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詳細地报告了黄耆和紅耆的生药形态及組織构造,并认为黃耆、蒙古黄耆、金翼黃耆、塘谷耳黄耆、多花黄耆的根,在形态組織上无明显区别,而紅耆和黄耆有区别,主要是紅耆的韌皮纤維束及木纤維束周围,均有含草酸鈣稜晶的薄壁細胞。  相似文献   

2.
作者等調查和鉴定了全国商品黄耆的原植物,主要为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及其变种蒙古黄耆A.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次要的来源还有金翼黄耆A.chrysopterus Bge.、塘谷耳黄耆A.tongolensis Ulbr.、茂汶黄耆Astragalus maowenensis Hsiao及多花黄耆A.floridus Benth.商品中称紅耆的主要原植物为多序岩黄耆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此外还发現伪品和类似品的原植物14种。通过本草考証并結合目前商品黄耆的实际情况,认为正品黄耆应該是A.membranaceus (Fisch.) Bge.  相似文献   

3.
黄耆的利尿与降压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给大白鼠皮下注射及麻醉狗静脉注射黄耆0.5克/公斤后,均可产生显著的利尿作用;给正常人口服0.2克/公斤后亦可产生显著的利尿作用.黄耆的利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给大白鼠皮下注射后,利尿作用可持续7天,连续给药7天后无耐受性.大白鼠皮下注射0.5克/公斤的利尿效价与氨茶碱0.05克/公斤及双氢氯噻嗪0.2毫克/公斤者相当.给麻醉狗静脉注射或灌胃黄耆0.5克/公斤后,均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重复静脉注射时出现快速耐受性.黄耆的毒性很小,给小白鼠灌胃75克/公斤无异常症状,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腹腔注射)为40±5克/公斤,大白鼠慢性毒性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中国岩黄耆地上部分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及1个植物甾醇已知化合物。通过1H,13C NMR等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三个化合物分别为:2-C-β-D-吡喃葡萄糖-1,3,6,7-四羟基双苯吡酮(HCHCHC-1,芒果苷)、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HCHCHC-2,芒柄花素)及β-胡萝卜苷(HCHCHC-3-)。  相似文献   

5.
黄芪与伪品黄芪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开智 《海峡药学》2001,13(3):37-37
黄芪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 :“耆长也。黄耆色黄 ,为补药之长故名”。苏颂谓 :“今河东、陕西州多有之。根二、三尺以来 ,独茎或作丛生 ,枝干去地二、三寸 ,其叶扶作羊齿状 ,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黄紫花。其实作荚子 ,长寸许。八月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 ,谓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8):1215-1219
目的建立两面针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区分两面针根、茎及伪品飞龙掌血。方法采用硫酸-丙酮-硫酸锰-溴酸钠稳态体系,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条件,寻找两面针根、茎及伪品飞龙掌血差异性大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获得了稳定性、重复性较高的两面针根、茎及伪品飞龙掌血的指纹图谱,三者差异性较大,可定性鉴别两面针根、茎及伪品飞龙掌血。结论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适用于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快速鉴别,为两面针药材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新方法;同时为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其他易混中药材的鉴定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和峨眉黄连Coptis omeinsis的根茎、根、叶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峨眉黄连、三角叶黄连及黄连的根茎、根和叶中小檗碱的含量及各部位的指纹图谱,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综合比较黄连药材的差异。结果从化学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相似度综合比较,同一分布区域内的3种黄连中,峨眉黄连与三角叶黄连更相似,同为雅连使用有一定的依据。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属植物的化学组分与种间鉴别的比较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芪伪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桂英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266-1266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以膜荚黄芪、蒙古黄芪为正品。但有些地区习惯以金翼黄芪、多花黄芪、梭果黄芪、塘谷耳黄芪等品种作黄芪用;还有少数地区,将豆科植物扁茎黄芪、锦葵科植物园叶锦葵的根等,混作黄芪入药,以假乱真。现将黄芪伪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尖突黄堇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藏药部颁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尖突黄堇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研究。结果确定了尖突黄堇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黄堇质量标准的修订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林海伦  陈道振 《中国药师》2006,9(9):868-870
柴胡系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m Willd.)的干燥根,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来源十分复杂,商品中存在着大量柴胡属其它种植物根及根茎伪充正品柴胡的现象。近年来,笔者检查宁波地区药品质量时发现来自安徽毫州药材市场的一种新伪品,经鉴定为菊科植物弯茎还羊参(Crepis flexuosa (DC.)Benth.et Hook.f.)的根及根茎。从外观看伪品与北柴胡较为相近,二者较难区分,为了正确把握正品北柴胡与伪品柴胡的鉴别要点,笔者对柴胡和弯茎还羊参的根及根茎的性状、横切面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扫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鉴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千层塔药材的4种来源进行鉴别,为中药千层塔(Herba Huperziae)的药材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中药千层塔4个来源,即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及长柄石杉的根、根茎、茎、叶的组织形态及显微特征,并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与结论4种石杉的组织构造基本相似;茎的星状中柱原生木质部的数目,叶表皮的气孔分布、气孔指数有一定的差异,可作为显微鉴别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锦葵科植物黄蜀葵(伪品西洋参)作来源、性状、显微鉴定,并区别其真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一种伪品冬虫夏草的鉴别,找出与冬虫夏草之间的异同点。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法、微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将伪品与冬虫夏草进行比较。结果:该伪品虫草在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与冬虫夏草具有明显的区别。结论:该伪品虫草非虫体与子座的复合体,而是人为的加工品,是一种植物的根插入虫体制成。其子座横切面没有冬虫夏草应有的孢子囊构造,而为一种植物组织构造。  相似文献   

14.
桔梗伪品灯心蚤缀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工作中,发现桔梗的伪品——灯心蚤缀的干燥根,其外形与桔梗相似,容易混淆。现将正品桔梗与伪品灯心蚤缀作一鉴别比较,供参考。1.来源:桔梗是桔梗科桔埂属植物PlatycodongrandflorumA·PC的干燥根;灯心蚤缀为石竹科植物灯心蚤缀ArenariaJunceaBieb的干燥根。2.性状鉴别:桔梗,根呈圆柱形或纺睡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长6~25cm,直径0.5~2.scm,表面为黄白色或淡黄白色,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头),根茎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根上部有横环效,全体有不规则纵皱及沟纹.并有横向皮孔祥疤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榜嘎类包括两种乌头: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和甘青乌头A.tanguticum Stapf及牛扁类包括五种乌头:牛扁乌头A.barbatum var.puberulum Ledeb.、高乌头A.sinomontanum Nakai、空茎乌头A.apetalum B.Fedtsch.、赣皖乌头A.finetianum Hand.-Mazz.、花葶乌头A.scaposum Franch.根部的形态与组织构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共七种乌头可根据生药外形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仙耆口服液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口服液在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通过检测血清与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尿素氮、肝糖原水平,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仙耆口服液可以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能够增强小鼠肝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糖原储备量,降低小鼠游泳后血尿素氮水平。结论:仙耆口服液具有明显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婷 《中国药师》2021,(12):2288-2292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赶黄草根、茎、叶中6种成分的含量,为该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采用SPSS 22.0、SIMCA 14.0统计软件对赶黄草根、茎、叶中6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芦丁、没食子酸、槲皮素、原儿茶酸、芹菜素、山柰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028 0~0.570 0 mg·ml-1(r=0.999 7)、0.012 0~0.246 0 mg·ml-1(r=0.998 3)、0.034 0~0.682 0 mg·ml-1(r=0.999 9)、0.084 0~1.683 0 mg·ml-1(r=0.999 5)、0.007 0~0.144 0 mg·ml-1(r=0.997 9)和0.010 0~0.203 0 mg·ml-1(r=0.998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100.0%,RSD在0.04%~1.42%之间(n=6)。聚类分析将赶黄草按根、茎和叶分为2大类,其中赶黄草叶与其余2个部位的差异较明显,主成分分析出不同药用部位赶黄草药材最佳入药部位为叶。结论:赶黄草的根、茎和叶中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建议在调配以赶黄草入药的方剂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饮片中根、茎和叶的比例,更好地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天葵子与其混伪品灰绿黄堇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莉  张莉  刘纬 《中国药业》2000,9(9):42-42
对天葵子与其混伪品灰绿黄堇进行了性状、理化性状、薄层色谱等方面的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黄藤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文概括地叙述了黄藤的民间应用情况及成分提取研究的初步结果。2.较详细地描述了黄藤的产地、药用部分——根和茎的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附带报告显微化学试验和萤光试验的结果;并且着重地指出根和茎的不同点,作为今后鉴别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宾  赵丹 《首都医药》2012,(7):52-52
黄芪原名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黄芪别名口芪、北芪、箭芪、绵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