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经后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为了解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探讨其病理生理过程 ,对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绝经 1年以上的子宫出血 14 9例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95年 6月~ 1998年 12月 ,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共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 14 9例 ,年龄 4 8~ 78岁 ,平均 6 3岁 ,自然绝经 1~ 2 7年 ,除外阴道、宫颈、尿道和肛门出血 ,全部患者做子宫内膜活检及 (或 )子宫切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2 结果2 .1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分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19例 (79.87% ) ,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31例 …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子宫出血指绝经 1a后出现的子宫出血 [1 ] ,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 ,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的 80 %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妇产科门诊 15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3年 1月 ,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 150例 ,年龄 46岁~ 73岁。自然绝经1a~ 2 0 a,均除外阴道、宫颈、尿道、肛门出血。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分段诊刮和病理检查。2 结  果2 .1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类 功能失调性子…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病症之一。为了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对1996年1月~2001年10月诊断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6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绝经至第一次阴道流血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33年;绝经年龄39~57岁,平均48岁,以50~60岁发病率最高,最低发病年龄46岁,最高发病年龄78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均阴道出血,多伴白带增多,部分伴下腹胀痛,因内分泌因素影响者多伴乳房胀痛不适。1.2方法1.2.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初诊病例常规宫颈刮…  相似文献   

4.
孔令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95-1396
绝经后阴道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原因很多,本文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0岁以上妇女152例,42~49岁54例。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血性白带、周期性出血.绝经距出血时间1~30(平均10.8)年。1.2方法:均采用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根据出血部位。36例行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合B超,子宫内膜厚度在0.5mm以上者,122例行子宫内膜诊刮活检,均以病理检查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绝经后阴道出血越来越受到老年妇女的重视。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 ,对预防子宫内膜癌起到了积极作用。自 2 0 0 3年 1月至今共收治了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13例 ,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3例患者 ,年龄 37岁~ 88岁 ,其中 5 0岁~ 5 9岁患者占 5 8.2 % ,绝经时间为 1a~ 4 8a,绝经年龄 36岁~ 5 9岁。无老年阴道炎患者。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 ,部分患者行阴道涂片、阴道镜及 B超检查 ,95例行诊断性刮宫术。2 结  果2 .1 病理检查  113例患者中 ,功能性病变 39例…  相似文献   

6.
文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884-884
收集从1991年8月~2001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由病理复查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0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41~72岁,平均55岁,绝经年龄40~56岁,平均49岁,从绝经到初次阴道出血的间隔时间为1~30年,平均8.7年,就诊前出血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4年,均除外尿道及肛门出血。1.2临床表现:血性白带19例,接触性出血12例,阴道出血72例。1.3诊断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辅以盆腔B超,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颈管刮片、宫颈息肉摘除、宫颈组织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及妇科手术证实,均送病理检查。2结果2.1病变分类:103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类寿命延长,绝经后妇女总人数增加,绝经后子宫出血绝对数不断上升。为探讨出血原因,对1999~200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1999-06~2004-06门诊及住院患者。自然绝经均在1年以上,最长绝经时间25年,年龄最小4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0岁。1.2方法所有病例均作B超(了解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和诊断性刮宫术,宫内刮出物病理分类检查。2结果2.1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1例(60.3%),萎缩子宫内膜5例(7.35%),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 13 6例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的患者 ,进行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涂片 ,宫颈活检 ,诊断性刮宫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 造成出血的原因有 :慢性宫颈炎 2 6例 ,阴道炎 2 2例 ,子宫内膜炎 16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3 7例 ,恶性肿瘤 8例 ,良性肿瘤 2 1例 ,宫内节育环 6例。结论 绝经后炎症引起出血占首位 ,功能性子宫出血居第二 ,肿瘤造成的阴道出血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李惠琼 《云南医药》1999,20(2):109-110
本文总结了1994年7月至1997年7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32例。对出血原因及诊断分析讨论如下。资料与方法32例病人年龄为50~70岁,平均58岁。绝经距发生子宫出血的年限为1~22年,平均8年。32例中生理性绝经30例,手术后绝经2例。32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阴道出血48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 ,为探讨引起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 ,我们对 1 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7月诊治的 48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 ,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83例病人均为自然绝经 1年以上 ,最长35年 ;就诊时年龄 43~ 78岁 ,其中 50~ 59岁病人 2 61例(54 0 3 % ) ;绝经年龄 41~ 60岁 ;出血距初诊时间 1 0d至 1 2个月不等。主要症状 :绝经后阴道出血 ,多为不规则少量出血 ,白带血染及接触性出血。1 2 方法 全部病人均行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部分病人行阴道镜及阴道B超检查。老年性…  相似文献   

11.
我所于1995年3月~10月,在本县8个乡镇妇科病普查工作中发现绝经后子宫出血408例,为探讨其出血原因,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8例,年龄43~78岁。绝经至子宫出血的时间为绝经期限,绝经期限最短1年,最长30年。其中绝经1~5年247例,6~10年61例,11~15年42例,16~20年31例,ZI~25年16例,25年以上11例。全部病例行常规妇科检查并经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或/和宫颈活检,病理检验诊断。结果本组40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分段诊刮或/和宫颈活检病理检验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84例,占20.6%;分泌期子宫内膜11例,占2.7%;子宫内膜增…  相似文献   

12.
唐春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80-1581
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5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57例 ,年龄40~70岁。本组患者绝经至入院时间平均为11 7年。主要是阴道出血 ,其中伴阴道分泌物增多4例 ,腹部肿块或腹胀绞痛8例 ,阴部肿块脱出4例 ,外阴瘙痒19例。凡经手术的标本和诊刮的子宫内膜组织均送病理检查 ,并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 ,另辅以B超、宫腔镜、阴道镜检查及血清肿瘤指标的测定等。1 2绝经后阴道出血分别为良性包括各种妇科炎症23例 ,内膜息肉9例 ,子宫脱垂4例 ,良性肿瘤 (卵巢赘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36例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的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造成出血的原因有:慢性宫颈炎26例,阴道炎22例,子宫内膜炎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37例,恶性肿瘤8例,良性肿瘤21例,宫内节育环6例。结论:绝经后炎症引起出血占首位,功能性子宫出血居第二,肿瘤造成的阴道出血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4.
何洁仪  罗一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6-194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宫腔镜检查病理确诊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95.6%,其次为子宫内膜癌。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时间与恶性肿瘤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6.6%。结论:用宫腔镜协助下刮宫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诊断子宫内膜癌、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目前一种妇科诊治宫内病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患者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排除了阴道出血来自阴道及宫颈,最后以宫腔全面诊刮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良性病变占多数达78.33%,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占首位58.33%,恶性病变占21.67%.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多见,多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恶性病变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王晓君  钟丽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02-2802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患者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排除了阴道出血来自阴道及宫颈,最后以宫腔全面诊刮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良性病变占多数达78.33%,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占首位58.33%,恶性病变占21.67%.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多见,多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恶性病变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 PMB)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我院自1992年8月~2000年6月收集了妇科门诊绝经后阴道出血187例,现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7例均为自然绝经1年以上,最长20年,平均6.1年,年龄43~65岁,平均59岁,绝经年龄40-57岁,平均50.2岁,多数为不规则出血,白带血丝或接触性出血,个别出血量多于月经量。1.2 有关疾病:其中良性疾病86例,占46.0%;非器质性疾病74例,占39.6%;恶性疾病27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官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就诊的4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灶针对性地进行诊刮,摘除或电切。组织物送病理检查。结果非器质性病变(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或单纯性增生)导致的出血,共23例占48.94%;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导致的出血,共20例占42.55%;子宫内膜癌即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4例占8.51%。结论由于官腔镜的高度准确性与病人的可接受性,门诊的诊断性官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最佳选择,是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的可靠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广杰 《首都医药》2012,(24):25-26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postmenopausal uterus bleeding,PMB)的病因,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96例,行宫腔镜检查术,检查后常规刮宫或直视下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分析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阳性预测值为96.55%(84/87),子宫恶性肿瘤阳性预测值为83.33%(5/6)。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0.04%。结论宫腔镜检查术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最有效的方法,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送病理.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