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6只,另设6只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清化颗粒3.77、7.54、15.08 g/(kg·d)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各组均连续观察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含量及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并检测小鼠回肠组织中葡萄糖转运因子2(GLUT2)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空腹血糖和Hb A1c含量明显升高,血清GLP-1浓度及回肠组织中GLUT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下调空腹血糖和Hb A1c含量,上调血清GLP-1浓度及回肠组织中GLUT2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以清化颗粒高剂量组效果最好(P0.05或P0.01)。结论清化颗粒能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Hb A1c水平,促进GLP-1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回肠组织中GLUT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125-1127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12周龄糖尿病db/db小鼠血脂、血糖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红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12周龄雄性SPF级BKS背景肥胖型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分为红芪多糖(HPS)高剂量组、HPS中剂量组、HPS低剂量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同品系非糖尿病db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红芪多糖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血脂情况。结果: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db/db小鼠血脂水平(P<0.01),而红芪多糖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实验过程中,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血糖均不同程度上升,治疗8周时,HPS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芪多糖对12周龄的db小鼠血脂、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研究血脂与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的关系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联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LDL-C、HDL-C、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与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环磷酸腺苷(c AMP)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方法:6只雄性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4只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化颗粒低剂量组、清化颗粒中剂量组和清化颗粒高剂量组,干预4周,IPGTT法观察小鼠血糖水平变化,ELISA法分析小鼠肠道c AMP、ATP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回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下调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P0.01),增加肠道c AMP水平(P0.01),降低肠道ATP水平(P0.01)和血清GLP-1水平(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清化颗粒明显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回肠组织的形态。结论:清化颗粒能够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促进GLP-1分泌,改善回肠组织形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c AMP水平,降低肠道组织中AT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小鼠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干预4周,观察小鼠糖代谢变化;ELISA法分析小鼠血清GLP-1的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回肠胰高血糖素原和激素原转化酶1/3(PC1/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回肠PC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回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P0.01);提高血清GLP-1的浓度(P0.01);上调小鼠回肠组织胰高血糖素原和PC1/3酶的mRNA水平(P0.01);上调小鼠回肠组织PC1/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另外,清化颗粒明显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回肠组织形态。结论:清化颗粒能够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血清GLP-1水平,上调胰高血糖素原和PC1/3的mRNA水平,促进肠道GLP-1的合成和分泌,改善回肠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压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干预前比较显著增高,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9例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129例采用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血糖控制与肥胖控制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腰臀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肥胖控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1型味觉受体及其下游信号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日分别予等量0.9%NaCl溶液、果糖、清化颗粒灌胃,持续4周。ELISA法分析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q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回肠组织GLP-1、1型味觉受体亚型(TAS1R1、TAS1R2、TAS1R3)及其下游信号因子转导素α(α-gustducin)、磷脂酶Cβ2(PLCβ2)和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5(TRPM5)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空肠组织GLP-1蛋白水平,同时观察小鼠空腹血糖和体质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可提高小鼠血清GLP-1的血清浓度、回肠组织GLP-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小鼠回肠组织TAS1R2及其下游信号因子PLCβ2、TRPM5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上调小鼠回肠组织TAS1R1及下游信号因子α-gustducin mRNA和蛋白水平(P<0.05)。在GLP-1外周效应方面,与模型组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化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采用强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10)
目的:观察复方青芒降糖饮对db/db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二甲双胍(0.221 g/kg)阳性对照组及复方青芒降糖饮低(2.28 g/kg)、中(4.55 g/kg)、高(9.1 g/kg)剂量组,灌胃给药,另以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无菌水。每日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进食量、饮水量观察,每隔1 d测量体质量,每周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给药8 w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肝脏中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小鼠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复方青芒降糖饮能改善db/db小鼠"多饮多食多尿"现象,但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能改善葡萄糖耐量;调节db/db小鼠FBG、GHbA1c、TC、TG、PEPCK、G-6-Pase水平及肝脏系数;降低db/db小鼠FINS和HOMA-IR水平。结论:复方青芒降糖饮具有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并能减轻肝脏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粉化四氢姜黄素(THC)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db/db小鼠糖脂代谢及胰腺相关蛋白表达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b/db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微粉化四氢姜黄素6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称量体重,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肝脏脏器指数等相关指标;光镜下观察肝脏、胰腺组织HE染色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胰腺组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第6周,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200mg/kg剂量组血糖、TG显著降低;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剂量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微粉化四氢姜黄素200mg/kg剂量组肝脏指数有降低趋势;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剂量组血清胰岛素升高,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200mg/kg剂量组胰腺组织结构及分叶较清楚,胰岛结构紊乱程度及胰岛细胞数量增加、细胞显肥大均有所改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程度减轻,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浆显著疏松及空泡样变性均有改善;胰岛素阳性产物呈浅棕褐色或棕褐色,位于胰岛细胞胞浆内,排列较紧密,阳性产物染色显著增强;GLP-1阳性产物呈浅棕褐色或棕褐色,主要散在分布于胰岛周边细胞胞浆内,阳性产物染色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微粉化四氢姜黄素灌胃给药可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异常,提高GLP-1含量,促进或者维持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微粉化四氢姜黄素能够提高GLP-1蛋白的表达,对保护胰岛B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得到明显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术多糖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db/db 2型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白术多糖3个剂量组(300,90,30 mg·kg-1),连续ig给予相应药物4周。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及体重,于给药第2,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浆胰岛素(Ins)以及口服糖耐量(OGTT)的变化,并根据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多糖(300,90 mg·kg-1)给药期间db/db小鼠整体状态较好,毛色较光滑,饮食饮水量降低,明显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小鼠在给予葡萄糖后各个时间点(0.5,2 h)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0.05,P0.01);但对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白术多糖能够有效降低db/db 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糖耐量,其降糖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糖宁通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db/db小鼠高血糖症以及视网膜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db/db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4 g·kg-1),糖宁通络胶囊高剂量组(1.8 g·kg-1),糖宁通络胶囊中剂量组(0.9 g·kg-1)和糖宁通络胶囊低剂量组(0.45 g·kg-1),以同窝野生型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0周。检测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并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糖宁通络胶囊对db/db小鼠高血糖症的影响;采用4Doct荧光血管造影仪器检测视网膜微血管瘤,观察糖宁通络胶囊对db/db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使用试剂盒检测尿蛋白水平、BUN和CRE,观察糖宁通络胶囊对db/db小鼠肾脏功能病变的影响。结果:糖宁通络胶囊显著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葡萄糖耐量,明显减少微血管瘤数量,并显著减少尿蛋白、BUN和CRE水平。结论:糖宁通络胶囊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和肾脏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健身法八段锦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影响,评价其在M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M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药物治疗不变,试验组以练习八段锦作为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40 min步行,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检查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后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腰围、血脂、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体质量、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练习八段锦可以减轻体质量,调整血压,改善糖脂代谢,进而改善及延缓MS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干预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和降糖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对病情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提取物对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AMPK-PGC-1α-FNDC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共纳入24只6周龄雄性db/db小鼠及6只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两周后,6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db/db小鼠检测空腹血糖≥7.0 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番石榴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6只。番石榴叶提取物按高剂量14 mg/kg、中剂量7 mg/kg、低剂量3.5 mg/kg每日进行灌胃,正常组小鼠灌服等量蒸馏水,干预4周。每周监测小鼠进食量、体重和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将小鼠空腹脱臼处死,并从眼眶取血,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Western-blot检测AMPK-α、p-AMPK-α、PGC-1α、FNDC5蛋白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以及PGC-1α、UCP-1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番石榴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血糖均显著降低,中剂量组小鼠在第2周血糖也出现明显下降,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均降低。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番石榴叶提取物干预的小鼠骨骼肌P-AMPK-α、PGC-1α、FNDC5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排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管理。观察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有助于提高对高血糖的管理,促进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对db/db小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组织中TGF-β1与Collagen Ⅰ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b/db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红芪多糖200mg/kg、100mg/kg、5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正常组为12只同周龄同背景的非转基因雄性db/m小鼠。连续灌胃干预8周,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及体重;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与Collagen I的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干预治疗8周后,红芪多糖200mg/kg、10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血糖较模型组明显下降;Masson染色可见亮绿色胶原纤维在模型组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较正常组明显增多且呈堆积状分布;模型组TGF-β1与Collagen I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与红芪多糖50mg/kg剂量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其中红芪多糖20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红芪多糖对db/db小鼠心肌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异常表达而降低Collagen I降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64-167
目的:评价双丹通络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代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2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吡格列酮胶囊,15mg/次;血脂异常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缬沙坦胶囊80 mg/次,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服用双丹通络颗粒,每日2次;对照组用安慰剂颗粒,每日2次。治疗周期为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腰围、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都显著下降,双丹通络颗粒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腰围、TC、TG、LDL-C、尿微量白蛋白、血Cr、血BUN、TNF-α、IL-6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双丹通络颗粒对代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降血糖、血脂、血压、调节肾功能,而且对紊乱的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