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泌尿生殖系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明显示上升趋势。CT的泌尿生殖系慢性感染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作为一种细胞内感染性疾病,CT侵人宿主的过程和机制,侵人后CT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与CT的致病性有密切联系。CT感染的无症状性特征使CT感染的筛查和抗生素治疗对控制CT流行极为重要。就上述3方面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又称为肝吸虫)的生活史过程中需要有二个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2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因此淡水鱼虾的感染率、感染度与人群的感染及肝吸虫病的流行密切相关,控制淡水鱼虾的肝吸虫感染,防止保虫宿主粪便入水,是阻断肝吸虫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新沂市华支睾吸虫在自然界传播流行情况,作者于2006年对新沂市自然界华支睾吸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怀远县人群钩端螺旋体感染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流行病学方法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感染率流行季节高于非流行季节(9.00∶0.96),均为黄疸出血群。宿主动物鼠种构成较以往发生明显改变,黑线姬鼠占84.02%,鼠密度秋季高于春季(10.54∶8.63),鼠带菌率秋季高于春季(24.53∶4.54),感染菌群与人一致。结论怀远县钩体病流行菌群由1970年代波摩那群更迭为黄疸出血群。主要带菌宿主动物由猪改变为黑线姬鼠,鼠感染菌群更迭与人感染情况吻合。今后应加强宿主动物调查和人群钩体病疫情调查研究,掌握流行动态,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治对策,防止黄疸出血群钩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的发生与传播是病原体与宿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是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除,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感染的过程[1].在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时,为简单起见,首先假设所有的研究个体均位于一个封闭的体系之内(enclosed system),没有外界个体进入,也没有内部个体逸出.  相似文献   

5.
一、预防对策现已证明HIV 存在于AIDS 患者的血液、精液、分泌液及血液制剂中,宿主为T_4淋巴细胞,但无细胞感染也成立。迄今为止,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其传染途径仅限于性接触、借助血液及其制剂传播,直接入血感染细胞,如果无HIV 侵入则不会感染,尚无通过空气、飞沫、食物传染,更无单纯  相似文献   

6.
[目的 ] 了解 1999年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病特点和规律 ,宿主动物对发病的影响。 [方法 ] 对本市HFRS病例、动物种类分布、病原感染和人群隐性感染等进行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 [结果 ] 本市HFRS有冬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 ,夏季发病有增加趋势。健康人群隐性感染为 2 .0 3 % ,野外和室内鼠类密度分别为2 .32 %和 1.42 % ,室内动物感染HFRS病毒率为 4.40 % ,野外动物感染率为 2 .43%。 [结论 ] 夏季HFRS发病增加与宿主动物带病毒率有关 ,应加强夏季流行前灭鼠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发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力。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宿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小,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发生,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个别寄生虫病的分布有明显地域性。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因此,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接触此类疾病较多,为使大家对此类疾病能够有更好的认识,本刊特组织相关专家对华支睾吸虫病、蛔虫病、囊尾蚴病、蛲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相关介绍,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辽宁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趋势、分布规律及人群的感染状况和感染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治华支睾吸虫病有效措施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5-10月在辽宁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地区采集易感人群粪便标本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和中间宿主进行监测,并随机入户调查感染因素.结果 辽宁省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3.48%;不同年龄人群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71~80岁人群感染率最高(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9,P=0.010);不同民族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朝鲜族感染率最高(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85,P<0.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感染率最高的为文盲(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二中间宿主中麦穗鱼感染率最高(54.36%);人群的不同健康行为对人群感染患病率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患病率与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健康行为密切相关;中间宿主中麦穗鱼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在宿主和媒介体内的共生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捕鼠166只、采螨3829只,用组织细胞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宿主和媒介体内分离和检测HV和OT病原体,以及HV-RNA、OT-DNA.结果 其中,捕获的105只黑线姬鼠中HV阳性3只,OT阳性2只,HV、OT同时阳性2只;41只褐家鼠中HV阳性2只,OT阳性1只,HV、OT同时阳性1只.从15份双重感染HV和OT阳性鼠体螨中分离到HV病原体2株,OT 2株,同时分离到HV和OT有1份.结论 HV和OT可同时自然感染并共生于宿主(鼠类)体内,而HV和OT能否同时感染媒介(恙螨)尚待证实.研究结果对HV和OT的流行和预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上游区域内斯氏并殖吸虫病分布及流行趋势的影响,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区域内采获溪蟹镜检囊蚴,检查动物体内斯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情况,收集既往资料与现场肺吸虫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人群肺吸虫感染。观察和分析大坝加高后人类行为、局部环境的改变对中间宿主孳生的影响。[结果]大坝加高后环境因素、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对肺吸虫中间宿主的孳生有较大的影响,局部流行的区域已不具备中间宿主孳生所需的环境,水位的提升可形成更多的溪沟和山涧,有利于螺和溪蟹的孳生。调查显示人群感染率为12.98%,经防治人群肺吸虫和中间宿主囊蚴感染率都有较大幅度降低。[结论]汉江中上游十堰地区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斯氏并殖吸虫在局部范围的孳生环境和流行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动物宿主肺吸虫囊蚴的感染及人群感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实施,汉江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肺吸虫病的疫源地也将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CT)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易侵袭生殖泌尿道黏膜上皮细胞,其感染可无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但易反复迁延造成进行性、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引起输卵管性不孕、输卵管妊娠、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等疾病,国内外学者对CT感染的抵抗机制做了不少研究,表明:宿主的遗传基因型、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对CT感染的调节,机制极其复杂,仍有大量未明机制,现对其做一综述,为CT感染的防治及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巨摩郡田富镇地区臼井沼的局部自然感染钉螺孳生地,一年间的钉螺(包括幼螺)自然感染率为3.9~4.7%。笔者等对该流行区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感染血吸虫的机制及保虫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进行了调查,这次进行了钉螺感染血吸虫的性别比例的调查。方法是:把从臼井沼采取的感染螺压碎,以一只螺获得的尾蚴分别感染一只小白鼠,20~25日后解剖,检查虫体的性别比例。从46只自然感染螺得到的尾蚴感染的46只小白鼠中,有37只(80.43%)阳性,其中雄虫单性寄生的16只(43.24%),雌虫单性寄生的17只(45.95%),雌雄两性寄生的4只(10.81%),即单性寄生的(90%)非常高,雌雄两性寄生的(10%)很低。该地域内,钉螺的血吸虫感染一般地说,一只钉螺被复数的血吸虫毛蚴侵入者少,大部份为一条毛蚴侵入。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深圳市散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和疫源地分布,及其主要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方法 在深圳市12个不同生态环境地点调查广州管圆线虫不同宿主分布和感染情况,采用匀浆沉淀镜检法对各调查点捕获的中间宿主进行解剖,以确定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和感染度.用鼠笼捕获鼠类,解剖鼠体,在鼠心脏和肺动脉血管寻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从野生螺体内分离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进行实验室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循环,完成实验室生活史的循环证实现场调查的结论.结果 在12个调查点中有4个区域发现褐云玛瑙螺阳性,分布在深圳市西南部,感染率平均为31%,螺的感染度与其体重相关,螺体重≥55 g的个体平均感染度显著性高于<55 g的个体(P<0.05);阳性螺区域终末宿主褐家鼠和黄胸鼠均有感染,感染率平均为12%,雌鼠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雄鼠(P<0.01).结论 深圳市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内广州管圆线虫在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之间广泛传播,自然疫源地是深圳市散发广州管圆线虫患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下称 EHF)的发病已经由农村侵入城市,由散发已蔓延成高发流行区。为了探讨城市疫区的成因和流行病学特征,几年来将多次的动物宿主调查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病毒是有严格宿主特异性的负链RNA病毒,但在禽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其基因片段与猪流感或人流感的基因片段发生重配,可获得跨宿主传播的能力,由禽传播给人,并在人间流行,从而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事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对禽流感病毒适应性进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基因进化规律,为预防禽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不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及宿主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安徽省不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对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主要宿主感染情况及带菌率、菌群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地理区划人群感染率及流行菌群均不相同 ,皖南山区出现菌型更迭现象。结论 淮河长江流域自然人群隐性感染率下降 ,宿主动物均有带菌 ,疫区仍然存在 ;皖南山区与七十年代持平 ,并发现新的菌型 ,是九十年代重点疫区 ,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人群和宿主动物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诊断病例、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进行抗体测定.采集临床诊断病例血液和鼠、蛙、猪肾、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结果]2005~2008年全省累计发生钩体病1316例,死亡11例,除攀枝花市、德阳市、甘孜州和阿坝州外,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病人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自然人群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澳州群为主,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钩体. [结论]近几年我省钩体病处于最低发病水平,主要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病人感染主要菌群基本一致,主要流行菌群稳定.但培养分离出钩体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高山姬鼠,而不是黑线姬鼠.因此,钩体病监测仍不能放松,需密切注意主要传染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与健康》2013,(6):56-56
1禽流感与常说的“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等是什么关系? 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可以自然感染不同的生物体,包括鸟类、人类、猪、马、水貂、雪貂、海豹、鲸等。当自然宿主是水禽和其他鸟类时,称为禽流感。当流感病毒感染人类时,按照流行范围、程度以及病毒自然宿主的不同,可分为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和人感染动物流感(如禽流感)。我们常见的是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汉坦病毒宿主动物生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生在欧亚大陆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 ,HFRS)和美洲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syndrome ,HPS )是由汉坦病毒(Hantaivrus ,HV)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病流行取决于宿主动物的生态学、环境因素变化、人的行为及流行毒株的特点 ,其中环境条件变化引起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及行为的改变是疾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因此 ,掌握HV宿主生态学特点及其与生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类HV感染的流行和危险因素 ,对预测疾病流行及其防制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3年 ,在美国西南部暴发HPS…  相似文献   

20.
噬菌体裂解系统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896年,Hankin描述了一种可以限制霍乱流行、传播并有抗菌活性的物质-抗霍乱弧菌素,随后Gamaleya在枯草杆菌中发现了类似现象[1].噬菌体分别由Twort于1915年和Felix d'Herelle于1917年独立发现[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特异性病毒,即具有不同特性的、显示出长时期多种变异、适应和分化特征的超微生物.其中95%是双链DNA有尾噬菌体;其他少数噬菌体的颗粒大小、蛋白外壳和生活周期等差别很大.大多数噬菌体导致宿主细胞裂解,丝状噬菌体f1和M13等并不裂菌.噬菌体对其宿主的破坏作用很早就用于杀灭致病菌的研究.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对多种耐药性病原菌进行了很多探索性噬菌体治疗研究,现已有数百例关于噬菌体成功治疗人体感染的文献报道[3].噬菌体活体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寻找安全可靠的替代治疗方案,噬菌体裂解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