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是1种动物源性、昆虫媒介传播的病原体.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导致了大规模的基孔肯雅热的暴发。掌握该病流行特点,防止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就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情况以及临床学、媒介生物学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是1种动物源性、昆虫媒介传播的病原体,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导致了大规模的基孔肯雅热的暴发.掌握该病流行特点,防止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前面临盏的重要任务.现就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情况以及临床学、媒介生物学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基孔肯雅热在东非海岸、印度洋岛屿、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发病,且流行地区不断扩大,发病数不断上升,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该病流行特点,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并引起流行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就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情况以及临床学、媒介生物学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回溯分析深圳市罗湖区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完善罗湖区伊蚊传播传染病多部门协作防控模式,为深圳市罗湖区防控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罗湖区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诊疗过程及密切接触者信息,对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认病例为罗湖区1例境外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结论深圳市罗湖区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经过及时诊断,科学治疗,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有效的疫点处置,未发生疫情传播风险,未发生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通过掌握同期蚊媒监测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遵义市新蒲新区2019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病例为1例从缅甸入境的输入性确诊病例,为贵州省遵义市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未造成本土继发流行。2019年蚊媒人诱停落法监测显示成蚊密度为0.19只/h(其中白纹伊蚊构成比为12.68%)。布雷图指数为0~34.55,10月废旧物品处布雷图指数最高,为34.55,5月建筑工地蚊幼路径指数最高,为2.35。结论遵义市新蒲新区存在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因素,应加强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可能出现的本土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稚热感染状况和流行态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登革病毒(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IgG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1995、2002、2006年广东省出现3个登革热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9.75/10万、1.76/10万、1.25/10万。1990~1994年优势毒株为DENV-2和DENV-4型;1995年开始DENV-1型主导的流行模式持续近13年;2009年开始多种血清型合并流行。2003--2012年从7 718份健康人血清中检出DENV-IgG特异性抗体阳性标本180份,阳性率2.33%;2012年对采集的2132份健康人血清进行CHIKV-IgG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广东省登革热感染水平总体较低,近年来由DENV-1型主导的流行模式逐步向多型并存的局面过渡,部分地区开始呈现地方化迹象。人群对CHIKV缺乏基本的免疫屏障,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9.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轻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病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在印度洋地区造成大规模流行,并波及我国南方,疫区在不断扩大。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在实验室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多数病人能完全痊愈,但有些病人关节疼痛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尽早发现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日-2011年8月31日东莞市应急监测病例及疫情监测病例血清样品,采用荧光PCR检测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登革热核酸检测阴性者,再用ELISA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M抗体。结果:共收集及检测248份合格血清样品。其中,应急监测病例血清23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疫情监测病例血清14份,检出2份为登革热IgM抗体阳性,1份为登革热核酸阳性,为IV型;确诊2例为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结论:通过实验室应急监测,发现了登革热病例,及时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伊蚊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异同点,为预防控制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患者就诊资料的方法,搜集东莞市2010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起疫情共同点为:输入性疫情;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发生疫情的社区蚊媒密度高;采取以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类似,以发热、疼痛为主.两起疫情的不同点:与登革热暴发疫情相比,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强度更大、扩散范围更广、家庭聚集性更强,但疫情持续时间短;在临床表现方面,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痛、皮疹、肌肉痛的发生率高于登革热患者,而登革热患者头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基孔肯雅热患者.结论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类似.但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传播能力更强;病人更常见关节痛、皮疹,而白细胞、血小板则多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为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所实施的媒介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在疫点及其周围,实施以蚊虫孳生地清除和成蚊消除等为主的媒介控制措施,并密切监测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诱蚊诱卵指数等)的变化。结果防控措施实施3 d后,疫点布雷图指数下降至6.56;7 d后,布雷图指数下降了94.15%(由53.33降至3.12),房屋指数下降了92.51%(由41.67降至3.12),容器指数下降了71.19%(由14.75降至4.25)。诱蚊诱卵指数在首次监测(10月26日)中为0.75%,到11月4日降至0。结论在中堂镇采取的媒介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伊蚊的密度,对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进一步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常微分方程(ODE)模型研究基孔肯雅热(CHIK)在社区暴发及流行的传播动力学规律,并评价灭蚊、病例隔离等关键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据CHIK的疾病自然史建立适合CHIK暴发特点的ODE模型。收集中国CHIK暴发疫情数据,将模型与实际疫情数据拟合,获得模型关键参数,模拟无干预情况下的暴发疫情特点。然后加入灭蚊和隔离措施,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结果 ODE模型显示,在无干预的情况下,在11 000人的社区中输入1例病例,累计发病人数将超过941人,罹患率超过8.55%。不同时间采取隔离措施,结果显示,由于病毒已经在蚊虫中持续存在了一定时间,隔离效果不理想,发病人数和自然状态相比虽有降低,但疫情持续时间却未见减少;不同时间采取灭蚊措施,防控效果显著,越早灭蚊,效果越好;“灭蚊+隔离”措施的效果与只采取灭蚊措施的效果相同。结论 在CHIK的暴发疫情处置中,最重要的防控措施为灭蚊,但在不能杀灭所有蚊虫时需要采取病例防蚊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出的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情况,为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2008-2011年入境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发热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判定染疫嫌疑的采集样本送检,对阳性病例资料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病例均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9例入境时在发病,2例入境后医学观察期间发病;平均年龄40.2岁,以男性中青年为主;体温监测是主要检出手段;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防制基孔肯雅热的措施适当得力,能有效阻止基孔肯雅病毒通过口岸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6.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病毒属甲病毒属,披膜病毒科。近年来,该病毒曾引起全球多处疫情暴发,并造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基孔肯雅病毒及其实验室检测方法作一综述,以指导国内开展对该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广东和香港(粤港)地区2004-2006年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及比较.方法 通过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东省输入性登革热的流行资料,香港的资料由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提供;对收集到的两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广东省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44例,香港报告93例;广东省病例的输入国主要是新加坡(13例)、印度尼西亚(9例)、柬埔寨(6例),香港病例的输入国主要是印度尼西亚(31例)、菲律宾(16例)、泰国(15例);两地发病高峰期均为7-9月,非高峰期香港的病例数高于广东省;两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广东省1.2:1,香港1.1:1;广东省病例年龄从6~80岁,大部分为20~39岁(占63.6%,28/44),职业以商业及服务业、家务及待业为主(占40.9%,18/44);香港病例年龄从10~72岁,大部分为20~39岁(占58.1%,54/93),职业以商业及服务业、工人为主(占47.3%,44/93);广东省入境前发病的病例比入境后发病多(27:17),而香港入境前发病的病例比入境后发病少(35:57);两地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7 d和9 d.结论 造成粤港两地登革热输入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及商务人员在夏季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频繁往来. 相似文献
18.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传播和流行受病原体、病媒生物、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登革热疫情在我国呈现流行纬度越来越高、流行区域越来越广的趋势。然而,传统的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模型,大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单一地区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以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本文主要对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特征、流行的影响因素及监测预警模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2001 - 2015年湖北省监测资料,了解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 - 2015年湖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年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HFRS病例资料及哨点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 - 2015年湖北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4 943例,死亡139例,平均发病率0.5642/10万,平均病死率3.04%。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病死率在2005年和2013年出现2个高峰,近2年呈下降趋势。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比例总体虽偏低(21.07%),但2011 - 2015年有明显增加(49.30%)。病例主要分布在我省中部的农村地区,地貌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全省每年发病呈明显的春夏季(4 - 7月)和秋冬季(10月至翌年1月)2个季节高峰,两峰总体差异不大,近2年差异逐渐缩小。男女性别比为2.85∶1,40~59岁年龄组病例最多(49. 75%);在2004 - 2015年报告病例中,职业以农民最多(75.87%)。宿主动物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平均鼠密度居民区高于野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345,P<0.001);秋季高于春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972,P<0.001);全省平均发病率与鼠带毒率之间有很高的线性相关性(r = 0.985);病原学监测黑线姬鼠检出以汉滩病毒为主,褐家鼠为汉城病毒。结论 发病率与鼠带毒率密切相关。湖北省为HFRS混合型疫区,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