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监测结果薛梅蒋和柱李富忠付清培汪立茂王晓为了继续掌握疫情动态,1995年按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1995~1999)对两个固定和非固定监测点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本年度我省人间布病血检阳性率较近两年有所回升,而非固定点有的血...  相似文献   

2.
克什克腾旗布鲁氏菌病4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是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旗县 ,是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的历史疫区 ,经过几十年的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 ,人、畜间布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布病疫情有所抬头。为了掌握全旗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 ,指导评价防治工作 ,1999—2 0 0 2年分别对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进行了连续 4年的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范围及数量 在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 (牧场 )范围内 ,设固定监测点 3个 ,每年监测 1次 ,其余为非固定监测点。每年轮…  相似文献   

3.
为了巩固布病防治达标成果,及时开展了对全州人、畜间的疫情监测,结果如下: 人间疫情监测:1986~1989年对检出病畜乡(场)以及畜牧从业人员进行了人间布病血清学监测,共调查20113人,血检3576人,阳性1人,占  相似文献   

4.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牡丹江市1998~2002年布病疫情动态,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从1998~2002年对全市监测点7~60岁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共发生布病37例,年平均感染率为0.62%,其中2002年感染率最高,达0.84%。结论 牡丹江市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控制其暴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控制新疆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客观评价施行中央补助地方布病防治项目以来新疆人间布病疫情现状、疫情动态及流行影响因素制定,为新疆布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央补助地方布病防治项目部署、按照《新疆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和《全国布病监测方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9-2007)《布病诊断标准》方法进行监测,对45个监测点上报的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和血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97 877人,检测数(血检数)44 702份,阳性数1 778份,阳性率3.98%,患病数1 606例,患病率1.64%,新发病人1 421例。结论新疆人间布病疫情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掌握全国布病监测点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方法:按“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进行。结果:12年来,血清学检查,畜间平均阳性率为0.36%,各年份阳性率波动在0.08%-0.70%之间,人间平均阳性率为3.28%,各年份波动在1.16%-7.26%之间。12年间,累计检出病畜6542只,从病蓄病理材料中分离培养出布氏菌104株,累计新发病人1373例,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布氏菌16株。1995年后人畜间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逐年增高。结论:自1995年以来,人畜间布氏菌病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甚至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0-2007年四川省阿坝州人,畜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照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内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对监测点牦牛,绵羊血清用SAT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检测.结果 2000-2007年阿坝州共新发人间布病2例.共检测人血清2088份,阳性36人,检出率为1.72%(36/2088),最高为2003年,检出率达2.65%(9/339).共检疫牛,羊182 964头,阳性7368头,检出率为4.03%(7368/182 964),其中牛为4.16%(4844/116 356),羊为3.79%(2524/66 608),最高为2001年,检出率达5.74%(195/3396).结论 2000-2007年阿坝州人间布病疫情比较稳定,畜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防止其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50年代证实有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70年代达流行高峰。按卫生部、农业部制定的布病疫区判定标准,我省主要疫区县多集中在甘孜、阿坝自治州的大部分牧区,凉山和内地部分农区亦有少量流行。从80年代初开始,我省重点采取以畜间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人畜间布病疫情均明显降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间布病血清阳性率基本控制在0.10%左右,目前52个布病疫区县中达控制标准的18个,稳定控制的25个,但据监测及流调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我省人间布病疫情又有明显回升,并出…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从1986年起在全省范围先后设立了20多个布病疫情监测点常年开展工作。2006年根据卫生部《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重新制定了《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国重点监测点2001~2004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 畜间平均阳性率0.28%;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0.55%,其次是羊0.23%。人间平均血检阳性率11.36%,确诊新发病人5027人;其中以2004年血检阳性率最高16.02%,最低是2002年5.67%;4年各点阳性率以内蒙锡盟最高17.6%,确诊病人2517例,占新发病人数的50.07%。结论 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其次是病猪。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1.
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2002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2002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2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人间血检阳性率5.67%,确诊新发病人402例;其中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病人数最多,占新发病人总数的78.61%。畜间平均阳性率0.27%;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为0.99%,其次是羊0.23%。结论:个别监测点人畜问布病疫情较重,出现暴发或流行,部分监测点布病疫情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2.
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乾安县第1例人间布病发生在1956年,由内蒙古病畜传入,在20世纪80~90年代布病疫情控制较好,2004年再次发现新发病例后,布病疫情逐年回升。2012年乾安县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是为了掌握和预测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发生和流行,正确评价布病防治效果,达到保障广大劳动者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兴海县为青海省牧业县之一,历史上人、畜间均有布病疫情发生,且流行严重,慢性布病患者较多的特点.在经过调查、防治,疫情得到控制之后,1993~1994后我们按原中地办下达的<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的要求,连续2年开展了布鲁氏菌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我国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迅速上升.为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按<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设立15个布病固定监测点和6个流动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现对2007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黄南州属青海六大牧区之一,人间市病流行时间长、疫情广、危害重。自1969~1970年初开始,在全州开展以人间布病为主的普查、普治和预防接种工作,经过3O多年的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年Ic月经省级专家考核验收,全州人间布病防治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区”标准,现报告如下。三概况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位于北纬34”20’~36”IO’、东经IOO”SO’~IO2”3O’。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夏秋温凉多雨,四季不分明。平均气温一2.4C~78C.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阳原县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规律,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布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2012年将该县作为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现将2012-2014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监测点设置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技术要求,依据近年来有疫情爆发和流行的乡(镇)或过去曾经发生过布病疫情的乡(镇)设立布病监测点,设立4个固定监测点,3个非固定监测点。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以来四川省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省的布鲁氏菌病 (布病 )主要流行于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 ,以羊、牛种布病为主 ,在内地部分农区尚有犬种布病流行。针对我省布病流行的实际 ,自 6 0年代初开始 ,分阶段对人畜布病进行综合防治 ,至今已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将防治的措施及效果简要分析如下。1  畜间布病防治措施及效果1.1  畜间布病防治阶段 :自 6 0年代以来 ,我省的布病防治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6 0~ 196 6年 ,为全省布病调查摸底与防治试点阶段 ,羊种布病在若尔盖地区流行较猛烈。第二阶段 :1970~ 1979年 ,为我省布病的调查与…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和畜间的布病主要传染源。为了解德惠市人间布病疫情情况,对2003~2008年人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和静县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感染情况。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1995~2000年全县7~59岁以下牧区、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6年监测表明和静县布病其不同生产性质地区居民的感染率与患病率有明显不同,牧区感染率为16.3%,患病率为6.2%;农区感染率为5.5%,患病率为5.6%,不同的生产类型,职业中布病感染均有发生。结论和静县布病流行严重地区仍然是牧业区,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消除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海晏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秦豫民(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布鲁氏菌病(布病)在我省流行时间长、疫情广、危害重。四十多年来,,积极贯彻以畜间免疫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人、畜间布病的流行基本控制。但其传染源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