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进一步明确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抗菌谱。方法用纸片法、试管内药基法、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2株标准株和4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圈及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不同质量浓度香鳞毛蕨有效部位贮备液对糠秕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分别为6.7~19.6mm、6.8~17.1mm;试管内药基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对标准菌株MIC为10 mg生药/m L,对临床分离株MIC为5~10 mg生药/m L;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对标准菌株MIC为1.56~3.13 mg生药/m L,对临床分离株MIC为3.13 mg生药/m L。结论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对抑菌圈直径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动态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的杀菌作用.建立M.canis致豚鼠体癣模型,皮肤病变评分、真菌学转阴率、组织病理学三方面综合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M.canis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对M.canis产生不同大小的抑菌圈.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 MIC范围为0.185~1.477 mg/mL和0.157 4~1.26 mg/mL,MFC范围为0.369~2.594 mg/mL和0.472 5~1.89 mg/mL;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剂量组72 h时呈现明显杀菌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第14、21天均可降低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P<0.05,P<0.01),给药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低、中、高剂量转阴率分别为40%、60%、80%,PAS染色结果表明给药14、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可减少感染组织皮肤角质层孢子数.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有一定体内外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灌胃给予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物,给药剂量范围为10.00 g/kg~24.00 g/kg,观察小鼠中毒症状并记录死亡动物情况,采用Bliss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灌胃给予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物,给药剂量分别为32 g/kg、16 g/kg、8 g/kg,对各组小鼠进行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物的小鼠LD50为13.53 g/kg;病变部位为心肌凝固性坏死,肾皮质、髓质内可见肾小管变性坏死脱落,肝细胞轻度浊肿,空泡变性,脾脏及肺脏等未见明显病变。结论: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申克孢子丝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进一步明确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抗菌谱。方法 取4株申克孢子丝菌为受试菌株,培养至酵母相,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和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4株申克孢子菌酵母相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5 mm,对4株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的MIC几何均数为生药0.18 mg·mL-1,但 MFC>生药20 mg·mL-1。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有较强抑菌作用,但无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21,(10)
目的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体内外抗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抑菌圈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T.mentagrophyt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皮肤病变评分、真菌学转阴率、组织病理形态学综合评价对T.mentagrophytes致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从对生物量、超微结构、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影响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抗菌机制。结果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明显抑制T.mentagrophytes抑菌圈形成,对13株T.mentagrophytes的MIC和MFC的几何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197~3.15、0.313~3.969 mg/mL。相对于模型组,不同浓度的乳膏给药第7、14天均可降低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低、中、高剂量组转阴率分别为50%、75%、87.5%。HE和PAS染色结果表明,乳膏有较好的改善皮损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减少角质层的孢子数。透射电镜观察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破环T.mentagrophytes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降低T.mentagrophytes的生物量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结论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T.mentagrophytes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可能与破坏T.mentagrophytes超微结构、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地锦草不同萃取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地锦草不同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MIC)。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地锦草乙醇提取液,得到水、石油醚、氯仿、正丁醇等4个萃取部位;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各萃取部位对23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MIC。结果由于地锦草萃取分离后的石油醚和氯仿部位在药敏试验中的溶解度甚小,影响结果的科学观察,本研究主要针对正丁醇和水部位的体外药敏进行了检测,正丁醇和水部位对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正丁醇部位的作用优于水部位。结论地锦草萃取部位具有体外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6种鳞毛蕨属植物所含间苯三酚衍生物对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所有材料均采集于7~8月,它们的根茎经粉碎后用有机溶剂(乙醚、乙醇、甲醇)提取,以饱和的氢氧化钡水溶液处理,再用盐酸酸化至PH4~5沉淀而得到总的间苯三酚衍生物,得量为0.5~3.0%,因植物品种和生长条件不同而有差异。部分材料还用5%碳酸钠水溶液提取,再经酸化而沉淀之。从欧州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根茎中分离得到两个单体:绵马酚及白绵马素。抗菌试验采用系列稀释法,乳酸杆菌为3~4天培养物,每毫升含菌5百万,酵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松针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松针经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得到不同溶剂浸提液;采用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各浸提液的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使用GC-MS检测松针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结果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9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松针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分析表明,醇类、烃类物质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液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有较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寄生在木麻黄树上的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溶剂法,将中药材桑寄生用95%乙醇和水分别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5个萃取部位,与桑寄生水提物,一共6个不同部位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与HL60,采用MTT法,观察桑寄生不同萃取部位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桑寄生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体外抗白血病作用显著,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结论 首次确定了桑寄生的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0.
楮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楮叶提取物体外抗真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楮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管药基法,进行了楮叶的5种提取物对4属6种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实验及MIC测定。结果:5种提取物总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g/100mL)值范围在2.68—6.67(g/100mL)之间,以75%乙醇提取物抗菌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残留水液、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提取部位、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石油醚提取部位。结论:楮叶可作为抗浅部真菌中草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黄芩有效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萍 《光明中医》2011,26(7):1356-1357
目的观察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然后分别制得两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结晶物,并对4种提取物对肠炎沙门氏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黄芩水煮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62.5~250mg/ml。水煮法提取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1.25mg/ml。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较水煮法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水辣蓼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比较不同极性萃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超声时间及乙醇浓度三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各萃取物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水辣蓼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8,乙醇浓度66%,超声提取3次,每次37 min;总黄酮质量分数为6.084 7 mg·g~(-1)。不同极性的萃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136.8±0.08)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 mg·m L~(-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便;水辣蓼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是其体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植物刺头复叶耳蕨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HIV-l蛋白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o).结果 刺头复叶耳蕨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抑制HIV-1蛋白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73,1.17,2.47 μg/ml.结论 刺头复叶耳蕨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与水提取物具有体外抑制HIV-1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系统溶剂法分离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彬  王锐  贾正平  樊俊杰  马骏  张汝学 《中药材》2004,27(5):355-357
目的:分离筛选瑞香狼毒中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对瑞香狼毒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正丁醇和甲醇提取部位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则显示出很弱的抑制作用;在各提取部位中石油醚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最强.结论:石油醚提取部位是瑞香狼毒中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生远志、制远志、蜜远志60%乙醇提取液及水提取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远志的毒性研究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生远志、制远志、蜜远志的60%乙醇提取液及水提取液,测定其总皂苷含量,并采用灌胃给药,观察14天内小鼠的中毒情况及死亡情况,用改良寇氏法分别测定其半数致死量及95%可信限。结果制远志乙醇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毒性最大;而蜜远志水提取液中的总皂苷含量最低,其毒性最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改变远志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远志的毒性与总皂苷的含量成正比,总皂苷含量越高,其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新鲜蘘荷Zingiber mioga花蕾为原料,探讨蘘荷花蕾不同提取部位的抗氧化作用,并筛选其有效抑菌部位。方法:蘘荷花蕾用甲醇提取浓缩,依次萃取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萃取部位后,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评价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能力,用打孔扩散法考察萃取部位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加热回流法提取蘘荷花蕾,提取率为3.1%,其中乙酸乙酯部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半数抑制率(IC50)达到(26.22±1.12)mg·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达到(10±1)mm,石油醚部位抑菌活性最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达到25.0 mg·L-1。结论:蘘荷花蕾各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抑菌效果比较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甲醇提取物,为蘘荷花蕾抗氧化产品、抑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白苞蒿药材的定性分析法。方法:以水、95%乙醇、石油醚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进行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浸渍提取,对提取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结果:四种溶剂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均有特征,95%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各提取液的特征吸收峰较多、较强。结论:本研究可为白苞蒿鉴别和成分分析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香鳞毛蕨DryopterisFragrans有效部位中10种间苯三酚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绵马素BB为内参物,测定其与绵马素PB、绵马素AB、黄绵马酸BB、田基黄绵马酸A、黄绵马酸PB、异黄绵马酸PB、黄绵马酸AB、Compound VI和绵马酚B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这9种间苯三酚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有效部位中该10种成分的量,并比较2种测定方法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12批有效部位中10种间苯三酚成分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以绵马素BB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为香鳞毛蕨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夹竹桃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制备夹竹桃叶提取液,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夹竹桃叶不同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醇提液的抑菌效果好于水提液和醚提液,且以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夹竹桃叶的醇提液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细辛抗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远辉  冯怡  孙静  周丹  杨柳  赖嘉莹 《中药材》2004,27(9):665-667
目的:筛选细辛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媒(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蒸馏水)对细辛依次进行提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药效学试验,检测离体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的扩增情况.结果:HPV-DNA经细辛水提物作用后,其PCR扩增检测为阴性,最低有效浓度为0.4g/ml,而细辛其它提取部位PCR扩增检测为阳性.结论:细辛的水提部位对人乳头瘤毒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