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5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5.3%、37.8%,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20年,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术后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率分别为3.2%(5/154)和5.8%(9/154).肺转移灶是否完全切除、肺内结节个数、有无肺外转移、开胸与胸腔镜(VATS)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P<0.05).肺转移灶完全切除、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行一侧全肺切除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行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者,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无瘤间期时间、转移瘤部位、转移瘤大小、纵膈淋巴结清扫情况、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对预后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有手术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且应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尽量避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对术前肺功能不正常的肺转移瘤患者如需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应衡量权重.  相似文献   

2.
Shen G  Chai Y  Zhang GF  Wei HQ  Yue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760-762
目的探讨肺组织胞质菌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1999年11月至2005年9月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组织胞浆菌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男性2例,女性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均阴性。影像学检查:肺部肿块为首发表现,肿块边界清,钙化明显,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未受侵袭。2例术前诊断为肺结核瘤,1例诊断为转移瘤。本组病例均通过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证实。病理大体观可见干酪样坏死,镜检见多核细胞内大量组织胞浆菌。术后随访1、3和5年,均无复发。结论以肺部肿块为首发表现的肺组织胞浆菌瘤极易误诊为肺结核瘤和肺部原发或转移瘤,而术前往往难以诊断,应予手术切除活检。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5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5.3%、37.8%,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20年,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术后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率分别为3.2%(5/154)和5.8%(9/154)。肺转移灶是否完全切除、肺内结节个数、有无肺外转移、开胸与胸腔镜(VATS)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P<0.05)。肺转移灶完全切除、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行一侧全肺切除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行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者,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无瘤间期时间、转移瘤部位、转移瘤大小、纵膈淋巴结清扫情况、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对预后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且应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尽量避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对术前肺功能不正常的肺转移瘤患者如需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应衡量权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治疗的61例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应用Mimics软件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辨认靶段血管及支气管,规划手术路径。分析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61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57.2±32.2)min,术中出血量为(31.6±28.4)mL,术后胸管平均留置时间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规行淋巴结采样,共采样淋巴结448枚,平均(8.3±3.7)枚,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肺漏气6例,少量咯血2例,心律失常3例。61例患者中,良性肺结节8例(其中1例患者两处肺结节病理分别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及软骨瘤);恶性肺结节53例,其中转移性肺癌2例,NSCLC 51例。对59例手术患者(2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除外)定期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其间无远处转移或复发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在3D-CTBA技术支持下行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有利于术者在术前详细规划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27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0.5~2 h在胃镜下将美兰注射于肿瘤处胃黏膜下,定位肿瘤,术中应用线性切割闭合器(Endo-GIA)或超声刀行胃部分切除术.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8 min (25~ 92 min),无中转开腹.术后病理均支持胃间质瘤诊断,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3个月(8 ~ 32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前注射美兰使得术中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对有适应证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胃间质瘤27例,均经手术完整或部分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免疫组化均呈CD117和/或CD34阳性表达。随访时间6~4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5例,死亡9例。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其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主要手段,一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较全面的了解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确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表现,并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4个月至9年,平均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大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及与其他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较难.一经发现,应尽量行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为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影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00~2006年137例直肠癌中46例术后1~3年复发资料,总结复发因素,其中DukesA期0例,B期13例,C期33例,分析复发因素,探讨预防方法。结果:转移灶与原发灶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肿瘤病理分期,术前、术中无瘤操作技术及术后及时完善的化疗对术后复发有积极的意义。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术前无瘤操作检查,术中无瘤操作及术后及时有效的化疗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8例术式分析及10年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术式进行分析,术后每年随访一次。结果 10例13次出现复发,首次术后复发率为55.6%,1例出现肺转移,转移率5.6%。结论 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认识不足,施术太晚,切除不彻底导致瘤组织“卫星结节”残留以及根治术式不规范为复发的因素,多次反复手术易导致全身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胃间质瘤27例,均经手术完整或部分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免疫组化均呈CD117和/或CD34阳性表达。随访时间6~4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5例,死亡9例。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其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主要手段,一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7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48.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3例(48.1%),空肠7例(25.9%),回肠5例(18.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各3.7%)。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7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21例(77.8%),恶性6例(22.2%)。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16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6例,平均随访26.4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2例死亡。5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病合并肺部小结节的患者采用同期心脏直视手术联合肺楔形切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11月18例心脏病合并肺部小结节,采用同期心脏直视手术联合肺楔形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11例,二尖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完成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手术后打开纵隔胸膜楔形切除肺部结节。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出院后门诊随访心功能改善情况、瓣膜情况、血管桥通畅情况以及肺癌是否转移及复发情况,评估手术的有效性。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术后发生房颤,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病理提示腺癌15例(其中原位腺癌2例,微浸润腺癌8例,浸润性腺癌5例),结核肉芽肿1例,慢性炎症2例。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6~64个月,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人工瓣膜未见异常,桥血管通畅,无心绞痛症状发作。15例肺癌患者行头、胸、腹部CT及骨扫描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对心脏手术的患者若发现肺周围型≤2 cm且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同期施行心脏直视手术及肺楔形切除是安全的,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7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48.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3例(48.1%),空肠7例(25.9%),回肠5例(18.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各3.7%).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7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21例(77.8%),恶性6例(22.2%).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 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16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6例,平均随访26.4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2例死亡.5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①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②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③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 例原发性肾周脂肪肉瘤患者临床 及病理资料。其中,男11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8 岁。术前完善CT 等影像学检查,均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 结果 12 例根治,9 例姑息切除,随访19 例(90.5%),中位随访时间3.5 年;无瘤存活7 例(36.8%),仅局部复发 6 例(31.6%),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3 例(15.8%),3 例病死(15.8%),中位复发时间24.5 个月。结论 原发性肾 周脂肪肉瘤术前难以诊断,根治性切除是首选治疗,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A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健康体检或肾上腺疾病以外原因就诊发现的8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86例AI患者中84例(97.7%)接受手术治疗,后腹腔镜手术55例(64.0%),其中4例中转开放手术,有内分泌功能肿瘤37例(43.0%),术后病检确诊皮质腺瘤40例,嗜铬细胞瘤24例,髓性脂肪瘤8例,囊肿5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2例,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81例良性肿瘤随访1-6年未见复发,3例转移性肿瘤均在2年内死于原发肿瘤,2例皮质腺癌中1例术后11个月死于广泛转移,1例随访2年3个月仍存活。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内分泌检测有助于AI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的〈3cm的肾上腺囊肿、血肿及髓性脂肪瘤可随访观察除外,其余AI均应积极手术,腹腔镜手术是AI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50例海绵窦脑膜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50例手术患者,4例全切患者无一例复发;46例术后残余肿瘤应用伽玛刀补充治疗的患者,其中有3例于第4年、第5.5年、第7年再次复发。其特点表现为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神经系统症症状或颅内高压、肿瘤体积大、不规则形、瘤周水肿明显或瘤内存在低密度、手术切除程度低或病理级别高。结论海绵窦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肿瘤最大径、形状、瘤周水肿、术前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症状、病理类型及手术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治疗的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主要原因有远端切除直肠距离不足、肠外侧方淋巴结清除不彻底、肿瘤细胞的淋巴、血液和种植转移、术中操作不当或手术方式选择错误以及术后不规则放化疗。结论: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术前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正确手术方式,术中应对相关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以免遗漏癌,术后仍需定期随访和规律放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PⅢNP在术后乳腺癌患者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成功随访(均为1~2年)、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随访未复发,6例术后转移复发.按乳腺癌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19例、Ⅲ期15例,Ⅳ期1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PⅢNP水平及CA15-3水平.5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 术后未复发病人术后血清PⅢN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而复发病人及Ⅳ期病人术前血清PⅢNP较术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PⅢNP是监测乳腺癌复发的较敏感的指标;术后PⅢNP水平较术前下降不明显或者持续升高,提示有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86~1993年共诊治血管球瘤31例,均经手术彻底切除,术前术后诊断一致,术后随访27例,无一例复发,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9例,女12例.年龄13~59岁,平均31.4岁。生长部位指甲下25例,趾甲下3例,指蹼处1例,左腓骨小头前外侧1例,左前臂1例。触碰性疼痛28例,皮下结节2例,指或趾甲外形改变17例,局部皮肤发暗1例,通过指或趾甲看到肿瘤呈蓝或紫色23例。X线片见本节指或处骨上有肿瘤压迹13例。31例均经手术彻底节除。24例送病理化验,其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随访27例,时间10~18月,平均127月,无一例复发。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