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5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患者的MRI表现,阐明MRI在诊断CPM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5例CPM患者的主要病史和临床表现。应用Philip Achieva 3.0T超导MR,采集从后颅窝底到颅顶的T1WI、T2WI、Fiair和弥散加权像(DWI)序列。结果:CPM的MRI表现为桥脑中央受累,皮质脊髓束的轴索无损害,无占位及水肿; 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 Flair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周边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病灶呈"凸"字形,栗形或斑片状;少数累及基底节、皮层、小脑等脑桥外结构。结论:CPM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检查可为CPM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照MRI观测脊髓受压程度及信号的变化特点,进行手术前后随访,比较改善率.结果 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脊髓的受压程度与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组预后较好,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预后较差.结论 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MRI特点.方法 通过对5例患者MR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CPM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①病变大多数局限于脑桥的中央部分,常呈对称性;②病变在T1W1上呈长或稍长信号,T2W1上呈长信号,在FLAIR上呈高信号.结论 MRI是检查CPM的有效方法,当有上述表现时高度提示CPM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安  洪娟  毕涌  张扬  郑荣远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69-1270
目的研究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OPC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以脑干及小脑损害表现为主,部分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束征及认知功能障碍等。MRI表现为脑桥、小脑萎缩,第四脑室扩大,脑桥、小脑对称性T2WI高信号。结论 OPCA临床上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MRI可见脑桥、小脑萎缩,T2WI高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例为重型肝炎患者。术前均有持续低血钠,原位肝移植术后48 h内血钠纠正至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CPM症状出现时间在术后1~2周,主要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1例伴有抽搐。5例患者均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其中2例合并脑桥外髓鞘溶解(EPM)。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5例患者无1例死亡,4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恢复较差,随访5个月仍处于昏迷状态。结论肝移植后发生CPM并非罕见,它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头颅MRI是主要确诊依据,脑电图可协助判断预后,脑脊液无特异性改变。CPM虽预后较差,但并非不可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MRI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2月我院诊断的10例CPM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多位于桥脑中央部位,常呈对称性分布;点片状长T2WI长TIWI信号,FLAIR及DWI像呈高信号改变。结论作为一种罕见的髓鞘脱失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其诊断的基础,而头颅MRI的应用是其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梗死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T1WI骨梗死灶中央部分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钙化,MRT1WI骨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慢性期X线、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骨梗死急性期的最有效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X线和CT,在慢性期,X线、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及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MRI影像的表现特点、检查方法的选用,以及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5例病毒性脑炎MRI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常规做SE序列:轴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必要时加扫T2WI冠状位,5例加扫FLAIR序列,增强28例。结果: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异常信号,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I可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性脑炎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FLAIR序列比SE序列显示病变更清晰,MRI表现病灶累及范围越广泛,则预后越差,经治疗后影像学检查仍出现异常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核黄疸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与随访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方法 21例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核黄疸患儿在生后接受了头部高场MRI检查,场强为1.5 Tesla,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和DWI,2名不知被检者病史的放射科医师分析MRI 结果.结果 21例新生儿生后2~11天首次MRI检查有19例(约占90.5%)TIWI上双侧苍白球信号对称性增高(其中3例3个月后复查MRI显示T2WI上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另外2例(约占9.5 %)信号未见改变.上述病例DWI上信号均未见特殊改变. 结论 新生儿期核黄疸主要表现为T1WI上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后遗症期核黄疸主要表现为T2WI上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DWI对诊断核黄疸无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脑干放射性损伤的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方法:分析11例鼻咽癌放疗诊断为放射性脑干损伤的病人MRI表现和临床资料及随诊观察。结果:脑干放射性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相应节段颅神经受损及对侧肢体感觉障碍,无力或瘫焕,MRI显示脑干病变可累及脑桥(9例),脑桥+中脑(1例)及中脑+延髓上升(1例),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并局灶性坏死;病灶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T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Gd_DTPA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类圆形或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轻度水肿,无占位效应,7例经治疗后行MRI复查,1例症状改善,MRI异常信号消失。5例病灶无变化,其中2例症状有改善,3例症状体征无变化,1例症病灶增大,结论:NPC放射治疗后脑干放射性损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吸收后的特征性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吸收后纤维化期的特征性MRI表现.方法 本组资料包括经影像及临床确诊为肝脓肿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0~80岁.予患者抗感染结合介入抽吸/穿刺引流治疗后,门诊定期影像学复查.结果肝脓肿初期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经治疗后肝脓肿T2信号逐渐降低.治疗3~7个月后MRI表现为: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轻度不规则条状强化.结论脓肿吸收后呈T1WI明显低信号T2WI等信号,为肝脓肿纤维化期的特征性MRI表现.  相似文献   

12.
张景生  张招波  滕晓  林宁  马宁 《浙江医学》2018,(10):1122-1124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2加权像(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颈椎后路手术的CSM患者50例,根据术前T2WI髓内是否存在高信号分为无髓内高信号组20例和有髓内高信号组30例(其中术前髓内高信号为线性18例,局灶性12例)。术前、术后1个月行MRI检查,比较手术前后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变化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RR)。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8~28(23±2.8)个月。线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术后高信号范围扩大11例,高信号范围缩小2例,高信号无变化5例。局灶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术后高信号范围扩大8例,高信号无变化4例。有髓内高信号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和术后RR均低于无髓内高信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髓内高信号组中,线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和术后RR均低于局灶性髓内高信号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对CSM患者手术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健安  肖波  熊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2):1905-1906,1908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及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984~2003年该院诊治的9例CP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电生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PM的病因主要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快速纠正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以假性球麻痹和四肢痉挛性瘫痪为典型表现.MRI扫描可见脑桥中央髓鞘脱失灶,诱发电位也可见阳性发现。结论CP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是诊断CPM的基础,头部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诱发电位可发现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14.
陈志萍  吴冬春  郑列祥 《安徽医学》2012,33(10):1358-1360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4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及低场MRI资料。结果 44例脑干梗死包括:脑桥梗死38例,中脑梗死3例,延髓梗死3例。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偏身运动障碍等。MRI显示病灶直径以6~16 mm为主,形态为不规则斑片状,信号特点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或低信号。结论 MRI是脑干梗死最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用于高灌注性脑病(HPE)临床诊断中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高灌注性脑病患者MRI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结果MRI显示T2WI及T2Flair呈高信号,T1Flair呈等、稍低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略高信号累及灰白质;剖宫产术后个别产妇出现头痛、抽搐以及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预后良好,8例患者恢复正常。结论 MRI对高灌注性脑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诊断表现具有显著特征,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PM的临床资料,并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 病因酒精中毒1例,肝移植术后1例,低钠血症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3例均有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四肢瘫1例,双上肢瘫痪1例,意识障碍2例。MRI均显示桥脑基底部长T1,长T2信号。3例均存活,2例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结论 CPM发病与低钠血症、酒精中毒等因素有关.以假性球麻痹、四肢瘫、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MRI龚诊断CPM的重要手段。应用激素、B族维生素,以及控制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为临床更好地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该院收治的7例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T2WI、T1WI、DWI序列,4例加扫FLAIR序列,4例行MR增强扫描。4例治疗后复查MRI。结果初诊7例患者中,累及中脑导水管4例,第四脑室周边灰质核团5例,丘脑内侧2例,双侧乳头体1例,主要表现为T2WI、FLAIR高信号,T1WI等低/稍低信号,DWI稍高/等低信号。增强扫描的4例中,2例部分病变区域轻中度强化。强化2例患者中,1例为饮酒患者,且见双侧乳头体强化。复查图像显示病变区域减少,行增强者强化范围减少。临床随访经硫胺素治疗后6例症状得以改善,1例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Wernicke脑病具有较为典型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特点,早期诊断并给予硫胺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结核瘤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1例经临床诊治及随访证实的脑结核瘤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21例脑结核瘤患者其病灶均为多发性,未成熟结核结节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呈结节状强化.成熟结核瘤在T2WI呈典型的"靶征",增强后呈环形强化.不典型结核结节在T1WI和T2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或部分病灶仅有长T1长T2水肿信号,增强后可呈点状、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结论: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脊椎结核的低场强MRI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的低场强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椎体T1WI以不均低信号为主,间有少许高信号改变,T2wI呈混杂高信号改变;椎间盘T2wI上相对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高信号;冷脓肿T2W1呈相对均匀低信号,增强后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的椎体、椎间盘病变和冷脓肿在低场强MRI具有特殊改变,MRI能够显示早期脊柱结核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DR及MRI诊断分析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临床对本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经本院临床明确诊断证实的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档案资料,以对比DR和MRI影像学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DR检查显示60例阳性、5例阴性;DR主要表现为病变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呈现肿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与边缘骨质发生局限性损坏,且周围骨质出现明显疏松脱钙现象,其中7例表现出关节半脱位。MRI检查显示均为阳性,MRI主要表现为滑膜炎渗出时,T1WI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骨髓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T1WI信号强化;血管翳发生时,T1WI为中等强度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T1WI信号明显强化;关节破坏时,软骨层次模糊甚至消失,信号改变,T1WI为低信号,T2WI呈不规则性高信号,且软骨面毛糙、高低不平,呈小囊状改变;关节骨质侵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关节积液及韧带、关节囊增厚时,T1WI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对比应用DR与MRI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得知MR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更高,是早期明确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及最佳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