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奕  孟祥英  高清歌  肖倩  周勇 《天津医药》2012,40(12):1197-1199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对131例HbA1c<7.0%的T2DM患者分为高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组和正常UAER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对2组的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波动系数(BGFC)、低血糖(<3.9mmol/L)时间比、高血糖(>7.8mmol/L)时间比进行比较,分析MAU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UAER组糖尿病病程、血尿酸(UA)、空腹C肽、BGFC及高血糖时间比与正常UAE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UAER与糖尿病病程、UA、血糖波动系数呈正相关,与空腹C肽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C肽降低、UA升高、血糖波动系数升高为患者UAE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波动是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UAER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 年7月收集的江苏地区2966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 组)、无微血管病变组(B 组),检测其17 个相关临床指标及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HbA1c、餐后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肌酐、尿酸、患者来源及家庭平均月收入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HbA1c、收缩压、病程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2 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自身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配合,对于促进患者血糖达标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例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血糖、HbA1c值、血压、血脂、自我管理信息、治疗方案、合并症及慢性并发症等情况,评估HbA1c≤6.5%的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现状调查显示HbA1c≤6.5%的达标率为17.5%;HbA1c>6.5%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并发症的比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36.9%患者血糖监测频率≥4次每月,13.7%患者HbA1c监测频率≥4次每年;患者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6%、51.6%;大多数患者应用2种及以上降糖药物治疗。结论门诊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控制不良与糖尿病合并症、慢性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清尿酸(SUA)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例T2DM患者,依据SUA水平分为尿酸正常对照(NC)组及高尿酸血症(HUA)组,采用Spearman分析HbA1C与SUA的相关性.按HbA1C控制目标分为达标组(HbA1C<7.0%)、一般组(7.0%≤ HbA1C<10.0%)、差组(10.0%≤HbA1C),比较不同性别、不同HbA1C控制水平的SUA浓度.结果 HUA组BMI、TG、空腹C肽、SUA、SCr、SBP较NC组升高(P<0.05),而HbA1c、HDL-C、eGFR较NC组降低(P<0.05).Spearman分析示T2DM患者的SUA与HbA1C呈负相关,然而仅男性SUA随不同HbA1C控制水平(<7.0%、7.0%~10.0%、≥10.0%)的升高有明显下降趋势(P<0.001),女性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HbA1C是高尿酸血症的负相关因素.结论 T2DM男性患者SUA与HbA1C负相关,故应在血糖控制后重新评估血尿酸水平,避免延误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和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T2DM合并ACI患者(T2DM+ACI组)和100例T2DM未合并ACI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ACI的危险因素。将T2DM+ACI组分为轻度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50例]、中度组(5分≤NIHSS评分≤15分,31例)和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19例)三个亚组,比较三组RC和HbA1c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RC和HbA1c对T2DM合并ACI的诊断价值。结果 T2DM+ACI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患者比例及HbA1c、TC、LDL-C、RC水平均高于T2DM组,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高RC水平和高HbA1c水平是T2DM患者合并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度组RC和HbA1c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因素,为DR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236例。根据眼底照相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判定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和非DR组。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结果 236例老年T2DM患者中,DR发生率为27.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R组和非DR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胰岛素治疗情况、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FPG、HbA1c、血肌酐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对老年T2DM患者管理过程中,针对上述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应逐一排查,并早期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DR发生概率,为早期DR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随机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状况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收集248例T2DM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血糖、HbA1c值等。结果①总体HbA1c均值为7.83%,达标率40.32%;②不同病程组的HbA1c都未达标,病程越长均值越高,达标率越低。结论随机就诊的T2DM患者的HbA1c达标率低,且病程越长达标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卢亚男  刘丽俊  刘晓燕  高宇  韩桂艳  李丽慧 《河北医药》2023,(13):1951-1954+195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GA/HbA1c水平与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LEAD)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6例,根据是否合并LEAD分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LEAD组(T2DM+LEAD组)278例。比较2组生化指标、GA、HbA1c、GA/HbA1c比值水平,进一步分析T2DM合并LEAD危险因素。结果 GA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之间存在正相关(r=0.302、0.572、0.611,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有吸烟史、病程、总胆固醇、餐后2 h血糖、GA、GA/HbA1c比值是2型糖尿病LEAD的危险因素。结论 GA和GA/HbA1c比值是T2DM患者LEA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与与CD62P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初诊T2DM患者包括10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7%)T2DM患者(A组)、10例血糖控制中等(HbA1c7~11%)T2DM患者(B组)、10例血糖控制较差(HbA1c>11%)T2DM患者(C组)及1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EPCs和CD62P的含量。结果 EPCs在T2DM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小板CD62P表达阳性程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组EPCs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A组,C组与B组有差异(P<0.05);C组与A组有差异(P<0.01);B组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D62P的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A组(P<0.05,P<0.01),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显示EPCs与CD62P(r=-0.564,P<0.01)呈负相关;EPCs与空腹血糖(FPG)(r=-0.341,P<0.05)呈负相关;CD62P与FPG(r=0.443,P<0.01)呈正相关。结论人类空腹血清EPCs水平在T2DM患者中明显降低,而CD62P明显增高,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轴激素微紊乱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确诊的初诊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被OGTT实验证实为糖耐量异常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IGT组;同期体检血糖在正常范围的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T2DM组,IGT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T2DM患者的T3,FT4,TSH水平与HOMA-IR和HbA1c水平的相关性,及其治疗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T2DM组和IGT组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2DM组水平明显低于IGT组(P<0.01),治疗后T2DM机体的FT3和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而TSH,HOMA-IR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2DM组水平明显高于IGT组(P<0.01),治疗后T2DM患者机体的TSH,HOMA-IR和HbA1c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1).T2DM患者机体的FT3,FT4和HO-MA-IR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TSH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1).胰岛素抵抗组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而TSH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机体存在甲状腺轴功能的微紊乱,其紊乱程度与糖尿病严重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控制T2DM后机体的甲状腺轴紊乱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调查结果,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87例(对照组),并以HbA1c水平为基础分成控制良好、一般及较差3组。结果:T2DM组患者血清HbA1c、BUN及C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T2DM患者HbA1c水平的升高,其血清BUN及Cr检出水平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肾损害间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血糖控制良好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例(T2DM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为对照组(NDM组)。测定两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并对T2DM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组患者的IMT、AASI、FPG、HCY及hs-CRP与NM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糖尿病病程、FPG、HbA1c、SBP、PP、TC、LDL-C、HCY、hs-CRP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1c、PP、HCY、hs-CRP等有独立的相关关系(偏回归系数r分别为0.413、0.362、0.279、0.301、0.322,均为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1c、PP、HCY、hs-CRP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黏附蛋白1(VA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患者(A组,19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19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5例)血清VAP-1、hs-CRP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结果 A组、B组VAP-1、hs-CRP和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P<0.01)。A组hs-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B组VAP-1与hs-CRP和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hs-CRP与血糖和HbA1c均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清VAP-1、hs-CRP高表达与体内高糖状态有关,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促发因素之一;其水平监测可预测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初诊T2DM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除RGSH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提高初诊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不同发病年龄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Ⅱ,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AP)及生化项目差异,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60例,据不同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诊断年龄≤40岁)和迟发组(诊断年龄>40岁),比较并发DMAP及生化项目的差异。结果①早发组T2DM患者并发DMAP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χ2=4.304,P<0.05);②早发组T2DM患者HbA1c和TC水平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LDL-C水平差异显著低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早发组与迟发组相比FPG、2hPG、TC及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较迟发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为早期干预早发T2DM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减少DMAP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空腹血糖(MFBG)、平均餐后2h血糖(MPBG)、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低血糖时间比(血糖<3.9mmol/L),并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采用彩色多普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及内中膜厚度,根据病变程度分为A组(无病变)、B组(有病变组)。结果 B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DBP)、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之间无差异。B组MAGE、SD大于A组(P<0.05),LAGE、MPBG、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1),两组间MBG、MFBG无差异。结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除积极降压、调脂,控制空腹、HbA1c达标外,还应积极控制餐后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林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32-1433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8名老年T2DM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为抑郁症组与非抑郁症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并进行对比.结果 该项调查中抑郁症患病率为36.7%,抑郁症组患者BMI、FBG、HbA1c、病程、并发症数目均高于非抑郁症组(P<0.05).结论 抑郁症在老年T2DM患者中发病率高,对血糖控制度预后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300例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60例患者存在血糖波动异常。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对160例血糖波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结果 女性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71.43%)明显高于男性(47.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P<0.05);病程<10年、10~20年和≥20年患者的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分别为(26.67%VS 50.0%VS 78.13%),病程≥20年者最高,病程10~20年者次之,病程<10年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P<0.05);Hb A1c≥7.0%患者的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66.67%)明显高于<7.0%患者(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77,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与性别、病程及Hb A1c水平有关,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现状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系, 并分析影响HbA1c达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单县中心医院)登记建卡的T2DM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以HbA1c水平分为两组, HbA1c < 7%为达标组(61例), HbA1c ≥ 7%为未达标组(73例)。获取两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并检查相关生化指标, 且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并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结果未达标组血清肌酐(Scr)、尿酸(BUA)、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达标组(均P < 0.05), 而健康素养评分均显著低于达标组(均P < 0.05);且未达标组吸烟、相关并发症占比分别为17.81%、16.44%, 均显著高于达标组的3.28%、4.92%(χ2=7.05、4.43, 均P < 0.05), 未达标组血糖监测规律占比63.93%, 显著低于达标组的80.82%(χ2=4.82, P < 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 Hb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