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伤口护理风险预案在伤口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回顾性分析,找出伤口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制订相应的伤口护理风险预案,设定风险管理八步骤方法,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评价风险预案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等级.结果 风险预案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37%,低于实施前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为(98.62±0.63)%,高于实施前的(95.6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等级的严重度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伤口护理风险预案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严重度,可提高患者满意率,是伤口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苏晓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5):1129-1131+1135
目的:研究风险护理在溃疡性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福建省南安市医院收治的溃疡性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服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结果:1)风险事件。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质量。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命质量。观察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溃疡性出血患者实施风险护理既有利于预防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其生命质量,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顾红瑛 《当代护士》2016,(12):173-175
目的评估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跌倒、坠床、压疮、烫伤、噎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328-3329
140例骨科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风险2例,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发生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通过提高骨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防范骨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510-2512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隐患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及安全隐患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手术室安全隐患干预手段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满意度评分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6.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的各项评分都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通过手术室安全隐患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价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01%,与对照组的8.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4,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总体评分为(98.22±2.14)分,与对照组的(83.73±2.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46, P<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98%,与对照组的86.87%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Χ2=7.213,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对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0例,观察组52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神科风险管理预案及预见性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发生率、风险告知执行率、风险评估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精神科风险管理预案及应用风险评估表,强化了精神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有效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方法在门诊临床护理的实施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方法 选取上海长征医院门诊风险管理实施后自2013年1月-12月的就诊病人800例患者,与实施前2012年1-12月随机调查的8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患者在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之后的护理满意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为1.0%,远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门诊投诉率也减少为1.6%,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高达97%,远高于实施前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815,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而且还能避免大多数医院门诊的风险事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骨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骨科就诊的患者50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分析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护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跌倒率27.6%,坠床率29.6%,均在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压疮率达35.6%,而观察组患者以上三种危险事件发生率均控制在5%以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中存在着较多的护理风险,而在病区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减少病房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估指导下的护理措施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护理技能、主动沟通、安全管理、医院感染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压力性损伤、输血异常反应、窒息、坠床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0%(1/91), 低于对照组的8.79%(8/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缪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对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老年CCU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老年CCU病区住院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首先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定CCU病区患者的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最后征求患者意见。对实施风险管理前和实施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投诉率和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87.50%上升到98.33%(P〈0.01)。与实施前比较,常见护理投诉率从10.83%下降到3.33%(P〈0.05),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从14.17%下降到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对预防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老年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防控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以合理配置护士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按学历、职称、工龄、能级等将71名护士分为组长3名、小组长5名、副组长5名、组员8~12名,每班约10~17人,共4层,每个层级分别承担不同的风险防控任务,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记录、不良事件、护理治疗、护理服务得分均明显高于分层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士工作满意度也高于分层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CU护士分层管理应用于护理风险防范可优化护士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或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全院护理的质量检查报告,对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前后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全院护士的护患沟通合格率高达97.33%,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全院护士精神科常规操作的合格率高达98.00%,明显高于活动前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全院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合格率高达97.67%,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全院护士精神病知识考核的优秀率高达97.00%,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不良事件仅有3例,明显低于活动前的100例;活动后护理的合格率高达99.50%,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精神科护理的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玲  倪月 《现代护理》2006,12(10):931-93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心功能障碍发生率,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方法随机将入住我院的77例确诊为AMI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38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以往常规的功能制护理,对39例实验组病人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病人入院、住院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再梗死发生率、心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起了较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医院保健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预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某院出生的新生婴儿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母亲护理满意度;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母亲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子宫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及危机管理预警能提高医院新生儿护理保健工作质量,提升新生儿母亲对院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增强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及自理能力,有效减少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在糖尿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分析糖尿病专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 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2组患者对自杀、压疮的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外渗和意外伤害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压疮和自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