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山柰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银杏酮酯颗粒及其HP-β-环糊精包合物大鼠灌胃后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标本水解后,经乙酸乙酯提取,以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1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灌胃银杏铜酯颗粒及其包合物后,检测血浆药物浓度。药时曲线采用DAS药代计算程序处理。结果槲皮素在2.6~264.0μg.mL-1,山柰素在1.2~12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果表明GBE50经包合后,槲皮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219 4±0.034 5)mg.L-1、(4±1)h、(0.872±0.243)h.mg.L-1、(0.843±0.431)h.mg.L-1;参比制剂中槲皮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164 6±0.004 1)mg.L-1、(8±3)h、(0.434±0.132)h.mg.L-1、(0.577±0.143)h.mg.L-1。GBE50经包合后山柰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016 3±0.003)mg.L-1、(1±0.2)h、(0.077±0.023)h.mg.L-1、(0.09±0.04)h.mg.L-1;参比制剂中山柰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015 5±0.002)mg.L-1、(8±3)h、(0.023±0.003 5)h.mg.L-1、(0.026±0.011 2)h.mg.L-1.以槲皮素计,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6.10%;以山柰素计,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46.15%。结论该法准确,适用于槲皮素和山柰素血浆浓度的测定;制备的银杏酮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银杏铜酯颗粒相比,吸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杜蓉  黄军 《中国药师》2009,12(8):1056-1058
目的:优化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选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来筛选影响HP-β-CD包合的主要因素,即HP-β-CD与药物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并以包封率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优选制备工艺,通过DSC验证包合物。结果:霉酚酸酯HP-β-CD的最佳包舍条件为:HP-β-CD与药物配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400r.min^-1时,霉酚酸酯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最佳。结论: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并可大大提高霉酚酸酯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制棓丙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增加棓丙酯的溶解度。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棓丙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经红外光谱、晶体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光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包合物主客分子摩尔比为1∶1,棓丙酯的溶解度与包合前相比增大约30倍。表观稳定常数为8372L.mol-1。结论棓丙酯-羟丙基-β-环糊精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棓丙酯溶解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银杏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优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制备银杏提取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相溶解度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银杏提取物:HP-β-CD=1·5:1(质量比),搅拌时间为6h,包合温度为50℃。结论:银杏提取物与HP--CD初步被证明形成包合物。HP--CD对药物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海云  黄华  王慧  田睿  单雪峰 《中国药房》2012,(29):2737-2739
目的:制备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设计,以包合温度、磷酸加入量、伊潘立酮-HP-β-CD投药比(摩尔比)和溶液pH值为因素,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以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度法、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275nm)测定药品含量及包合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伊潘立酮∶HP-β-CD(摩尔比1∶6),包合介质为0.2%磷酸溶液,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30min,调节溶液pH为5.5。验证结果表明,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形成,包合后伊潘立酮溶解度为原来的1950倍;增高温度有利于包合。在275nm波长处,伊潘立酮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14%);包合物中药品平均含量为4.97%,包合率为98.75%。结论: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工艺可行,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可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本文对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含量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艾叶挥发油在包合物中含量20.13%-20.18%,平均含量为20.16%,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为1.03%,含水量14%。结论:挥发油含量测定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酮基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酮基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理化特性和生物利用度。采用沉淀法、共沉淀法、固相包合法和冷冻法都能获得包合物。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溶出度明显提高。前三种方法形成的包合物其生物利用度分别为酮基布洛芬原料的276,153和152%。固相包合法简便,含量稳定,适宜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取正交实验方法,以制备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为指标确定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 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阿昔洛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为1∶1,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6 h,转速为3级(约80 r·min-1);平均增溶4.4倍。结论该制剂制备简单,条件可行,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琰  王荔  范琳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9-140
目的:制备泰诺福韦酯-β—CD包合物。方法:通过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泰诺福韦酯-β—CD包合物,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包合物溶出度。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包合摩尔比为1:1、搅拌速度1000r/min、搅拌时间6h;所得包合物载药量为(29.36±1.22)%,收率为(94.12±5.87)%:鉴别试验结果表明已形成包合物。结论:泰诺福韦酯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为开拓应用范围、提高药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物相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研磨法制备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包合常数及包合过程热力学参数,并对物相进行鉴定。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包合物,对其包合常数进行测定,利用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IR)、粉末X衍射(X-ray)、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其进行物相鉴定,以溶解度和溶出实验考察其溶解性质。结果所制备的包合物溶解度较槲皮素纯品增加约37倍,5分钟的溶出百分率较槲皮素纯品提高近10倍。DSC结果表明包合物中槲皮素吸热峰位前移;IR图谱槲皮素羰基吸收峰产生位移;X-衍射图谱包合物中槲皮素吸收峰消失;电镜扫描照片包合物中未见槲皮素晶体,说明形成新物相。结论研磨可使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改善槲皮素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2.
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志远  郭涛  宋洪涛  何进  隋因 《中国药房》2006,17(9):656-659
目的:考察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大蒜素(DATS)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水溶液、冻干粉和大蒜油注射液进行强光照射、高温、稀释试验以及加速试验,并进行长期留样观察试验。结果:在光照、高温条件下,包合物冻干粉中DATS含量下降程度为三者中最小。在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中,包合物冻干粉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无变化,稳定性较好。不同稀释剂在10h内对包合物的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大蒜油包合物的稳定性比大蒜油注射液有所提高,其中包合物冻干粉稳定性最好,但仍应在适宜温度下避光贮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OGP-49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为OGP-49的注射给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经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OGP-49以20∶1的比例形成包合物,40%的羟丙基-β-环糊精可使OGP-49的水中溶解度提高330倍。结论 OGP-49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OGP-49的水中溶解度。  相似文献   

14.
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例和包合稳定常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_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处方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为1:2,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6h。结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5.
维胺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3因素8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优化出维胺酯-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条件,所得包合物的包合率为99.3%,其表观稳定常数为1394M-1.  相似文献   

16.
阿魏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谷福根  吴春芝  李汉蕴 《中国药房》2003,14(10):599-600
目的 :研制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 ,以增加其水溶性。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 :经紫外、红外、薄层色谱及相溶解度图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 ,表明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 ,且包合物克分子比为1∶1。结论 :阿魏酸与羟丙基 -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 ,其溶解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7.
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制备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正交法考察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结果:最佳包合条件是羟丙基-β-环糊精与莪术油的配比为10: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4 min.结论: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合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溶性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银杏内酯N(GN)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GN/SBE-β-CD包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并测定包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 GN/SBE-β-CD包合物稳定,溶解度提高了106倍,表观稳定常数K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SBE-β-CD可与GN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硝酸益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研究包合类型,并测定溶解度和溶出速率。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杀菌曲线,研究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表明药物与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包合物的溶解度比原药提高了50.7倍,包合物溶出速率显著加快。包合物的MIC、MBC均较原药稍有降低,杀菌曲线基本一致。结论:硝酸益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硝酸益康唑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使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有所增强,但杀菌作用方式不变。  相似文献   

20.
陈勤  郭鹏 《中南药学》2009,7(10):749-752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表述其分子结构信息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及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配比不同时包合物的溴化钾压片在室温下的红外光谱。同时还测定了薄荷脑及其包合物在变温情况下的红外光谱。结果比较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和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红外光谱,薄荷脑的一些特征峰在包合物中消失了,另一些特征峰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而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薄荷脑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则非常相似。但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与其包合物的光谱特征频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升温的情况下,薄荷脑及其包合物红外光谱最明显的变化反映在羟基特征频率随着温度升高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位移。结论红外光谱表征证明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并已嵌入其疏水空腔中形成包合物。同时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薄荷脑有改善,但随温度升高仍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