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测定单味全草类中药饮片在常温下的吸水系数,以对采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的加水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07味全草类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进行研究,将模拟药方分别按煎药机厂家推荐公式计算的加水量和按吸水系数计算的加水量进行煎煮,把两者得到的出液量与需液量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质地的全草类中药饮片之间的吸水系数差异较大,按煎药机厂家推荐公式加水所得的出液量与需液量相差较大且无规律可循,而按吸水系数加水所得的出液量与需液量误差较小且有规律可循。结论 实验测定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对指导煎药工用煎药机煎药所需加水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单味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在常温下的吸水系数,对煎药机在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加水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222味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进行研究,将模拟药方分别按煎药机厂家推荐公式和吸水系数计算加水量煎煮,两者得到的出液量分别与需液量比较。结果 不同质地的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吸水系数差异较大,按煎药机厂家推荐公式加水所得的出液量与需液量相差较大且无规律可循,而按吸水系数加水所得的出液量与需液量误差较小且有规律可循。结论 实验测定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可指导煎药工在煎药时的加水量。  相似文献   

3.
刘春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98-199
重点探讨了自动煎药机现存的优缺点及传统煎煮法仍保持的优势。主张现阶段不应一味追求方便、效益而导致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仍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煎药法并重,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现代与传统煎药法各有其适用对象,不应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l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纽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5.
彭洪兴  刘计  姜蓉 《中国药房》2011,(28):2682-2684
目的:为制定稳定和提高中药饮片煎煮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市24家基层医院煎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煎出液质量因素的问题和缺陷。结果:煎药室房屋环境、设施设备、人员素质、操作规程、包装材料、质量与风险控制等都直接影响煎煮质量。结论:通过改善房屋环境,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操作规程,改进包装材料,重视质量与风险控制等,可以稳定和提高饮片煎煮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把煎药过程中的加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煎药机煎药的质量。方法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组代煎中药处方,进行药量和药渣的称量,计算吸水系数;测量水分的蒸发量,建立剩余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与结论用中药煎药机煎药,影响其最终药水量的因素为药量,吸水系数及水分的蒸发量,关系式为:加水量=吸水系数×药量+蒸发量+所需药水量。  相似文献   

7.
孔祥山 《齐鲁药事》2009,28(4):216-217
中药汤剂制备必须经过浸泡、加热、过滤等过程,这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高的操作。对操作人员有严格的要求,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中药汤剂自动煎药机,结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筒体,采用这种中药汤剂自动煎药机,实现了对于中药汤剂加工操作时间和温度的自动控制,一次性放药,自动顺次进行浸泡、加热,先煎、后入、过滤等过程,确保工艺要求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药物的质量,保证了汤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煎药机不同条件煎煮砂仁的研究,优化选择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中砂仁挥发油的提取条件,保证汤剂质量。方法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砂仁中的挥发油提取为考察指标,对汤剂中砂仁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压力4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中药煎药机对汤剂中砂仁挥发油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其次是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结论用中药煎药机制备含砂仁挥发油的汤剂时的最佳条件是将砂仁浸泡20min,然后在正常大气压以及105℃下煎煮15min。此工艺为临床上煎、煮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药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动煎药机的双黄连液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动煎药机制备双黄连液的最佳煎药工艺及稳定性。方法:选定影响煎药的3个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煎药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贮存方法和贮存时间双黄连液中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及其卫生学检测指标。结果:双黄连液在最佳和最差煎药工艺下,测定的黄芩苷含量相差超过一倍,在最佳条件下,能煎出药材中90%以上的成分;在所测定的7周内,药液微生物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关于合剂的微生物限度要求,第9周微生物含量超标;黄芩苷和连翘苷在9周内含量比较稳定。结论:煎药机制备双黄连最佳工艺为:浸泡50min,120℃煎40min;双黄连液在常温和冰箱能保存7周。  相似文献   

10.
自动煎药不同煎煮时间对白芍汤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自动煎药机制备白芍汤剂的质量,并制定最佳的煎药时间;方法采用不同时间自动煎药机煎煮白芍汤药,计算白芍汤剂浸膏得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煎出液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汤药煎煮40、60、80、100、120min,浸膏得率分别为3.15%、4.45%、10.05%、10.55%、11.35%,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3.39、27.59、32.68、31.58、28.50mg·mL-1;结论煎煮时间增加,白芍煎液的浸膏得率增大,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2.
虽然很多学者通过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工具的煎药质量对比研究,证实煎药机煎药质量整体优于传统煎药工具。但使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工具时能耗相比是否有优势?新的二煎煎药机能耗能否较原来煎药机的手动二煎节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在不同季节的贮存与保管方法.方法: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玄参当作此次研究的对象,取100g,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观察实验,观察玄参饮片在每一个季节存储出现霉变的天数,以及玄参在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贮存方式出现霉变的天数.结果:观察玄参在每一个季节出现霉变的天数发现,贮存到霉变天数最多的季节为冬季,春季次之,夏季再次之,秋季最短,所以与其他季节贮存的时间相比,冬季会更长;对玄参在相同季节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贮存,露放最易产生霉变,瓷缸与铁皮箱则次之,贮存时间最长的为薄膜塑料袋,所以在相同季节可以运用薄膜塑料袋对中药药片进行贮存.结论:对于不同的中药饮片,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贮存与保管,这能使中药饮片保持最佳的药效.  相似文献   

14.
15.
唐樑  王玳珠  蒋斌 《北方药学》2011,8(9):52-53
目的:探究目前业内外人士对中药煎药机的煎煮效果普遍存在疑虑的原因,为开展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做准备。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产生疑虑的原因,并对如何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提出建议。结果:人们对煎药机煎煮效果产生疑虑的原因主要源于与传统煎法的比较,而目前两者的比较研究尚未深入系统地开展。结论:深入系统地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消除对煎药机煎煮效果的疑虑;研究要从实际出发,与煎药机技术革新同步;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不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现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韩吴琦  李清芳  黄永丽 《中国药房》2011,(47):4510-4512
目的:推进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现代化。方法:在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对中药饮片的命名、来源、炮制方法、性状、鉴别、检查、辅料测定、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包装及贮藏、有效期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思考。结果与结论:总结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可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荧光、激光笔鉴别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效果。方法 135种临床常用中药饮片,使用便携式荧光、激光笔分别照射中药饮片切片、中药饮片粉末、中药饮片乙醇提取液、中药饮片氢氧化钠提取液,对中药饮片进行鉴别。分析荧光笔、激光笔对不同种属中药饮片(同种不同来源中药饮片、同科不同种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荧光笔、激光笔对易混淆中药饮片(正品外观性状相似中药饮片、正品与混淆品/伪品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不同中药饮片在荧光、激光笔照射下的显色特点。结果 荧光、激光笔对同种不同来源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为97.04%,对同科不同种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为93.33%。荧光、激光笔对正品外观性状相似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为97.78%,对正品与混淆品/伪品中药饮片的鉴别准确率为96.30%。中药饮片切片直接进行荧光、激光笔照射,或中药饮片的提取液、粉末样品在进行荧光、激光笔照射时,可呈现出不同荧光色。结论 中药饮片切片、中药饮片提取液、中药饮片粉末在荧光、激光笔照射下可呈现出不同荧光色,通过比较荧光色可以对同种不同来源中药饮片、同科不同种中药饮片、易混淆中药饮片、正品与伪品中药饮片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风热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甲组实施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乙组实施炮制前分档、丙组实施水处理前分档。对比各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乙组的75.00%、丙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炮制中药饮片前需采取炮制前和水处理前分档,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蒋春飞 《首都医药》2005,12(20):48-49
通过对较常用、易霉变、走油、虫蛀的中药饮片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皮类进行分类,并控制含水量在安全水分范围,选取现时较常用的五种包装材料进行小包装对比试验,确定了能保证这些中药饮片贮存期安全水分含量且简易安全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