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莉敏  段隆芳 《海南医学》2012,23(15):146-147
目的 探讨SHEL模式在降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 对精神科2010年的473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2011年的5827例患者则采用SHEL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然后将两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共发生45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5%,2011年发生22起,发生率为0.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EL模式在预防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保障精神科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医院,承担着宁夏医学院专科生、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和基层进修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院2002年初专门成立了教学办,对全院医疗、护理教学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  相似文献   

3.
焦点解决护理( solution focused nursing,SFN)起源于后现代心理学中的焦点解决模式( 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 SFA) ,澳大利亚护理学专家 MCALLISTER[1]于 2002 年将SFA引入护理领域后,SFN应运而生. SFN的定义[2]:关注于未来导向的方向,采用解决导向的主动思维方式,利用患者自身的潜能和优势,把护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与患者共同构建护理目标和措施来达到患者自己期望的效果. 因其积极的理念及其与现代护理模式及发展方向的完美契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EST培训联合OSCE模式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70名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观察组采用BEST培训联合OSCE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方法:对以往实习护生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需加强,以及医院的管理有待改进。结论: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和综合能力,医院应当加强对实习护士护理工作的管理和培训,是减少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骨骼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利用骨骼病患者来做理疗的时间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有助于帮助患者获得生活方式改变的信心,使得患者愿意为维护自己的健康做出进一步的努力,进而有利于健康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血糖水平、踝肱指数(ABI)结果及足部皮肤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足部皮肤情况、ABI、血糖水平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焦点解决模式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状况,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2010年1-12月发生的43起护理不良事件运用SHEL模式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分析2011年1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与软件部分(S)即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88%,与硬件部分(H)即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有关的占60%,与临床环境(E)有关的占42%,与当事人及相关人(L)有关的占74%,2011年1-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4起,比2010年发生率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P<0.01)。结论:运用SHEL模式分析及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有积极意义,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过程,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各临床科室上报的102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别、发生班次、当班护士工作年限及职称。结果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率占前3位的是跌倒/坠床(15.69%)、违反操作规程(13.73%)、非计划拔管(9.80%);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以护士职称最多(63.73%)、工作年限以4~6年为主(42.1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班次以夜班最多(55.88%)。结论健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上报机制、及时的追踪反馈、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可有效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护士安全。  相似文献   

10.
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情况和各疾病护理率。采用问卷填表法对96级护理专业的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届学生临床学习情况良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率和各种疾病护理率基本达到临床实习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2007级中专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实验组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书写反思日记,对照组不作要求。结果2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职业角色认识、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书写反思日记可以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薛长红 《大家健康》2016,(8):291-292
目的:研究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于2014.2~2015.2期间本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70例,采用护理质量指标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发生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70例不良事件中,出现用药错误为29例(41.43%),患者发生跌倒为21例(30%),意外拔管15例(21.43%),压疮5例(7.14%)。其中警告事件3例(4.29%),不良事件为56例(80%),未造成后果事件为6例(8.57%),隐患事件为5例(7.14%)。临床不同护理经验及工作时间长短发生不良事件情况不一,工作经验较少,职称较低的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较大,反之较小。结论:针对临床发生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医院及科室应制定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院内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及危险预防意识,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应用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医疗社工)参与脊髓损伤患者(spinal cord injury,SCI)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01/2011-06月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医疗社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SFBT进行干预。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价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WHOQOL-10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入院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除环境和精神宗教信仰两个领域外,WHOQOL-100量表其他各领域评分和总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除环境和精神宗教信仰两个领域外,其他WHOQOL-100量表各领域评分和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社工应用SFBT干预SCI患者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增强患者对功能康复的信心,促进其功能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HFMEA)在护理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HFMEA小组,绘制流程图,找出护理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计算风险指数,对风险预警进行分级,优化流程,改进措施。结果实施HFMZA后,护理人员在处理医嘱、配药、给药的环节错误率明显下降,2015年与2014年比较,护理用药安全不良事件风险值降低了3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HFMEA模式对护理用药安全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患者用药错误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大、中专)实习初级阶段的学习需求 ,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使学生学有所得 ,笔者对刚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2002年8月进入临床实习的高等护理专业专科生30名(包括新高职班20名和成人班10名 ,其中男生3名 ,女生27名 ,平均年龄21岁)和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54名(男生1名 ,女生53名 ,平均年龄18岁)。84名学生分布在内科、外科、儿科、产科、急救部、肿瘤科、五官科及手术室 ,进入临床实习1周以内 ,对其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是笔者自行设计完成的 ,主要包括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制订综合干预措施并实施,评价干预效果,为减少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402名实习生的实习伤害现状,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241人作为干预对象并评价效果.结果 在进行综合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锐器伤发生率下降2.1%,干预前后职业暴露相关行...  相似文献   

18.
林杰  周冰  关晓明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121-122
通过对我校护理专业学生2005年的生产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反映出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人文知识、劳动纪律以及实习管理5个方面存在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际沟通以及处理简单事件的能力不够,实习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增加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条理性、强化训练应知应会的教学内容、完善实习管理等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精神科护理管理的安全.方法建立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通过护理不良事件鼓励上报制度,让护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数及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建立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及对策,为今后临床带教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2月临床实习护生180名作为研究对象,实习期为10个月,回顾性分析护生实习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总结发生因素和应对措施.结果 180名护生中,从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以及护理工作的影响角度观察,有47.22%的案例由于及时发现,对患者以及工作未产生影响;有43.33%的案例对患者以及工作稍有影响;有8.33%的案例对工作、患者有较强的影响,但是对患者并未造成直接损害;有1.11%的护理不良事件对工作、患者产生了严重影响,并对患者身体、精神造成直接损害.结论 在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因多种因素会出现相应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生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