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媚 《大医生》2023,(23):112-114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最终经病理或影像检查、临床随访半年以上证实204例患者中骨转移者65例,无骨转移者139例。139例无骨转移患者中,65例为脊柱退行性病变,30例为骨折,24例为炎性病变,20例为肿瘤样病变。全身骨显像诊断71例乳腺癌骨转移,无骨转移者133例。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72例乳腺癌骨转移,132例无骨转移。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于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 与单纯全身骨显像检查比较,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显像作为生物医学影像学的一种高新技术,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方面日益为人们瞩目,它以将形态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有机结合的特点在早期发现疾病的病理变化,监测疗效,评估预后,替代多项检查诸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对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治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显像作为生物医学影像学的一种高新技术,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方面日益为人们瞩目,它以将形态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有机结合的特点在早期发现疾病的病理变化、监测疗效、评估预后、替代多项检查诸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对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治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峥  李幼辉  刘保平  郭慧荣  陆刚 《临床荟萃》2008,23(11):772-774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eerebral blood flow,rCBF)特点.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22例OCD患者、20例抑郁症患者和19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对局部脑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0cD组脑灌注值(radioactivity rate,RAR)在双侧前额叶、前颞叶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强迫症组94.4±6.4,99.8±6.6,91.6±6.1,92.6±6.6;正常组88.1±7.3,86.9±8.9,84.0±7.2,83.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抑郁症组灌注值在两侧前额叶、枕叶、扣带回及右侧前颞叶、顶叶分别为79.4±7.1,77.9± 6.3,89.5±9.7,89.2±10.2;85.1±6.4,84.3±6.3;75.4±7.5;84.1±7.5;低于正常组的灌注值:88.1±7.3,86.9±8.9;97.7±11.2,96.2±8.4,95.4±8.7;83.4±7.2;92.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比,0CD组的前额叶及前颞叶呈高灌注改变;抑郁症组脑血流普遍低灌注;SPECT技术可望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方法观察10例未经抗抑郁治疗患者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并对部分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同时观察其脑SPECT显像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左额叶血流量明显减低(5/10),且与其病情有关;rTMS能改善抑郁症额叶低灌注状态。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左额叶的局部血流低灌注。rTMS治疗抑郁症可能与左额叶血流低灌注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6.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剂注入剂量准确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晓光  程兵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29-930
目的研究探讨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前注射放射性显像剂时,不抽回血与抽回血两种直接注射方法对注射器内的放射性显像剂残留量的影响。方法对114例患者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将其分为抽回血组(57例)和不抽回血组(57例)。测量抽回血和不抽回血两种情况下,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不抽回血时,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放射性活度(3.39±0.57)mCi,均明显高于抽回血组的(1.49±0.29)mCi,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双侧)。结论在使用直接注射法注射SPECT显像剂时,抽回血能显著减少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放射性活度。  相似文献   

7.
郑佳  张致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14-16,i0001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99Tc^m-TRODAT-1与多巴胺D2受体^131I-epideprid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2004长海医院门渗收治的46例早期未经替代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H—YⅠ级22例,Ⅱ级24例),分别接受脑多巴胺转运体^99Tc^m-TRODAT-1与多巴胺D2受体^131I-epideprid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纹状体与枕叶、额叶的放射性比值。结果:46例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脑多巴胺转运体^99Tc^m-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结果:Ⅰ,Ⅱ级患者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枕叶/枕叶和纹状体-额叶/额叶放射性比值较同侧明显降低(P〈0.05,0.001):Ⅱ级患者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枕叶/枕叶放射性比值明显低于Ⅰ级患者(0.33&;#177;9.99,0.75&;#177;0.18 F=4.121,P〈0.05)。②脑D2受体^131I-epideprid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分析结果:Ⅰ,Ⅱ级患者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枕叶/枕叶和纹状体-额叶/额叶放射性比值较同侧明显增高(P〈0.05,0.01);Ⅱ级患者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枕叶/枕叶放射性比值明显高于Ⅰ级(1.33&;#177;0.70,0.69&;#177;0.37,F=5.493,P〈0.05)。结论:①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与H—Y分期呈负相关。②早期未经替代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与突触后D2受体呈明显负相关。③人脑多巴胺转运体^99Tc^mTRODAT-1与D2受体^131I-epideprid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结合将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99Tcm-TRODAT-1的单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研究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机制。方法:制备偏侧猴模型,造模前后及服用培补肝肾中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脑99Tcm-TRODAT-1的SPECT检查,观察纹状体对多巴胺转运体(DA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猴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注射侧和对侧纹状体DAT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猴,中药治疗2个月后,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猴的主要症状有所改善,MPTP注射侧和对侧纹状体DAT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论:培补肝肾中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包括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代谢,并与CT、数字减影检查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2-06/2005-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52例(发作次数1~5次).所有患者检查CT,MRI,数字减影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距末次发作后1~7d内完成。选择与其年龄相匹配的1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以对照组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大脑各部位放射性右/左比值&;#177;2s为正常值范围(O.8~1.1),高于或低于此值均为异常。 结果:68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中有44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5%(44/52);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有46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9%(46/52),与CT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7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②经数字减影检查证实52例患者中有49例呈不同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的狭窄94%(49/52),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检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脑血流灌注、脑细胞代谢检查可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间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代谢异常,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扫描评价不同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 选取2022年1—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68例首次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男31例, 女37例, 年龄(42.1±7.2)岁, 年龄范围为33~52岁, 按照131I治疗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00 mCi, n=42)与高剂量组(>100 mCi, n=26), 分别于131I治疗前1 d、131I治疗后3个月行唾液腺SPECT显像, 比较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131I治疗前后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的最大横截面积、摄取百分比和维生素C酸刺激后排泌百分比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3个月左侧腮腺[(19.6±3.1)cm2]及右侧腮腺[(19.4±2.5)cm2]最大横截面积低于治疗前[(23.6±2.4)cm2、(23.5±2.4)cm2];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左侧腮腺[(69.4±15.7)%]、右侧腮腺[(61.3±19.1)%]、左侧颌下腺[(52.1±13.7)%]、右侧颌下腺[(55.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包括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代谢,并与CT、数字减影检查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2-06/2005-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52例(发作次数1~5次),所有患者检查CT,MRI,数字减影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距末次发作后1~7d内完成。选择与其年龄相匹配的1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以对照组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大脑各部位放射性右/左比值±2s为正常值范围(0.8~1.1),高于或低于此值均为异常。结果:68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中有44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5%(44/52);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有46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9%(46/52),与CT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7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②经数字减影检查证实52例患者中有49例呈不同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的狭窄94%(49/52),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检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脑血流灌注、脑细胞代谢检查可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间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代谢异常,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方法:比较8例急性单侧脑梗死患者经早期神经康复持续治疗后99mTc—双半胱乙酯SPECTrCBF兴趣区法测定结果,并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转归和磁共振改变相对照。结果:病侧额区、上额区以及健侧额区局部脑血流明显增加,与临床神经功能的转归相一致。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可以促使脑功能改善,同时显示脑SPECT显像在动态研究脑功能变化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 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术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 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术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淋巴瘤患者FDG-PET检测淋巴结和结外病变的结果,并与计算机断层显像(CT)和骨髓活检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国际工作组织淋巴瘤疗效标准(IWC)和修订完善的国际工作组织淋巴瘤疗效标准(IWC+PET)评估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98例患者286处病灶FDG-PET检出219处,检出率为77%;其中结内215个病灶检出157个(73%),结外检出62个(87%);CT则共检出182个(64%),其中结内检出150个(70%),结外仅检出32个(45%).FDG-PET对结内、结外病灶的检m阳性检出率远高于CT(P<0.01).治疗后81例患者104处病灶,FDG-PET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68%;CT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分别为55%和33%,FDG-PET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高于CT(P<0.01).IWC标准完全缓解(CR)或不确定的完全缓解(CRu)患者33例,其中8例(24%)复发,FDG-PET阴性患者复发率为21%,而FDG-PET阳性患者复发率为40%.33例患者使用IWC+PET标准重新评估,25例患者CR,其中5例复发(20%).179例患者中133例(74%)FDG-PET检查结果与骨髓活检结果一致,22例FDG-PET阳性患者骨髓活检阴性,FDG-PET的阳性检出率为52%,特异性为83%.结论 FDG-PET在淋巴瘤的分期和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有助于患者准确分期和残余病变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髓显像技术检查各种类型的血液病共100例,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显像结果:Ⅰ型23例,Ⅱ型7例,Ⅲ型1例,Ⅳ型7例,其中Ⅰ型23例经治疗后,8例死亡,说明其预后较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例检查结果: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10例,Ⅳ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检查结果:Ⅰ型1例,Ⅱ型4例,Ⅳ型2例,Ⅴ型3例患者均很快转化为白血病。其他类型血液病的骨髓显像也有不同程度表现,通过显像表明,对血液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依据,对一些疾病的预后判断做动态观察,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在癫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癫痫发作间期EEG 对照。方法:对70 例癫痫发作间期患儿进行SPECT 检查,结果对三维图像进行目测分析,连续2 个以上层面出现放射性显示rCBF明显减少者为阳性。结果:70 例癫痫患儿发作间期( 发作72h 后) 检查,显示脑血流灌注减低58 例,异常率82-85 % (58/70) 。EEG 检查,70 例癫痫发作间期患者脑电图异常25 例,异常率35-71 % (25/70) 。SPECT 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发作间期阳性率高于EEG 的阳性率,两者相比,P< 0-005 ,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对发作间期病人EEG 或24h 动态脑电图阴性的癫痫患者SPECT 可作为补充检查,以提高阳性率,为癫痫病诊断进一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并以此判断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99Tc^m-双半胱乙酰(^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mple por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SPECT)显像方法对2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PVS患者进行了观察,9例随访60d至3年,其中17例行脑CT。14例行脑MRI检查。结果:26例PVS患者脑血流灌注全部显示异常,9例PVS患者显示部位与脑CT或MRI相符,9例不符。9例随访观察SPECT显示,6例随病情恢复,脑血流灌注亦恢复正常,另3例中,2例患者无明显变化。仍处于PVS,1例患者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3年后死亡。结论:^99Tc^m-ECD脑SPECT显像检查安全可靠,可明确反映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弥补脑CT或MRI之不足,并可作为高压氧综合治疗PVS观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①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③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 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樊卫  张力 《新医学》1998,29(11):573-574
目的:探讨SPECT心功能测定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阿霉素(ADM)心肌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心脏病基础的44例NHL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常规CHOP方案进行治疗,定期用SPECT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结果:化疗前后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ER)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体内ADM累积量愈大,EF,PER和PER值下降愈大,并以PFR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20.
背景: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减低区,但范围不尽相同,涉及不同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区域。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局部大脑皮质血流灌注异常类型。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对象:于1999-01/2000-12选择在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未治疗的经CCMD-2-R诊断为抑郁症1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正常对照者为与之年龄匹配的医院内工作人员19名。方法:采用SPECT检查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双半胱乙酯脑显像,使用统计参数图对图像进行分析。首先将所有的SPECT图像转换成DICOM格式或anlysis7格式,以Talairach图谱为模版对图像进行标准化及平滑,用高斯随机理论进行统计分析与推断以评价有显著差异的区域。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大脑特定区域血流灌注的区别和平均局部脑血流图像的变化。结果:抑郁症者12例和正常健康人19名均完成检测,进入结果分析。统计参数图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双侧额叶、左侧颞上回、左侧边缘叶钩回(Brodmannarea20)、左侧丘脑乳头体、右侧扣带回、右侧壳核血流灌注下降。抑郁症患者的右侧中间额回,右侧上颞回,右侧枕叶,左侧中间额回血流灌注升高。结论:抑郁症患者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局部脑血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