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下调干体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9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水盐摄入的限制指导,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在患者原先设定干体质量基础上,适当增加超滤量,渐降低患者干体质量。直至患者透析前血压≤140/90mmHg,不使用或使用降压药不超过2种;或患者连续2次透析过程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或肌肉痉挛。结果研究结束时患者干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服用降压药种数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干体质量平均下降(3.94±1.03)kg(1.5-6kg)。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干体质量有较大的下调空间,下调干体质量能明显降低MHD患者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以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统计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发生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高血压(33.3%)、低血糖(27.8%)、低血压(22.2%)、低血糖昏迷(5.6%)、心律失常(5.6%)。结论:通过采取口服降压药、调整胰岛素用量、定时定量进食、正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美国全国随机抽样2300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矫正一些影响因素后,强烈说明高透析剂量伴有低病死率,透析剂量每增加0.1死亡危险率降低7%;另国内有研究表明透析充分对患者血压控制有利;同时透析充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不充分者低。因此血液透析做到透析充分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淑侠 《中外医疗》2009,28(28):33-3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每次透析4~5h,每周透析2~2.5次。血压相对高者给予1种、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等。结果达到干体重后,32%的血压降至正常。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程度与透析方案,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和临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武警某总队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高血压(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IDH)的临床资料,观察通过改善容量负荷、调整降压药和改变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等个体化治疗措施对IDH患者透析前后及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145例MHD患者中有25例(17.2%)发生IDH,其中19例通过加强超滤脱水后,透析前收缩压、透析3 h平均动脉压及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DH的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2例患者出现透析后高钙血症,改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未再出现透析中高血压。4例患者通过透析前、透析中分别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卡托普利后,降低了透析前后血压。【结论】容量超负荷可能是透析中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增加超滤、控制干体质量,调整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和降压药有助控制ID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以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统计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发生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高血压(33.3%)、低血糖(27.8%)、低血压(22.2%)、低血糖昏迷(5.6%)、心律失常(5.6%).结论:通过采取口服降压药、调整胰岛索用量、定时定量进食、正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血液透析的79例患者,按血压情况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n=38)和血压控制不良组(n=41)。记录两组患者年龄、透析龄、原发病、24h尿量、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服用降压药种类、透析频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胸腔积液、血液灌流(HP)情况;检测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Ca、血P、钙磷乘积(Caxp)、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计算Kt/V。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服用降压药种类、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血Ca、CaxP、胸腔积液、HP、Kt/V、透析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压药物、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良、胸腔积液、透析频率少、透析不充分、血Ca、CaxP不迭标、不定期HP治疗是HD患者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了解慢性肾衰患者并发高血压及控制情况。方法 对我院肾内科2001-2005年住院的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共113例进行分析。根据其是否透析分为两组: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控制情况(以≤140/90mmHg为靶目标)、治疗药物的种类及数量。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 本组病例调查结果显示:肾陛高血压的并发率:透析组为89%,非透析组为78%。两组的血压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肾性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透析组为68%,非透析组为51%。未达标的原因为:(1)透析未达干体重;(2)促红素的使用;(3)未透析患者的医师更加重视高血压的治疗。肾性高血压控制较难,多以联合用药为主:(1)透析组为78%,非透析组为76%;(2)联降压:透析组为22%,非透析组为24%;(3)联及以上降压:透析组为56%,非透析组为52%。结论 各类降压药的选择上:6类降压药均有选择,甚至6类降压药联合。两组均以CCB的选择为最多,因为其降压效果好,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晓洁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41-1742
目的观察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测定10次透析患者透析前、中、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值。每次透析时启用透析别,设定Kt/V目标值1.4(机器测量值〉透析前后抽血化验所得值)监测得出每次透析后的Kt/V值。结果 25例MHD患者的透析前、中、后血压及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P〈0.01)。透析充分的患者(Kt/V≥1.4)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4)的血压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透析,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是控制高血压最重要的手段。只有充分透析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充分透析能使MHD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及安全。临床资料 :1 1例年龄大于 6 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 ,其中 5例 (5 / 1 1 )患者在透析过程共发生 2 0例次低血压。方法 :(1 )准确掌握患者的干体重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调节患者的干体重 ,患者 2次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不得超过 3公斤 ;(2 )采用可调钠透析 ,透析过程中将可调钠设置为 1 45~ 1 5 0 mmol/ L,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 ;(3)合理安排超滤脱水 ,采取“先快后慢”的方法 ,即透析开始 2小时内的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 1 / 2~ 2 / 3,减少透析后期对心血管…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尿毒症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后,联合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且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它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地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50~68岁。5例均为2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例应用普通短效胰岛素3餐前15分钟皮下注射,2例服用糖适平。其中1例发生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其余病例发生在透析后4~10小时,并在出现昏迷0.5~1.0小时内就诊。发生浅昏迷3例,重度昏迷2例。血压(110~160)/(70~99)mmHg,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皮肤潮湿,颈部无抵抗感,双肺听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张妍  陈孟华 《海南医学》2011,22(10):47-50
目的调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⑴Ⅰ组:年龄〈45岁,22例;⑵Ⅱ组:45~65岁,28例;⑶Ⅲ组:年龄〉65岁,30例。对全部研究对象201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共4899例次的透析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年龄、透析过程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动脉压(PreMAP)、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IDWG%)、血红蛋白(HGB)、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情况与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①全部4899例次透析中,共出现94例次高血压,其发生率1.9%。44例次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在透析结束后(46.8%),其次为透析开始后1h(31.9%)、2h(13.8%)、3h(7.4%)。②Ⅰ组患者的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发生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例次,其PreMAP显著低于未发生透析相关性高血压例次(P〈0.01);其透析过程平均心率、iPTH、接受ESA治疗(%)、IDWG%高于未发生透析相关性高血压例次(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透析过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疗(%)正相关,而和PreMAP负相关。结论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9%。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透析过程心率越快、IDWG%越多、PreMAP越低,越容易出现透析相关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DN组)的病情、转归、并发症、死亡原因及生存率,并与同期作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非DN组)相比较。结果透析前DN组与非DN组相比,白蛋白、尿素氮明显偏低,而血糖值明显偏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N组与非DN组在转归上相比,3年存活率较非DN组血透患者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占36.6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和其他;DN组患者的并发症比非DN组多,主要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血透时低血压、脑血管意外。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尽早血透,充分透析,控制血糖、血压,控制透析间期体重,防治感染,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患者33例和同期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肾病(非DN)患者36例,分别观察血压、血糖、BUN、CR、白蛋白、并发症、死亡率、死亡原因。结果①DN组1年、3年死亡率为18.18%、54.55%。主要死因是感染,其次是心血管病变;②DN组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衰共31例,各系统感染共29例,血透时低血压30例,脑血管意外20例;③DN组首次透析时肌酐值与病死率成正比。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早透析、充分透析,尽可能使用A—V内瘘,控制血糖、血压,控制透析期间体重,防治并发症,纠正营养不良,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曼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63-176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50~77岁)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依据腹膜平衡试验,调整透析处方,同时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降压药,对于透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个体化透析治疗。结果18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2~4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水肿消退,高血压得到控制,心衰得到纠正,10例合并心律失常者,房宣传导阻滞及频发性室早消失,恢复正常心律,1例患者于透析17个月时因真菌性腹膜炎而停止腹膜透析,更改为血透治疗,1例患者于透析26个月时因腹膜功能减退,超滤减少而更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病情恢复良好,2例患者分别于透析50个月、55个月时因并发重度营养不良而暂时给于停止腹透,改为血透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病情好转,营养状况逐渐改善。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以腹膜透析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并发症、残余肾功能、经济条件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透析治疗,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前透后以及透析间期血压变化情况及透析方法和降血压药物对维持血透期间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透析充分性的提高和降压药的使用,高血压有好转趋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的患者高血压较严重,且难以控制,加强透析后可控制血压;部分病例充分超滤脱水并不能完全控制高血压,须合理使用降压药,而老年人随超水后血压下降明显。结论水钠潴留是导致高血压最主要因素;需合理调整透析方案、合理应用降血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而正确调节老年人透析参数,高血压可得到控制,并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北京医学》2012,34(4)
目的 探索基于不同病因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HD)患者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部分稳定维持性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Home-BP)监测,以家庭血压的收缩压(Home-SBP)≥150 mmHg为未控制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入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研究.行生物电阻抗检测,血清钠测定,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了解水、钠负荷及药物应用合理性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降低干体重、低钠透析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干预措施.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105例稳定维持性HD患者接受了Home-BP监测,其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60例(57.1%).其中30例患者容量超负荷,针对性地降低干体重后,Home-SBP下降12.0 mmHg (P<0.001),家庭血压的舒张压(Home-DBP)下降5.0 mmHg(P=0.002),降压药用量显著减少(P=0.030).12例透析前血钠低于标准透析液钠浓度(138 mmol/L)的患者使用低钠透析(136 mmol/L)后,Home-SBP下降14.0 mmHg (P=0.003),Home-DBP下降8.1 mmHg (P=0.014),降压药用量无明显变化(P=0.390).余18例患者通过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抗交感治疗,Home-SBP下降11.6 mmHg (P< 0.001),Home-DBP下降4.2 mmHg (P=0.021).通过上述治疗,患者未控制的高血压比例从57.1%(60例)降至31.4%(33例)(P< 0.001).结论 对HD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干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HD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于不同病因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HD)患者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部分稳定维持性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Home-BP)监测,以家庭血压的收缩压(Home-SBP)≥150mmHg为未控制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入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研究。行生物电阻抗检测,血清钠测定,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了解水、钠负荷及药物应用合理性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降低干体重、低钠透析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干预措施。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105例稳定维持性HD患者接受了Home-BP监测,其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60例(57.1%)。其中30例患者容量超负荷,针对性地降低干体重后,Home-SBP下降12.0mmHg(P0.001),家庭血压的舒张压(Home-DBP)下降5.0mmHg(P=0.002),降压药用量显著减少(P=0.030)。12例透析前血钠低于标准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的患者使用低钠透析(136mmol/L)后,Home-SBP下降14.0mmHg(P=0.003),Home-DBP下降8.1mmHg(P=0.014),降压药用量无明显变化(P=0.390)。余18例患者通过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抗交感治疗,Home-SBP下降11.6mmHg(P0.001),Home-DBP下降4.2mmHg(P=0.021)。通过上述治疗,患者未控制的高血压比例从57.1%(60例)降至31.4%(33例)(P0.001)。结论对HD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干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HD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文献报告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 5 0 %~ 85 % ,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30 %左右。为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及控制情况。我院对 1 1 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稳定透析时透析前后血压指数进行回顾性计算分析。结果 :平均血压指数为 3.7± 2 .2 ,不服用降压药而血压正常者 1 7例 (1 4.9% ) ,其余97例 (85 .1 % )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经服用降压药治疗 ,1 0例 (8.8% )血压控制正常 ,其余87例 (76 .3% )血压仍高。高血压患者中 ,5 5例(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