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5例放射性脑损伤MRI及MRS征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放射性脑损伤MRI与MRS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总结15例放射性脑损伤病例MRI表现(均经病理/随访证实),观察并比较病变部位、范围、增强表现及MRS分析结果。结果:本组病例放射性脑损伤病灶主要位于颞叶、脑干及小脑照射野白质内,多呈不规则花环样或结节样强化。3例MRS均显示Cho及NAA下降。放射性脑损伤MRI特点:有明确放疗史,神经系统症状于放疗后一定时期出现,定位与放射野吻合,多位于白质;无恶液质表现;有水肿及占位效应,MRS分析结果符合。结论:根据磁共振影像表现及MRS结果,结合放疗病史,可诊断多数放射性脑损伤;但不典型者仍应与肿瘤复发及脓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为我国十大癌症之一,以南方省市为好发地区,由于鼻咽癌的特殊位置和药物难以到达,所以,放疗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最主要手段。因目前科技发展水平限制。颅脑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放疗区域的一部分。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造成了颅脑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放射性脑损伤是其主要副作用之一。放射性脑病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在晚期,它也是不可恢复的损伤,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减少放射性脑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3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35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方法、耳前野上界、放疗剂量及颈部纤维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放射性纤维化,影响脑的血液供应;投照剂量越高,放射后时间越长,则纤维化越明显。16例CT增强扫描提示脑损伤侧大脑中动脉增粗不均。【结论】血管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使用面颈联合野,合理降低耳前野上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特别对复发再治患者采用超分割放疗将会降低放射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MRI技术广泛用于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研究。本文就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结构性和功能性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 cncephalopathy。REP)的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时5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脑损伤50例单纯发生于颞叶,病变累及双侧31例,单侧19例。MRI表现为:①弥漫水肿型18例:呈指状水肿灶,Gd—DTPA增强扫描无强化;②局灶性坏死型25例:表现为稍长T1长T2结节或团块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明显环形强化,呈皱缩状。花边状;③局灶性囊变型7例:增强后T1WI扫描囊壁无或有强化。脑干受损者6例,呈等或长T1长T2小病灶,增强扫描可见点状或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MRI能清楚显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的范围和程度,其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受到全脑照射后早期血脑屏障(BBB)的改变。方法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采用4MeV电子线作30Gy的单次全脑照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d、1周和1月时记录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T2加权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免疫组化分析海马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照射组照射后T1加权的信号强度降低,T2加权的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的增强率升高,脑组织EB含量在照射后6h、1周和1月时及照射后6h VEGF表达较假照射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后早期,VEGF表达上调,BBB通透性增加,导致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计脑电图EEG检测作为早期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78例首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与1~5年的EEG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放疗后3个月EEG异常105例(占60%),追踪观察至结束(5年),其中11例出现脑损伤的患者EEG持续异常或进展,且放疗剂量与EEG异常和放射性脑损伤相关(P〈0.001)。结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的EEG持续异常或进展与放射性脑损伤相关联,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EEG动态测评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MRI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的MRI扩散加权成像的改变。方法选取6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正常表现患者作为放疗后无损伤组和3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颞叶损伤患者作为颞叶损伤组。进行常规MRI T1WI、T2WI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别测量颞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然后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鼻咽癌放疗后无损伤组和放射性颞叶损伤组的平均ADC值(ADCav)分别为(0.82±0.08)×10^-3、(0.76±0.12)×10^-3和(2.08±0.33)×10^-3mm^2/s。放疗后无损伤组的ADCav值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放射性损伤组的ADCav值分别大于正常对照组和放疗后无损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尽管MRI T1WI、T2WI显示颞叶正常,但ADCav值减小,反映受照区域水分子的弥散能力降低,可能与细胞毒性水肿有关。当出现放射性脑损伤后,ADCav值明显升高,反映损伤组织水分子的弥散能力增加。DWI为放射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提前干预性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普(1H—MRS)在脑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性脑损伤和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及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经普通放疗后、在常规MRI图像上发现原肿瘤部位周边照射野内或照射的高剂量区内有新的异常强化灶的脑星形细胞和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2.9岁;星形细胞肿瘤16例、脑转移瘤6例。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cv/I 1.5T超导型MR装置,MRS数据的搜集应用配置屏蔽梯度和鸟笼形头部线圈的1.5T超导型磁共振仪(signa;GEMedicalSystems;Milwaukee),多体素1H—MRS采用PRKSS序列。结果放射性脑损伤的氮一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酐(cr)下降或消失,NAA/Cr比值与Cho/Cr比值均下降,脑肿瘤复发Cho上升,NAA明显下降。Cho/Cr、Cho/NAA在脑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间NAA/C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质子MRS对脑肿瘤放射治疗后的脑损伤及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综合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脑损伤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 Because nasopharynx is near to base of skull,radiation therapy might cause radiating brain injury that will influence patient's life quality.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上运动神经元受累情况。方法36例ALS患者和36名无神经系统异常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行头颅常规MRI、DTI和1HMRS。分别测量双侧大脑脚及内囊后肢3/4处各向异性分数(FA)值、NAA/Cr值和Cho/Cr值。结果ALS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FA值、NAA/Cr值明显降低,Cho/Cr值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分析36例患者的DTI和MRS,其中FA值异常26例(占72.2%),MRS异常有32例(占88.9%),二者结合显示异常有34例(占94.4%)。结论DTI和MRS结合可以明显提高ALS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放射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将124例放疗时有放射性损伤性口腔炎、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放疗期给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健康指导。放疗后及放疗后3个月分别对2组患的门齿间距进行测定。治疗组总有效率49例,有效率75.8%,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防止其器官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将124例放疗时有放射性损伤性口腔炎、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放疗期给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健康指导。放疗后及放疗后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的门齿间距进行测定。治疗组总有效率4例,有效率75.8%,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防止其器官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特征性影像学表现[1]。常规CT和MRI发现脑组织水肿、脱髓鞘等改变时病程往往处于晚期,治疗效果较差且难以逆转[2]。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以自体血作为内源性对比剂,可实现非侵入性脑灌注成像[3-4]。本研究对首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行ASL扫描,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脑血流量(CBF)变化,探讨ASL成像对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男 ,5 5岁。 5 a前因涕中带血 ,右耳鸣、听力下降 ,在本院耳鼻喉科穿刺活检 ,诊断为鼻咽癌 ,而后在外院以直线加速器行外放疗一疗程 ,共 2 0 d余 ,放疗总剂量 40 Gy,治疗后无不良反应 ,能从事正常工作。近 2个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入院。查体 :右耳听力下降 ,气导小于骨导 ,伸舌略左偏 ,左下肢肌力 级 ,膝腱反射活跃 ,余查体无异常。颅脑 CT平扫示右颞叶大片低密度水肿区。 MRI示右颞、顶、额叶呈长 T1 、长 T2 异常信号病灶 ,边缘不规则 ,增强扫描于右颞叶见一约 4.3 cm× 3.2 cm× 3.1cm异常不规则对比增强灶 ,边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其神经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从2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5例于治疗前、后进行常规T1WI平扫及DTI扫描,将影像学数据与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以高压氧组MMSE评分[(22.75±3.50)分]、MoCA评分[(21.47±3.39)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对照组脑白质差异区各向异性分数值(FA)与MMSE评分、MoC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高压氧组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左侧上纵束FA值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5)。 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常规认知训练能进一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左侧上纵束等脑白质区结构与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脑水肿的应用价值及其与AQP-4的相关性.方法 制备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30头,按缺氧缺血后时间2,6,12,24,48,72 h平均分为六组;假手术组5头.观察两组各时间点的DTI及AQP-4表达的时程变化.结果 在新纹状体区域,细胞水肿持续至72 h,ADC值减低,在24 h达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2,P<0.05);ADC值与AQP-4免疫组化OD值变化呈线性正相关(r=0.875,P<0.05).在周围脑实质区域,缺氧缺血后6 h出现细胞毒性水肿,而后至72 h血管源性水肿占主导,ADC值短暂下降后升高,48 h达到最高值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5,P<0.05);ADC值与OD值变化趋势一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05,P>0.05).FA值逐渐减低.结论 DTI能够监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脑水肿的变化过程;ADC值变化与AQP-4表达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鼻咽癌单程与再程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脑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780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鼻咽癌单程与再程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脑损伤情况。结果:再程放疗患者的REP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程放疗患者,P0.05;单程放疗REP患者与再程放疗REP患者病变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程放疗REP患者总潜伏期、颞叶型潜伏期与脑干型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再程放疗REP患者,P0.05;单程放疗REP患者与再程放疗REP患者偏瘫、记忆下降、头痛、头晕、言语不清、肢体乏力等症状及体征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再程放疗有较高的REP发生率,且发生较快,因此不能盲目追求大范围高剂量的治疗,必须重视首次放疗效果,严格控制再程放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患者54例,根据MRI信号表现不同分为慢性梗死灶组15例、慢性缺血组39例,均行MRS及DTI检查,测量病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DiffusionCoefficient,DCavg)以及肌醇(Myoinositol,MI)、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c,NAA)代谢值。结果:慢性缺血组FA、DCavg以及Cr、NAA、MI、Cho值与慢性期梗死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正常脑白质组FA、Cr、NAA、Cho值均高于病灶组,DCavg低于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中FA、Cr、NAA、Cho、DCavg等指标的改变能反映神经髓鞘功能的损伤和结构的微观改变,联合MRS、DTI检测利于对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结构及代谢产物的改变。方法 收集T2DM患者(T2DM组)和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各30例,行MRS及DTI检查,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ADC值与FA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的含量,计算NAA/Cr、Cho/Cr、Cho/NAA比值,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T2DM组左、右侧半卵圆中心ADC值升高(t=9.51、2.06)、FA值降低(t=6.08、3.67)、NAA/Cr值降低(t=3.06、2.31)、Cho/NAA升高(t=5.68、2.24),左侧半卵圆中心Cho/Cr升高(t=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TI联合MRS可反映T2DM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局部神经纤维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异常改变;DTI联合MRS技术可早期发现由T2DM引发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