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燕  聂磊  郭伟  李琛  孙波  程绍航  冯明智 《安徽医学》2022,43(12):1425-1428
目的 探讨黄金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62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接受黄金微针联合PRP治疗,对照组仅黄金微针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ECCA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停工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金微针联合PRP较单独黄金微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痤疮凹陷性疤痕患者8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针疗法治疗,根据痤疮瘢权重评分(ECC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EC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C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14.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治疗痤疮后表钱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在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瘢痕患者中选出179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皮肤纹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治疗效果确切,符合患者的美容需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与微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钱芳  刘秀英  杨洋 《海南医学》2016,(13):2213-2215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外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不作处理。CO2点阵激光治疗结束冰袋冷敷20 min后,进行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1.52±0.38)分]、误工期[(7.60±2.80) d]、痂皮脱落时间[(6.35±1.50)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2.10±0.52)分、误工期(10.50±3.45) d、痂皮脱落时间(8.25±2.15) d,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9.05%、持久性潮红发生率为0,感染性脓疱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4.76%、7.14%(P<0.05);两组均未发生瘢痕增生。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显著,其具有不良反应低、结痂时间和误工期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2):241-243
目的:评价1540nm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水凝胶医用冷敷贴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1540nm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用水凝胶医用冷敷贴,对照组应用医用冰袋冷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瘢痕改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痤疮瘢痕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2.48±1.15)分、疼痛持续时间(2.43±0.86)h、结痂时间(2.45±1.13)d、脱痂时间(5.20±1.01)d及完全愈合时间(8.50±1.2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540nm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后联合应用水凝胶医用冷敷贴,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疼痛及灼烧感,缩短红斑持续时间及结脱痂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纳米脂肪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在面部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式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自体纳米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予以自体纳米脂肪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治疗后3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评分、面部美观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ECC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CC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美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 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对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细胞因子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武警某支队炎症性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n=88)与观察组(n=92),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评分、治疗前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治疗前后血清IL-8及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59%,显著小于观察组(94.57%)(P<0.05);2二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潮红、压痛、炎性丘疹、脓肿、脓疱、粉刺及瘢痕)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3二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情感、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二组治疗后血清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为9.78%,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降低炎症性痤疮患者血清IL-8及TNF-α水平,这可能是该方案取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白珍珍  任建文 《当代医学》2021,27(9):162-164
目的分析采取2 940 nm铒激光治疗方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78例,采取随机掷色子法分为比对组与研究组,各39例。比对组患者采取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方案治疗,研究组采取2 940 nm铒激光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VISIA检测数据改善情况及ECCA权重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4.87%)显著优于比对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比对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VISIA检测结果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CA权重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 940 nm铒激光方案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患者的VISIA检测数据改善情况良好,ECCA权重评分降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后的水肿时间、红斑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凹陷性瘢痕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与对照组(9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时间[(1.89±0.26) h]短于对照组[(3.27±1.19) h],红斑持续时间[(2.84±0.83) h]短于对照组[(6.13±1.58) h]、愈合时间[(8.04±0.76) d]短于对照组[(11.15±1.4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明显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UCFL)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UCFL(共3次,每次间隔1个月)治疗,观察组则在每次UCFL焕肤后2周行皮下分离术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患者自身评分和医师视觉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ECCA权重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自身评分和医师视觉评分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点(均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血清MAPK激酶1、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且观察组以上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血清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一过性症状,可自行恢复,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 应用UCFL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整体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凹陷性痤疮瘢痕的外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联合疗法显著正性调控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分子水杨酸外涂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针组(43例)和微针+水杨酸组(43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微针组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黄金微针,微针+水杨酸组在微针组基础上加用超分子水杨酸外涂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皮肤生理功能、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微针+水杨酸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6例,最终纳入37例。治疗后,两组经皮水分散失值、皮肤红斑指数、皮肤油脂、白细胞介素(IL)-4、IL-6、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低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高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潮红、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低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水杨酸组疗效优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中药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中药结合刺络拔罐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自拟方痤疮合剂,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刺络拔罐法,考察两组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皮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药结合刺络拔罐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提高寻常型痤疮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痤疮的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面部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愈合时间(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舒适度,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取铒YAG激光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铒YAG激光联合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研究组色素沉着的发生率为4.08%,对照组色素沉着的发生率为20.41%,两组患者色素沉着的发生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铒YAG激光与胶原蛋白贴敷料联合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廖家  蔡小健  谭敏 《华夏医学》2023,(2):112-1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CG)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HD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HD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rb-BFGF治疗,观察组加用CG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低于对照组,自觉症状、客观体征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联合rb-bFGF能增强HDD治疗效果,改善皮肤状态。  相似文献   

17.
梁艳  李正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5-2757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接受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面部美容权重(ECCA)评分和瘢痕基底深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瘢痕基底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显著降低患者瘢痕深度,提高美容效果,是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配合果酸应用于痤疮瘢痕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接收的痤疮瘢痕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五级整体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评分、ECCA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AIS与EC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与对照组的6.98%比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调神针法+清温饮治疗后湿热体质的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湿热体质痤疮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选择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后予以调神针法+清温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情绪、炎症因子水平、湿热体质评分、痤疮严重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S、HAMA评分及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湿热体质评分、痤疮严重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湿热体质评分、痤疮严重程度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调神针法+清温饮治疗痤疮,可由内而外改善湿热体质患者的体质,调节其不良情绪并保持稳定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痤疮好转,能够获得患者以及临床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转阴率、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转阴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4.14%(4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萎缩评分和肠化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及降低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和炎症活动度评分,优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