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378例婴幼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142例)、B组(7-12个月,168例)和C组(13-36个月,68例).其中,部分婴幼儿近3个月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 250 IU/d(D组,46例)、300 IU/d(E组,82例)和500 IU/d(F组,171例),79例未补充维生素D(G组).采集婴幼儿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结果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1.16%(80/378).B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A、C组[(72.0±23.2)nmol/L vs.(67.0±24.8)、(55.9±12.4)nmol/L](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低于A、C组(13.10% vs.21.83%、39.71%) (P<0.05).D、E、F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G组[(63.6±16.9)、(69.9±20.1)、(71.5±27.8)nmol/L vs.(57.2±11.9) nmol/L] (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低于G组[26.09%、21.95%、13.45% vs.34.18%](P<0.05);D、E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婴幼儿维生素D普遍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D500 IU/d,0-6个月和13-36个月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BPPV)的效果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5-70岁,后半规管BPPV31例,水平半规管BPPV9例,分别采用Ep-ley法、Semont法、Barbecue翻滚法及Gufoni复位法治疗。结果:后半规管BPPV31例,27例经用Epley法,4例经用Ep-ley法联合Semont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9例,6例采用Barbecue翻滚法,3例采用Gufoni复位法;其中38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鲍强  杨荣礼  高修银  陆召军  乔月华 《安徽医药》2021,25(11):2281-2283
目的 探讨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病人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BPPV并治疗好转的20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多次复发组与非多次复发组,比较两组BPPV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BPPV病人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BPPV多次复发与非多次复发病人相比,女性(4.33%比1.01%)、高血压(57.14%比17.78%)、糖尿病等因(15.87%比6.67%)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女性(P<0.001)、高血压(P<0.001)是影响BPPV复位成功后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合并高血压的BPPV病人更容易出现多次复发.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岁,因“反复阵发性眩晕半年,加重伴呕吐1月”到我院就诊。病史由患者母亲提供:半年前,患者晨起由卧位坐起时,突然哭闹并诉头晕,同时身体不能活动,也不能变动头位,持续时间约50 s。随后患者停止哭闹,活动正常。近半年以来,患者约每20 d出现一次哭闹并诉头晕的现象,均于午休或晨起时发作,维持时间5 s至1 min。未发作时患者活动正常。1月前,患者午休醒来坐起时再次哭闹并诉头晕,同时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持续时间短暂,具体时间不能详述,无呕血、便血、畏寒、寒战、高热及晕厥现象。近1月来发作次数明显增多,时间均较短,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腹均未查见病理体征;Hallpike变位性实验(+),出现眩晕、呕吐及右侧垂直旋转性眼震。辅助检查:头颅MRI检查、内耳MRI检查结果均正常,耳蜗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听力正常。诊断: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给予Epley手法复位,门诊随诊1周,未再发。电话随访5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干预治疗方案对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0月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或相对缺乏的婴幼儿102例,分为以下用药方案:A组:一次性维生素D 15万IU;B组:一次性维生素D 20万IU;C组:一次性维生素D 30万IU;D组:每日维生素A 3600 IU+维生素D 2000IU,持续1个月.一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0.01).A、B、C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提升水平均高于D组(P<0.01);C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提升水平高于A、B组(P<0.01).结论:一次性维生素D 15~20万IU的是安全有效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4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误诊原因及确诊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误诊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入院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28例、梅尼埃病8例、高血压病5例、颈性眩晕5例、脑梗死2例;后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 39例,外半规管BPPV 9例;所有误诊病例确诊后予手法复位均痊愈。结论凡是与头位变动相关且持续时间短的眩晕发作,应行Dix-hallpike试验及平卧侧头诱发试验以避免误诊;明确诊断后予行手法复位,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患者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位置时出现的短暂旋转性眩晕与眼震 ,它是一种外周前庭性疾患 ,占所有眩晕患者的17 %~22 % [1],多具有自限性 ,但也有部分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既往BPPV以保守治疗为主 ,主要采用前庭习服训练 ,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反复头位改变引起的眩晕而难以坚持。而各种手术治疗因固有的并发症、危险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国内外相继成功开展了新的治疗技术———耳石复位法 [2~5],并逐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204例,通过详细的病史调查及合并疾病分析,比较具有合并疾病和无合并疾病的BPPV患者的半规管受累及预后情况.结果 204例BPPV患者中PC-BPPV184例(90.2%),HC-BPPV12例(5.9%),混合型8例(3.9%);有合并疾病65例(31.9%).无合并症BPPV首次复位治愈124例(89.2%),有合并症患者首次复位治愈56例(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对于是否存在合并疾病的BPPV,根据其起病形式行手法复位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不同年龄女性体内25-羟维生素D、维生素E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检查的不同年龄的女性共322例,根据年龄分组。结果 322例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严重缺乏、缺乏、不足、正常例数分别为107例、164、41、10例、分别占总例数的33.23%、50.93%、12.73%、3.11%;维生素E水平不足、正常、过量例数分别为5、201、12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55%、94.72%、3.73%;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5.04±7.52)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51±4.13)mg/L;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3.23±6.37)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04±3.85)mg/L,P> 0.05。结论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且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应注意科学补充维生素D。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E水平正常者居多,少数为不足或过量,与年龄无显著关系,应科学补充维生素E,避免过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的20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posterior canal BPPV,PC—BPPV)15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horizontal canal BPPV,HC—BPPV)5例。分别采用Epley颗粒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结果 20例患者痊愈15例(75%),其中12例(60%)在首次治疗后即无复发;好转3例(1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 手法复位对于BPP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门诊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56例,手法复位治疗成功后随访3个月,统计复位成功后1、2、3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56例BPPV患者均配合完成随访工作,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2.5%,2个月后为21.4%,3个月后高达28.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原发性高血压史、复位次数≥10次以及BPPV病程是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加强对BPPV患者的健康教育,如血压控制、尽量避免转颈、抬头等可能诱发眩晕的动作以及重视家庭训练等有利于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机制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就诊的43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pos-terior canal BPPV,PC-BPPV)38例,水平半规管BPPV(horizontal canal BPPV,HC-BPPV)5例.分别采用Ep-ley后半规管复位法和Epley水平半规管复位法治疗.结果 43例患者,痊愈36例(83.7%),其中27例(75%)在首次治疗后印无复发;好转5例(11.6%);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5.3%.结论 手法复位对于BPPV是一种简单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6.
胡亦蓉  曾瀛 《江西医药》2022,(9):1044-1046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BPPV手法复位成功患者181例,观察是否出现残余头晕,分为残余头晕组和无残余头晕组,对两组患者随访4周,观察残余头晕症状的特点,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中,男性58例(31.5%),女性123例(68.5%),平均年龄(59.61±11.94)岁,平均病程(5.92±3.41)d。其中,132例(72.9%)患者在手法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5.47±5.58)d。女性、病程长及复位次数≥3次者易残余头晕症状。结论 尽早及有效的手法复位治疗可减少残余头晕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发病类型构成及手法复位治疗对各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就诊的6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并行手法复位治疗,其中后上半规管型患者采用Epley法,水平半规管型患者采用Barbecu翻滚法,治疗1月后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后半规管BPPV共50例,其单纯右侧39例,单纯左侧8例,同时双侧3例。上半规管BPPV共2例,均为单纯右侧。前半规管BPPV共8例,其中单纯右侧5例,左侧4例,同时双侧1例。混合型BPPV2例,其中同侧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1例,另外1例是右侧后半规管BPPV伴左侧水平半规管BPPV;痊愈58例(93.5%),改善2例(3.2%),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8%。结论 Epley法和Barbecu翻滚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好,操作简单,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手法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大体分为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第3天、1个月疗效,完全无眩晕及眼震阴性者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改善,眩晕无减轻或眼震明显者为无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3d后治愈92例(89.3%),改善9例.有效率为98.1%;1个月治愈100例(97.1%),改善2例,有效率为99.0%。结论根据主诉症状及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断BPPV类型,对不同类型BPPV患者进行相应手法复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以及病情复发率产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共计纳入患者84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对组(n=42)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n=42)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5.24%,显著高于比对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80.95%,两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7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16.67%,观察组1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2.38%,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并可降低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阵发性眩晕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2月开始实行心理干预,此前未实行心理干预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心理干预后的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AS、SDS)、眩晕残障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心理干预护理的满意度及随访两组的眩晕复发情况。结果 在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在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对心理干预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眩晕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阵发性眩晕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减轻眩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眩晕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