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组织形态学实验教学负荷加大,而高质量组织教学切片严重不足,结合实践,探讨数字切片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的可行性。采取虚拟切片技术的方式,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贺彩霞 《智慧健康》2022,(22):227-230
组织学是了解解剖学的基础,其发展与可视化技术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光学组织切片结合数字切片在显微形态学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对两种切片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光镜组织切片的质量与制作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制作切片的技术不精湛很有可能浪费稀有的组织,制作水平的区别也影响着学生的观察。实验课程有限,学生需在较短时间内观察一定数目的组织切片,较难完全掌握;数字切片较为清晰,有较高的分辨率,且不因时间流逝而发生褪色,可保存较长时间,学习时间更充裕。但学生的显微镜使用能力会有所下降,实验参与感会减少,还会降低学生对光镜组织切片的保护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将两种切片结合为学生进行讲解与学习,通过学生们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后,学生一致认为此方式更有助于学习,更有利于对组织学形态的掌握。提升了学生对光学显微镜的操作能力,保留了对实验仪器以及组织切片的保护意识,还提高了学生对目标视野的寻找能力,为以后的临床或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还增强了学习自主性。因此,本项研究发现,在显微形态学的实验教学中,将光镜组织切片和数字切片结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第50届全国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2003南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解剖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是一种重要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三维重建过程中,首先要对连续切片图像进行配准, 为三维显示奠定基础。基于真实人体解剖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结合医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像真人一样的计算机模型,在数字解剖、手术计划与培训和很多非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中国第一例女虚拟人的三维重建为例,介绍了连续解剖切片图像三维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优纳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推出推出了赛睿系列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将病理玻片全视野高分辨率数字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等,结合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平台,整合病理专家资源,实现远程专家会诊、远程教学等,帮助边远地区解决病理诊断问题。最近,又推出的第四代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形态学实验课的兴趣,实现形态学实验课程的融合,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我们在形态学实验教学标本制作方面作了尝试。方法:将同一种组织器官的正常和异常标本切片相互对照引入形态学实验教学。结果:说明其混合标本,表现出一定的教学优势。结论: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对掌握形态学相关基础理论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显微数码网络互动系统的组成、优势,分析了该系统运用于形态实验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探讨了运行使用、维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并对数字切片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手段因各种因素制约,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而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与网络应用软件,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配套使用,彻底改变了上述情况,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取得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字切片扫描仪产品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管理类别为Ⅱ类。本文依据日常检验工作要求,归纳总结出一套现实可行的,针对数字切片扫描仪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的检验方法,以期规范和指导该类产品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血细胞减少骨髓形态学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细胞减少骨髓形态学特点。方法对128例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病例同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度活检切片,涂片结合切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涂片与切片骨髓增生度的对比;切片病理表现。结果脾功能亢进症80例占0.62,缺铁性贫血31例占0,24,巨幼细胞性贫血9例占0.07。切片在骨髓增生度和病理方面较能准确反映肝硬化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状况。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造血功能受损是可逆性的,提高其综合治疗水平及重视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适应卫生部2012版病案首页病理诊断疾病编码的填写要求,探讨恶性肿瘤疾病编码系统的建立。方法针对当前国际疾病编码库、卫生部《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临床需求的恶性肿瘤疾病编码系统。结果本构想所建立的完整的恶性肿瘤编码系统由解剖部位编码和新的形态学编码组成,其中新的形态学编码是指在卫生部《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6位数字编码,新的编码系统一共由10位数字或字符组合而成,如胃体中分化腺癌的完整编码为:C16.2M8140/32,其中解剖部位编码为C16.2(胃体),形态学编码为M8140/32(中分化腺癌),其中增加了第6位编码数字“2”(表示中分化)。结论所建立的恶性肿瘤编码系统符合卫生部2012版病案首页对病理诊断的要求,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编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各种特殊检查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髓切片组织病理活检,同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确诊31例、疑诊4例,骨髓活检确诊40例。其中结果完全相符25例(62.5%),形态学疑诊、骨髓活检确诊4例(10.0%),两种检查结果不同6例(15.0%)。结论骨髓组织活检可纠正和补充形态学检查,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切片是医学形态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工具,许多医学主干课程,如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法医学和寄生虫学等皆需要大量的教学切片进行实验教学。因而教学切片的制作是教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而教学切片制作的管理则是教学切片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制作出优质的教学切片,需从动物或人身上取大量的新鲜组织来一一制作样片,通过在显微镜下对样片的认真观察,来筛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组织蜡块(一种教学切片可能有几个符合条件的样片),再来成批制作成教学切片。  相似文献   

13.
上切片系统是多层螺旋CT的子系统,是光路系统的主要部件.为了提高CT成像的精度,设计了多层螺旋CT上切片系统,分析了轴承、丝杠、控制系统等对切片厚度及射线聚焦精度的影响,并对上切片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模拟测试.实际测得重复性误差小于1μm,绝对误差小于10μm.上切片系统精度的提高,有助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口腔病理学是一种形态学实验教学,也是口腔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是传统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因为其具有的局限性,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对数字化切片的特点、优势进行介绍。并且通过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切片后,使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得以克服,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MPD患者,均采用骨髓活检-抽吸双样本同步取材,抽吸的髓液常规制成涂片,活检样本制成切片;分析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的巨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簇形态特征及检出率。结果骨髓涂片与骨髓切片对各类型巨核细胞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涂片对A型检出率显著高于B型、C型(P0.05),骨髓切片对C型检出率显著高于A型、B型(P0.05)。结论骨髓涂片适于观察形态学改变,骨髓切片适于观察结构改变,将两者综合分析,能够为MPD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医学形态学教学方法的革命—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医学形态学教学领域重要的先进数字化设备,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形态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回顾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第二代系统的组成特点,揭示了在促进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领域的教、学、考三个方面改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形态学组织混合切片标本库建设,提高形态学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掌握形态学知识,提高辨识标本的能力。方法:按照课程要求,取器官固定后,将上皮组织、软骨、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肌组织等组织分离出来,混合包埋制成只含有基本组织的混合标本。取不同器官制成以器官为主体的混合标本。结果:制作完成混合标本7套600余张,分为综合性实验标本和实验考试用标本。结论:实验考试标本库的建立使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为全面、公正客观。混合标本库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辨识标本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字病理技术的进步,使得病理学家和检验医师能够借助电子屏幕和软件工具对组织和细胞数字图像进行方便快捷、精确和可重复性分析,不再完全依赖传统光学显微镜观察。现代临床细胞学检验实践正朝向数字化工作流程转变,骨髓细胞数字病理技术主要包含数字成像与细胞图像分析两方面。该文概述数字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细胞学数字病理设备的现状、数字病理技术在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形态学检查联合流式细胞术(FCM)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7例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标本行FCM免疫表型、涂片及活检,观察骨髓受累率,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11例霍奇金淋巴瘤(HL)切片法仅发现1例骨髓受累;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FCM检出41例,涂片法检出8例,切片法检出19例。FCM发现的41例中,18例为早期浸润(瘤细胞5%);20例为小细胞淋巴瘤(SLL);2例为浆细胞性淋巴瘤,2例为滤泡性淋巴瘤,1例同时表达T、B细胞抗原。结论形态学联合FCM检查提高了骨髓受累的检出率,免疫表型对早期浸润和SLL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玻璃切片而言,数字化虚拟切片具有不褪色、易保存、图像清晰、可随意放大缩小等优点。它与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切片检索与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自由复习,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