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支持,选取112例经皮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的患者,分别使用TR-Band(TR-Band组,58例)及ZXD-Ⅰ(ZXD-Ⅰ组,54例)止血阀对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观察2组患者桡动脉穿刺点出血、血肿情况,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过敏、水泡、红斑)和患者舒适度。结果 2组发生桡动脉穿刺点出血、血肿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过敏、水泡、红斑)的例数ZXD-Ⅰ多于TR-Band组(P〈0.05);不舒适例数ZXD-Ⅰ组多于TR-Band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及减少介入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更人性化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 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对12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传统止血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后均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效果确切,出血少,皮肤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舒适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的84例病人采用整群分组分为绷带组和止血器组,分别采用弹力绷带止血和桡动脉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术侧肢体的麻木感,评估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焦虑程度及两种止血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绷带组病人的整体舒适感、疼痛感、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及焦虑程度均优于止血器组。[结论]弹力绷带止血法是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1]成功行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初步验证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1993年,Kiemenij等[2]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确立了TR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地位.现TRI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开展.Bagger等[3]研究显示,经桡动脉穿刺是进行介入性和诊断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换途径.相对股动脉穿刺,TRI易于接受,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4-5].TRI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现对经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对TRI术后患者止血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后压迫止血方法.方法 将135例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5例,A组、B组为溶栓失败后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C组行直接急诊PCI术,观察术后止血情况、压迫止血并发症.结果 A组止血成功率未下降,且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C组少(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术后适宜的压迫止血减压方法宜定为1.5h开始逐渐减压,每隔2h抽气1.5 ml,共6次,总计9 ml,术后10 h解除压迫器,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R-Band气囊压迫止血的减压方案及压迫时间。方法 CAG组及PCI组术后均予以TR-Band气囊压迫桡动脉穿刺点止血。CAG组于术后2 h减压,随机分3个亚组,分别于6 h、8 h、10 h后解除气囊;PCI组于术后4 h减压,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8 h、10 h、12 h、16 h后解除气囊。观察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结果 CAG组气囊压迫后2 h减压,每2 h抽出2 ml,共3次,术后8 h后解除气囊的出血率接近最低。PCI组TR-Band气囊压迫后4 h减压,每2 h抽出2 ml,共3次,术后12 h解除气囊的出血率达最低。结论 CAG组术后TR-Band气囊压迫后减压时间2 h,每隔2 h抽出2 ml,共3次,8 h后解除气囊即可。PCI组TR-Band气囊压迫后减压时间4 h,每隔2 h抽出2 ml,共3次,术后12 h解除气囊即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止血装置不同放气时间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压迫止血的影响。方法将9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不同放气时间的止血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局部并发症。结果两组压迫方法均能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放气时间提前,患者的舒适度高,局部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的放气时机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减少局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冠脉造影和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橡皮止血绷带压迫止血法,观察组采用充气止血带加压,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局部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pO2值分别为(98.7±1.1)%,(87.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1);观察组患侧手指发绀、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3,P<0.01),而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0,P<0.01).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充气止血带压迫穿刺处止血法效果好,并发症少,舒适度高,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的84例病人采用整群分组分为绷带组和止血器组,分别采用弹力绷带止血和桡动脉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术侧肢体的麻木感,评估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焦虑程度及两种止血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绷带组病人的整体舒适感、疼痛感、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及焦虑程度均优于止血器组.[结论]弹力绷带止血法是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往往由于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不当,而引起局部出血、瘀血、感染及动静脉内接闭塞。我院自2001年共对800余例透析患者采用橡皮塞(如菌必治瓶塞)压迫止血,均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邓少娟 《护理学报》2009,16(9):30-3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口的最佳包扎止血方法。方法将9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循证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循证组按照循证护理原则确定穿刺口包扎止血方法:用桡动脉止血带注气15州、定时减压、低压力水平维持8-12h包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止血。观察两种包扎止血方法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穿刺口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和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原则确定桡动脉穿刺口的包扎方法,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可靠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动脉加压止血绑带压迫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穿刺术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68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分为3组,将加压止血绑带压迫时间分别为6 h、8 h、8 h以上,观察解除压迫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压迫时间6 h出血率35.2%,压迫时间8 h出血率17.5%,压迫时间8 h以上者出血率9.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其他手部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8 h以上解除加压止血绑带是减少术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对桡动脉止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610例,按入院先后将61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绷带加压包扎组)291例和观察组(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319例,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常规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度及包扎处过敏情况等.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为(7.7±0.3)min,观察组为(2.2士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常规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11.5±0.7)h,观察组为(3.4±0.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两组患者术侧手掌的肿胀程度均以轻中度为主,均有1例发生重度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59,P>0.05).常规组12例患者对绷带过敏,并有5例出现大小不等水泡,经处理后痊愈;观察组无一例出现过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2,P<0.01).结论 使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是一种较绷带加压包扎法更为安全、快捷的桡动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应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将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610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常规组291例和实验组319例,常规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实验组采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术肢手指血氧饱和度、手部肿胀、局部组织坏死及过敏情况等.结果:常规组初始成功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1);手部肿胀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常规组12例患者对绷带过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对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好,压迫时间短,切口易观察,手部肿胀发生率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婷  黄玉兰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77-2878
[目的]探讨桡动脉加压止血绑带压迫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穿刺术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68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分为3组,将加压止血绑带压迫时间分别为6h、8h、8h以上,观察解除压迫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压迫时间6h出血率35.2%,压迫时间8h出血率17.5%,压迫时间8h以上者出血率9.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其他手部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8h以上解除加压止血绑带是减少术后出血及手部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锐  尤国美   《护理与康复》2018,17(8):42-44
正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1-2],此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创伤小[3-4],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5-6]。但也存在因动脉穿刺点压迫、肢体制动、穿刺点出血等增加患者的不舒适,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问题。正常生理情况下,穿刺点一般在20min内可凝血[7],但肝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受损、术中常规肝素化等原因易诱发穿刺点出血。血管缝合器与封堵器可用于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桡动脉压迫器(TR-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并探讨最适止血时间.方法 将26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用TR-Band止血气囊压迫止血的患者,按压迫时间随机分为A、B、C3组.A组90例压迫8h,B组87例压迫10h,C组89例压迫12h,比较3组出血情况、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和手部肿胀情况.结果 A、B、C3组出血率分别为16.7%、3.4%、9.0%,3组比较差异显著;术后手部肿胀发生率A、B、C3组分别为27.8%、12.6%、21.3%,3组比较差异显著;3组术后末梢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气囊压迫器止血效果较好,以压迫10h效果最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压迫止血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前列腺穿刺压迫止血垫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坐硬板凳方法压迫止血,两组压迫时间均为4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镜下血尿、血便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持续时间分别为(1.24±0.87)、(3.72±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7±1.81)、(6.56±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0~80岁老年患者,前列腺穿刺术后采用前列腺穿刺压迫止血垫压迫止血的效果优于坐硬板凳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