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乳房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后第3天、第4天乳房的舒适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乳房舒适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即泌乳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的效果明显,可缓解产妇乳房胀痛不适,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汤配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汁不行的疗效。方法:36例气血不足产后乳汁不行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于分娩后30min内进行乳房按摩,分娩后12h服健脾养胃汤,同时进行母乳喂养。对照组于产妇分娩后30min内进行乳房按摩。结果:治疗组泌乳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养胃汤配合乳房按摩能更好地治疗产后乳汁不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红外线照射乳房、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联合手法挤奶的综合护理方法促进乳汁分泌,而对照组12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足够率分别为94.2%和60.8%,观察组产妇泌乳足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产妇的24 h血清泌乳素和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手法挤奶三者合为一体来促进乳腺管疏通,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与预防乳房肿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对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6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推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情况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早期的乳房按摩及连续护理可以明显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减轻产妇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5.
朱书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44-145
目的:从乳房肿胀的原因、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肿胀的作用。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宣教指导、湿热敷及按摩等科学的方法减轻产妇乳房肿胀带来的痛苦。结果:产妇乳房肿胀的情况基本消失。结论:护士及早干预可以减轻产妇乳房肿胀带来的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产后乳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产后按摩乳房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后按摩乳房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关系。方法 对 12 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泌乳时间、泌乳量的观察。观察组的 6 0名产妇在皮肤接触、吸吮乳头、母婴同室等常规处理上 ,再加以乳房按摩 2~ 3次 /d。对照组常规处理。结果 观察组泌乳时间、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2 =13.2 4 ,P <0 .0 5 )。结论 自然分娩后按摩乳房可提早泌乳时间及增加泌乳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产妇乳房舒适度、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以及对乳腺炎及乳腺肿块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剖宫产初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进行乳房按摩,观察2组术后第1,2,3,4天哺乳时乳房舒适度、乳汁分泌量,术后4 d内乳腺肿块和乳腺炎的发病情况以及产后1个月时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2,3,4天哺乳时乳房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泌乳量2组比较术后第1天乳汁分泌量无差异,术后第2、3、4天乳汁分泌量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4天内实验组乳腺肿块和乳腺炎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32%;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进行乳房按摩可提高初产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舒适度,增加乳汁分泌量,预防产妇乳腺炎及乳腺肿块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松式乳房按摩对产后泌乳及乳房问题预防和治疗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方法抽出符合条件的产妇200例,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乳房按摩每日1次,对照组给常规哺乳指导。对已发生乳房问题的产妇给予乳房按摩每日1次。结果在产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乳房胀痛发生率方面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疏松式乳房按摩具有预防和治疗产后乳房胀痛,使泌乳时间提前、增加泌乳、矫正乳头凹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100例刚分娩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妇进行产后乳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妇在生产后第3天实施中医乳房穴位按摩,治疗2周后对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和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刚分娩完的产妇进行中医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使婴儿能够接受母乳哺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寻找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4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少泽、合谷、膻中三个穴位进行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并发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挤奶的方法处理,干预组采用蒲公英捣烂外敷乳房的方法处理。观察2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和24 h、48 h、72 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提前,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蒲公英捣烂外敷可有效疏通乳腺管,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按摩结合湿热敷治疗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产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的哺乳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后乳房按摩每日2次,每次按摩时用温开水湿热敷。结果:观察组的乳房胀痛发生率,胀痛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房按摩结合湿热敷可以明显减轻和预防产妇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95-1897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的乳房疏通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乳房疏通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42 d时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乳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42 d时的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有疏通乳腺的作用,能够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产后母乳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初产妇82例采用方便采样的方法分成按摩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热敷和吸吮,按摩组除热敷和吸吮外再给予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按摩组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保持乳腺管通畅,消除或减轻乳房胀痛,增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双方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乳腺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2例足月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产后第3天行乳房按摩的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产后早期(产后0.5 h)行乳房按摩的62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泌乳、乳腺胀痛及乳房硬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22.15±1.50)h比对照组(26.90±2.20)h短,且泌乳量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腺胀痛程度比对照组轻,且乳房硬度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行产后早期乳房按摩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并优化产妇乳房硬度,减轻乳腺胀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产前乳房按摩配合产后口服催乳饮对乳母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纽产前乳房按摩,产后即给予催乳饮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观察2组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h、72h泌乳量多量比例分别为40.0%和83.3%,对照组分别为6.7%和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72h血清泌乳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产前乳房按摩配合产后催乳饮有促进初乳形成、增加泌乳量、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贞淑  裴凤霞  俞永梅 《新中医》2020,52(7):120-122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泌乳及催乳素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评估2组各时间点血清催乳素水平、初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充足率、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有效率。结果:产后1 d、2 d、3 d,研究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泌乳量充足率、泌乳有效率更高(P0.05),初始泌乳时间更短,乳房胀痛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措施能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显著提高其血清催乳素水平,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泌乳量充足率,缓解其乳房胀痛感,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干预组(65例),产后2~4 d 2组产妇均接受乳房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乳房护理方法,干预组选择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护理方法,对2组产后乳房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乳腺炎、乳房胀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将2组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乳腺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饼热敷治疗中期妊娠引产后乳房肿胀的效果。方法:将引产后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热湿毛巾敷双乳房,观察组用酒饼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明显提前,48h内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度以上乳房胀痛及乳房硬度疗效好。结论:酒饼热敷治疗能快速解除中孕引产后乳房胀痛,消除奶胀快,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后缺乳及乳房胀痛的临床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40例产妇按照分娩后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基于前者给予耳穴埋豆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对比两者的泌乳效果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效果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为0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为Ⅲ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乳房按摩联合常规产后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泌乳,从而使得泌乳量上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乳房胀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