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玲  丁明桥  雷慧敏  焦群茹  祝丹妮  李娅 《安徽医药》2021,25(11):2294-2297
目的 探讨解毒泄浊益肾汤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性关节炎病人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Lysholm评分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80例痛风性关节炎门诊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治疗前,两组病人均进行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使尿量维持在2000~3000 mL/d.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毒泄浊益肾汤治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NT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酸酶测定血清尿酸(BUA)水平;通过Lysholm系统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通过NRS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0.00%,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8-OHdG、3-NT、BUA、IL-6、IL-10、IL-1β、TNF-α、Lysholm、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8-OHdG、3-NT、BUA、IL-6、IL-10、IL-1β、TNF-α、NR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ysholm评分,观察组[(95.68±26.68)分比(44.39±17.93)分]和对照组[(83.54±23.37)分比(44.28±17.85)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泄浊益肾汤联合苯溴马隆能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状态,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发生,并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血清RANTES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雷公藤多甙治疗180例RA,每组各60例。结果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雷公藤多甙片均可改善RA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RANTES水平,总有效率正清风痛宁组为94.25%,甲氨蝶呤组为89.67%,雷公藤多甙片组为75.8%,正清风痛宁组与甲氨蝶呤组较雷公藤多甙组为优(P<0.05),且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正清风痛宁毒性和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RA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血清RANTES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妙散丝瓜络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四妙散丝瓜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尼美舒利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6,P<0.05)。结论四妙散丝瓜络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中血清IL-1β、IL-8、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藤茶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对各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及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模型组关节肿胀度、IL-1β、IL-8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中高剂量的二氢杨梅素能明显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TNF-α、IL-1B及IL-8的水平。结论藤茶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IL-1β、IL-8和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丹  吴红艳 《安徽医药》2018,22(10):1968-1971
目的 评价非布司他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尿酸(SUA)、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方法 将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合并无症状HU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维持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方案不变,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片40 mg·d-1,疗程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A、UAER及氧化应激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3-硝基酪氨酸修饰蛋白(3-NT)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非布司他治疗后患者的SUA、UAER和8-OHdG均明显下降(P<0.05),3-NT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非布司他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合并无症状HUA患者的SUA和UAER,改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湿热痹冲剂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天血尿酸水平(385.15±15.42)umol/L、治疗后14天血尿酸水平(341.22±10.85)umol/L、总有效率(94.00%)、治疗后7天临床症状积分(2.65±1.64)分、治疗后14天临床症状积分(1.43±0.8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四妙丸加减联合四黄水蜜封包外敷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以基础治疗加用秋水仙碱,观察组加用四妙丸加减方口服及四黄水蜜中药封包外敷。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指数与功能评分、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SUA)、炎症指标(CRP、IL-6、WBC)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指数与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SUA、CRP、IL-6、WBC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P <0.05)。结论 四妙丸加减联合四黄水蜜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急性发作安全可靠,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痛泻宁颗粒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慢性肠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2例。对照组服用痛泻宁颗粒安慰剂,观察组服用痛泻宁颗粒,比较两组腹痛、腹泻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SF-36积分,两组血清IL-18、IL-10水平。结果两组腹痛总有效率分别为50.0%、81.2%,腹泻总有效率分别为53.1%、8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积分分别为61.75±25.32、61.10±26.12、68.97±14.23、67.31±14.6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8、IL-10水平分别为84.31±11.23、34.55±11.22,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但接近于正常人血清IL-18(74.33±17.42)、IL-10(74.33±17.42)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慢性肠炎安全有效,可以缓解腹痛、腹泻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握力和晨僵时间,并对两组治疗后生化检查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肢握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晨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快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和类风湿因子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降低疾病活动性,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消风蠲痹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CKD合并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甲泼尼龙抗炎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风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肌酐(Scr)、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SUA、Sc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SUA水平213(182, 32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9(214, 33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IL-1β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CRP 14.5(7.2, 15.8)mg/L、IL-1β 6.12(0.17, 12.20)pg/ml低于对照组的18.2(8.4, 22.7)mg/L、8.33(0.15, 12.7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计康 《贵州医药》2024,(4):547-549
目的 分析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猪苓汤加减治疗),各45例。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发红、肿胀、关节功能受限和全身症状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理想,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2.
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塞来昔布。两组疗程均为15d,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消炎镇痛药及影响尿酸的药物和措施。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患者为108例,无脱落者。①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68.5%),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值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6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炎宁颗粒,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胃泌素(GA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PGE2、CGRP、GAS、MTL、PGI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热痹散与扶他林片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的急性期温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热痹散外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WTBZ<0.05).结论 急性期温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热痹散外用治疗相较于扶他林片口服,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可较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RA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组35例,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粒,每日2次口服,同时服用MTX10mg,每周1次;对照组34例,MTX10mg口服,每周1次,于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正清风痛宁组35例,其中显效21例,占60%,有效14例,占4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4例,其中显效7例,占20.6%,有效24例,占70.6%,无效3例,占8.8%,总有效率为91.2%。两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后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晨僵、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握力、ESR、CRP、PLT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口服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MTX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20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为主的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21/22),对照组有效率为65·0%(13/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不良反应小。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妙丸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保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四妙丸,1袋/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生化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酸(UA)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宏  朱宗海 《医药导报》2006,25(1):37-38
目的观察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20~40 mg,tid,MTX 7.5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 mg,每周1次,疗程均为 12周,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沉、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值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病例,运用四妙散加姜黄、赤芍等治疗,观察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变化,并探讨其安全性。结果: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降低尿酸,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妙散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表数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妙散治疗,比较2组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