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二梅  王颖  孙善斌 《河北中医》2024,(2):292-295+300
目的 观察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康复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培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23/40),针刺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元固本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关荣杓  尚官红  常丹阳  常晓 《新中医》2023,55(19):63-6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醒脑开窍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气虚血瘀证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气虚血瘀证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益气化瘀醒脑开窍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TNF-α、Hcy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益气活血汤辅治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益气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动态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益气活血汤辅治脑出血微创术后气虚血瘀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行气通脉醒脑法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行气通脉醒脑法。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P<0.05)。结论:行气通脉醒脑法可缓解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预后效果及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脑络欣通对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及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三个不同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 d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脑络欣通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改善凝血相关指标.结论脑络欣通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通心络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元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元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巴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通络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Fugl-Meyer运动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有效地减少了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通脉汤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畏寒肢冷、倦怠懒言、便溏、目眩头晕、痰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神经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速度值(V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畏寒肢冷、倦怠懒言、便溏、目眩头晕、痰多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NSE、GFAP水平,PI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BDNF水平,Vm、Vs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3 月 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 CI 恢复期患者 129 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5 例)、对照组(64 例)。对照组给予醒脑 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84.61 %,高于对照组的67.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气虚血瘀证 CI 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芪甘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血清溶血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苦芪甘颗粒具有促进血清溶血素生成、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结论:苦芪甘颗粒具有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对肺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110例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MMSE、Fugl-Meyer、LOTCA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态以及情感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MMSE、Fugl-Meyer、LOTCA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的MMSE、Fugl-Meyer、LOTCA得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有效促进肺损伤患者神经、运动与认知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小鼠免疫模型,观察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生成、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肝得宁片对BCG+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酸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激活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程度。结论:肝得宁片具有一定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米克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疗效。方法:用普米克治疗18 N轻、中度14~18岁小儿支气管哮喘。 结果:治疗 1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FVC由治疗前(3.41±0.86)L/s提高到治疗后(3.84±0,65)L/s, FE1由治疗前(2.38±0.47)L/s提高到治疗后(3.21±0.61)L/s, PFVC由治疗前(68.7±9.25)%提高到治疗后(83.6±10.11)%, PFEV1由治疗前(70. l±7. 36)%提高到治疗后(82. 3±9. 98)%,有显著意义( P <0. 01),组胺激发试验,由治疗前(2. 97±1. 36)umol增至治疗后(7.58±1,43)umol,显著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结论:短期普米克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肺健脾颗粒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脾气虚型)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VIP病房110例COPD老年患者,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肺健脾颗粒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EF、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CD3+、CD4+/CD8+、Ig A、Ig M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Ig A、Ig M水平明显升高,CD4+/CD8+比值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证候积分明显比对照组降低,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09%,也明显比对照组的65.45%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健脾颗粒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出血性中风大鼠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治疗组)、D组(中药治疗组)、E组(中西结合治疗组),以自体血制作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术后1 d、2 d3、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测定。结果术后各组之间血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较A组高(P〈0.05),术后2 d、3 d C、D、E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B组(P〈0.05),E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C组与D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宫牛黄丸能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但对凝血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艾灸健康人不同穴位后肺功能变化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宁侠  郭瑞林  任秦有  季宝琴  李健 《针刺研究》2003,28(4):273-275,266
目的 :探讨艾灸健康人不同穴位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男性学员 12 0名 ,年龄2 0~ 2 2岁之间 ,应用美制 2 12 0肺功能仪 ,于艾灸治疗前、后 ,分别测试FVC(用力肺活量 ) ,FEV1( 1sec用力呼气量 ) ,FEV1 .0 % ( 1sec用力肺活量与肺活量之比 ) ,MM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 ,PEFR(最大呼气流速 ) , V75, V50 和 V2 5( 75 %、5 0 %、2 5 %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 )。结果 :艾灸肺俞穴后FVC明显增高 (P <0 .0 5 ) ,其余各项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艾灸百会穴及神阙穴后 ,肺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艾灸背部肺俞穴后 ,可提高健康人的FVC ,而艾灸百会穴及神阙穴则无此作用 ,这对揭示肺俞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学者对阅读困难的病因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阅读困难是由于人类早期视觉发育障碍所致。作者对有关阅读困难在视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对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扣背排痰、吸氧、止咳化痰、抗炎、退热、平喘雾化吸入等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药热毒宁注射液药物治疗和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喘憋减轻时间,喘憋、咳嗽、退热、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6、5.301、4.445、2.238、4.116、3.733、3.681,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功能残气量(FRC)、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有效呼吸道阻力(Ref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RR、VT、VPEF/VE、tPTEF/t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RC和Reff较治疗前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RR、VT、VPEF/VE、tPTEF/tE较对照组高,FRC和Reff较对照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前,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较治疗前高,CD8+较治疗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④治疗前,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的IgG、IgA、IgM、IGF-I较治疗前高,IgE较治疗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G、IgA、IgM、IGF-I较对照组高,IgE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儿童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9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另设30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肺功能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结果各胸腔积液组VC%、FVC%、TLC%、VC25%、VC50%、DL-CO%、DLCO/VA%、VA%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随着胸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中量和大量胸腔积液组RV比对照组和少量胸腔积液组增高(P<0.001);各胸腔积液组RV/TLC均比对照组高(P<0.001)。结论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少量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很小,大量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却很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