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及对母婴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及对母婴的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空腹、餐后2 h血糖监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监测值;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7.50%,孕妇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流产及感染相比对照组发生率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给予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血糖控制平稳,大大降低了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改善了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4-10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孕妇,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观察终点为妊娠末期,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4.47±0.8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89±0.79)mmol/L,餐后2 h血糖(6.46±1.01)mmol/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24±1.21)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早产、妊高症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孕妇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中应当给予糖尿病孕妇患者足够的重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管理护理方法,观察组为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出院9个月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利于进一步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产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血糖控制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21 9、6.594 7、6.984 3,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3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2 9,P=0.029 8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产期的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治未病理念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2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治未病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心理状态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中,应用治未病理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理念与延续性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8年9月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时效性激励理念与延续性护理模式,依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GQOL-74)比较两组自护技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自护能力无明显差别(P 0.05),6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生理、情感、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等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时效性激励理念与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60例,按护理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30例接受协同护理(观察组),比较干预效果,如血糖指标、自我护理能力等。结果护理前组间血糖指标、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干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全面干预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临床依从性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伸护理1年,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空腹血糖(7.04±0.98)mmol/L、餐后2 h血糖(9.25±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2±0.63)%均低于对照组的(8.22±1.12)mmol/L、(10.42±1.40)mmol/L、(8.03±0.70)%(P0.05);再次住院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护理满意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护理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住院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出院以后不实施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组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性护理小组、建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档案、确定多元化延伸护理方式、完善髋关节置换术延伸护理内容。结果出院12个月时,观察组相关知识评分(90.11±4.24)分、依从性评分(2.31±0.22)分、Harris评分(92.24±8.33)分,高于对照组的(76.28±10.22)分、(1.67±0.53)分、(86.34±10.18)分,组间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9%,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加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策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效果。方法总结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血糖正常日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护理策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满意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饮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率及科学饮食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血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47.13±5.62)分,高于对照组的(34.32±6.74)分,SF-36中躯体功能(70.05±12.53)分、社会功能(76.43±13.34)分、心理功能(71.37±12.47)分、物质功能(74.63±10.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4±9.70)分、(63.87±10.24)分、(62.16±10.04)分、(64.79±9.52)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7.43±0.55)mmol/L、餐后2 h血糖(9.93±0.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24)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0±0.42)mmol/L、(12.10±1.17)mmol/L、(7.24±1.44)g/L,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科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并发症防治、饮食注意事项、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简单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满意比率;自我情绪调节依从性、运动疗法的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妊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妊娠糖尿病患者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自我情绪调节依从性、运动疗法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水平、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妊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合理控制血糖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构化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82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结构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负荷后1 h血糖(1-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1hPG)和糖负荷后2 h血糖(2-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1hPG和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结构化营养干预较常规营养干预可更有效地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减少部分母儿围生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分析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内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干预和饮食控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