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疝针在胸腔镜下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技巧与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3例胸腔镜下疝针修补儿童膈疝的手术经验,3例均为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其中1例需补片修补。结果 3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5~120min;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h;2例需补片的患儿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2d拔管;出院前均复查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利用疝针可以在胸腔镜下更容易、更牢固地完成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的修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膈疝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经胸腔镜手术修补治疗9例先天性膈疝病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23 d 8例,3个月1例,病变均位于左侧,术前均经摄胸部X线片获得诊断,采用3孔法实施手术,还纳疝内容后,间断缝合修补膈肌缺损或行膈肌折叠完成手术.结果 9例患儿中有疝囊6例,无疝囊3例,术毕留置胸腔负压引流4例,未引流5例,手术时间52~121min,手术出血量5~10 ml,3例患儿肺脏发育不良,所有患儿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前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7个月,无复发,仅1例术后3个月复诊发现修补膈面内侧上抬1个肋间,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术野显露清楚、操作方便,损伤小、切口美观,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手术经验及技术难点分析。方法对27例新生儿CDH患儿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顺序还纳疝入脏器,脾脏还纳时切忌使用尖锐器械直接压迫还纳,应间接推挤或以胃结肠等空腔脏器辅助推挤还纳,避免脾脏及血管撕裂导致出血。后外侧膈肌缺损严重者可行膈肌缘-肋间肌-膈肌缘缝合,适度打紧线结完成膈肌闭合修复。膈肌缺损严重可先连续缝合尽可能对合关闭缺损,测量缺损薄弱处大小,将体外裁剪好的补片置入胸腔,贴紧固定补片至膈肌薄弱处并以4-0 prolene线间断缝合。结果27例膈疝中左侧25例,右侧2例。产前诊断23例,产前诊断胎龄为(28.2±5.1)周;出生孕周为(37.5±2.7)周,孕周最小为28.0周;出生体重为(2.90±0.70)kg,最小为1.36 kg。所有患儿均采用胸腔镜手术,23例顺利完成,4例中转。存活23例(85%),死亡4例(15%)。手术年龄为出生后(41.0±40.0)h,手术时间为(159.0±14.0)min,行补片修补3例,术后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1±1.2)d,术后住院时间为(18.0±4.0)d。术后1例复发,第二次经胸腔镜完成手术,预后良好,3例并发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CDH安全可行,术者有丰富的胸腔镜操作经验下,可优先考虑,补片修补可以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术中心肺功能不稳定,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持续高于65~75 mmHg(1 mmHg=0.133 kPa)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低体重早产儿对胸腔镜手术的耐受性并不低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新生儿期先天性膈疝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我们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77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共80例次手术),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1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1.66岁。左侧55例,右侧25例。术前均经胸片、上消化道造影或胸部CT获得诊断,均择期行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结果 8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探查无疝囊11例,有疝囊69例,膈肌缺损范围2.5 cm×2cm至8 cm×5cm。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66 min;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1.8 mL。术闭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中中转开胸手术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4 d。7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随访期间复发3例,均于本院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非新生儿期先天性膈疝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新生儿膈疝胸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们采取手术治疗23例新生儿膈疝病例。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准备、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开腹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组膈疝患儿总治愈率86.96%(20/23),其中9例采取胸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实施胸腔镜手术后自动出院,治愈率87.50%(7/8);15例采取开腹手术,其中2例死亡,治愈13例,治愈率86.67%(13/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胸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比较术后24hPCO:、胃肠喂养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胸腔积液率及术后胸腔残余气腔率,胸腔镜手术组虽有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患儿随访I~3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新生儿胸腔镜膈疝修补术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且治愈率同开腹手术,提示其手术安全可行。胸腔镜手术时间虽相对延长,但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小儿膈疝、食管裂孔疝和膈膨升等膈肌疾病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本院采用腔镜手术治疗的31例小儿膈肌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先天性膈疝8例,食管裂孔疝11例,膈膨升12例,年龄1个月至9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先天性膈疝及食管裂孔疝患儿均在腹腔镜下还纳疝内容物并切除疝囊后,间断缝合修补缺损膈肌,其中食管裂孔疝加行胃底折叠术.膈膨升患儿在腹腔镜或胸腔镜下行膈肌单层或双层折叠缝合术.3例合并腹股沟斜疝的患儿同时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例食管裂孔疝患儿术中发现食管壁破裂,立即在腹腔镜下缝合修补裂口,其余患儿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开胸手术病例.无大出血、心肺损伤、迷走神经损伤和食管瘘等并发症.术后24 h内肠功能均恢复,平均住院时间7 d.30例于术后3个月X线检查无复发.1例右侧膈膨升患儿经胸腔镜手术后复发,后行腹腔镜膈肌折叠术获痊愈.结论 腔镜下治疗小儿膈肌疾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满意,可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U型缝合膈肌缺损治疗儿童先天性胸骨后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1例腹腔镜下U形缝合腹前壁修补胸骨后疝,并对目前腹腔镜修补儿童胸骨后疝的常用手术方式、疗效、复发率等进行讨论.方法 男性患儿,8个月,因出生后反复肺部感染来院就诊,胸片及CT检查提示下胸腔多发囊状透亮影,消化道钡餐显示胸骨后疝.腹腔镜下U型缝合膈肌缺损后缘、疝囊底及腹前壁,将疝完全关闭.结果 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1 d进食,患儿恢复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U形缝合膈肌缺损后缘、疝囊底及腹前壁全层,治疗儿童胸骨后疝简单,有效,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5个月.因生后间断呼吸困难5个月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界右移,左侧胸腔中下野可闻及肠鸣音.胸部X光片及胸部CT均表现左侧胸腔下野含气空腔影,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左侧膈疝.胃、肠疝入胸腔.入院完善检查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术中见左侧膈肌后外侧缺损约5 cm×3 cm,有一巨大薄壁疝囊突入胸腔,左肺下叶受压不张,疝囊后膈肌处有一4cm×3 cm×1 cm暗红色肿物,暗红色肿物起源于膈肌,无异常滋养血管,考虑为膈肌肿瘤,完整切除暗红色肿物.打开疝囊见内容物为胃、脾脏、部分结肠、小肠,探查脾脏正常,还纳胃、脾、肠管至腹腔,切除疝囊.膈肌缺损处缝合修补.术后痊愈出院.病理诊断:气管支气管囊肿(图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探讨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痊愈出院并在门诊随访的87例先天性膈疝患儿资料,包括患儿明确诊断时孕周、娩出孕周、性别、Apgar评分、出生体重、肝脏位置、入院时血气分析、手术方式、缺损大小分级、是否需要补片修补和转归情况等。按照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使用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膈疝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年龄别身高和(或)年龄别体重处于小于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SD)区间定义为生长发育迟缓,将患儿分为生长发育迟缓组和生长发育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CDH患儿中,男51例,女36例,左侧69例,右侧18例。出生体重(3298.6±485.7)g,肝脏疝入22例(25.3%),需要补片修补8例(9.2%)。平均随访时间42.3个月(6~120个月)。8例(9.20%)年龄别体重<-2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腔镜下手术矫治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的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24例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其中先天性左后外侧膈疝2例,胸骨后疝1例,右侧局限性膈膨升1例,食管裂孔疝20例。对20例食管裂孔疝患儿采取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胃底折叠术,其余病例均于腹腔镜完成手术。结果20例食管裂孔疝中,2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2例后外侧膈疝中,1例腔镜下顺利完成修补,另1例因缺损过大,镜下未能将疝入胸腔的脏器回纳腹腔,转开腹手术。1例胸骨后疝和1例右侧局限性膈膨升患儿均经腔镜下完成膈肌折叠修补术。2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5年,无复发,2例有轻度胃食管反流。结论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膈肌缺损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进食早、恢复快、切口瘢痕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新生儿膈疝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可行性。方法新生儿膈疝5例(生后1h、2d、7d、12d和24d)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产前B超确诊2例,产后X线确诊3例;女4例,男1例;左侧膈疝4例,右侧膈疝1例。手术采用3孔或4孔腹腔镜法,还纳疝内容物,丝线缝合膈肌修补缺损。结果5例患儿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60min,平均115min,手术出血量〈5ml,均无术中并发症,其中1例行腹腔镜手术后2周复发,再经腹腔镜手术治愈;另外1例行腹腔镜手术后1d复发行开腹补片修补术成功。5例患儿已随访6个月~4年,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新生儿膈疝具有暴露清楚、损伤小、打击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是一种可行方法。但由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普遍存在腹腔空间狭小的问题,特别是膈疝手术,将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后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修补缝合手术操作较困难,需要熟练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膈疝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治的7例复发性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初次手术时有3例膈肌缺损边缘分辨不清;1例胸壁缘膈肌缺损,未完全修补;2例膈肌撕裂;另1例未见明显手术痕迹。7例患儿均再次行膈疝修补术,其中1例患儿术后因合并脓毒血症治疗无效死亡,6例患儿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至4年8个月,均未见再复发。结论膈疝复发除与膈疝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术者手术操作有关。把握一定的手术原则,能明显降低膈疝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胸腔镜下连续与间断折叠修补膈肌治疗小儿先天性膈膨升(CDE)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例行胸腔镜膈肌折叠术CD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缝合折叠膈肌12例,为连续缝合组;采用间断缝合进行手术9例,为间断缝合组.连续缝合组,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19.5±8.7)月;平均体重(12.5±4.2) kg;左侧膈膨升5例,右侧膈膨升7例.间断缝合组,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23.1±9.5)月;平均体重(13.8±5.7)kg;左侧膈膨升3例,右侧膈膨升6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术前膈肌均抬高≥2个肋间(3.5~6.5个肋间,平均4.75个肋间).结果 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3±17) min和(75±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5±1.5) ml和(8.7±2.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两组患儿胸腔引流时间均为2~3 d,术后住院时间为4~5 d.术后随访1.2~4.7年,平均(3.2±1.5)年,仅连续缝合组术后复发1例,再次行开胸手术后治愈.结论 与间断缝合折叠修补膈肌相比,胸腔镜下连续缝合折叠修补膈肌治疗CDE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手术方法,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先天性膈疝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病例资料,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26例均行胸腹部平片,10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均行疝内容物复位横膈修补术。其中24例选择经腹腔左上腹横切口,2例右侧膈疝采取经胸腔入路。结果23例治愈,3例死于呼吸衰竭。存活23例中,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其中14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8例失访。结论婴幼儿先天性膈疝易与许多胸肺疾病混淆,X平片是诊断膈疝的首选方法,该病一旦诊断明确,宜尽早行膈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例经胸径路手术治疗的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左侧8例,右侧1例,均采用经胸径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5±19.1)min;术中出血量(5.1±0.3)mL,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8.6±0.5)d,平均住院时间(18.2±3.0)d。所有患儿随访1~12个月,均恢复良好,X线片无异常,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术中可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便于处理合并胸腔内畸形等较复杂CDH患儿,膈肌修补确切牢靠,对腹腔干扰小,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复发率低。结合相关辅助治疗手段,更有助于降低CDH患儿病死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JLN肌发育缺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38例膈肌发育缺陷患儿,其中膈疝4例,膈膨升5例,食管裂孔疝29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胸腹CT检查确诊;腹腔镜下探查膈肌病变类型及有无合并病变;膈疝患儿行膈肌修补缝合术,食管裂孔疝行食管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术,膈膨升患儿行膈肌折叠术。结果38例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35例采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7min(75—210min);手术中出血量平均5mL(1—10mL)。患儿术后平均24h饮水,5d恢复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随访1个月至5年,原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例食管裂孔疝术后3个月及1年复发,经再次腔镜手术后治愈。2例食管裂孔旁疝分别复发2次,1例现第3次腔镜手术后1年余无复发;另1例术后4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胃小弯侧靠近幽门处穿孔,行膈肌修补、胃穿孔修补;第二次手术后3个月再次复发,行生物补片修补,随访至今4个月无异常。结论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膈肌发育缺陷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通过产前诊断确诊为先天性膈疝患儿79例。根据LHR、O/E LHR以及肝脏位置将患儿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胸腔引流管放置情况。依据手术时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亚急诊手术组;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非微创组(经腹或经胸膈肌修补术)和微创组(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结果 79例患儿中,产前评估轻度46例,中度24例,重度9例。产前诊断评估与出生后评估结果 Kappa值为0.695,具有较好一致性。治愈55例,死亡24例。比较轻度CDH患儿急诊手术和亚急诊手术,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914);分别比较中度、重度CDH患儿急诊手术和亚急诊手术,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CDH患儿中,轻、中度患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轻度CDH患儿中,8例在后期因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13例手术治疗的中度CDH患儿,8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中度CDH患儿6例在后期因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1例术后死亡;5例手术治疗的重度CDH患儿,3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术后死亡。结论手术时机对于轻度CDH预后无影响;对于中重度CDH,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延期手术可以提高存活率;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中重度CDH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修补Ⅲ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的可行性、手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胸腔镜食管肺瘘修补手术的4例Ⅲ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患儿均为男孩,确诊年龄在1岁5个月至5岁1个月。4例患儿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可见造影剂从食管溢出进入肺组织;CT检查均可见近端扩张食管与右侧肺组织关系密切,3例可见食管与肺组织有瘘道相通。4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食管肺瘘2例。结果本组4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肺瘘修补术,手术时间在2.5~3.0 h,平均2.7 h;术后均转入P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1~5 d,平均3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 d。1例患儿术后第2天胸腔引流管出现气泡,胸部X线片提示右侧胸腔少量气胸,考虑为肺部组织破损,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时间1~24个月,除1例患儿因食管狭窄目前在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中外,余者均已完全经口喂养,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胸腔镜下行食管肺瘘修补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因先天性膈肌结构缺损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本研究旨在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近5年入院诊断为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DH患儿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患儿产前及生后病情评估提供循证依据,进而提高CDH患儿诊疗技术。方法本组患儿经产科儿科产前咨询,新生儿外科医生产房待产,生后经绿色通道转运至我中心SNICU,由新生儿外科与超声科、NICU、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对患儿进行围术期的联合诊疗,首选胸腔镜治疗。结果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我中心普通(新生儿)外科诊治的58例CDH患儿中,42例行胸腔镜手术修补膈肌,35例存活,7例死亡,死亡率占总经治量的12%,其中6例为胸腔镜手术中转为开放手术,4例存活,2例死亡,死亡率占总经治量3%;13例行开放手术修补膈肌,5例存活,8例死亡。另有3例产前诊断发现CDH,术前死亡。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在产前诊断孕周、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上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在新生儿CDH治疗中安全可行。产前诊断时间、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是预测患儿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整复、修补先天性腹裂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自2010年以来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修补的新生儿先天性腹裂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尽快送入手术室,以温生理盐水及温碘伏仔细冲洗并还纳脱出的腹腔内容物后,将生物组织补片与除皮肤外的腹壁创口边缘全层间断缝合。术后送SICU监护。3例患儿未行呼吸机支持治疗,6例患儿分别行呼吸机支持治疗1~2d。结果9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无红肿渗液,痊愈出院。随访6月~3年,其中7例腹壁缺损已完全愈合,2例留有小型腹壁疝,待二次手术修补,患儿营养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裂手术的原则是回纳疝出脏器,关闭腹壁筋膜及皮肤。但由于腹壁缺损大,需要采取分期手术或延迟手术。生物组织补片其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致敏性及排斥反应,修补腹裂后,能有效的减轻腹腔压力,可以一期完成手术,适用于先天性腹裂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