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动静与组方动静主次问题,肾与肝、心、脾的关系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证候本质,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理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6方面入手就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重在辨治思路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现代分子机制及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特点。方法:通过对更年期综合征不同发病机制及相关中医药治疗的归纳分析,揭示更年期综合征的现代分子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特点。结果: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主要有内分泌学说、免疫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等;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整体调整、疗效长久的优势。结论:已有的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学说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揭示更年期综合征的特点;中医药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分析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归纳现代医学及中医学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发展趋势。结果:分型论治、辨证论治、补肾助阳中药的应用,在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具有重要地位。结论:中医药对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常用补肾助阳中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及特点。方法:根据补肾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理论,分析常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理论可行性;总结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归纳常用补肾助阳中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特点。结果:淫羊藿、鹿茸、龟龄集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但缺少单味中药或龟龄集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理及机制研究,也缺少单味中药应用治疗相应疾病中医药理论的较好支撑。结论:常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良效,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中医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结论:中药分型论治、辨证论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方法: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本文针对激素替代疗法(I-lonnone Replaement Therapy,HaT)治疗所带来的弊端,通过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进展,提出各医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辨证分型、辨病定方、专方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该病。结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治愈率较HRT高,副作用则较HRT低很多。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均为痰热内阻而导致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法,选用温胆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更年康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并与中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明显好于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调理方法。方法对5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中医药治疗护理后,5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除2例外,症状均消失,情绪好转出院。结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在治疗中尤为重要,实施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能提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内分泌机制。方法:47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刺组32例(采用主穴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剌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口服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指数,进行疗效评价。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针刺组2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T、FSH、LH含量变化。结果:针刺治疗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含量明显升高,LH、T含量明显降低,FSH虽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针刺治疗能够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