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56~1993年手术治疗30岁及以下单侧女性乳腺癌95例。结果腋窝和内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1%和31.2%。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和27.4%,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者占4.2%。伴妊娠及哺乳者21例(22.1%)。腋淋巴结阴性的妊娠哺乳期和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81.40%,而腋淋巴结阳性者则分别为38.10%和73.70%。结论对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应尽可能清除内乳淋巴结;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无论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预后均较差;对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也应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1484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en K  Shen Z  Han Q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21-22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临床指标及辅助化疗的意义.方法比较分析314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52例);辅助化疗组(262例),两组临床特征基本相同.结果 (1)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存活率(FDS)辅助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尤其术前术后均辅助化疗组,其5年OS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P<0.01).(2)随着肿瘤(T)增大,两组患者5年、8年OS明显下降(P<0.01).当肿瘤为T1时,两组患者5年、8年OS无明显差别.当肿瘤为T2以上时,5年、8年OS辅助化疗组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肿瘤≤2cm(T1)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好,可不予辅助化疗,对肿瘤>2cm(T2)以上者,辅助化疗实属必要,尤其是术前术后均辅助化疗对改善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女性乳腺癌2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TMN分期为Ⅰ期23例(11.3%)、Ⅱ期92例(45.1%)、Ⅲ期79例(38.7%)及Ⅳ期10例(4.9%)。均行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5%。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3%和71.0%。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乳腺癌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肿块(肿块≥5 cm)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9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大肿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辅助治疗与生存率的关系,以及新辅助治疗的预后.结果大肿块乳腺癌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62.2%,无病生存率为67.2%和53.0%.Ⅱ期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6.3%;Ⅲ期为72.3%和48.0%(P=0.2769).腋淋巴结转移≥10枚阳性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3%和31.4%,4~9枚阳性者为69.6%和34.8%,1~3枚阳性者为76.7%和58.2%,阴性者为96.9%和96.9%(P=0.0185).辅助化疗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7%和57.7%,未化疗组为80.0%和13.3%(P=0.0130);辅助放疗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41.5%,未放疗组为62.2%和28.9%(P=0.0080);辅助内分泌治疗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2%和52.9%,未内分泌治疗组为71.4%和23.9%(P=0.0472).新辅助治疗加辅助治疗组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7%和57.4%,辅助治疗组为77.1%和6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39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是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大肿块乳腺癌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淋巴结转移状况.辅助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辅助治疗加辅助治疗与辅助治疗效果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6.
青年女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0):1050-105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青年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随机数字表法分段抽取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251例(老年组)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病程≤6个月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82.09%(165/201)、72.11%(18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P<0.05);青年组原发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9.90%(40/201)、30.28 %(76/251)](x2=6.302,P<0.05),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老年组[63.68%(128/201)、54.19%(136/251)](x2 =4.145,P< 0.05);青年组0~Ⅰ期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1.94 %(24/201)、17.53 %(44/251)](x2=2.729,P> 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直径大,p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情进展较快,危险性较高,但患者警惕性较低.应大力提倡自我体检、定期体检,力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于倩  佟仲生  汪旭  史业辉  何丽宏  刘晓东 《肿瘤》2012,32(8):609-614
目的:分析单一机构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6年12月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并具备完整的病历和随访资料的280例MBC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转移情况以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本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9个月(1~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5个月(2~99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59.5%和36.9%.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淋巴血管侵犯、激素受体( hormonal receptor,HR)状态、分子分型、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内脏转移、首次转移部位数目、肝转移、脑转移、解救内分泌治疗和解救放疗与O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分子分型、内脏转移和肝转移是MB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三阴型乳腺癌、内脏转移和肝转移是MB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MB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横断面研究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72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青年女性乳腺癌就诊病程长,误诊率较高,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为77.33 %(133/172),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比例为61.63 %(106/172),Her-2/neu阳性率为39.53 %(68/172),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68.02 %(117/172)。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发现晚,应提高警惕性,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对20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TMN分期为Ⅰ期23例(11. 3%)、Ⅱ期92例(45. 1%)、Ⅲ期79 例(38. 7%)及Ⅳ期 10 例(4. 9%)。均行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 5%。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 3%和71. 0%。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乳腺癌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2个可能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性临床因素,通过计算机Cox多因素分析模型,利用累积生存率,对1484例手术切除的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在选取的22个因素中,月经状况、妊娠次数、病期、合并妊娠或哺乳、肿瘤大小、内乳淋巴结、术后放疗、术后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是影响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用临床资料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可发现部分高危人群。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宜放疗或行卵巢切除,术后三苯氧胺辅助治疗不应仅局限于绝经后或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如何选择高危人群进行术后化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行术后辅助放疗是目前争议的焦点.多个随机研究结果提示,包括全胸壁及相关淋巴结引流区的术后放疗能改善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是否行术后放疗取决于肿瘤大小和分期、淋巴结清扫数和淋巴结阳性率、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和脉管瘤栓等因素.最佳放疗方式和患者选择尚有待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3.
155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与目的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清扫依据,对155例非小细胞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55例非小细胞肺癌共清除淋巴结1553枚。总转移率为58.7%(91/155),N1占20.0%(31/155),N2占38.7%(60/155),跳跃性N2共9.7%(15/155)。肺原发肿瘤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线性关系。淋巴结转移率在各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间无差异。肺癌淋巴结可呈跳跃式纵隔转移,且区域性转移与非区域性转移均多见。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特点。除临床分期为T1者外,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术中应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查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133例乳腺癌患者中,具有完整的腋淋巴结手术及其他临床病理资料者787例(69.5%).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4.6枚,平均每例淋巴结转移3.5枚.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状态、肿瘤病理类型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肿瘤大小、患者年龄、ER状态及病理类型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dictors of axillary nodal metastas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breast cancer cas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Dec 2006 and Nov 2008.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dictors of axillary node positivity.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was 1133.69.5% of them (787) had complet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The median age was 49 years old ( range 20-85 ).The average number of lymph nodes removed was 14.6 per person.The average number of involved nodes was 3.5 per person.Increasing tumor size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Assessed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tumor size, age, ER status, and pathological typ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node metastasis.Conclusions Axillary nodal metastas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umor size, ER status, age, and pathological typ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定量病理技术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WY  Chen L  He S  Li YC  Yang YH  Wang AQ  Xie G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61-463
目的:探讨定量病理技术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eulgen染色和定量病理技术,对102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细胞核DNA含量和形态的定量检测,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多变量预后因素分析。结果:DNA指数、核最小直经、核面积、核最大直经和核周长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定量病理技术结合有效的统计方法,是判断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随机分组辅助放疗15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i SK  Lang YF  Li RY  Fang ZY  Ning LS  Ma SZ  Li YY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507-50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6 2例手术后乳腺癌随机分为放疗组与对照组。放疗组照射锁骨上区和 (或 )内乳区各 5 0Gy,对照组不放疗。按临床分期、肿瘤部位及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比较两组生存差异。结果  5 ,10 ,15年生存率放疗组分别为 72 .0 %、5 6 .1%和5 4 .3% ,对照组分别为 6 6 .3%、5 1.3%和 4 9.4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按临床Ⅰ~Ⅲa期、腋淋巴结 (+)或 (- )比较 ,除腋淋巴结 (+)≥ 4外 ,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在腋淋巴结 (+)≥ 4时 ,放疗组 5 ,10 ,1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5 .6 %、38.9%和 37.1% ,对照组分别为 2 9.0 %、16 .1%和 16 .1% ,放疗组疗效有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对腋淋巴结 (- )患者未能改善预后 ,对腋淋巴结 (+)≥ 4个者有益。  相似文献   

17.
He J  Feng FY  Xing PY  Wang XY  Zhang P 《癌症》2005,24(12):1527-1530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全身治疗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67例患者出现脑转移距离确诊乳腺癌的时间为0~15年,中位时间为2.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加放疗3例,单纯放疗30例,单纯化疗3例,放疗加化疗26例,未治疗5例。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脑实质为最常受累部位。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年,出现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月经状况、脑转移数目、合并全身转移情况及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差,目前治疗仍以全脑放疗为主,化疗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Sun JY  Ning LS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5):352-355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2例行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发生规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814例,其中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者119例,占14.6%;跳跃式转移中,最常见的是从第Ⅰ、Ⅱ水平跳过第Ⅲ水平至腋尖,发生率为5.2%.跳跃式转移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状态均无关(均P>0.05).Ⅰ~Ⅱ期患者中,跳跃式转移组的10年无病生存率较非跳跃式转移组低(58.5%∶ 77.3%,P=0.003);Ⅲ期患者中,两组的10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 57.6%,P=0.45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结外是否受侵及是否发生跳跃式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某些常见的临床病理指标尚不能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发生;早期乳腺癌发生跳跃式转移者预后差,对其应坚持严格而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妇女乳腺癌(年龄≥65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分析65岁以上农村老年乳腺癌110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110例患者中,病程为3个月-7年,平均12.3个月;病理分型以浸润性癌为主,占85.5%;淋巴结转移率46.4%;免疫组化分析显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1.7%,HER-2过表达者占33.3%。53.6%合并有其他疾病;随访率100%,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8.2%。结论 农村老年乳腺癌病程较长,浸润性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高,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