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乌头的研究 Ⅷ.黄草乌根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龍  朱任宏 《药学学报》1965,12(3):167-170
从云南黄草乌根中分得三种生物碱,其中两种暂称为黄草乌碱甲及乙.甲碱C33H47O9N,熔点为182-184℃;乙碱C21H33O4N,熔点为184-185℃;和另一微量生物碱,熔点151-152℃.其中甲碱为主要成分,经官能团测定后,定其示性式为C19H21(OH)2(OCH3)4-(CH3OC6H4COO)(N-C2H5).  相似文献   

2.
从北乌头根中曾经分离得到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和北草乌碱。除这些碱外,本文作者从北乌头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两种新的生物碱Lepenine(1)和Ddenudatine(2)。作者取自然干燥的北乌头地上部分(250g),用甲醇(3×1L)提取,提取物蒸干。残渣用0.5mol/L HCl(100ml)溶解,过滤,调节pH至8.5,滤出的沉淀物经干燥,得0.9g生物碱。混合物进行氧化铝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洗脱,逐渐增加甲醇比例。洗出物用TLC检查(氯仿-甲醇-丙酮-氨水42:50:8:5)。R_f值为0.2的洗脱液部分蒸发,残渣用甲醇-丙酮(1:1)重结晶,得到45mg生物碱(1),R_f值为0.25的部分用正已烷-丙酮(1:1)重结晶得到28mg生物碱(2)。  相似文献   

3.
中国乌头的研究Ⅶ.乌头生物碱的薄层层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七种已知结构的生物碱,用不加粘合剂氧化铝薄层层析法的桑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完全可应用于乌头生物碱的检定.其较好条件是细度小于150号筛孔,活性Ⅳ级碱性氧化铝为吸附剂;石油醚-乙醚(1:10)为展开剂和以碘蒸气为显色剂.将此薄层层析条件应用到从中国乌头中分出的新生物碱检查时,亦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乌头的研究——Ⅹ.关白附子中的新生物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关白附子(Aconitum koreanum R.Raymund)中共分得六种生物碱。其中一种是已知生物碱,卽次乌头碱,另五种为新生物碱,暂称为关附甲素C24H31O6N、乙素C22H29O5N、丙素C22H33O2N、丁素C24H35O3N及戊素C29H_(43)O7N。关附甲素是关附乙素的一乙酸酮。关附甲素、乙素、丙素的示性式分别定为:C19H20(OH)2(CH3COO)2(CH3)(∶N·),C19H20(OH)3(CH3COO)(CH3)(∶N·),C19H23(OH)2(CH3)(N—C2H5)。后二种生物碱因量少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乌头的研究——Ⅸ.川乌、附子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嬿  朱元龙  朱任宏 《药学学报》1965,12(7):435-439
作者对中药川乌的生物碱进行研究,从其中共分得六种结晶性的生物碱,并证明四种是已知物,卽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和塔拉地萨敏(talatisamine).另二种为新生物碱,暂称为川乌碱甲和川乌碱乙.川岛碱甲,熔点111℃,实验式为C23H37NO6;川乌碱乙,熔点185℃,实验式为C22H35NO4。另在附子中亦分得新马头碱及次乌头碱.  相似文献   

6.
赣皖乌头(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系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俗称“破叶莲”、“鸡脑王”。为多年生草本,江西省兴国县有栽培及野生植物。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菌痢、肠炎、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其根含有丰富的生物碱,但其成分迄今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7.
石蒜科生物碱的研究 Ⅰ.中国水仙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山海  蔡楚伧 《药学学报》1962,9(9):548-554
本文报告了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中的6种結晶性生物碱的研究結果。这些生物碱分別証明与lycorine,pluviine,tazettine,homolycorine,lycorenine,pseudolycorine相同。pseudolycorine系用Reinecke銨盐法分得,为中国水仙中的主要生物碱,曾經学者多人研究,迄今尚未从水仙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中的生物碱.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0个生物碱,分别为:高乌甲素(I)、dehydroacosanine(Ⅱ)、冉乌碱(Ⅲ)、宋果灵(Ⅳ)、乌头碱(Ⅴ)、新乌头碱(Ⅵ)、去氧刺乌头碱(Ⅶ)、spicatine A(Ⅷ)、印乌碱(Ⅸ)、puberuline C(Ⅹ).结论 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松潘乌头二萜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洪刚  李广义 《药学学报》1988,23(6):460-463
甘肃省文县产的松潘乌头(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Mazz),俗称缠绕乌头,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等症。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松潘乌头粗粉用0.5%的盐酸渗漉,通过阳离子树脂交换,经乙醚及二氯甲烷先后洗脱,乙醚部分用硅胶柱层析等  相似文献   

10.
王锋鹏  方起程 《药学学报》1983,18(7):514-521
从紫乌头根中分出四种新二萜生物碱,分别命名为紫乌生、紫乌生宁、紫乌亭和紫乌定。根据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以及制备衍生物,证明了前三个生物碱的结构(3,4,5),对紫乌定的结构曾初步推定为(8)(1);后来,经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修正为(9)。此外,作者认为,根据化学结构特点应从C19二萜生物碱中划分出C-4失甲基的一类生物碱,称C18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11.
From a Chinese herb Fu Mao Tie Bang Ghui, the root of Aconitum flavum Hand-Mazz, collected from Ning Xia Autonomous Region, two alkaloids Ⅰ and Ⅱ have been isol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es and chemical methods, Ⅰ and Ⅱ were identified as 3-acetylaconitine and aconitine respectively.3-acetylaconitine, C36 H49 O12 N, mp. 196-197℃, [α]D24+18.6° (C. 1.0, CHCl3) was discovered in nature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2.
线性变温法预测硫酸链霉素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型变温法,同时用经典恒温法,对同一批号硫酸链霉素水溶液进行稳定性预测,得到硫酸链霉素在pH=6.50水溶液中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E=33 kcal·mol-1及E=34 kcal·mol-1;室温速度常数分别为k20℃=5.7×10-6h-1及k20℃=5.0×10-6h-1。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乌头之研究 ⅩⅨ 四川雪上一枝蒿中生物碱及其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金沙江畔雪上一枝蒿(Aconitum pendulum)中分出四个结晶性的生物碱,证明其中三个为已知生物碱,即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和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另一种为新生物碱,暂称为雪乌碱(penduline)熔点166~167℃,分子式C34H47NO9,结构式初步推定如下式所示。雪上一枝蒿中主要生物碱为乌头碱,得率约为0.14%;雪乌碱对动物具有镇痛局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露蕊乌头的二萜生物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中分离到11个二萜生物碱,利用光谱方法确定结构,证明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命名为露乌定,其余10个分别鉴定为14-乙酰基-8-O-甲基-塔拉胺(tal-atisamine,Ⅱ)、acoforine(Ⅲ)、非洲防己碱(columbidine,Ⅳ)、乌头碱(aconitine,Ⅴ)、ranaeonitine(Ⅵ)、塔拉定(talatizidine,Ⅶ)、异塔拉定(isotalatizidine.Ⅷ)、露乌碱(gymanaconitine,Ⅸ)、塔拉胺(talatisamine,Ⅹ)和阿替辛盐酸盐(atisine.HCl)。其中碱Ⅱ为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碱Ⅲ~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蒙药紫花高乌头根中新二萜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树祥  贾世山 《药学学报》1999,34(10):762-766
目的:对蒙药紫花高乌头( Aconitum excelsum Reichb)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经IR,MS,1HNMR,13CNMR和DEPT 等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紫花高乌头根中得到9 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化合物分别是delsoline(II) ,6-demethyldelsodine(III),denudatine(IV),6-methylumbrofine(V) ,8-methyl-10-hydroxyllycoctonine(VI) ,gigactonine(VII) ,8-methyllycoctonine(VIII) ,lycoctonine(IX) 和puberaconitine(X) 。结论:化合物III,V,VI和VIII是新二萜生物碱,其余是已知二萜生物碱,这些化合物在本植物中为首次得到。  相似文献   

16.
宾川乌头中的生物碱及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药用草乌之一的宾川乌头(Aconitum duclouxii Levl)根中分得两种结晶性生物碱,称为碱A及碱B。经鉴定,碱B为乌头碱(aconitine)。碱A分子式为C34H47O10N,熔点168~169℃,[α]D28.1+28.3(C,1.43,氯仿),此系一新生物碱,命名为宾乌碱(duclouxine),经光谱分析,初步推定其化学结构式为12-β-羟基查斯乌头碱(12-β-hydroxy chasmaconitine)。宾乌碱经初步药理试验说明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