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cccDNA的持续存在, HBV感染难以实现完全治愈。目前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终点是实现CHB功能性治愈。现有的抗病毒策略包括核苷类似物和聚乙二醇IFN-α在功能性治愈方面的疗效有限。为进一步提高功能性治愈率, 靶向HBV生命周期的新型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和改善宿主免疫应答的免疫调节剂正在开发中。本文总结了CHB现有治疗策略以及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 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 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 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 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 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 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 年龄为(54.9±12.5)岁, 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 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非常严峻, 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缺乏有效防治对策的科学依据, 而队列研究是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 依托于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的大力支持, 在我国3个省份(湖北、湖南和河南)启动了华中区域常见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华中慢性病队列)的建设。完成了3个既独立又可整合的队列, 共计115 424人的基线和107 252人的随访调查, 其中3.9万人的东风-同济前瞻性队列完成了动态调查, 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以及血液和尿液生物样本收集。该队列对于阐明我国中部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和机制研究, 对我国精准医学的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巨大贡献。本文对华中慢性病队列的设计理念、基本情况、主要成果、研究进展和挑战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重叠(ACO)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表型, 患者兼有哮喘与慢阻肺的临床特征。由于ACO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ACO患者往往存在困难。寻找到高特异度、灵敏度、无创易获得的生物标志物能够辅助ACO患者的早期诊断, 指导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从哮喘与慢阻肺的病生理变化出发, 发现了中性粒细胞、Th2型炎症相关分子及小分子代谢物、微小RNA等多种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其炎症形成特点与个体及环境因素有关, 具有显著异质性。近来发现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气道2型炎症, 常用的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免疫球蛋白E等2型炎症生物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与慢阻肺的病情程度及治疗反应性相关, 但在识别慢阻肺2型炎症中尚有局限性。此外, 针对2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生物靶向治疗在慢阻肺中的疗效尚微。本文就目前慢阻肺患者2型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及生物学治疗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以期为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况, 以长期气道炎症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持续性的气流阻塞为特征, 常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下降。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修复肺上皮细胞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来治疗包括COPD在内的各种疾病。本文主要基于MSC治疗COPD的体外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主要发现, 总结论述了MSC作为一种新的疗法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 并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而肺癌是COPD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两种疾病共存与较差的生存率有关。临床发现, COPD与肺癌的共病率高, 属于同源性疾病, 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COPD可衍生肺癌发生的土壤。目前临床上对COPD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已有许多认识, 但对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管理尚未达成共识, 存在COPD诊断和治疗不足, 从而影响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因此, 本文就近年COPD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共同危险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及管理展开综述, 以期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 酒精性肝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肝硬化和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酒与肝病和肝硬化的发展直接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肝轴与酒精性肝病之间在代谢、免疫等多个方面有所关联。其中肠道微生物组影响了肝病进展的所有阶段, 因此, 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有望成为肝病不同阶段治疗的新方法。阐述了酒精性肝病基于肠-肝轴的诊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65岁并确诊为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AECOPD患者分为合并COVID-19组(n=29)和未合并COVID-19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 并对比住院天数、AECOPD分级、死亡结局终点天数。结果合并COVID-19组和未合并COVID-19组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合并COVID-19组的男性比例、CRP、PCO2、D-D、IL-6、CURB-65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组, PCT...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乃至全球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其致残、致死率高, 已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社会沉重的疾病负担及经济负担。肺康复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膈肌和腹肌联合电刺激、气道廓清技术、长期家庭氧疗、无创正压通气、脉冲式吸入一氧化氮、营养支持多种方式, 能有效降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体内的乳酸堆积、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提高骨骼肌氧化能力, 减少肺动态过度充气和吸气神经驱动, 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 降低肺血管阻力并改善疾病预后。加强肺康复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与普及,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对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村/社区为研究现场,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25个村或者社区的4 883名0~14岁青少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 并对0~4岁对象采集3 ml血样, 5~14岁对象采集5 ml血样, 检测HBsAg、HBcAb和HBsAb。通过河南省免疫信息系统收集乙肝疫苗接种数据, 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河南省的乙肝病例, 并分析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效果。结果 4 88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7.32±2.81)岁, HBsAg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0.1%(7/4 883)和1.0%(50/4 883), 按照人口标化后的率分别为0.3%和1.7%。2002年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HBsAg阳性率为3.39%, 与2002年相比, 2022年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减少了约70万HBV慢性感染者。2002年出生的新生儿完成全部3针次疫苗接种率为6.26%, 2003年乙肝疫苗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招募2022年2—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中心病房和门诊收治的慢阻肺患者32例(慢阻肺组)及社会招募健康受试者32例(健康对照组), 评估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视空间觉n-back任务包括正确率(ACC)和平均反应时(RT);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与FVC的比值(FEV1/F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健康调查简表(SF-3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并对慢阻肺组认知功能受损与肺功能、SF-36和SGRQ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吸烟史、高血压史和心血管病史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阻肺组的MoCA评分、1-back ACC、2-back ACC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3.86±4.50)比(27.55±1.29)分、(76.82%±16.60%)比(90.61%±7.40%)、(67.93%±10.10%)比(78.74%± 10.38%), 均P<0.0...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常见的妇科疾病, 表现为痛经、不孕, 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多因素病因所致, 其中遗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关联研究从功能候选基因到全基因组水平发现了多个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遗传易感性位点。此外, 表观遗传学也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从激素调节、免疫炎症、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等相关的基因入手, 总结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学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发生、发展机制, 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建设题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化建设导致人口聚集、环境危险因素暴露风险增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群间健康差异等问题也更加凸显。为了深入研究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 分析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为慢性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依托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自2016年4月起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上海市松江、嘉定、闵行和徐汇区启动了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SSACB)建设工作, 招募69 116名20~74岁常住居民作为队列成员。队列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成员基本资料, 采集血、尿等标本建立生物标本库, 建立包括队列成员电子医疗病历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肿瘤登记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死亡登记系统在内的区域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本文围绕SSACB队列设计理念、建设进程以及今后发展目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及病情转归变化, 为调整克山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 2021年吉林省3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上报的克山病年报数据, 对克山病病区范围、人口数、现症患者一般情况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底, 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总体无变化, 病区县、乡、村常住人口数较2017年分别减少了11.77%、26.77%、35.55%;克山病现症患者共1 092例, 其中潜在型克山病926例、慢型克山病166例, 男女性别比为0.38∶1.00(303∶789), ≥60岁者占79.76%(871/1 092), 且有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2021年克山病患者较2017年减少1 020例, 死亡、迁出(入)、失访、重新诊断分别占转归总数的34.29%(500/1 458)、27.85%(406/1 458)、25.51%(372/1 458)、12.35%(180/1 458);60岁以下中青年死亡患者共57例;5年间新发现克山病患者24例, 包括潜在型克山病4例、慢型克山病20例, 且有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在确诊2年内死亡。结论吉...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利用预测模型对人群未来一段时间的CKD发病风险进行分层,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是实现CKD一级预防的重要途径。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发出了二十多个CK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我国学者也开发出了4个适用于中国人群的预测模型, 但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尚未推荐使用任何专门的CKD风险预测模型。现有模型在结局定义、预测因子、缺失数据处理和建模方法选择方面仍有局限。在未来, 新兴生物标志物和多基因风险评分的应用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发展将为继续改进模型提供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之一, HRSV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普遍高于儿童以外的其他年龄组, 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常见合并症以及主要并发症, 回顾了HRSV感染造成的经济负担, 提出要重视老年人在感染HRSV后的疾病负担, 及时对常见并发症予以治疗, 从而减少不良生存结局的发生, 以期为老年人HRSV感染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NOA)是困扰全世界不育男性的严峻问题, 但是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其具体的遗传学致病因素。近些年, 随着对生物信息学以及基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针对NOA的遗传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基因突变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等。在本文中, 我们对这些发现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估, 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关于NOA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西北区域自然环境独特, 人群健康状况与疾病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为了满足深入研究该地区慢性病病因、机制和转归的迫切需求, 根据西北区域特殊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和民族分布, 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 招募了117 644名35~74岁的多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藏族)自然人群, 调查队列成员的个体、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线暴露信息, 采集外周血, 分离血浆、血清和白膜层, 形成各类生物样本90余万份, 以-80 ℃储存于标准生物样本库。已开始用常规监测和主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队列成员的平均年龄52.43岁, 女性70 391名(59.8%), 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健康状况具有相似性但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该队列为深入研究环境、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与重要高发慢性病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平台, 为明确该地区不同民族慢性病的病因及长期健康危害提供重要流行病学证据, 为国家制定慢性病防治战略提供西...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念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通常是老年疾病。然而, 随着大型队列研究随访时间的延长, 人群肺功能发育轨迹得到了较完整的描绘, 表明肺功能的下降可起源于生命早期。此外, 大量研究表明, 具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和肺生理结构异常却不符合慢阻肺的肺功能诊断的人群, 在未来有患慢阻肺的倾向且影响预后, 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2022版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倡议提出了包括早发型慢阻肺和慢阻肺前期在内的一系列慢阻肺相关名词, 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慢阻肺开辟了新的机会, 同时为慢阻肺生物学机制、疾病进展轨迹的研究设计提供指引。本文总结了早发型慢阻肺和慢阻肺前期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慢阻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