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既往的研究证明,由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到丘脑腹后内侧核存在着一条由四级神经元组成的传递本体觉信号的中枢通路。此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和邻接的小细胞网状核的一部分,第三级神经元存在于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缘伸延的“带状区”。本研究将PHA-L注入第二级神经元所在区域,不仅在“带状区”发现有很多标记终末,而且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区域内也发明较密集的PHA-L阳性终末,  相似文献   

2.
在已探明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的背内侧部(Vodm)及邻接的网状结构(LRF)投射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用WGA—HRP顺行标记法追踪了Vodm和其邻接的LRF传出投射的终止部位,以期探索Vme—丘脑通路中第三级神经元的所在。结果发现Vodm及邻接的LRF除投射到一些脑神经运动核、臂旁核、下橄榄主核腹肢内端外,还发现了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缘存在且向腹侧伸延的一个带状区内有浓密的标记终末终止。此标记终末带区在上橄榄核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以及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的背内侧部等处增大,而上橄榄核背侧及三叉运动核腹侧的终末区以往并无人注意到在此有与之相应的核团。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HRP逆行轴突运输追踪法探讨了猫大脑皮质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Vo)投射的起源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冠状回是最主要的起源部位,其前、后部向Vo的投射有局部定位关系。该回前部的标记细胞数量较后部明显多,内、外半的起源细胞数量也不同。眶回的前部,乙状前回外侧部的前部也有大量标记细胞。该三回的最前端相互连接成为“前斯氏回”,此处是皮质—Vo投射的最核心起源部位。另外,标记细胞还见于上斯氏前回、乙状后回、侧回和外斯氏前回。所有的标记细胞都位于大脑皮质第Ⅴ层,大小不等。未发现先导回及颞、枕叶皮质有向Vo的投射。  相似文献   

4.
用PHA-L顺行追踪和HRP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在电镜下观察到来自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PHA-L顺行标记轴突终末与中缝大核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形成以非对称性为主的轴树突触。另外,发现顺行标记的轴突终末也与中缝大核内其它神经元之间形成多种突触联系。本研究结果首次在突触水平证明了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间接通路,同时又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行投射的终末与中缝大核内的神经元成分之间还形成比较复杂的突触联系,并对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向三又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 5 C)投射的起源细胞在其吻、中、尾三个部分的分布不同,且由尾段向吻段有从腹侧向背侧移行的趋势。尾段的HRP逆标细胞主要位于PAG的腹外侧区、内侧区腹侧部;中段的标记细胞较多,主要见于腹外侧区、背侧区和背外侧区腹侧部,尚可见一些顺行标记的终末;吻段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背外侧区,在上丘深层、Cajal氏中介核、Darkschewitsch氏核内,也可见标记细胞。标记细胞和终末均主要位于注射侧的PAG内。PAG向Sp 5 C投射的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主要位于PAG的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中段的双标细胞占全部双标细胞数的57%,尾段占41%,吻段占2%。在背中缝核(DR)内,亦可见到一些双标细胞。PAG内的双标细胞占其HRP标记细胞总数的37%,但仅占5-HT样阳性细胞总数的4.5%。标记细胞主要为中型(20—30μm)梭形及三角形,小型(<20μm)梭形和大型(>30μm)多角形细胞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搞清三叉神经中脑核(Vine)向丘脑的投射通路,本文首先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大鼠研究了接受咬肌本体觉传入的Vme神经元中枢突在脑干内的终止情况。结果证明它除终止于三叉运动核及三叉上核外,主要终止于面神经核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Vodm)及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LRF)。在电镜观察到Vme神经元中枢突终末在Vodm区主要和该区内的树突形成突触。并观察到这些终末接受另外来源的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控制。  相似文献   

7.
将碘化丙啶(PI)和双苯甲胺(Bb)分别注入同侧的伏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在中脑中央灰质和中缝背核内见到双标和2种单标神经元。双标神经元占3种标记神经元总数的9%,PI单标神经元占58%,Bb单标神经元占33%。双标神经元多位于中脑中央灰质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内侧区腹侧部和中缝背核内;PI单标神经元的分布同双标神经元;Bb单标神经元除位于上述区域外,还可见于背外侧区和背侧区。位于注射区同侧的标记神经元多于对侧,标记神经元以中型梭形和三角形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价该核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 FOS 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后角浅层中可观察到许多荧光金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在给予外周伤害性刺激后被激活而引起 c-fos 表达,该文进一步证明了来自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到中缝背核的直接投射至少有一部分与中缝背核的痛觉谓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谷氨酸能投射进行了观察。磷酸激活的谷氨酸胺酶(PAG)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PAG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少量PAG样阳性胞体也见于它们的Ⅱ层外侧部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臂旁核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4%,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3.2%呈PAG样阳性;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瓜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7%,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4.3%呈PAG样阳性。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3%和24.6%,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颈髓背角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1.6%和30.1%。外侧网状核内的部分PAG样阳性神经元也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或臂旁核投射。Ⅰ层内的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杂色相结合技术对大鼠脑干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的NT能和L-ENK能投射进行了观察.脑干向Vc发出NT能和L-ENK能投射的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同状核α部和延髓中继核簇.结果提示NT和ENK可能参与下行抑制系统,Vc浅层密集的ENK样阳性终末不仅来自Vc内的局部或中间神经元,而且来自下行抑制系统的起始核团和脑干的其它结构,这些广泛起源的NT和L-ENK能投射可能对Vc浅层内传送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神经元和中间种经元发挥抑制和/或去抑制作用,调控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与免疫荧光结合方法研究了单个含SP或CGRP的三叉神经节细胞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的分枝投射。将DiamidinoYellow(DY)注入尾侧亚核,FastBlue(FB)分别注入吻侧亚核或极间亚核,发现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的13.2%(FB注入吻侧亚核例)和2.3%(FB注入极间亚核例);双标细胞中含SP者分别为74.4%和69.6%;含CGRP者分别为72.1%和64.3%。将DY注入极间亚核,FB注入吻侧亚核时,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标记细胞总数的1.6%,双标细胞中有67.9%为SP阳性,73.9%为CGRP阳性。多数的双标且呈SP或CGRP阳性的三叉神经节细胞直径约为25~50μm,为中、小型节神经元,而直径大于50μm的大型细胞较少见。以上结果提示,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脑干后的下降支分枝投射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各亚核,它们可能与面口部的痛信息传递有关。SP和CGRP是这些分支投射神经元的重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的强啡肽能和NO能投射进行了研究.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和Ⅱ层外侧部;NOS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尾侧亚核和颈够背角Ⅱ层,Ⅰ层较少。将荧光金注入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对侧尾侧亚核、颈髓背角的Ⅰ层和外侧网状核,Ⅱ层偶见;将荧光金注入臂旁核后,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同侧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Ⅱ层,少量位于外侧网状核。尾侧亚核向丘脑瓜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6.6%,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24.8%呈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9.2%,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272%呈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强啡肽原前体/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尾侧亚核浅层内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7%和18%,分别占颈髓背角浅层内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8.1%和21.9%。这些双标神经元多呈大梭形及中等大圆形和梨形。由昆侧亚核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5.1%呈NOS阳性,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1.8%呈NOS阳性。由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别用逆行和顺行追踪相结合及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对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和5 HT 样阳性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的分布及其与向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将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证明HRP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Ⅰ、Ⅲ层;将顺行标记物PHA L 注入中缝大核,证明PHA L顺标纤维和终末也主要见于尾侧亚核的Ⅰ层,Ⅱ层内仅有少量PHA L 顺标终末;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结果显示5 HT 样阳性终末也主要存在于尾侧亚核的Ⅰ和Ⅱ层,其它部位仅散在分布。在电镜下观察到:(1)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Ⅰ层的HRP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分别与PHA L顺标终末形成轴 体突触和轴 树突触,其中大部分为对称性突触,非对称性突触较少;(2)尾侧亚核Ⅰ层HRP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也分别与5 HT 样阳性终末形成轴 体突触和轴 树突触,这些突触联系也以对称性突触为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缝大核的下行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Ⅰ层,对此层内向丘脑投射的神经元可能主要发挥抑制作用,而5 HT 是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的主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射到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观察到尾侧亚核Ⅰ~Ⅴ层的神经元均向同侧上述核团发出上行投射。值得注意的是尾侧亚核Ⅱ层(胶状质)也有神经元向上述各核团投射。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约10%~30%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calbindin-D28k样阳性.而在浅层仅偶见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parvalbumin样阳性者。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支持Ⅱ层神经元有传出投射的观点,也提示calbindin-D28k样阳性神经元和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在尾侧亚核浅层可能分别代表着具有不同特性的两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