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静  经莉  胡增艳  朱翔翡  杨莹  陆晓媛 《安徽医药》2016,37(11):1367-1370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奈达铂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奈达铂组与对照组患者短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缩小[(5.3±0.9)vs(3.2±0.6),(5.2±0.8)vs(3.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奈达铂组患者治疗后Ⅰ~Ⅱ级恶心呕吐(36.7% vs 70.0%)、贫血(16.7% vs 40.0%)、肾功能损害(10.0% vs 36.7%)发生率较低,Ⅰ~Ⅱ级血小板降低(56.7% vs 30%)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类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SCNE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1~123个月),随访期内死亡65例。SCNECC患者3年和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46.5%和31.2%,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3个月。随访期内71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3年和5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5.3%和30.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NECC患者的预后与分期、根治性手术/放疗+系统性化疗以及≥4个疗程的化疗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成分及化疗方案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中,分期越早的患者预后越好;实行根治性手术/放疗+联合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姑息性放疗或化疗者;化疗疗程≥4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好,且当化疗疗程提高到6个疗程时,预后可进一步改善。紫杉醇+顺铂/卡铂化疗组与顺铂+依托泊苷化疗组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SCNECC患者预后较差,分期越早,则预后越好;早期SCNECC主要行手术+系统性化疗,晚期SCNECC以同步放化疗+系统性化疗为主;给予≥4个疗程的化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较有意义,若患者可耐受,建议给予6个疗程化疗;可考虑以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替代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或术后复发性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转移性或术后复发性胃癌患者,分为塞来昔布+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OX-2阳性亚组的生存情况,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76例,塞来昔布+化疗组89例,单纯化疗组87例。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OS(P=0.59)和中位PFS(P=0.7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塞来昔布+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中位OS为14个月,单纯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塞来昔布+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中位PFS为7.5个月,单纯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为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恶心最为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化疗可延长COX-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OS和PFS,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靶向联合化疗对EGFR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确诊的64例EGFR基因检测阳性的Ⅲb/IV期肺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靶向联合化疗组(33例)与常规化疗组(31例),同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按照其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分为3个亚组(19外显子突变组、21外显子突变组、20外显子突变组)。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采用EGFR受体酪氨酸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常规化疗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不同位点远期疗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靶向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常规化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联合化疗组中,不同外显子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之间靶向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不同位点基因突变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5年8月陕西省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病历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化疗方案,21 d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1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Ⅰ度和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度和Ⅳ度的不良反应中,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SF-36量表中各项评分差值间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46.67%(21/45),对照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42.22%(19/4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相当,但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胃肠道、肝及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相关回顾性病例收集研究,探究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是否具有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化疗方案的疗效,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方法 调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在福州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接受GP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医疗记录,纳入78例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48、0.012),对疾病缓解率和不良反应风险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晚期NSCLC患者中,G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可能提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曲珍  徐圣秋  王轩 《肿瘤药学》2023,13(4):449-454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及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关系。方法 选取某医院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入院后24 h内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化疗前静脉采血2 mL,采用地高辛原位杂交试剂盒进行杂交染色,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GSTP1基因型,对比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经mFOLFOX6/XELOX方案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NCI-CTCAE)进行毒副反应评估。结果 (1)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部位、ECOG评分、化疗方案、伴发慢性病、奥沙利铂剂量等病理生理及药物因素与GSTP1基因型分布及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2) CIPN具有剂量累积性,奥沙利铂累积剂量高者CIPN发生率较高(P<0.05)。(3) GSTP1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05%、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GSTP1野生型患者CIPN、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突变型患者(P<0.05),其余不良反应(乏力、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各基因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70例患者CIPN发生程度较轻,无4级以上CIPN。GSTP1基因多态性与CIPN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 GSTP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生理因素、化疗疗效无关,与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CIPN的发生相关。检测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CIPN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应用替吉奥(或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或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lsevi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95% CI)表示。结果 共纳入6项RCT,332例老年胃癌患者,其中2项RCT为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组,4项RCT为单药治疗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应用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后疗效相当(RR=1.10,95% CI:0.84~1.45,P=0.49);亚组分析(单药组),纳入4项RCT,213例患者,结果显示单药组替吉奥与卡培他滨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RR=1.19,95% CI:0.81~1.74,P=0.92),但替吉奥组3度以上手足综合症(HF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卡培他滨组(RR=0.11,95% CI:0.01~0.87,P=0.04)。结论 无论是否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替吉奥在老年胃癌患者中在有效率方面与卡培他滨疗效相当,替吉奥单药组3度以上的HFS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替吉奥是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较佳选择。但由于研究例数较少,该结论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选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第1、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亚叶酸钙,200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滴注完成后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莲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CB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降低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胃癌抗原(CA724)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A199、CEA、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Meta分析评价替吉奥单药或联合铂类系统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以替吉奥单药或联合铂类方案系统化疗为观察组,紫杉醇、多西他赛及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铂类化疗方案为对照组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Man 5.3.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5项研究,共3977例患者。有效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OR=0.97,95% CI(0.83,1.13),P=0.66;疾病控制率:OR=1.11,95% CI(0.92,1.32)P=0.27]。在安全性上,即降低多种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选择系统化疗方案时,可推荐使用替吉奥单药或联合铂类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美罗华联合化疗背景下,放疗对局限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017年收治的93例Ⅰ-Ⅱ期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仅接受美罗华联合CHOP或CHOP类似方案化疗的38例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将接受化疗+巩固放疗的55例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局部区域控制率(LRC),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患者随访中位时间47个月,3年存活病例67例。单纯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3年PFS分别为76.1%和94.2%(P=0.036),3年OS分别为78.6%和96.0%(P=0.032),3年LRC分别为83.1%和98.1%(P=0.015)。其中62例化疗后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单纯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3年PFS、OS和LRC分别为87.8%和97.6%(P=0.164)、93.8%和97.4%(P=0.522)、87.8%和100.0%(P=0.028)。进一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化疗疗效未达CR是P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和化疗疗效未达CR是LRC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症状、化疗疗效未达CR是患者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年龄>60岁、化疗疗效未达CR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化疗疗效未达CR和未放疗是LRC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Ⅰ-Ⅱ期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为主的化疗后的巩固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OS和LRC,但仍需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ⅢB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治疗的ⅢB和Ⅳ期NSCLC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吉西他滨和卡铂化疗对照组与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化疗观察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9.6%和77.4%;对照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5.8%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和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41.5%、37.7%和4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2%、62.3%和69.8%(P<0.05)。观察组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和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8.4月,肿瘤进展时间5.3个月,1年生存率26.4%;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7.7月,肿瘤进展时间4.2个月,1年生存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ⅢB和Ⅳ期NSCLC,可以降低化疗药的血液学毒性,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田珺  权循凤  王秀梅 《安徽医药》2016,37(7):798-801
目的 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PC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及化疗科收治的4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相匹配的癌旁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接受PC方案化疗,并评价其近期疗效。分析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及癌旁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PC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Z=-2.641,P=0.039),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评分、癌组织分化和肝转移无相关性。4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无完全缓解病例、14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0例进展,客观缓解率为31.8%,疾病控制率为77.3%,miR-192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rs=-0.125,P=0.027)。结论 miR-192水平可以预测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PC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伟志  刘旭 《肿瘤药学》2022,12(3):391-395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4月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且采取化疗措施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观察组患者疾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0.001、0.003);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 vs. 7.69%, P=0.017),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秀云  周颖  吴大保 《安徽医药》2016,37(11):1329-1332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多西他赛在ⅠB2期及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2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紫杉醇组(62例)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多西他赛组(60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3周后评估局部疗效,随即手术。结果 紫杉醇组和多西他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68%(37/62)、53.33%(3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引起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多西他赛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脱发、肌肉关节疼痛、恶性呕吐等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手术切除率为90.32%,多西他赛组手术切除率为95.00%,术后病理检查紫杉醇组淋巴转移9例(15.79%),多西他赛组淋巴转移11例(1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有效、低毒副反应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为患者赢得手术机会,其疗效与紫杉醇相似,但在过敏反应、神经毒性方面明显低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SOX方案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58例胃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3.33%,疾病临床控制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6.43%,疾病临床控制率为85.72%。两组总有效率、疾病临床控制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7个月;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9个月。两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均有好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疲倦、疼痛、恶心呕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色功能、食欲丧失、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SOX方案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精干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研究组给药方案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 FOLFOX4方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67.5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能够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顺铂或奈达铂与紫醇联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2月在宁强县天津医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按照使用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顺铂组和奈达铂组。顺铂组采取TP化疗方案,奈达铂组采取TN化疗方案,对比两组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 顺铂组的有效率为79.26%,与奈达铂组的82.05%相比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5),但两组间Ⅲ~Ⅳ级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和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的治疗费用与顺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或奈达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于宫颈癌辅助化疗的疗效相似,奈达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比顺铂更低,骨髓抑制尽管增加但仍可控,采用奈达铂化疗较顺铂缩短了住院时间,且住院费用并无明显增加,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患者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实施化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研究对象收集时间2013年1月—2015年7月,根据化疗方案分为A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60例、B组(丝裂霉素+顺铂+5-FU治疗)60例,两组患者均经行3~5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化疗结束后2周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的水平,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4.21%,B组为67.86%,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49%与B组患者的92.86%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且A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低于B组(P<0.05)。术后1、2、3年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9.0个月显著的长于B组患者的2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丝裂霉素+顺铂+5-FU,但是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提高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7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使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输注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糖盐水水化,0.9%氯化钠溶液100 mL分别稀释多西他赛注射液及顺铂注射液,37.5 mg/m2,先缓慢注入稀释后多西他赛,间隔30 min再注入稀释后顺铂。灌注化疗间隔3周,共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每2周用药1次,直至患者不耐受或病情进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较化疗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增加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且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资料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