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气虚证本质和发病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虚证(qi—deficiency synd—rome)是中医重要虚证之一,气虚证本质研究受到中西医结合医学界的重视,虽然我国数十年的气虚证本质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至今仍未能完全阐明气虚证的本质。在中医证本质是细胞因子的理论模型指导下,我们发现气虚证的本质可能是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
3.
中年大鼠气虚血瘀证的模拟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目的:建立中年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饥饿,疲劳,寒凉综合因素作用于大鼠,并观察其耐疲劳时间,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亚群,B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和血液流变学,SOD等的改变。结果显示:中年气虚血瘀证大鼠疲劳时间缩短,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血液流变性呈低粘状态改变,SOD活性降低并与衰老改变相近。结论:中年气虚血瘀证的出现是早衰早亡的主要病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多数国家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近年来,对于肺癌的流行病、病因学、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相当进展,是当前受人瞩目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加味对气虚血瘀证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肺癌60例,随机分成化疗对照组和血府逐瘀颗粒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颗粒,21 d 1个疗程,各组在治疗前后观察其对血瘀证证候积分的改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Fib、D-dimer和v WF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加味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先证病例分析法研究脑动脉炎病因和流行病学,结果表明,感染过钩体者脑动脉炎发生率为3.31%,无钩体感染史者未发生1例脑动脉炎病人。感染钩体与脑动脉炎之间有高度联系(X~2_(MH)=15.16 P<0.001 O (?)_(ML)=20)。再次证明感染钩体是脑动脉炎的重要病因。钩体轻型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较重型病人更易患脑动脉炎,健康状况较差的亦易感染该病。12个指示病例除1例外,都是5~9岁年龄组儿童。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的现代医学属性和概念是什么?中医的证与西医病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这些问题在中西医结合学术界探讨,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未能达到共识,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医的现代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人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用分子生物学理论阐释阴虚证的本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申维玺博士、副教授1989年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从事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近20年,1996年始在导师孙燕教授指导下进行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孙燕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协和医大名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WHO癌症部顾问。是我国第一代肿瘤内科学专家,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实验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和奖励,出版《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等多本专著。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云南艾滋病中医发病学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德宏等9个州、市的1007例病例进行调查,对其中232例做了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测.结果:1007例中,不安全注射感染者538例(53.43%,绝大多数为静脉吸毒)、性接触传染387例(38.43%);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HIV病毒携带者气虚质(24.57%)、阴虚质(17.63%)较多,发病后气虚质的人员比例增高(占AIDS的28.64%);常见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有恶风、神疲乏力、头晕、腰膝酸软、心悸、盗汗、气短、食少纳呆、咳嗽、失眠和耳鸣11种;常见证候(出现率在3%以上)有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脾虚湿困、肺脾气虚、阴虚湿热、痰湿阻肺、肝肾阴虚、痰热壅肺;232例HIV/AIDS患者中艾滋病患者CD4 较HIV病毒携带降低;虚实夹杂证与CD4 下降水平呈正相关;气虚质、瘀血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平和质比CD4 降低,阴虚质与平和质比CD4 差异不明显.结论:云南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具有发病速度快、贫困地区疫情严重、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性传播等四大特点,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所有体质类型人群对HIV感染普遍易感;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低下,正气亏损与机体免疫细胞损伤呈较高相关性,气虚质、阳虚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患者免疫功能紊乱;HIV/AIDS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类型有关,HIV/AIDS的虚证多发生在虚损体质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11.
"肾精亏虚证"是中医的一个独立证候,其表述方式存在着国家标准与高校教材、重要书籍的不统一,重要书籍中前后命名的不一致,严重影响着中医学的国际认同。因此,"肾精亏虚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检索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录入和提取,提取出与"肾精亏虚证"病机内涵相同但表述不同的10种名称,以频数为依据初步确定"肾精亏虚证"为规范化名称。进而根据证候命名原则对"肾精亏虚证"名称进行考量,最后确定"肾精亏虚证"为其诸多命名方式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名称。  相似文献   

12.
胡嘉格  曹宇博  张哲 《中医学报》2020,35(8):1685-1690
应用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临床还是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运用解毒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数据样本较少,中医证候类型地域集中较为明显,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其次,解毒药物不只有解毒功效,目前关于解毒药的应用仅局限于常规的几味中药,对于多数解毒中药还缺乏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探讨,今后的研究应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步进行;最后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急危重症,还需要广大临床医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探求运用解毒方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治疗措施,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察"肌肤"在中医外科的诊治中必不可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中医外科的诊疗中同样至关重要,历代中医古籍中通过辨肿痛、辨脓、辨痒等体表肌肤情况,来判断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正确指导施治。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中,《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3本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把体表肌肤的情况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开展研究,通过探讨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癌毒病机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致病物质的相关性,提出癌毒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外泌体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结合现代肿瘤学研究进展,诠释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推广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3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病机证素的分布及兼夹规律,探讨帕金森病的病机本质。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3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病机证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病机证素分布及兼夹特点。结果 8种病机证素一共出现1180频次,其中风、阴虚、痰、瘀4种病机证素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22.88%,22.12%,14.89%,17.54%,且以上4种病机证素兼夹患者占总患者数32.33%。结论 肝肾阴虚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风痰瘀阻为中心病理环节;肝肾阴虚,风痰瘀阻证为该病的主要证型,因此滋补肝肾,化痰熄风通络法为本病主要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目前区域医疗信息化研究和建设工作中"区域"概念认识不一、思路不清的状况,整合‘‘区域"概念.方法:查阅文献,通过专题讨论对目前研究中"区域"概念的各种不同认识进行整合,参与讨论专家共12人,共讨论修改3轮.结果:"区域"概念认识不一与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化理论研究薄弱,建设涉及面广、包含内容复杂、跨越多学科有关.研究经过整合,认为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区域"的重点应在于"功能",其空间、地域、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功能的维持和完善,功能的正常发挥决定了区域的最终范围.结论:鉴于对"区域"概念的认识,目前,各地可以在技术和政府监管能达到的区域内先行建设,随后根据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各种关系的理顺,再拓展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中医很早就开始探讨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神农本草经》发现了服药方法对于疗效的影响,汉代张仲景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汤、散、丸对疗效的影响,沈括、李东垣进一步论述了剂型理论。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现代药物动力学的经典房室理论观念相符,中药剂型理论包含了现代药物动力学最基本的观点,能够被药物动力学理论所诠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cmentia,VD)中医病机理论及证治规律.方法:总结、归纳血管性痴呆发病病源、病机,以及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结果:血管性痴呆发病病源、病机应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肾精亏虚,为发病之源,标实即痰热瘀浊等毒邪,毒损脑络为发病之机.血管性痴呆病情演变规律上呈现出平台、波动、下滑三期交替更迭的过程中以阶梯样进展,每期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病机特点.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在于能改善痴呆的症状及缓解病程进展.结论: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应扬长避短,树立预防第一的观念,将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康复护理融为一体,进而形成综合防治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的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论断,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它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在张謇的经营下,南通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活跃的地区,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觉醒和创业代表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作为近代中国名盛一时的“模范县”,当年的南通在全国多方面占据了优势和“第一”。此外,诠释“中国近代第一城”。还应从“中国近代第一特色城”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3,(10):1489-1491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状态的综括。病机与证候的内涵虽有差异,客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用上有互补性,基础病证则具有同一性。结论:病机是辨病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厘清其间之症结而不混用,对中医临床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