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对Hep-2、Hela、U937、Jukart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表达细胞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 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于Hep-2、Hela、U937、Jukart 24 h,经PI染色,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100TCID50的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用于U937,0.5 g/L药物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1 g/L、0.5 g/L、0.25 g/L药物对LPS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后IL-10、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①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24 h对Hep-2、Hela、Jukart、U937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HSV-1感染U937后药物抗病毒组较病毒组的细胞凋亡率由9.72%下降至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作用于Hela细胞时引起其G1期阻滞(从68.76%延长至74.77%),S期缩短(从31.22%降至21.62%),与正常Hela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刺激1 g/L、0.5 g/L、0.25 g/L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5%、28.14%、7.52%,明显低于LPS模型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上升(由5.81%升至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无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与LPS刺激0.5 g/L、0.25 g/L药物组比较,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RAW264.7G1、S期缩短,G2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 g/L药物对照组细胞G1期延长,S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IL-10降低,1 g/L药物对照组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LPS 1 g/L、0.5 g/L、0.25 g/L IL-10刺激药物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活性部位抑制HSV-1和LPS引起U937、RAW264.7的细胞凋亡,并24 h时下调LPS作用后RAW264.7的IL-10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板蓝根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RAW264.7细胞中干扰素-β(IFN-β),Toll样受体3(TLR3),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阐释其可能的抗RSV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RSV感染细胞模型组,板蓝根含药血清低、中、高体积分数组(40%,50%,60%板蓝根含药血清),利巴韦林含药血清组(70%利巴韦林含药血清)。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接种RSV造成病毒感染模型,采用板蓝根含药血清或利巴韦林含药血清进行干预,12 h后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AW264.7细胞中TLR3,TBK1,IRF3和IFN-β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LR3,TBK1,IRF3和p-IRF3蛋白的表达。结果:RSV感染RAW264.7细胞12 h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LR3,TBK1和IFN-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IFN-β,TLR3,TBK1和p-IRF3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IRF3 mRNA和蛋白均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板蓝根含药血清中、高体积分数组能够显著下调RSV诱导的TLR3,TBK1和IFN-βmRNA的高表达(P0.05,P0.01),同时明显下调RSV诱导的TLR3,TBK1和p-IRF3蛋白的高表达(P0.05,P0.01),板蓝根含药血清各体积分数组的下调作用低于利巴韦林含药血清组,两者对IRF3 mRNA和蛋白均无明显调控作用。结论:RSV能够诱导TLR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板蓝根含药血清通过下调TLR3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TLR3,TBK1,p-IRF3使IFN-β适度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人参皂苷Rb1(GRb1)抑制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HSV-1)感染导致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异常及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GRb1 抗HSV-1 感染从而保护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GRb1对HSV-1感染致U251细胞凋亡异常的抑制作用;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处理组NGF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MTT法显示400 μg/mL GRb1+HSV-1组在感染24、36、48 h的MTT值均高于HSV-1组 (P<0.05);(2)形态学观察HSV-1组细胞感染36 h后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而400 μg/mL GRb1+HSV-1组细胞感染36 h后融合增多,但大部分细胞为正常形态;(3)流式细胞术显示: 400 μg/mL GRb1+HSV-1组凋亡率在感染24、36 h均低于HSV-1组 (P<0. 05);(4)RT-PCR显示:400 μg/mL GRb1+HSV-1组GRb1组在加药后早期6~12 h NGF mRNA表达降低(P<0.05),但在感染24、36、48 h 表达增高且明显高于HSV-1组(P<0.05)。结论 适当浓度的GRb1能抑制因HSV-1感染所致细胞凋亡的异常及NGF mRNA的表达变化。推测GRb1可能通过上调NGF mRNA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病毒、保护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利用LPS刺激THP-1源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KGM低浓度组、THP-1+LPS+KGM高浓度组,进行不同浓度KGM作用THP-1源巨噬细胞24、46 h体外实验,分别采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的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较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低、高浓度KGM组则能显著下调由LPS刺激引起的IL-6、IL-1β、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上调IFN-γ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可能通过影响THP-1源巨噬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板蓝根5个化学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型(HSV-Ⅰ)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抑制HSV-Ⅰ对Hep-2细胞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部位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板蓝根各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其中部位活性最强,TI为8.2;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结论板蓝根在体外主要通过抑制生物合成而发挥抗HSV-Ⅰ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繁  曾永蕾 《陕西中医》2021,(7):840-843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宫颈癌细胞中Bcl-2/Bax表达水平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宫颈癌组和药物组,宫颈癌组无药物干预,药物组采用三种1.0、1.5、2.0 g/L浓度干预,采用MTT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分别检测Hela细胞活性抑制率、细胞侵袭数目、细胞凋亡及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宫颈癌组Hela细胞活性抑制率低于药物组(P<0.05),2 g/L药物组Hela细胞活性抑制率高于1、1.5 g/L药物组(P<0.05),同一组中,72 h Hela细胞活性抑制率高于24、48 h(P<0.05),随着药物浓度及时间延长Hela细胞活性抑制率逐渐升高; 1 g/L药物组Hela细胞侵袭数目低于宫颈癌组(P<0.05),2 g/L药物组Hela细胞侵袭数目低于1、2 g/L药物组(P<0.05),四组细胞侵袭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0-G1期宫颈癌组细胞凋亡与药物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0-G1期、G2-M期各组相差较小(P>0.05),2 g/L药物组Hela细胞凋亡率最高,宫颈癌组细胞凋亡率最低,四组Hela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g/L药物组Hela细胞下Bcl-2蛋白水平低于宫颈癌组(P<0.05),2 g/L药物组Hela细胞下Bcl-2蛋白水平低于1、1.5 g/L药物组(P<0.05),Bax表达与Bcl-2相反。结论:苦参碱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加快Hela凋亡,减少Hela细胞侵袭,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增加Bax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plumbag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随机设立空白组,TGF-β1刺激的模型组,TGF-β1+白花丹醌2.0μmol·L-1高剂量组,TGF-β1+白花丹醌1.5μmol·L-1中剂量组和TGF-β1+白花丹醌1.0μmol·L-1低剂量组,各药物与细胞孵育72 h后,采用RT-PCR检测各组HSC-LX2α-SMA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检测HSCLX2中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花丹醌作用72 h后,高、中剂量组HSC-LX2细胞中α-SMA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白花丹醌高、中剂量组对HSC-LX2细胞α-SMA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地抑制作用(P0.05),尤以高剂量组更明显(P0.01)。结论:白花丹醌能抑制HSC-LX2的活化和增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α-SMA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人参皂苷Rg3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低氧培养Hep-2人喉鳞癌细胞株,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顺铂),采用MTT法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人参皂苷Rg3对Hep-2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2细胞在人参皂苷Rg3作用下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RT-PCR技术检测HIF-1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Rg3对Hep-2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常氧和低氧条件下Rg3处理后细胞均阻滞于G0/G1期,低氧Rg3组凋亡率增加.Rg3不同氧供条件下均能下调因缺氧增加的HIF-1α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HIF-1α mRNA水平.结论:人参皂苷Rg3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缺氧条件下Rg3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是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11)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TGF-β_1刺激人肝星形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指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_1组及绿原酸高、中、低浓度组,以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α-SMA、Bax、Bcl-2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10μg/L TGF-β_1刺激HSC细胞后,HSC-LX2细胞中α-SMA、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绿原酸高、中剂量组细胞活力、α-SMA、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绿原酸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诱导活化的HSC-LX2凋亡,清除活化的肝星形细胞,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7)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U937细胞株增殖和凋亡,以及对该细胞株SALL4基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和CCND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芹菜素处理对数生长期的U937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LL4、c-Myc、和CCND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ALL4、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芹菜素处理组细胞碎片增多;细胞增殖受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凋亡率增加(P0.05)。芹菜素处理36 h后,U937细胞的SALL4、c-Myc、和CCND1 mRNA表达下调,SALL4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芹菜素对U937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ALL4和Bcl-2,活化Caspase-3,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Th2偏移、Treg细胞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纯度,使用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抗体(Anti-IFN-γ)诱导建立Th2细胞分化模型,DAPT及麻黄细辛附子汤干预24 h后收集上清及细胞,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RT-PCR检测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转录因子结合蛋白-3(GATA-3)、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Notch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bet、GATA-3、FOXP3、Notch1蛋白表达。结果 1)较之空白组,模型组IL-5含量升高,IFN-γ、TGF-β1含量降低(P <0.01);较之模型组,各给药组IL-5含量降低,IFN-γ、TGF-β1含量升高(P <0.01)。2)较之空白组,模型组Tbet、FOXP3 mRNA表达降低,GATA-3、Notch1 m RNA表达升高(P <0.01);较之模型组,各给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uman acute myeloid leukemia)U937细胞增殖、凋亡、黏附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937细胞,分别以0,10,20,40μmol·L-1槲皮素处理24,48,72 h,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槲皮素对U93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槲皮素10,20,40μmol·L-1组。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U937细胞凋亡情况;细胞黏附实验检测U937细胞黏附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U937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U937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937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槲皮素可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10,20,40μmol·L-1组明显升高U937细胞凋亡指数(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10,20,40μmol·L-1组明显降低U937细胞黏附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及MMP-2,MMP-9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U93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7,(7)
目的:探讨虎杖苷-桂皮醛对THP-1细胞痛风性炎症模型TLRs/My D8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MSU刺激THP-1细胞,模拟体外痛风性炎症模型,各药物与细胞共孵育24 h后,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LR2、TLR4、My D88、NF-κB及TRIF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TLR2、TLR4、My D88、TRIF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P-1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含量及TLR2、TLR4、My D88、NF-κB、TRIF mRNA和TLR2、TLR4、My D88、TRI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HP-1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含量及TLR2、TLR4、My D88、NF-κB、TRIF mRNA和TLR2、TLR4、My D88、TRIF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虎杖苷-桂皮醛可能通过抑制TLRs/My D88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抑制痛风性炎症。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20,(9)
目的探讨土槿皮乙酸通过调控PAX2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hRNA干扰技术构建PAX2低表达Hela细胞株,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h-PAX2组、土槿皮乙酸组、土槿皮乙酸+sh-PAX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String预测PAX2潜在作用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中β-catenin的定位。结果土槿皮乙酸可时间-浓度依赖地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各宫颈癌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与土槿皮乙酸对各细胞的IC_(50)均呈负相关(P0.05)。土槿皮乙酸可抑制Hela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土槿皮乙酸和低表达PAX2均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可降低Bcl-2、Cyclin D1、Survivin、MMP2、MMP9、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和升高BAX蛋白表达(P0.05),可使Hela细胞中β-catenin的进核量减少。结论土槿皮乙酸在宫颈癌细胞中抑制PAX2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细胞及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后,对NF-κB转录活性以及TLR7、TNF-α、IL-8、IFN-βmRNA的影响,探讨H3N2对体外感染细胞中TLR7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清热解毒中药毒热平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体外检测各组药物对293T、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H3N2感染293T细胞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为药物对照,检测毒热平注射液各浓度组细胞中NF-κB相对荧光素酶活性;H3N2感染A549细胞后,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LR7、TNF-α、IL-8、IFN-βmRNA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毒热平、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各浓度不影响细胞正常增殖(P>0.05)。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3N2感染组细胞NF-κB转录活性显著增高(P<0.01);与H3N2感染组相比,利巴韦林0.5μg/mL,清开灵1/128稀释组,毒热平1μg/mL,10μg/mL,100μg/mL组均可不同程度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逆酸枣仁汤合方对失眠大鼠海马GABAARα1、γ2及NKCC1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失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四逆散组、酸枣仁汤组、合方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模型组和正常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和体质量增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中GABAARα1、γ2和NKCC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海马中GABAARα1、γ2和NKCC1蛋白的表达。结果:四逆酸枣仁汤合方可以提高海马中GABAARα1、γ2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海马中NKCC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四逆酸枣仁汤合方可以通过调节失眠大鼠海马中GABAARα1、γ2和NKCC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来改善大鼠的睡眠节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UA(12.5、25、50μmol/L)组和顺铂(6μmol/L)组,每组设10个复孔。药物干预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增值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并计算Bax/bcl-2表达比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UA(25、50μg/m L)组和顺铂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G_0/G_1期显著增长、G_2/M期显著缩短,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bcl-2 mRNA表达显著下调且Bax mRNA显著上调、Bax/bcl-2表达比值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UA具有抑制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UA能够改变细胞周期以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第2组、第3组),qRT-PCR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1)各组24、48 h PPAR-γmRNA表达比较:24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48 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1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正常组24、48 h两时间点PPAR-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及第1、2、3组48h PPAR-γmRNA表达显著高于24 h PPAR-γmRNA表达(P0.01)。(2)各组24、48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GMC细胞24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GMC细胞48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独活香豆素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活性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筛选含药血清和Lactacystin的作用浓度和时间,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Lactacystin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吐温组、塞来昔布组、独活香豆素组。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IL-1β、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吐温80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经15%正常大鼠含药血清保护24h,5μmol/L Lactacystin处理24h后,细胞活力比正常对照组降低。独活香豆素组细胞OD值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的减少。而独活香豆素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独活香豆素含药血清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其下调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蛋白的含量和IL-1β、TNF-αmRNA的表达,抑制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祖师麻醋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丹丹  潘一峰  凌霜  杨晓露  许锦文  卞卡 《中草药》2011,42(6):1169-1173
目的研究祖师麻醋酸乙酯提取物(EAEDGC)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γ-干扰素(IFN-γ)和脂多糖(LPS)协同制备小鼠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生成量,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FRAP assay)测定细胞总抗氧化能力,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血红素加氧酶-1(HO-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COX-2、HO-1、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AEDGC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O的生成,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下调iNOS、IL-1β、IL-6、TNF-αmRNA及iNOS、p-ERK蛋白的表达,上调HO-1 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不影响细胞生长;但对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不大。结论 EAEDGC部分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NO的生成,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炎症介质和上调抗炎介质HO-1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