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59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引流管位于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5 d、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引流管位置、引流管放置时间、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性,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1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7例,占6.03%;发生组的性别、年龄、出血位置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3 d、脑脊液渗漏、尿激酶应用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白蛋白水平<35 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3 d、脑脊液渗漏、尿激酶应用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白蛋白水平<35 g/L均为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流管留置时间≥3 d、脑脊液渗漏、尿激酶应用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白蛋白水平<35 g/L均为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钱明  蔡刚  张毅  王学建  陈佳磊  陈杨  汪志峰 《浙江医学》2021,43(24):2693-2694,2697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因高血压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后有无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81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1例,发生率为25.9%。术后有无颅内感染患者在有无糖尿病、血糖水平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有无尿激酶冲洗、有无肺部感染及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激酶冲洗(OR=4.206)、合并糖尿病(OR=13.704)、引流管留置时间(OR=6.044)是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尿激酶冲洗、合并糖尿病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是容易发生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建议减少对引流管的操作、尽早拔除引流管并积极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0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07例(71.38%);共检出病原菌2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70.22%),革兰阳性菌56株(20.59%),真菌25株(9.19%);年龄、脑卒中、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糖尿病史及意识障碍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糖尿病史及意识障碍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糖尿病史及意识障碍等为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2 2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特点。结果 2 2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440例(19.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程度Ⅲ级、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合并基础疾病、胃管置入、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及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440例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6株(55.5%),革兰阴性菌221株(45.5%)。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青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帕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无菌操作和耐药菌监控,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7月~2011年11月14例因脑出血行微创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血肿穿刺的同时行脑室外引流,并发脑室感染13例,其中9例行脑室外引流时间大于7d者,有5例发生颅内感染;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0例,感染4例;头皮下积液8例,感染3例.结论 术后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引流管长时间留置等均为脑出血微创手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而治疗上则应遵循"早期、杀菌、足量"三原则,对于颅内感染应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颅内感染的各种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培养出6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5.79%,革兰阴性菌占31.58%,真菌占2.63%。颅内感染与脑室外引流、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手术入路、合并糖尿病等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等无关。结论: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临床治疗联合用药效果好于单独用药。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能有效地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控制脑室外引流,减少放置各种引流管等,能够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脊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的颅内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研究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数量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20例感染患者培养出124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比更高,达到59.7%。2014年、2015年、2016年颅内感染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耐药性比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结论随着年份的提升革兰阴性菌的占比明显提升,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肖虹  程茗  黄警锐  胡唏  许毅  刘科 《重庆医学》2013,(21):2458-246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高危因素、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脑脊液共分离培养出54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11%,革兰阴性菌占33.33%,真菌占5.56%。病原菌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伤口本身存在感染因素、术后切口外引流、脑脊液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长(>4h)或再次手术者、手术放置异物等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病死率为11.43%。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医源性因素导致颅内感染比例及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中静脉合并鞘内注射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颅内感染,缩短疗程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方亚琼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06-2410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护理模式在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FMEA护理模式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情况,观察造成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饮食、用药、运动、排便以及其他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饮食、用药、运动、排便以及其他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颅内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322例患者中存在22例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其中检查出病原菌25株,其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15株,革兰氏阴性菌9株,真菌1株.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否存在切口皮下积液、术后低蛋白血症以及术后高血糖.结论:选用FME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患者术前GCS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否存在切口皮下积液、术后低蛋白血症以及术后高血糖是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脑出血患者术后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方法本文选择在2014至2017年到我院接受了颅脑外伤开颅术的200例患者,其中出现术后颅内感染症状的患者有20例,总体感染率为10%,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方式来总结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病原菌培养方式来总结比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是否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现象、术后血清蛋白含量、脑室外引流天数;本次实验共检测出了20株病原菌,其中有12株革兰阳性菌和8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中,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最强,其次是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最弱;革兰阴性菌中,卡那霉素的耐药性最强,其次是头孢他啶、头孢吡啶,亚胺培南最弱。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合理应用抗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余鹏飞  麦兴进  符树强 《重庆医学》2015,(13):1839-1841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H)中的疗效比较以及术后脑出血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HIH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MIPHD组46例行MIPHD术式,SWC组44例行SWC术式.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脑出血复发的单因素情况,经Logistic回归法判定术后脑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IPHD组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术前血肿量、术前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术前收缩压及手术医师非准确操作均为术后脑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PHD和SWC术式在临床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二者作用互补.临床应关注脑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43例诊治休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黄瑞鲲 《右江医学》2007,35(6):684-685
颅内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治疗,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900例,其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43例(4.87%),现就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3例颅内感染患者,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7岁。其中行脑室穿刺钻孔引流手术13例(留置引流管超过5天10例),高血压脑内血肿钻孔穿刺引流术14例(其中术后行尿激酶注入13例),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16例(其中常规开骨瓣手术14例,小骨窗2例)。手术时间最短1 h,最长6.5 h,平均3.7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鄞州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且术后怀疑颅内感染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颅内感染45例(观察组),无菌性脑膜炎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PCT等指标,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颅内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情况,比较治愈与未治愈患者治疗后脑脊液PCT动态监测结果;分析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结果,比较检出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患者脑脊液PC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脑脊液PCT水平、脑脊液PCT/血清PCT比值明显升高,脑脊液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以及脑脊液蛋白、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脊液PCT水平、脑脊液PCT/血清PCT比值以及脑脊液葡萄糖、氯离子水平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均有诊断价值(均P<0.05),诊断效能从高到低为脑脊液PCT/血清PCT比值(AUC=0.91)、脑脊液PCT水平(AUC=0.88)、脑脊液氯离子(AUC=0.79)、脑脊液葡萄糖(AUC=0.78)。颅内感染患者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后,治愈36例,未治愈9例。抗感染治疗第0、1、3天,治愈与未治愈患者脑脊液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感染治疗第5、7、14天,治愈患者脑脊液PCT水平明显低于未治愈患者(均P<0.05)。经细菌学培养及二代基因测序,45例颅内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9例,包括革兰阳性菌8例、革兰阴性菌11例。检出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患者脑脊液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脑脊液PCT有助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并能评估抗感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因素与对策。方法对1498例于我院进行开颅手术以及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造成颅内感染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白蛋白35 g/L的患者颅内感染率低于手术后白蛋白35 g/L者;未留置引流管者颅内感染率低于采用引流管留置患者;选择手术时机者颅内感染率低于急诊手术患者;无基础疾病者患颅内感染率低于有基础疾病患者;无切口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低于有切口脑脊液漏患者;手术时间4 h以内者颅内感染率低于手术时间4h的患者。结论手术时间4h、手术后白蛋白35 g/L、有切口脑脊液、患有基础疾病、留置引流管和急诊手术是导致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后的患者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胆道引流(PTCD)后及防范胆管感染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我院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组成术后进行了分析,并对风险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胆管感染,感染率24.6%。采集标本并培养155株,阳性标本为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13.9%;革兰阴性菌68株,占86.1%。革兰阳性菌主要是以粪肠球菌以及鸟肠球菌两种菌类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为主。结论PTCD术后胆道细菌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梗阻部位、胆管狭窄、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行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后脑复张情况,用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脑复张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萎缩、应用尿激酶、引流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萎缩、未应用尿激酶、引流管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后引流管内尿激酶注射、术后引流管内脑脊液流出均可促进脑复张。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110-1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 3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1例(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239例(非感染组),术后感染率为20.33%(61/300)。2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红细胞计数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腹部手术史、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61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73.08%),革兰阳性菌10株(19.23%),真菌4株(7.6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氧氟沙星均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率较高,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革兰阴性菌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PTCD)术后胆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接受诊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5例,分析行PTCD术后胆管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分析。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19例患者发生胆管感染,感染率为25.3%。采集标本并培养159株,阳性标本为8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占14.8%;革兰阴性菌69株,占85.2%。革兰阳性菌主要以粪肠球菌(8.6%)及鸟肠球菌(4.9%)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48.1%)及克雷伯菌(24.7%)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阻位置时间(OR=14.261,95%CI 5.281~31.862)、出现胆管再狭窄(OR=3.862,95%CI 5.281~31.862)、外引流管留置时间(OR=9.137,95%CI 1.469~15.957)是PTCD术后胆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CD术后胆管细菌感染为其常见并发症,梗阻位置、胆管再狭窄及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为PTCD术后胆管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PTCD术后胆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诱导凋亡的配体(TRAIL)及IgG Fc受体Ⅰ(CD64)表达水平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信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25)和非感染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的血清和脑脊液中T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T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与各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4±15.3) min、(18.6±4.7) d,明显长于非感染组的(54.8±12.6) min、(15.3±3.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血清和脑脊液中的TR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