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CTX组和对照组各20只,CTX组采用CTX 20 mg.kg-1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1)2组于注射完成3 d后各取10只小鼠皮下注射0.5 mL细胞混悬液(含2×106个RMA肿瘤细胞),观察20 d,观察结束后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3-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刀豆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2)2组于注射完成4 d后各处死10只小鼠,无菌状态下取小鼠脾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相对量;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curfin蛋白在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CTX组CD4+CD25+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scurfin蛋白表达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质量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照组小鼠在接种后第5天即发现有出瘤现象,而CTX组出瘤时间延长到第8天;对照组的肿瘤生长曲线较为陡直;CTX组的生长曲线较为平缓。CTX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小剂量CTX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念珠菌正常存在于人体表与腔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正常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则引起致病,而定植是感染的第一步.本实验观察了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的昆明种小鼠经60Co γ射线不同剂量全身一次性照射后不同时点肠道白色念珠菌定植情况,以期为60Co γ射线照射后引起内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与分组 健康昆明种小白鼠120只(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雄性,体重(20±5)g,随机抽取30只作本实验动物肠道白色念珠菌带菌情况调查,余9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30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皮葡萄球菌DNA(S.epidermidis DNA)体内抗宫颈癌U14的作用.方法提取S.epidermidis DNA.于昆明小鼠前臂皮下注射宫颈癌U14细胞(1×107 mL-1)0.1 mL·只-1,共24只.造模7 d后,将荷瘤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pidermidis DNA治疗组(DNA组,n=8)、溶剂对照组(LES组,n=8)、模型对照组(NS组,n=8),并于荷瘤小鼠前臂分别肌内注射S.epidermidis DNA(质量浓度100 μg·mL-1)、DNA溶解液、生理盐水,0.3 mL·次-1,每2天1次,共注射8次.采用MTT法测OD值计算刺激指数,记录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测量肿瘤体积,计算S.epidermidis DNA平均抑瘤率.结果 荷瘤小鼠造模成功率为100%.DNA组的荷瘤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0.603±0.086)较LES组(0.433±0.062)、NS组(0.428±0.056)明显增高(P<0.05);肿瘤大小DNA组[(3.240±0.053)cm2]较LES组[(5.460±0.045)cm2]、NS组[(5.620±0.064)cm2]明显缩小(P<0.05);DNA组的生存时间[(38.250±5.245)d]较LES组[(17.150±3.563)d]、NS组[(16.650±2.187)d]延长(P<0.05);S.epidermidis DNA平均抑瘤率为62.9%.结论 S.epidermidis DNA体内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增强,肿瘤大小明显缩小,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抑瘤率较高.S.epidermidis DNA具有一定的抗小鼠宫颈癌U14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一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rhG-CSFa)在不同给药途径和时间下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方法 6周龄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均分8组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阴性对照组(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6组分别由皮下或静脉注射34、345、3 450 μg/kg的rhG-CSFa,连续观察生理状态10天。另取6周龄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均分5组进行亚急性毒性实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每次分别皮下注射1.1、11.5、115、1 150 μg/kg 的rhG-CSFa,连续3周每24 h给药一次并观察其生理状态。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进行解剖学检查,并分别作白细胞计数及制作血涂片和骨髓涂片镜检。结果 (1)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体重差异(P>0.05),个别组体重偏低但生理功能未现异常,10日内未见其死亡;(2)亚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实验组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rhG-CSFa对小鼠无明显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槐定碱(SRI)观察对昆明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昆明小鼠分为槐定碱高剂量组(SRI H)、槐定碱低剂量组(SRI L)、氟尿嘧啶组(5-FU)、槐定碱+氟尿嘧啶合用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两周。计算不同组别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进行胸腺、脾脏、肝脏、肾脏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槐定碱组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5-FU组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合用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胸腺指数与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脏指数与5-FU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与对照组、槐定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SRI对昆明小鼠的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拮抗5-FU对脾脏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由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大肠癌模型观察柠檬桉叶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大肠癌的组织学特点与人体大肠癌相似. 昆明种小鼠60只、雌性、体重18~22g、每周皮下注射DMH20mg/kg,连续20周.第20周末将存活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鼠每日灌胃给予2.5%柠檬桉叶挥发油悬液0.75ml,连给7天,间隔7天后再重复,共给药26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第26周末处死全部小鼠.治疗组小鼠大肠肿瘤数显著低于对照(P<0.05).病理检查证实所有肿瘤均为分化良好的腺癌。治疗组肿瘤比对照组的小.浸润深度较对照组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在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并给予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IFN-γ)治疗前、后,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实验动物模型,并给予伊曲康唑、IFN-γ及伊曲康唑和IFN-γ联合治疗,检测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建立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实验动物模型后,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分别给予伊曲康唑、IFN-γ、伊曲康唑和IFN-γ联合治疗后,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值均<0.01)。结论伊曲康唑及IFN-γ治疗具有促进感染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的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CAIBG)升高小鼠末梢血白细胞与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1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CTX造模,再用提取的CAIBG注射于实验组小鼠;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造模后的第1、3天及处死前静脉取血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动物处死后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胸腺指数升高不明显,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实验组脾脏有髓外造血现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结论:CAIBG可以通过改善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刺激小鼠髓外造血而升高其外周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S_(180)小鼠腹水癌细胞为材料,经腹腔往入不同剂量的三氯化镧,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癌细胞亚微结构的变化,为探讨三氯化镧的抑癌作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选用正常昆明雄性小鼠(20g左右)100只,随机分组(10只为1组)。按常规向腹腔接种S_(180)小鼠腹水型癌细胞。其中两组为对照组,不加任何条件,其余为实验组。实验组分1次性给药组和连续性给药组,1次性给药组于肿癌接肿后第6天经  相似文献   

15.
1965年应用小鼠腹水型网状细胞肉瘤(代号ARS)制备成无细胞提取液,皮下注射于昆明种新生乳鼠,建成一株可连续传递的白血病瘤株(代号L6565),迄今已传95代。病鼠的平均潜伏期为60~65天,全身淋巴结、脾脏和胸腺皆明显肿  相似文献   

16.
Chen GH  Wang Y  Qiao SM  Feng YF  Zhu ZL  Wu D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63-2867
目的 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在白血病小鼠异基因脐带血移植(UCB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胎鼠外周血作为脐带血移植物.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2只.对照1组:单纯接种白血病;对照2组:全身辐射(TBI)前第4天(-4d)接种白血病,单纯TBI处理;对照3组:不接种白血病,TBI处理后输注2×106个脐带血总有核细胞数(TNC);对照4组:不接种白血病,自TBI-3 d起每日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连用7d,TBI后输注脐带血TNC,移植后第8天(+8 d)予输血小板支持;对照5组:TBI-4 d接种白血病,自TBI-3 d起每日皮下注射PBS连用7d,TBI后输注2×106个脐带血TNC,移植+8d予输血小板支持;实验1组:不接种白血病,自TBI-3 d起每日皮下注射KGF 1 mg/kg连用7d,TBI后输注脐带血TNC,移植+8d予输血小板支持;实验2组:接种白血病,自移植-3d起每日皮下注射KGF 1 mg/kg连用7d,TBI后输注脐带血TNC,移植+8d予输血小板支持.以生存期、病理组织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亚群、胸腺输出功能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1组,12只小鼠全部死于白血病,小鼠生存时间为(11.1±1.5)d;对照2组,小鼠单纯TBI处理后12只全部死于造血衰竭,生存时间为(11.5±2.5)d;对照3组,5只(5/12)小鼠生存期超过100 d,7只小鼠20 d内死于内脏出血;对照5组,白血病小鼠脐带血移植后4只(4/12)生存期超过100 d;实验2组,白血病小鼠9只(9/12)生存期超过100d.实验2组与对照5组白血病小鼠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x2=4.996,P=0.0254).移植后对照4组小鼠脾脏T、NK和B细胞数分别为(9.32 ±0.48)×106、(1.59 ±0.11)×106、(18.74±2.01)×106个;实验1组小鼠脾脏T、NK和B细胞数分别为(13.20±1.14)×106、(1.75±0.12)×106、(20.36±0.86)×106个,实验1组T细胞、NK细胞数均高于对照4组(均P<0.05).实验1组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jTRE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4组[(228±24)拷贝/105脾细胞比(167±17)拷贝/105脾细胞,P =0.002].结论 足月胎鼠外周血富含造血干祖细胞.KGF输注减少小鼠异基因脐带血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其机制为促进胸腺输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本组建立的可移植性瘤株小鼠前胃癌(FC)母系第139代,在近交系615小鼠爪垫皮下移植后,于4个不同间隔时间观察瘤细胞在局部侵袭及在肺和淋巴结内转移的情况.实验用近交系615小鼠32只,每只小鼠于右后肢爪垫皮下接种7.5×10~5个瘤细胞.实验分为4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于移植后第3、6,10和13 d分批处死动物,于小鼠肺、淋巴结及荷瘤后下肢取材,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观察结果:移植后3d组,皮下肿瘤侵袭均为Ⅰ级(8/8),癌细胞开始增殖并向周围侵袭,间有核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建立昆明种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2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将Lewis肺癌细胞悬液按0.2 m L(细胞含量1×107/m L)于模型组16只昆明种小鼠右腋皮下注射,观察其一般状况及成瘤率、肺癌形成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成瘤率及肺癌形成率均为68.75%。结论:使用Lewis肺癌细胞可以建立昆明种小鼠肺癌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 BMT)后血清TNF- α、IFN- γ、IL -4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接受60钴 11Gy全身照射,将昆明小鼠骨髓移植给该BALB/c小鼠。随机将BALB/c小鼠分A、B两组,A组移植后 0~7d皮下注射HGF,B组皮下注射PBS,移植后第 8天取血检测TNF -α、IFN -γ和IL- 4水平。结果:A组的TNF- α、IFN -γ均低于B组(P<0. 01);A组的IL -4高于B组(P<0. 05)。结论:HGF对小鼠allo BMT后的细胞因子失衡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 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TFA连续灌胃14 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射线照射小鼠的30 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在低剂量照射组检测用药后小鼠体重、外周血指标、脾脏指数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TFA不仅能明显延长辐射损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提高小鼠30 d存活率(P<0.05);而且能显著降低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下降幅度、缩短其恢复所需时间(P<0.05);同时,TFA还能促进小鼠脾重指数的恢复,减轻辐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程度,促进造血灶增生,加快造血功能恢复.结论:TFA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及脾脏的损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