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临床医学》2005,25(10):49-50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病人正常愈合,1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发生延迟愈合。6例针眼处渗出,经换药抗炎治疗后愈合。功能评价按Johner-W ruhs评分标准:优30例,良7例,可1例。骨性愈合时间为13周至10个月,平均4个月,无再次骨折。骨折愈合率100%。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杨彬  杨军 《华西医学》2010,(4):763-765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其中男3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岁;均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固定术。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优36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6~14个月。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中,充分保证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寻求骨折部位稳定以及减少局部软组织的破坏而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本组采用小切口或加简单、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51例。结果 51例中48例获得随访。无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病员满意。结论 本组报道的手术方法,对局部软组织及血运破坏少,有限内固定可使骨折类型由不稳定型转为稳定型,从而发挥单侧外固定支架的固定优点,是一种符合“BO”理念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力螺钉有限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科35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斜型和短螺旋型)患者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后骨折稳定性及愈合情况。结果:骨折固定后复位良好,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拉力螺钉加石膏托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固定牢靠,愈合良好,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采用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骨折解剖复位173例,功能复位42例,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骨折愈合率为94.0%。结论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系三维立体弹性固定,无应力遮挡,稳固性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边静力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效果。方法:清创后,应用外固定架并复位较大骨折片,螺钉固定。结果:26例采取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平均操作时间)、伤口情况(平均住院时间)、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情况效果均满意。结论:单边静力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受伤部位二次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刘威 《临床医学》2011,31(9):114-115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辅助中药疗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1月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辅助中药疗法治疗Pilon骨折18例1,5例合并腓骨远端骨折。均采用腓骨嵴后侧切口,胫骨前内侧小切口,腓骨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以骨折不同阶段行辨证行中药辅助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按照Mazur等制定踝关节的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差2例;1例出现针道感染,4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肢体短缩,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并辅助中医疗法治疗Pilon骨折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不影响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作用原理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跟骨牵引 ,将其力线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 ,于床头或透视下于骨折远近端分别穿入两枚骨圆针 ,然后安装外固定架 ,调整其骨折位置 ,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结果 :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共治疗胫腓骨骨折 64例 ,闭合复位患者愈合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时间缩短 ,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后行外固定架固定愈合时间同样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骨内钉固定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大缩短了愈合时间 ,而且减少了手术带来的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二常见,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有闭合复位治疗与切开复位治疗之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原先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自2005~2008年,笔者对应用康斯泰德外固定支架治疗的48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结果:本组伤口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例,无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彻底清创,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闭合伤口并合理有效地预防感染可作为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德祥  李永奎 《华西医学》2007,22(3):559-560
目的:评价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61例,387例肢体均为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一期截肢14例(另一例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清创后行石膏托制动或骨牵引84侧,内固定126侧,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162侧。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骨折愈合率76.8%,平均愈合时间7.6个月,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2.4%和26.2%,远期并发症58.7%。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为82.5%,平均愈合时间8.4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32.4%,远期并发症48.5%。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1.2%,平均愈合时间9.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4%和8.5%,远期并发症23.7%。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能起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减少组织再损伤,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在高能量损伤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3年8月~2007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能量损伤性胫腓骨粉碎骨折患者,使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对合并关节内骨折的病例首先强调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腓骨骨折强调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便于维持肢体力线。结果经过4~20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88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82例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正常,行走正常;3例膝关节伸约5°、屈约70°,3例踝关节背伸约5°、跖屈约10°。踝关节参照Helfet评定标准、膝关节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2%。6例钉道渗出稍多。结论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是治疗高能量损伤性胫腓骨粉碎骨折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血液供应和坚强牢固的骨折内固定存在不少冲突。胫骨和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人工内植物固定方式的选择,业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目的:回顾近年来不同类型胫骨和腓骨骨折固定物及固定方式的文献研究,为胫骨和腓骨骨折临床治疗实践中客观合理地选择固定物提供参考和评价标准。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于1990年1月至2012年5月有关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检索关键词分别为"tibiofibularfracture,fixationmethod,researchprogress"和"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进展",排除发表时间较早或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①胫骨和腓骨拥有自己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骨折固定稳定及血液供应保障,应在胫骨和腓骨骨折的治疗中首先考虑,手术之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骨折恢复所必要的过程,也将很大程度上依赖骨折固定的稳定性。②以何种方式固定胫骨和腓骨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创伤污染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③严格执行经典AO骨折的固定和生物骨折固定的改良理论和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新型系列钢板和外固定支架的出现亦是值得研究的临床方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使用以及序贯治疗概念的提出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实践研究。④解剖复位困难或严重损害邻近关节的特殊病例,关节镜或关节置换可以有效地提高骨折的预后并改善术后生活功能。通过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间接复位技术,降低了伤口愈合不良、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正逐渐成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最佳选择,而配合符合生物学骨折内固定原则的锁定加压钢板器械设计使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得以成为值得推广的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胫腓骨多节段粉碎骨折,由于致伤暴力大,软组织损伤严重,常伴有伤口严重污染,骨折移位明显,中间为大段游离骨块,骨折块多而不稳定,固定困难,治疗不当常继发创面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自1998至2003年,作者采用小切口有限复位内固定加单侧外固定支架同时作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节段粉碎骨折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28例,术后应用石膏固定。结果:随访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法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 C 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胫腓骨 C 型骨折患者,其中40例采用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另4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P <0.05)。随访1~5年,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组40例患者中,出现针道感染1例,畸形愈合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40例患者中,畸形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两组均无出现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结论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相比,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 C 型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Pilon骨折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2例行有限切开微创接骨板技术(MIPPO)内固定,其中2例加用超踝外固定支架。术后行早活动晚负重功能锻炼,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14.5个月,康复优良率92%(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术后切口裂开延迟愈合1例,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1例。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2008-03-2010-08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采用外固定联合VSD治疗后伤口均愈合,骨折无畸形愈合不愈合现象。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为骨折提供有效固定,同时能封闭创腔、控制感染并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覆盖骨面,是临床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带关节外固定支架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共8例。结果随访8~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优良率l00%。8例均未发生钉道感染、外固定针及支架松动、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72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在彻底清创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内固定钢板或SGD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结论:通过分析证明该治疗方法较传统方法对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具有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