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桡动脉介入两种止血方法的负性效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压迫止血方法和优力舒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方法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出现的负性效应.方法 根据手术顺序将15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压迫器组76例,弹力绷带组8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负性效应.结果 两组在手肿胀、手麻木、穿刺处出血、压迫处疼痛、穿刺周青紫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损伤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压迫器组出现皮肤损伤,而绷带组未出现皮肤损伤.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压迫器或弹力绷带止血效果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最佳止血方法和时间.方法 将146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用日本生产的瑞翁牌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止血.B组用法国优格公司(GRUO)生产的优力舒牌弹力绷带“8”字型包扎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方法术后疼痛、出血、血肿、肿胀麻木、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情况和止血时间的长短.结果 B组弹力绷带包扎组术后疼痛、出血、血肿、肿胀麻木、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止血时间均延长至24小时为最佳.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止血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更安全舒适,并且经济适用.延长压迫止血时间能明显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桡动脉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分为止血器组(n=52):应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和绷带压迫组(n=45)。观察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止血器组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绷带组(P〈0.05)。止血器组的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均短于绷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桡动脉穿刺点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日等优势[1].尤其是目前应用了弹力带压力止血器,使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更加方便、高效,减少了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也发现,病人在使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期间,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端肢体肿胀,甚至有麻木、剧烈疼痛、皮肤淤斑等情况.2010年2月-6月我院经桡动脉介入治疗60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术后宣教及肢体活动指导,改善了病人术后应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时远端肢体肿胀等不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8"字绷带加压包扎法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在止血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8"字绷带包扎组80例,桡动脉止血器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压迫侧指血氧饱和度、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手部及前臂肿胀、桡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桡动脉止血器组在止血耗时、手部肿胀率、桡动脉闭塞率均少于"8"字绷带加压组(P〈0.05),患者舒适度也优于"8"字绷带组(P〈0.05),在止血效果、压迫侧止血氧饱和度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60例患者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器进行局部止血的有效方法和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操作方法、减压方式、术后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四方面,认为心脏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需采取适宜的减压方式,并加强术后的观察,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常规是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术后24 h采取被迫体位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尿潴留、腰酸背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1].经皮穿刺桡动脉行PCI.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大多数病人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等优点[2].必须经Allen's试验阳性方可选择桡动脉,术后穿刺部位采用弹力加压绷带压迫止血的方法,由于手术中、术后使用肝素量较大,使压迫时间延长,特别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更增加了血管出血的发生[3].术后桡动脉穿刺处的压迫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新问题.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02年3月开始采用弹力加压绷带经桡动脉PCI术后穿刺处的压迫止血方法27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弹力加压绷带压迫止血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在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PCI)的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人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经Aleen试验阳性方可选择桡动脉,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常规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的止血方法,由于手术中、术后的肝素化,使压迫时间延长,尤其是近期氯吡格雷等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更增加了血管出血的发生。术后桡动脉穿刺处的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恢复的快慢。而术后桡动脉穿刺处的压迫以及减少并发症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新问题。我院心内科2004年5月~2005年8月采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简称止血器)经桡动脉PCI术后穿刺处的压迫止血1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止血器的结构、应用方法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使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的适宜压迫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299例TRI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R型)止血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2例压迫止血6 h,对照组147例压迫止血8 h.比较两组术后手部肿胀程度及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肿胀程度及肢端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均出现皮下血肿及切口渗血的血管并发症,但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RI术后6 h撤除止血器,既可减少血管并发症,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法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60例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压迫止血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棉球绷带加压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加压止血效果。结论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法可以代替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止血法,而且其静脉回流受阻小,患者感觉舒适,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好的止血方法.方法 选取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后患者共32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09例,观察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传统的弹力粘贴绷带联合使用,止血器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独立使用,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自制棉质弹力粘贴绷带,通过观察评价最好的止血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止血器组和传统组(P<0.05).结论 TR-Band桡动脉止血器+传统的弹力粘贴绷带联合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兰  陈晓宇  王美兰 《护理研究》2007,21(34):3162-3163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寻找高血压患者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器最合适的放气时间。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上海市同仁医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6F桡动脉鞘,术后使用TR-Band压迫止血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行压迫止血。按压迫止血减压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处止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止血成功率上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不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后应适当延长加压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非闭塞性压迫止血法预防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压迫止血法即单纯采用桡动脉压迫器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非闭塞性压迫法止血:即在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的同时应用血氧饱和仪监测手术侧拇指的血氧饱和度(SpO2),根据血氧饱和度数值调节桡动脉压迫器压力。观察两组术后24h、4周、6个月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通过调整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压迫强度,使手术侧拇指的SpO2≥95%,降低了患者术后24h、4周、6个月后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χ2分别为5.457、5.086、4.09,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桡动脉压迫器止血法相比,非闭塞性压迫止血法可显著降低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弹力绷带加压止血适宜的时间。方法对371例桡动脉径路PCI术后的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4h组(n:189)和6h组(n=182),比较两组术后手部肿胀程度、减压时间及压迫止血的并发症。结果4h解除加压绷带的患者与6h解除加压绷带的患者相比,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没有增加(P〉0.05),而手掌肿胀苍白、青紫、疼痛、麻木等症状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PCI适宜于术后4h解除弹力绷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的84例病人采用整群分组分为绷带组和止血器组,分别采用弹力绷带止血和桡动脉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术侧肢体的麻木感,评估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焦虑程度及两种止血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绷带组病人的整体舒适感、疼痛感、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及焦虑程度均优于止血器组.[结论]弹力绷带止血法是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舒适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的84例病人采用整群分组分为绷带组和止血器组,分别采用弹力绷带止血和桡动脉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术侧肢体的麻木感,评估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焦虑程度及两种止血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绷带组病人的整体舒适感、疼痛感、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及焦虑程度均优于止血器组。[结论]弹力绷带止血法是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处理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的冠心病患者2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法组(改良组,n=150)、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法组(止血器组,n=148),观察2组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止血费用、制动时间及出血/肿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徒手压迫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出血/肿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较止血器组患者的止血费用减少(P<0.01)。患者压迫中点是否居于桡动脉体表投影(即桡骨茎突与肘横纹中点连线)的正上方或前臂桡与尺侧中轴线上与出血/肿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减少了患者的止血费用,是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一种理想的局部止血方法。出血/肿胀并发症的发生与压迫中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分为两组,分别经桡动脉穿刺采用TRBand压迫止血(A组)和经股动脉穿刺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B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病人舒适度。[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即可下床活动,B组术后4h~6h下床活动;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病人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TRBand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确切、开始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